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读书会同学群发的消息,或许有些普遍的参考价值,放在这里供有相关困惑的同学参考。
有两件事这里和各位聊聊。
首先,有几位同学问我毕业论文的事情。学校在毕业论文上的安排,我不是很了解,大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了解这件事。我比较关心论文的实质。关于论文的实质内容,我个人是建议要和自己的总目标挂钩来确定。
(1)如果你没有进一步深造的打算,主要是想去从事实务工作,我建议从一个案例分析入手扩展成一篇论文。这样的文章既有比较操作性的部分,也有比较理论性的部分,能够锻炼一下把一个案件分析透彻的能力,特别是把部门法和法理学打通的能力。这对各位日后在实务上的成长是有帮助的。相反,如果总是沉溺在细节和技术中,这种工作是做不长远的。车浩教授的很多刑法学论文就很符合这里说的样子,可以参考。国外的如德沃金教授的很多文章,也可以参考。
(2)如果打算进一步深造,我个人建议将论文与自己之后研究生阶段的规划关联起来,把它当成是一个研究的初步练习。在这方面,我个人觉得书评是比较好的策略,至少先把一本书读懂,在研究生阶段才好读懂更多的书。书评的好处,我已经提到很多次,这里就不多说了。
无论如何,我总觉得最糟糕的做法就是应付,应付意味着白白浪费时间。比较好的做法是,在不同的情形下,尽量让所做的事情总是对自己有些帮助,如果实在找不到什么帮助,就坚决推掉。这样养成习惯,各位也就能时时取得一些进步,也总能体会到一些价值感和获得感,而不会空耗生命。
其次是关于读书会会后的总结。我注意Z君一直在坚持做这件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自己做的事情,总要总一下,得到了什么,有什么经验教训,总之不能白费时间。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在做这件事。在这里我还是建议,要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从一种比较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比方说,不要太在意哈特具体说了什么,或者我说了什么,而要在意这些内容对你的意义。如果你觉得我的主张比较好,除了简单记下来我说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谈谈自己的体会,或者结合所读的内容,具体说说能帮到你什么。
例如,之前我说Z君读书有些「紧」(这个我也T君说过),我看到Z君这次就记了一下,这是一个好习惯,但我更希望你对照检查一下,为什么我会说你读的有些「紧」?具体你是怎么理解的?如果松一点,自己能体会到什么?能不能结合《法律的概念》具体的内容谈一谈?其实「紧」这件事是大家现阶段比较常见的问题,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不太会「做减法」的问题,总想「面面俱到」,因此上次读书会我介入的就比较多,让大家把注意力从细节挪开,关注到体会哈特论证中的那种「辩证」,让论证「推着走」的感觉。这个变化我希望大家能体会一下,多多思考那种「会意」。
以上。
有两件事这里和各位聊聊。
首先,有几位同学问我毕业论文的事情。学校在毕业论文上的安排,我不是很了解,大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了解这件事。我比较关心论文的实质。关于论文的实质内容,我个人是建议要和自己的总目标挂钩来确定。
(1)如果你没有进一步深造的打算,主要是想去从事实务工作,我建议从一个案例分析入手扩展成一篇论文。这样的文章既有比较操作性的部分,也有比较理论性的部分,能够锻炼一下把一个案件分析透彻的能力,特别是把部门法和法理学打通的能力。这对各位日后在实务上的成长是有帮助的。相反,如果总是沉溺在细节和技术中,这种工作是做不长远的。车浩教授的很多刑法学论文就很符合这里说的样子,可以参考。国外的如德沃金教授的很多文章,也可以参考。
(2)如果打算进一步深造,我个人建议将论文与自己之后研究生阶段的规划关联起来,把它当成是一个研究的初步练习。在这方面,我个人觉得书评是比较好的策略,至少先把一本书读懂,在研究生阶段才好读懂更多的书。书评的好处,我已经提到很多次,这里就不多说了。
无论如何,我总觉得最糟糕的做法就是应付,应付意味着白白浪费时间。比较好的做法是,在不同的情形下,尽量让所做的事情总是对自己有些帮助,如果实在找不到什么帮助,就坚决推掉。这样养成习惯,各位也就能时时取得一些进步,也总能体会到一些价值感和获得感,而不会空耗生命。
其次是关于读书会会后的总结。我注意Z君一直在坚持做这件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自己做的事情,总要总一下,得到了什么,有什么经验教训,总之不能白费时间。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在做这件事。在这里我还是建议,要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从一种比较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比方说,不要太在意哈特具体说了什么,或者我说了什么,而要在意这些内容对你的意义。如果你觉得我的主张比较好,除了简单记下来我说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谈谈自己的体会,或者结合所读的内容,具体说说能帮到你什么。
例如,之前我说Z君读书有些「紧」(这个我也T君说过),我看到Z君这次就记了一下,这是一个好习惯,但我更希望你对照检查一下,为什么我会说你读的有些「紧」?具体你是怎么理解的?如果松一点,自己能体会到什么?能不能结合《法律的概念》具体的内容谈一谈?其实「紧」这件事是大家现阶段比较常见的问题,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不太会「做减法」的问题,总想「面面俱到」,因此上次读书会我介入的就比较多,让大家把注意力从细节挪开,关注到体会哈特论证中的那种「辩证」,让论证「推着走」的感觉。这个变化我希望大家能体会一下,多多思考那种「会意」。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