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家族吧 关注:61贴子:594
  • 0回复贴,共1

《凌氏文化》书藉工作简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全国各地凌氏家族分布信息整理工作汇报一、工作说明由中华凌氏宗亲会发起并由《凌氏文化》编辑委员会编辑的《凌氏文化》预计将于8月底成稿。我有幸参与并负责《凌氏家族分布及各支堂口简介》的整理和录入工作。现将工作情况向宗亲们作简要汇报,敬请批评指正。二、整理情况凌氏家族分布及各支堂口简介,本期共收录638条信息,其中各堂口支派简介121条,10.5万余字(最后以主编及编委审核为准)。 全国凌氏家族分布在26个省市自治区,除香港、澳门、台湾外,还有天津、宁夏、青海、西藏、新疆五个省市区暂时没有收集到凌氏家族居住地信息(居住地指以家族成员聚居为特征的自然村庄)。26个省市区涉及181个地市级、465个县市级有凌氏家族分布。乡镇村级分布情况本次未作统计。这期凌氏家族分布信息及各支堂口简介资料来源:一是我于2005年起收集的凌氏居住地、凌氏堂名及凌氏辈字等信息;二是中华凌氏宗亲会去年向各地发布通知后收集到的各支堂口简介;三是近期建立的凌氏家谱信息共享群里各地共享的材料。三、存在问题一是有些信息时间较久,近年来一些地区行政区划变化较大,存在地名变更,很多地名可能不准确。二是所有信息都是通过网络(QQ或微信)收集的,没有据实核准,可能存在不少错漏。三是各地上报的堂口简介详略不一,需要补充和完善的较多。四是由于宣传不到位等原因,很多地方信息还没有收集到。五是638条信息中只有121条详细介绍了家谱名称、始祖、迁始祖、郡望、堂名、祖源、辈字、家族居住地及分布情况,还有500多条信息缺少相关内容或内容不全。四、解决办法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要全面掌握凌氏家族全国分布情况,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1.要大力宣传收集整理各地凌氏家族分布及各堂口简介的作用、意义和目标。利用凌氏宗亲网和所有的凌氏微信群,进行宣传发动。大力宣传不是大张旗鼓,而是运用外松内宣的方法,使所有宗亲形成共识,掀起主动上报、补充、核准信息的热潮。2.要充分发挥各地凌氏宗亲会和修谱理事会的作用。全国几大片区、很多省市县都有凌氏宗亲会组织,各支派各堂口都有修谱理事会。充分调动这些组织的积极性,发挥这些组织的作用,是开展收集工作的组织保证。3.要坚持不懈地继续收集和完善信息。当前还有500多条各地信息,必须跟踪查寻,另外还有相当多的凌氏信息还没有掌握,必须继续加大收集力度。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全国家族分布情况全部搞清楚,编辑《凌氏文化》专刊。4.要启用各地凌氏家族能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任何一项工作离不开人,特别是专业人才。各地凌氏家人人才辈出,充分发挥这些能人的作用,是开展收集工作必要的前提。各地凌氏家人,只要自愿无偿为凌氏家族事务服务,都可以报名参加,形成人人关注收集、人人参与收集的良好局面。5.要扩大收集范围。收集凌氏家族分布及各支简介不是工作的最终目的,对于各地宗亲寻根寻亲、认祖归宗的作用有限,但这项工作是一个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收集各地家谱资料,至少要收集到本谱所有的谱序、老谱世系、新谱60周岁以上人员的世系(60周岁以下注意防止个人信息外泄、被不良分子利用)、像赞、辈字等等。6.要整理研究家谱家族资料,尽量厘清各支之间内在的联系,给寻根寻亲创造必要的条件。我的设想是,把现在的凌氏家族分布分成几大板块研究,如吉公系、安公系、震公系、策公系、准公系、山西大槐树系、凌统系、其他系、少数民族改凌系等等进行分类研究。7.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收集凌氏家族各方面的信息工作,范围广,内容多,业务量大,还有很多课题要做,个人单打独斗不行,要成立若干工作小组,如宣传组、收集组、核对组、谱译组、编写组、档案组、打印组、考证组、讨论组、研究组和普查组等等。8.要作长远规划,建立《凌氏家族家谱数据库》,从现在起用五至十年的时间全面完成数据库建立工作。为什么要建立《凌氏家族家谱数据库》,谈谈个人想法:一、形势的变化。2005年当我对家族开始有认识的时候(在此之前没有家族观念,只有家的意识),我看到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失去的凌家棣》。这个村庄村民全部姓凌,开门就见爷爷伯伯、婶婶奶奶,出门就见哥哥兄弟。由于国家建设需要,整个村子拆迁了,全村人分散到城市不同的小区里,哪种其乐融融的家族聚居的格局被彻底打破了,且一去不复返了。1984年我从常熟到常州。汽车在乡间小道上慢慢悠悠行走,苏南的村庄砖瓦结构的民房显得整齐划一,两边的稻田整整齐齐地生长着庄稼。现在呢,常熟到常州没有了农田和村庄,村民包括我们凌家人,全部融入到这个城市。我讲两个事说明什么?那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由小农经济社会逐步过渡到现代化的商品社会,以家族聚居的社会格局将被彻底打破,全国每年消失的村庄日益增加。即使边远地区村庄暂时还在,但年轻人外出打工,升学工作,或进城购房,村庄也成空心村了,名存实亡。再经过若干年后,我们子孙还认识村庄吗,还认识族人吗?还有同辈同生同长在一个地方吗?上了年纪的人还能组织大规模的修谱建祠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了。家族没有了小的天地,分散融入到城市不同社区和小区居住,而且还不是永久居住的。可以想见,我们的子孙到了一定年龄,想寻根寻亲将比现在还难。因此想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建立《凌氏家族数据库》就是一个好办法。二、实际需要。每个家族都有很多家庭组成,以前一个村庄有一套家谱,想查,三五钟立马拿到。将来人员大量分散,找部家谱难上加难,加之家谱是印刷品不便携带,查询东西费时费力。现在年轻人都在使用网络,若干代后更是如此,所以要建立《凌氏家族数据库》。三、家族优势:我们凌姓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人口少、家族关系比较单纯,除少量凌氏外,绝大部分都有一定的血源关系。同源同根,别的大姓是不具有这个优势的。所以建立《凌氏家族数据库》,能体现出凌氏大家族的亲源关系。四、必须自建。现在网络上有各种免费的家谱软件,可以上传家谱,但不可靠。一是体量小,无法支持100万以上人口信息数据;二是无法运营和维护;三是信息容易外泄;四是一旦这个项目停办了,所有资料无法查询。怎样建立《凌氏家族家谱数据库》?一是网络技术,二是资金支持,二是资料来源,四是运营维护,五是实用查询。这些问题在这里不一一叙述了。总之,我们每一位宗亲,无论是当前的信息收集,还是将来的数据库建设,都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问题,不要局限于我这个堂族、我这个一支,要站在整个凌氏家族溯根求源、寻亲寻支、认祖归宗这个高度看待问题,要站在如何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个高度看待问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一村一庄、一族一堂将会消失,但我们的凌氏大家族将永远存在。我们这代人扛起重任,为子孙后代做些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吧。宗亲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家族永远发扬光大! 《凌氏文化》编委成员之一安徽省无为市濡须凌氏 凌前福 13805657521 微信同步 欢迎各地宗亲批评指正欢迎各地宗亲查询、上报、核准和补充凌氏家族分布信息和简介资料 二〇二一年八月于北京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8-17 11:3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