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PCI-E 4.0接口正式在消费级平台应用后,SSD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次元。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见到了第一代的群联E16及其升级版的E18方案,三星的ELPIS方案,而另一家在PCI-E 3.0年代非常活跃的MARVELL却有些沉寂。与此同时一直以MARVELL主控加东芝原厂颗粒方案的浦科特,自从M9P PLUS之后也许久未发布PCI-E新品。 就在我们怀疑浦科特是否被MARVELL拖累要退出PCI-E 4.0世代竞争的时候,浦科特最新旗舰级新品M10P悄然问世。让人大感意外的是,这次浦科特并没有依照传统采用MARVELL主控,而是采用了一个新兴厂商InnoGrit的Rainier IG5236方案。这可以说是浦科特SSD问世十余年来最大的一次变革,而这次全新的尝试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我们今天就来测一测

外观

这次来到评测室的是浦科特M10P系列的两款产品,一款是AIC插卡版的M10PY 512GB,另一款是M.2版的M10PG 1TB

从官方给出的参数可以看到,M10P的顺序读取和写入分别可达7000和5000MB/S,这和三星目前的旗舰产品980PRO基本是同一水平。4K随机读写峰值分别是650K和550K IOPS,这相比上一代的M9P PLUS要高出差不多一倍

AIC插卡版M10PY采用了HHHL(半高半长)版型,尾部点缀流线型装饰,整体外观上和M9P系列基本一致

散热片开了更多的凹槽,进一步增加了散热面积

与前几代一样,AIC插卡版实际上是M.2版本加PCI-E转接卡再加散热片构成的,从缝隙中可以看到内部的M.2盘体

RGB元素在AIC板中得到保留,希望在日后能够支持主流厂商的神光同步功能,比如华硕的AuraSync

M.2版本的M10PG,赠送了一片背板和一枚散热片,这次浦科特把M10P的产品标签贴到了散热背板上。我相信很多玩家和我一样,对于许多M.2 SSD把标签贴在正面行为感到深恶痛绝。不撕掉吧,严重影响散热效果,撕掉吧,万一标签保管不善,好好的N年保修就这样没有了。浦科特把标签干脆贴到散热片上的做法实在是为玩家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这里必须要多点一个好评


散热片相当厚实,虽然规模没有某些高端主板自带的散热片大,但是做了特殊造型来增加散热面积,这样规模的散热片如果拿出去单独卖的话也要好几十块钱了,比如利民的TR-M.2,在京东售价39.9。而浦科特这次是白送了


1TB版本M10PG的盘体,所有IC均分布于正面。拥有两枚DRAM,一枚主控,两枚NAND。采用主控居中,DRAM和NAND分列两端的排布方式

背面没有任何元器件

这里要吐槽下KIOXIA(原东芝)的闪存印字实在是太浅了,擦点硅脂才能看得清楚。TH58LKT2T2MBAEG,这个可能是新款,目前我这还没有关于这款NAND的具体资料

DRAM来自海力士H5AN4G6NBJRVKC,单颗512MB的DDR4-2666颗粒,两颗正好1GB。这也是高端1TB SSD的常见配备

来自英韧 InnoGrit的Rainier IG5236主控。这个厂商对大家来说可能是比较陌生,但实际上InnoGrit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吴子宁博士曾担任MARVELL的首席技术官(CTO)。这样一来InnoGrit和MARVELL就有了这样一层朦胧的关系,浦科特换用英韧主控也就顺理成章了

Rainier系列包含两颗针对不同应用的芯片:用于高端客户端应用的IG5236,用于数据中心和企业级应用的IG5636。
Rainier IG5236 采用先进的12nm FinFET CMOS 制造工艺,是一款业界领先的PCIe Gen4 x4、NVMe 1.4 固态硬盘主控芯片,支持容量高达8TB。IG5236 支持数据总线位宽为(32+8)位或32位的DDR SDRAM。Rainier具有八个NAND通道,可通过ONFI 4.1或 Toggle 2.0/3.0/4.0接口,支持MLC、TLC和QLC NAND闪存。IG5236 采用包括AES、国密标准SM2/3/4、SHA、RSA、ECC、CRC和端到端数据保护在内的多种数据加密和保护机制,实现了最高级别的安全性能。英韧特有的ECC技术,可以大幅改善数据持久保存的能力,为SSD方案提供更好的可靠性和超高的性能。
而IG5236的官方性能指标,4K随机读写IOPS分别可达1000K和800K,完全是一个业界顶级的指标


