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吧 关注:1,872贴子:16,060
  • 14回复贴,共1

【讨论】同是常州派,为什么周济和陈廷焯观点相差较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周济认为的宋词四家:
清真,集大成者也。稼轩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碧山餍心切理,言近指远,声容调度,一一可循。梦窗奇思壮采,腾天潜渊,返南宋之清泚,为北宋之秾挚。是为四家,领袖一代。余子荦荦,以方附庸。
陈廷焯认为的宋词四家:
词法莫密于清真,词理莫深于少游,词笔莫超于白石,词味莫厚于碧山。皆圣于词者。
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地方有不同。
周济认为“梦窗立意高,取径远,皆非余子所及”,并将梦窗列入四家;陈廷焯认为梦窗只是“精于造句”,和玉田一个档次。
陈廷焯认为白石是“清真之劲敌”;周济觉得“白石词如明七子诗,看是高格响调,不耐人细思”
大家更赞成两者中的哪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8-23 21:26回复
    周是常派中的激进派,陈是温和派。周和陈年轻时都是浙派,半路跑常派去了,周以至于“吾半生服膺白石,于今不然”,并说自己最大的成就就是“纠弹姜张”。相比之下,陈虽然接受了常派,但明显对姜张没有较大的敌意,反而对蒋捷有所改变,《词则》与《白雨斋》中对竹山一捧一踩。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8-24 09:56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张惠言是常州人,常派他是宗主。但是实际掌权人是周济。介存说白了是喜欢密丽不喜欢清疏,同时也是为了宣扬“寄托”论。其实周济是“开派”第一,“评词”第二,而密丽一类引人联想,更容易乱塞比兴,且周济为了纠弹姜张区别常浙,也不得不靠近密丽。然而清疏就托意不深吗?显然不是的,陈廷焯对周济的矫枉过正就有很大意见,恢复了姜张的地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8-24 10:02
      回复
        浙派尊姜张,清疏易理解。待到世人流入滑俗一境,就有了常派尊周王,用托意去提高水平。这其实挺自然的一学词过程,和词人真实地位没太大关系。周邦彦如果往后发展必定是吴文英,他们都密丽的,所以最后临桂派尊吴。吴的后果都知道,晦涩,尊吴完全就是找不到出路了,所以整个清词被伍四一扫而空,再无后继。现代人的词学审美基本来自于伟人,伟人是喜欢苏辛的,虽然辛弃疾早就被周济提出来,但伟人是真正地在尊他,清词就出不了格律派。我反正觉得周姜吴不能变,如果算辛,辛在姜前,张王在吴后面。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8-24 10: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