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作区分,我们将类似FE神16、FE大海这样的复用方式称之为“ch7式复用”,而新NE20这样的称之为“错位复用”。
如果只考虑参数7的话,可以得到以下推论:
1. 从第一冰波激活炮算起,至第三个个加速波激活前,若使用炮数=阵型炮数,则为ch7式复用;否则为错位复用;
2. 除特殊情况外,ch7式复用必然带来1672冰波/664加速波其中至少一个;错位复用则不会(注:此处“1672冰波”指波长≥1672;“664”同理);
3. ch7式复用复用的炮数更多;错位复用的波长更优(压制更强)。
关于第二点的证明很简单:601+601+601+1672 = 3475; 601+601+664+1609 = 3475。如果两者都不使用,则 601+601+601+1634 = 3437,正好无法复用。
对于参数6,也可以仿照上面的定义,得到“C6u式复用”和“错位复用”两种复用方式。
C6u式复用(传统邻C6u,如FE最简4,BV1rs411b7Ka):

I-[PP], I-PP, N, [PP] (1975|1975|750|750)
方框标出的是关键复用片段,复用方式为 200+1975+750+550 = 3475。
错位复用(例如中开12炮,BV1Ty4y1u7uC):

I-[PP]DD, PPdd, I-PPDD, PP[dd] (1755|746|1755|746)
复用方式为 200+746+1755+774 = 3475;774为746波的尾炸炮生效时机。
两者的区别可以简单定义为第一冰波的激活炮复用至第二加速波的激活炮还是延迟炮(前者对应C6u式复用,后者对应错位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