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吧 关注:303贴子:16,702
  • 4回复贴,共1

转:《红楼梦》之《梦稿本》和《程甲本》、《程乙本》的差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0-04-18 07:27回复
        
         图12第67回6页前页的照片
         能不能说:《梦稿本》是高鹗的一个改本,因大部分内容不好,被高鹗删除了呢?绝对不能!至今并没有任何人说:高鹗大改特改了80回以前的《红楼梦》,成为《前80回红楼梦》的创作者之一。尤其是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被删除掉的内容在庚辰本、已卯本、列藏本、戚序本、红楼梦(俞平伯校)、红楼梦(蔡义江校)、脂砚石头(郑庆山校)等版本上都存在。也就是说,这八个版本是按照《梦稿本》上未进行再次修改之前的版本抄写的。从这里亦可充分看出:《梦稿本》是高鹗的改本之说是何等的没有根据。
         总之,凡是各手抄本和排印本之间的差异,基本上不是传抄者私自的更改,所有语句的改动都是曹雪芹父子所为;他们将每次对《红楼梦》的全面修改后,都到庙市发行和推广(请看拙文[8])。国内外把各版本相互间的差异都归咎于抄写者是不正确的。
         2)把《梦稿本》上第24回3页后页,打字出来如下:
         只见焙茗(在那里,)[[与锄药两个小厮下象棋,为夺"车"正拌嘴,还有引泉,扫花,挑云,伴鹤四五个,又在房檐上]]掏小雀儿玩。贾芸[[进入院内]](在他身边),把脚一跺,说道:“猴头们淘气,我来了。”[[众小厮看见贾芸进来,都才散了。贾芸进入房内,便坐在椅子上问:“宝二爷没下来?”焙茗道:“今儿总没下来”]]。(茗烟回头看见是贾芸,便笑道:“你芸二爷吓我一跳。”又笑说:“我不要茗烟了,我们的宝二爷说,烟字不好,改为叫焙茗了,二爷明日只叫我焙茗罢。”贾芸笑着走进房就坐下,问:“宝二爷下来没有?”焙茗道:“今日总没下来。)二爷说什么,我替你哨探哨探去。”说着,便出去了。
         这里贾芸便看字画古玩,有一顿饭工夫还不见来,再看看(要找)别的小厮,都顽去了。正是烦闷,只听门前娇声嫩语的叫了一声“哥哥”。贾芸往外瞧时,看是[[一]]个十(五)六[[七]]岁的丫头,生的倒也[[细巧干净]](甚齐整,两只眼睛水灵灵的)[[。那丫头一]]见了贾芸,便抽身(要)躲了过去。恰值焙茗走来,见(那)丫头在门前,便说道:“好,好,正抓不着个信儿。”贾芸见了焙茗,也就赶了出来,问怎么样?焙茗道:“等[[了这一日]](了半日),也没个人儿过来。这就是宝二爷房里的。”(同时说道):“好姑娘,你进去带个信,就说廊上的二爷来了。”
         那丫头听[[说]](见),方知是本家的爷们,便不[[是]](似从)[[先]]前那等回避,下死眼把贾芸钉了两眼。(听那)贾芸说道:“什么是廊上廊下的,你[[就]](只说)是芸儿就是了。”半晌,那丫头[[冷]](要)笑[[了一]](不)笑(的说道):“依我说,二爷竟请回家去,[[有什么话]]明儿再来。今儿晚上得空(儿)我(替)回(罢)[[我们爷]]。”焙茗道:“这(是)怎么[[着]](说)?”那丫头道:“他今儿也没睡中觉,自然吃的晚饭早。晚上他又不下来。难道只是耍的二爷在这里等着,(挨饿)不成!不如(家去),明儿(来)是正经。[[即便]](便是回来)有人带信,[[那都是不中用的。他不过口里应着,那么大功夫给你带信儿不呢?]](也不过嘴里应着罢咧,)他能给带吗!”贾芸听这丫头说话简便(俏丽),待要问他(的)名字,因是宝玉房里的,又不便问,只得说道:“这话倒是,我明儿再来。”说着便往外[[走]]走。焙茗道:“(我倒茶去,)二爷吃了茶再去。”贾芸((一面走,一面回头说:))“不吃茶,我还有事呢。”((口里说话,眼睛瞧那丫头还站在那里呢。))贾芸一径回家。
         圆括弧()黑体字为新近添加的文字;双圆括弧(())黑体字代表上第一次修改时,添加的文字。这些文字在现有的手抄本中已经看到。带双方括号[[]]的、方框中的灰色黑体字,如[[说]],是涂抹掉的文字。
    


