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贴非二战双非140+,400+经验帖,每个人学习方法不一样,但是没有人想要二战,就算你给我个满分。
本人21上岸中科大,复习半年,408-118,总分361。最后进的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分享一下初试的经验。写一下随笔想到哪写到哪。
背景:中科大数学系毕业,有挂科,是个学渣没有保研,经历了几年浮沉,发现自己热爱的行业,决心考研计算机。
考研录取过程:非常艰辛,主要是初试没有考好,有的科目发挥只有平时的8成,考了361总分关于各科考试历程经验反省见下。对了我还报了个学硕,今年学硕炸了,复试要380,早知道选专硕350线了。要知道中科大的学硕专硕培养模式区别真不大,都是一起上课一起科研,想读博有一点差别,不过也不难,科大鼓励深造。后面复试真的难,资格难求,我算是调剂压线过去的,复试表现还可以,具体有机会再说把,网安近几年挺火,也不知道这次调剂是好是坏。
考研时间:宽松来说是3月份,严格来说是6月份,3月份开始每天背背英语单词,慢慢进入学习状态,6月份开始真正看课程,7月份报了个补习班去上(超贵),一直到12月份初试,补习班除了一对一,对我最大帮助就是提供了研友,以及一屋子人一起学习的氛围。每天保持10小时学习哦,当然我也会休息,《信条》电影我还二刷了 : )
英一75:开始比较早,3月开始背单词,现在仍然每天背,已经成了习惯,背完了TOFEL,考研,正在背COCA 20000(中册),用的APP叫“不背单词”,非常推荐。单词量上去了,很多句子都看得懂了,在日后的复习中主要刷真题,也看了很多阅读技巧方法啥的,最后发现没啥用(可能对我个人而言),你句子读得懂,自然能选出答案,那些技巧就是在你实在读不懂需要蒙的时候用。最后英一翻译没来得及写,10分应该给了最多2分,作文就写了个模板作文(网上全都是,考前稍微改改,背一背),总分还可以,说明英语考试主要还是英转汉的能力,由此可见单词多么重要。
政治60:看这分就知道没啥好说的,科大复试不看政治就没咋学,临阵磨枪看了看肖四肖八,确实肖神。app或者微信公众号好像都有那种在线政治选择题训练,政治选择考点就是细碎,如果你花的时间多,也是可以上高分的,人总是可以记住东西的。
数一107:这个是真的悲痛,主要原因平时练习稳定140+,最后将近一个月没怎么写数学,直接全力怼的408,最后的下场就是这样,考场上没有流畅度了,写的贼慢,所以大家数学练习题真的不能落下,手生=无了。我的复习方法可能不太一样,我专注于先看一遍同济的高等数学,把证明逻辑体系搞懂了,再去做的题,这个方面可能大家不太共通,觉得证明看不懂,其实很多不用强行去钻研如何证明,这是数学系要做的事,你需要知道这个定理大概为什么是对的,从哪来的,是从哪个定理推出来的新定理,以及能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有了这种体系基础,你再做数学题就会举一反三,刷题量只为了锻炼熟练度,具体题目看看大概就知道什么方法了。
408-118:408怎么这么多课!淦!复习过程从5月份断断续续开始,先是c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and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因为本科学过数据结构,想从这里开始,但是要重温一下c语言,代码还是要会一些的,事实证明我这个复习流程应该是不错的,还是推荐大家这样复习。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放在一起学,是因为很多章节有重叠,而且考试时候也会放在一起考大题。其次还有很多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不理解的地方,感谢我一对一的学长及时给予我帮助。
数据结构:走了不少弯路,我看的是清华严老师的数据结构教材,以及写了标星号的课后习题,代码写了一个厚本,最后发现没有用,初试就考你简单代码,如果你非要说复试用的上啊,那我更应该选择把时间花在别的科目上,复试前你还有将近2个月时间,每天练你的代码能力就行了。初试的侧重点主要在对于抽象数据结构的理解上,而不是代码能力,但是要能看得懂简单代码,这就是为什么要去温习C语言,要有一个良好的计算机语言感觉。
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其实这两科在一本书上,CSAPP,就是那本大黑书,书很好,但不推荐考研看,非常难啃,我在复习的时候就是用的王道,关于王道的优缺点等下一块说,天勤我不知道没用过,不发表评价。这部分内容感觉很难,但实际上,确实挺难的lol,不过考试不会考的那么变态,就是因为难,知识重要,所以侧重点非常明显,基本上你做过几年的真题都会发现,每次考试必考某某大题。哦还有我用王道是一次看一章网课,然后补笔记,然后课后真题,平时再加上上的一对一学长辅导
计算机网络:大坑,也许你看了很多经验帖都说网络很简单的,其实就是知识点细碎,而这种细碎恰恰是最难的,难以整合没有框架,更别说更新换代快,复试面试有同学被老师说,你们考研网络学的都是错的,而出考研卷的老师,经常出出来我们没见过的知识点,这是因为他们的经验包含历年科研和工作的需要,参考的书也很有可能是大黑书,但是我们没办法,只能短时间掌握,这样知识框架就不是很好,很多知识点没有或者老旧,导致408常年130+就算高分,因为总有题“超纲”。
