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慢取决于发动机,自行车是人力运动,发动机动力来自于人本身。
速别只是相对于变速功能性,6个档的车比5个档的车的优点是同理。
8速和主流竞速11速差了3速,其适应不同的骑行环境和条件能力相对来说没有11速那么全面
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就是你的8速可能在某个节点上你加个档位感觉踩不动但减个档位又感觉踩得太轻,一方面是加了档位后由于你踩不动你的速度上不去,另一方面说就是你减了个档位后你踩踏效率提高了但速度还是上不去甚至踩出空转了。而11速的优点就在于可以把这个档位之间的缝隙期最大化利用到,让你在每一次换挡后都感觉有一定的提升但你自身的能力也可以承受得住,可能8速就做不到这点,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用到11速的所有速别,相对来说常用的几个速别是最被消耗的,但是区间选择多了随着你能力的提升就会运用到更多的速别。
所以说入门一般都是8速,因为你刚刚入门作为一个基础练习太高的速别对你来说体验不出更加复杂的变速环境,一般强度不高或者骑车时间不长的人会选择8速,价格更美好,休闲骑也骑不出什么区别。而更高等级的9速 10速 或者11速的话就适合更高的强度的人来使用,在他们平时的骑行过程中通过不同程度的提升来达到去运用到更多的速别,这才是速别多所带来的优势,选择的余地多了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价格相对比入门设备更高。一般对于新手来讲更加关心的是买到符合自己能够承担的经济水平的价位,入门8速够用了,随着能力的提升后续也会逐步去升级设备的,更多的速别选择可以让爬坡的效率提升也更加明显。
公路车牙盘都是两速,所以一般都是16速 18速 20速 22速来算的,需求就是简单粗暴,小盘爬坡,大盘巡航,大盘小飞冲刺。山地车都会采用三盘,多了一个更小的齿盘,来适应更加复杂的坡度和地形,山地车有更好的通过性,带上更小的牙盘来适应一些难以爬上的复杂路面,当然了公路车在爬一些坡度不是很高但特别长的路时相对来说比山地车更有优势,但比起一些坡度更高且更加陡峭的地形时,山地车挂个小盘都能带上去,可能公路车就只有扛的份了。山地车一般都是7速,前三,就是21 24 27 30 33 这些速别。}
你要了解你的速别多不能取决于你一定就快,商家会把速别多作为一个宣传噱头,保证你百分百提升速度,但实际上速度的结构提升需要很多的组成条件,速别只是占了一部分,更多的在于人,比如一个从小骑单速车长大的人和一个从未参加过运动的人相比,谁快可想而知,兴许你的22速不一定拉得过别人的共享单车,人不同就意味着发动机动力的区别,你能踩到最小飞的前三个就已经很吃力了,人家常年挂着最小飞猛踩这完全不能去比,但是速别越多带来的直观提升也就越明显,可以让你在更加多样化的速别选择里找到合适自己的速别提高更多的踩踏效率来实现输出最佳化,没有那么多选择的人可能就相对而言在输出最佳化上总是会欠缺一点由设备带来的帮助。
当然你要是从小二八大杠巡航50就当我没说,这种程度再多的速别对你来说都只看大盘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