    3楼2010-04-18 07:30
    回复
      2025-08-24 02:23: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但是,《程甲本》上相应部分的内容是:
           只见茗烟改名焙茗的、与锄药两个小厮下象棋,为夺"车"正拌嘴,还有引泉,扫花,挑云,伴鹤四五个,又在房檐上掏小雀儿玩,贾芸进入院内,把脚一跺,说道:“猴头们淘气,我来了。”贾芸笑着走进房就坐下,问:“宝二爷下来没有?”焙茗道:“今日总没下来。二爷说什么,我替你哨探哨探去。”说着,便出去了。
           这里贾芸便看字画古玩,有一顿饭工夫还不见来,再看看别的小厮,都顽去了。正是烦闷,只听门前娇声嫩语的叫了一声“哥哥”。贾芸往外瞧时,看是一个十五六岁的丫头,生的也精细干净。那丫头一见了贾芸,便抽身躲了过去。恰值焙茗走来,见丫头在门前,便说道:“好,好,正抓不着个信儿。”贾芸见了焙茗,也就赶了出来,问怎么样?焙茗道:“等了一日,也没个人儿过来。这就是宝二爷房里的。”同时说道:“好姑娘,你进去带个信,就说廊上的二爷来了。”
           那丫头听见,方知是本家的爷们,便不是先前那等回避,下死眼把贾芸钉了两眼。贾芸说道:“什么是廊上廊下的,你就是芸儿就是了。”半晌,那丫头冷笑道:“依我说,二爷竟请回家去,明儿再来。今儿晚上得空儿我替回罢。”焙茗道:“这怎么说?”那丫头道:“他今儿也没睡中觉,自然吃的晚饭早。晚上他又不下来。难道只是耍的二爷在这里等着,挨饿不成!不如家去,明儿来是正经。即便有人带信,也不过嘴里应着罢,他能给带到吗!”贾芸听这丫头说话简便俏丽,待要问他名字,因是宝玉房里的,又不便问,只得说道:“这话倒是,我明儿再来。”说着便往外走。焙茗道:“二爷吃了茶再去。”贾芸一面走,一面回头说:“不吃茶,我还有事呢。”口里说话,眼睛瞧那丫头还站在那里呢。贾芸一径回家。
           相比之下,特别需要提出:凡是新近添加的文字(上面采用单圆括弧()的黑体字,如下所示),在《程甲本》上没有:
           (1)(茗烟回头看见是贾芸,便笑道:“你芸二爷吓我一跳。”又笑说:“我不要茗烟了,我们的宝二爷说,烟字不好,改为叫焙茗了,二爷明日只叫我焙茗罢。”贾芸笑着走进房就坐下,问:“宝二爷下来没有?”焙茗道:“今日总没下来。);
           (2)(甚齐整,两只眼睛水灵灵的);
           (3)(也不过嘴里应着罢咧)。
           这就充分显示出《梦稿本》不是高鹗的一个改本;因为高鹗既然修改了,新加入了内容,为何不排印在《程甲本》和《程乙本》中?是不是所添加的文字没有重要内容呢?不是!因为书童“茗烟”后来又叫“焙茗”,其原因正是《红楼梦》中“谜”之一(参见文章[9])。而这次添加的文字,解开了这个谜。它比在《程甲本》的句首、由高鹗添加文字“只见茗烟改名焙茗的……”要清楚、少疑问的多。
           是不是曹雪芹在《梦稿本》第24回白改了呢?不是,在“古木”校点的《红楼梦》[10]中,第24回上,正好有上面增添的(1)~(3)全部文字。这一点再次充分否定了高鹗的“改本说”,因为既然是高鹗新增了上面三点内容,他的《程甲本》和《程乙本》中没有,但却出现在例外一本《红楼梦》的版本里。可见,之所以在《程甲本》和《程乙本》没有出现上面三点的文字,是因为他们采用的“排印手抄本”属于第一次修改版本;现在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因而只有使用第二次修改版本,才会具有上面的新增内容。由于由古木校点的《红楼梦》[10]使用的是第二次修改版本的手抄本,因而具有上述新增内容。单单凭借这一点,就完全可以下结论:《梦稿本》不是程高版本的改本,而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留下的手稿。
      


      4楼2010-04-18 07:30
      回复
        三、《梦稿本》同《程乙本》之间的区别
             与前面所述的情况相同,当对比各回的《梦稿本》和《程乙本》在文字上的不同时,也出现同样的现象,一般都存在差别,有时相差甚大。下面也举出二例说明:
             1)《程乙本》上第84回第二页后半页的一段内容:
          
             却说贾政试了宝玉一番,心里却也喜欢,走向外面和那些门客闲谈。说起方才的话来,便有新近到来最善大棋的一个王尔调、名作梅的说道:“据我们看来,宝二爷的学问已是大进了。”贾政道:“那有进益,不过略懂得些罢咧,‘学问'两个字早得很呢。”詹光道:“这是老世翁过谦的话。不但王大兄这般说,就是我们看,宝二爷必定要高发的。”贾政笑道:“这也是诸位过爱的意思。”那王尔调又道:“晚生还有一句话,不揣冒昧,和老世翁商议。”贾政道:“什么事?”王尔调陪笑道:“{也是晚生的相与},做过南韶道的张大老爷家有一位小姐,说是生得德容功貌俱全,此时尚未受聘。他又没有儿子,家资巨万。但是要富贵双全的人家,女婿又要出众,才肯作亲。晚生来了两个月,瞧着宝二爷的人品学业,都是必要大成的。老世翁这样门楣,还有何说。若晚生过去,包管一说就成。”贾政道:“宝玉说亲却也是年纪了,{并且老太太常说起}。但只张大老爷素来尚未深悉。”詹光道:“王兄所提张家,晚生却也知道。况和大老爷那边是旧亲,老世翁一问便知。”贾政想了一回,道:“大老爷那边不曾听得这门亲戚。”詹光道:“老世翁原来不知,这张府上原和邢舅太爷那边有亲的。”贾政听了,方知是邢夫人的亲戚。坐了一回,进来了,便要同王夫人说知,转问邢夫人去。谁知王夫人陪了薛姨妈到凤姐那边看巧姐儿去了。那天已经掌灯时候,薛姨妈去了,王夫人才过来了。贾政告诉了王尔调和詹光的话,又问巧姐儿怎么了。王夫人道:“怕是惊风的光景。”贾政道:“不甚利害呀?”王夫人道:“看着是搐风的来头,只还没搐出来呢。”贾政听了,便不言语,各自安歇,{一宿晚景不提}。
        


        5楼2010-04-18 07:32
        回复
          洗。百度怎么总提示说我发广告贴?


          6楼2010-04-18 07: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