风满楼吧 关注:66贴子:1,114
  • 4回复贴,共1

“儒”与“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侠之大者 

--------------------------------------------------------------------------------
 
http://www.sina.com.cn 2004/06/26 00:26   新京报  
 
  思想交锋

  语冰

 
在“儒道互补”之外,作者挖掘出了“侠”这样一个维度。“如合而观之,中国文化传统与其说是‘儒道互补’,毋宁说是‘儒墨并峙’:上层社会与底层民众彼此深刻地隔绝  
着。”



1楼2006-01-01 14:52回复
    曾几何时,苍海桑田,世事变迁,现在我们公认这几本世俗之作是中国文学古典名著了,而吴承恩、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王实甫等人也随之改变了市俗文人的身份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学家”了。

     中国小说从酝酿阶段(传奇、笔记、裨官野史、话本、拟话本)到发展阶段(文人创作:《水浒》、《西游》、《三国》、《红楼》等)无不打上了“市俗”这个深深的烙印,情况直到“西学”在近代传入中国,并经过白话文运动之后开始发生了变化,很难从时间上具体界定,但小说这种在中国“土得掉渣”的东西开始分出了三六九等,有的雅了,有的依然俗着,并且成了过街老鼠,处境愈发艰难起来。

     这种“崇雅”而“俗”的风气,对于“俗”文学来说,压力是太大了,而对于有才华的“雅”文学作家们来说,那种深刻的损失非但是自己的,也是民族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武侠小说创作虽然一直未曾中断,但其间变化实在坎坷曲折,掘起不过才百年的新派武小说使这种文体向着艺术性推进了许多,严格来说,也确实失去了许多传统侠义小说所具有的率真、直扑之美。最近十年来,新派武侠小说的创作停滞不前,勉强为之的作者大都感到了前途渺茫,甚至于走火入魔,出现了诸如艳情武侠小说这种与侠义精神背道而驰的东西。作者搞不清武侠小说该怎样发展下去,而读者也不知该怎样去读武侠小说了。

     当此之际,重新回到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侠义小说之中,当代人将可以得到曾经深刻影响了我们祖辈的侠义精神的熏淘,如果说新派武侠小说是一怀令人痛快的烈酒的话,古典侠义小说便是一杯清荼。

     酒能乱性,荼可清心。

     读者朋友们,让我们同来关注传统武侠罢!


    4楼2006-01-01 14:57
    回复
      2025-08-23 19:49: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侠文化[一]
      2005-07-14 06:07:40 宽宁@-5bxV /article/-5bxV-XAX8aW.html 复制 评论 
      执剑之族——远古的尚武习俗与侠的萌


      5楼2006-01-01 15:08
      回复
        • 202.109.59.*
        这一篇我存下来了,回头慢慢看,谢谢楼主这样用心良苦,且看黄导如何给我们一出"文侠"


        10楼2006-01-05 21:11
        回复
          不谢不谢,嘿嘿,欢迎冒泡


          11楼2006-01-08 08: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