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网上找了几个月,翻阅了不少的资料,如今整理一下明清时期的度量衡标准.
因为明清距离现代最近的两个朝代,而且文献记载比较多.
不同时代,度量衡会有变化.
相同时代,各地也会有一定误差.
例如铜钱,相同样式的铜钱重量和直径会高达10%甚至20%以上的误差.
古代手工社会,误差会很大,毕竟如今科技社会的砝码都会有一定误差.
可以说在古代误差5%,甚至10%都属于标准误差.
很多文献记载明清一尺大约31厘米或者宋代一尺31.6厘米,后代是否传承宋代或者误差则不好考量.
古代分为营造尺,量地尺,裁缝尺三种.标准不一样.具体可以百度.
另外也有出土证实清朝营造尺一尺为32厘米.百科定义营造尺一尺32厘米.
我则中和一下,按照一尺31和32厘米两种计算.
1明代丈=3.1米或3.2米
1明代尺=31厘米或32厘米
1明代亩地=60平方丈=576.6平方米或614.4平方米.或者在两者之间.【614.4比576.6多了37.8平米,按576.6的计算误差是6.56%,属于古代的标准误差.】
一明代里=180丈=558米或576米.或者在两者之间.
说完了长度和距离. 说一下重量单位.斤,两,钱
1斤=16两=160钱.这个是不变的.
但是一石等于多少斤?这是很多人争论不休的话题.
我查找了很多资料,
有说1斤=596克.有说一斤=595克.也有说600克.甚至精确到了零点几克的也有.
其实这是因为古代的手工技术导致的误差,就算是现代的秤砣也会有0.1克的误差.
我则是参考资料中和一下.
1明代斤=595.3克.1明代两=37.2625克.1明代钱=3.720625克.
和几个主流的观点596克和596.8克误差在0.2%左右.
按照古代的地域差异和科技水平,由于秤杆和秤砣的不同,导致两地相差5%的误差也不要大惊小怪.秤杆上的单位划线和秤砣大小制造古代全是手工制造,而且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重量物参考,各县的误差会非常大.
最后说一下,容量单位,石,斗,升.
很多人会说一石多少斤啊,其实我查了很多资料,发现石是个容量单位,而不是重量单位.古代卖粮食和朝廷收粮食
都是按体积,而不是重量.
至于原因,我个人猜测,比较方便,制作一个标准的模具,往里面堆满粮食就可以了,征收还是售卖都比称重方便.古代不像现代有机械秤.
古代一石=0.1148立方米.各地会有一定的误差,手造模具也会有不少的误差.
知道一石粮食多少斤.
第一,要知道是什么粮食,大米,小麦,小米的密度是不同的.
第二,要知道各种粮食的密度.
我查询资料得知.
大米=0.80-0.82吨/立方米.
小麦=0.75-0.80吨/立方米.
小米=0.65-0.78吨/立方米.
大豆=0.72-0.76吨/立方米.
大麦=0.61-0.65吨/立方米.
高粱=0.65-0.77吨/立方米.
花生=0.62-0.64吨/立方米.
玉米=0.75-0.80吨/立方米.【花生是明朝后期传入中国的,大规模的种植和食用起码得是清朝了.所以很多古装电视剧汉唐宋和明朝前中期如果出现花生米,是不科学的.】
麦麸=0.25-0.42吨/立方米.
干草=0.08-0.12吨/立方米.
一级面粉=0.56-0.60吨/立方.
二级面粉=0.45-0.50吨/立方.【我也不清楚古代的面粉等级,所以列举两种我们常吃的面粉,不过貌似两种面粉密度相差有点大】
那么一石粮食等于多少斤呢?
1石小麦=86.100-91.840千克=144.633-154.275明代斤.
1石小米=74.620-89.544千克=125.349-150.418明代斤.
1石大豆=82.656-87.248千克=138.848-146.561明代斤.
1石大麦=70.028-74.620千克=117.635-125.349明代斤.
1石高粱=74.620-88.396千克=125.349-148.490明代斤.
1石花生=71.176-73.472千克=119.563-123.420明代斤.
1石玉米=86.100-91.840千克=144.633-154.275明代斤.【花生和玉米明朝估计不太常见,有估计也是稀罕物.不太会以石这个单位】
1石麦麸=28.700-48.216千克=48.211- 80.994明代斤.【喂养牲畜,或者掺杂粮食制作窝头之类】
1石干草=9.184-13.776千克=15.428- 23.141明代斤.【喂养牲畜,古代养马老费钱了.现代村里基本两户就有一辆轿车,但是明代普通的村子里未必有一匹马,村里的士绅和地主家可能有个驴子或骡子.】
1石一级面粉=64.288-68.880千克=107.993-115.706明代斤.
1石二级面粉=51.660-57.400千克=86.780- 96.422明代斤.