外观

这次来到评测室的是浦科特M10P系列的两款产品,一款是AIC插卡版的M10PY 512GB,另一款是M.2版的M10PG 1TB

从官方给出的参数可以看到,M10P的顺序读取和写入分别可达7000和5000MB/S,这和三星目前的旗舰产品980PRO基本是同一水平。4K随机读写峰值分别是650K和550K IOPS,这相比上一代的M9P PLUS要高出差不多一倍

AIC插卡版M10PY采用了HHHL(半高半长)版型,尾部点缀流线型装饰,整体外观上和M9P系列基本一致

散热片开了更多的凹槽,进一步增加了散热面积

与前几代一样,AIC插卡版实际上是M.2版本加PCI-E转接卡再加散热片构成的,从缝隙中可以看到内部的M.2盘体

RGB元素在AIC板中得到保留,希望在日后能够支持主流厂商的神光同步功能,比如华硕的AuraSync

M.2版本的M10PG,赠送了一片背板和一枚散热片,这次浦科特把M10P的产品标签贴到了散热背板上。我相信很多玩家和我一样,对于许多M.2 SSD把标签贴在正面行为感到深恶痛绝。不撕掉吧,严重影响散热效果,撕掉吧,万一标签保管不善,好好的N年保修就这样没有了。浦科特把标签干脆贴到散热片上的做法实在是为玩家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这里必须要多点一个好评


散热片相当厚实,虽然规模没有某些高端主板自带的散热片大,但是做了特殊造型来增加散热面积,这样规模的散热片如果拿出去单独卖的话也要好几十块钱了,比如利民的TR-M.2,在京东售价39.9。而浦科特这次是白送了


1TB版本M10PG的盘体,所有IC均分布于正面。拥有两枚DRAM,一枚主控,两枚NAND。采用主控居中,DRAM和NAND分列两端的排布方式

背面没有任何元器件

这里要吐槽下KIOXIA(原东芝)的闪存印字实在是太浅了,擦点硅脂才能看得清楚。TH58LKT2T2MBAEG,这个可能是新款,目前我这还没有关于这款NAND的具体资料

DRAM来自海力士H5AN4G6NBJRVKC,单颗512MB的DDR4-2666颗粒,两颗正好1GB。这也是高端1TB SSD的常见配备

来自英韧 InnoGrit的Rainier IG5236主控。这个厂商对大家来说可能是比较陌生,但实际上InnoGrit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吴子宁博士曾担任MARVELL的首席技术官(CTO)。这样一来InnoGrit和MARVELL就有了这样一层朦胧的关系,浦科特换用英韧主控也就顺理成章了

Rainier系列包含两颗针对不同应用的芯片:用于高端客户端应用的IG5236,用于数据中心和企业级应用的IG5636。
Rainier IG5236 采用先进的12nm FinFET CMOS 制造工艺,是一款业界领先的PCIe Gen4 x4、NVMe 1.4 固态硬盘主控芯片,支持容量高达8TB。IG5236 支持数据总线位宽为(32+8)位或32位的DDR SDRAM。Rainier具有八个NAND通道,可通过ONFI 4.1或 Toggle 2.0/3.0/4.0接口,支持MLC、TLC和QLC NAND闪存。IG5236 采用包括AES、国密标准SM2/3/4、SHA、RSA、ECC、CRC和端到端数据保护在内的多种数据加密和保护机制,实现了最高级别的安全性能。英韧特有的ECC技术,可以大幅改善数据持久保存的能力,为SSD方案提供更好的可靠性和超高的性能。
而IG5236的官方性能指标,4K随机读写IOPS分别可达1000K和800K,完全是一个业界顶级的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