这是我通过网上资料总结的.各位喜欢.
因为明清距离现代最近的两个朝代,而且文献记载比较多.
不同时代,度量衡会有变化.
相同时代,各地也会有一定误差.
例如铜钱,相同样式的铜钱重量和直径会高达10%甚至20%以上的误差.
古代手工社会,误差会很大,毕竟如今科技社会的砝码都会有一定误差.
可以说在古代误差5%,甚至10%都属于标准误差.
很多文献记载明清一尺大约31厘米或者宋代一尺31.6厘米,后代是否传承宋代或者误差则不好考量.
古代分为营造尺,量地尺,裁缝尺三种.标准不一样.具体可以百度.
另外也有出土证实清朝营造尺一尺为32厘米.百科定义营造尺一尺32厘米.
我则中和一下,按照一尺31和32厘米两种计算.
1明代丈=3.1米或3.2米
1明代尺=31厘米或32厘米
1明代亩地=60平方丈=576.6平方米或614.4平方米.或者在两者之间.【614.4比576.6多了37.8平米,按576.6的计算误差是6.56%,属于古代的标准误差.】
一明代里=180丈=558米或576米.或者在两者之间.
说完了长度和距离. 说一下重量单位.斤,两,钱
1斤=16两=160钱.这个是不变的.
但是一石等于多少斤?这是很多人争论不休的话题.
我查找了很多资料,
有说1斤=596克.有说一斤=595克.也有说600克.甚至精确到了零点几克的也有.
其实这是因为古代的手工技术导致的误差,就算是现代的秤砣也会有0.1克的误差.
我则是参考资料中和一下.
1明代斤=595.3克.1明代两=37.2625克.1明代钱=3.720625克.
和几个主流的观点596克和596.8克误差在0.2%左右.
按照古代的地域差异和科技水平,由于秤杆和秤砣的不同,导致两地相差5%的误差也不要大惊小怪.秤杆上的单位划线和秤砣大小制造古代全是手工制造,而且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重量物参考,各县的误差会非常大.
最后说一下,容量单位,石,斗,升.
很多人会说一石多少斤啊,其实我查了很多资料,发现石是个容量单位,而不是重量单位.古代卖粮食和朝廷收粮食
都是按体积,而不是重量.
至于原因,我个人猜测,比较方便,制作一个标准的模具,往里面堆满粮食就可以了,征收还是售卖都比称重方便.古代不像现代有机械秤.
古代一石=0.1148立方米.各地会有一定的误差,手造模具也会有不少的误差.
知道一石粮食多少斤.
第一,要知道是什么粮食,大米,小麦,小米的密度是不同的.
第二,要知道各种粮食的密度.
我查询资料得知.
大米=0.80-0.82吨/立方米.
小麦=0.75-0.80吨/立方米.
小米=0.65-0.78吨/立方米.
大豆=0.72-0.76吨/立方米.
大麦=0.61-0.65吨/立方米.
高粱=0.65-0.77吨/立方米.
花生=0.62-0.64吨/立方米.
玉米=0.75-0.80吨/立方米.【花生是明朝后期传入中国的,大规模的种植和食用起码得是清朝了.所以很多古装电视剧汉唐宋和明朝前中期如果出现花生米,是不科学的.】
麦麸=0.25-0.42吨/立方米.
干草=0.08-0.12吨/立方米.
一级面粉=0.56-0.60吨/立方.
二级面粉=0.45-0.50吨/立方.【我也不清楚古代的面粉等级,所以列举两种我们常吃的面粉,不过貌似两种面粉密度相差有点大】
那么一石粮食等于多少斤呢?
1石小麦=86.100-91.840千克=144.633-154.275明代斤.
1石小米=74.620-89.544千克=125.349-150.418明代斤.
1石大豆=82.656-87.248千克=138.848-146.561明代斤.
1石大麦=70.028-74.620千克=117.635-125.349明代斤.
1石高粱=74.620-88.396千克=125.349-148.490明代斤.
1石花生=71.176-73.472千克=119.563-123.420明代斤.
1石玉米=86.100-91.840千克=144.633-154.275明代斤.【花生和玉米明朝估计不太常见,有估计也是稀罕物.不太会以石这个单位】
1石麦麸=28.700-48.216千克=48.211- 80.994明代斤.【喂养牲畜,或者掺杂粮食制作窝头之类】
1石干草=9.184-13.776千克=15.428- 23.141明代斤.【喂养牲畜,古代养马老费钱了.现代村里基本两户就有一辆轿车,但是明代普通的村子里未必有一匹马,村里的士绅和地主家可能有个驴子或骡子.】
1石一级面粉=64.288-68.880千克=107.993-115.706明代斤.
1石二级面粉=51.660-57.400千克=86.780- 96.422明代斤.
这是我通过网上资料总结的.各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