王道(仍然推荐):统一说一下,优点:b站上有课程,很多知识点都整理了,不用系统学习直接告诉你,学起来是提高分数的最快途径,并且配有历年真题,练就完了,总体上使用是提速的。缺点:专注于短时间提分,所以知识点关联性并不强,凡是考试涉及的会讲,不涉及的不讲,导致体系构建不好,考试稍微变一点花样就凉凉;还有的知识点没有讲好,因为他时间所限,只能快速堆叠专业术语,经常会发现看不懂,这个时候总是要去网上找相关资料或者自己翻教材书,比较浪费时间。网络部分更是细碎,学完真的是不停的忘,这就是因为没有形成框架。
笔记(个人非常推荐):对我个人而言非常重要,别人的笔记再规整,再什么思维导图框架图终究是别人的。我在数学和专业课学习中始终保持记笔记习惯,通常是看完一章,总结性笔记,只记录要点,比如只记自己觉得关键的地方,通常你看完一章都会有所感觉,细节地方不要记,如果忘了可以翻书。看似记笔记浪费了时间,实际上它帮我节省了非常多时间。408专业课我就过了一遍,一是因为时间所限,二是因为有笔记,我想复习我翻自己笔记就行,而且因为笔记的存在,可以说有了个纸质版的框架。这个时候做题就很容易对题目进行定位,也就是你一看题就知道大概哪个部分的内容。
结语:这些都是随笔写的,可能有的地方没说清楚,或者忘了说哈哈哈哈。最近呢在学Stanford CS144课程,来补考研时候网络学的不成体系问题,同时也是因为自己进了网络安全方向,这种必须的。
——————————————————————————————————————
最近学习有空余,接408数学一对一(跳过教育机构中间商赚差价),精力有限带3个学弟学妹,包含答疑。剩下的就是继续学习吧,平时可以一起远程上上自习互相督促学习 : )
本人21上岸中科大,复习半年,408-118,总分361。最后进的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分享一下初试的经验。写一下随笔想到哪写到哪。
背景:中科大数学系毕业,有挂科,是个学渣没有保研,经历了几年浮沉,发现自己热爱的行业,决心考研计算机。
考研录取过程:非常艰辛,主要是初试没有考好,有的科目发挥只有平时的8成,考了361总分关于各科考试历程经验反省见下。对了我还报了个学硕,今年学硕炸了,复试要380,早知道选专硕350线了。要知道中科大的学硕专硕培养模式区别真不大,都是一起上课一起科研,想读博有一点差别,不过也不难,科大鼓励深造。后面复试真的难,资格难求,我算是调剂压线过去的,复试表现还可以,具体有机会再说把,网安近几年挺火,也不知道这次调剂是好是坏。
考研时间:宽松来说是3月份,严格来说是6月份,3月份开始每天背背英语单词,慢慢进入学习状态,6月份开始真正看课程,7月份报了个补习班去上(超贵),一直到12月份初试,补习班除了一对一,对我最大帮助就是提供了研友,以及一屋子人一起学习的氛围。每天保持10小时学习哦,当然我也会休息,《信条》电影我还二刷了 : )
英一75:开始比较早,3月开始背单词,现在仍然每天背,已经成了习惯,背完了TOFEL,考研,正在背COCA 20000(中册),用的APP叫“不背单词”,非常推荐。单词量上去了,很多句子都看得懂了,在日后的复习中主要刷真题,也看了很多阅读技巧方法啥的,最后发现没啥用(可能对我个人而言),你句子读得懂,自然能选出答案,那些技巧就是在你实在读不懂需要蒙的时候用。最后英一翻译没来得及写,10分应该给了最多2分,作文就写了个模板作文(网上全都是,考前稍微改改,背一背),总分还可以,说明英语考试主要还是英转汉的能力,由此可见单词多么重要。
政治60:看这分就知道没啥好说的,科大复试不看政治就没咋学,临阵磨枪看了看肖四肖八,确实肖神。app或者微信公众号好像都有那种在线政治选择题训练,政治选择考点就是细碎,如果你花的时间多,也是可以上高分的,人总是可以记住东西的。
数一107:这个是真的悲痛,主要原因平时练习稳定140+,最后将近一个月没怎么写数学,直接全力怼的408,最后的下场就是这样,考场上没有流畅度了,写的贼慢,所以大家数学练习题真的不能落下,手生=无了。我的复习方法可能不太一样,我专注于先看一遍同济的高等数学,把证明逻辑体系搞懂了,再去做的题,这个方面可能大家不太共通,觉得证明看不懂,其实很多不用强行去钻研如何证明,这是数学系要做的事,你需要知道这个定理大概为什么是对的,从哪来的,是从哪个定理推出来的新定理,以及能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有了这种体系基础,你再做数学题就会举一反三,刷题量只为了锻炼熟练度,具体题目看看大概就知道什么方法了。
408-118:408怎么这么多课!淦!复习过程从5月份断断续续开始,先是c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and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因为本科学过数据结构,想从这里开始,但是要重温一下c语言,代码还是要会一些的,事实证明我这个复习流程应该是不错的,还是推荐大家这样复习。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放在一起学,是因为很多章节有重叠,而且考试时候也会放在一起考大题。其次还有很多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不理解的地方,感谢我一对一的学长及时给予我帮助。
数据结构:走了不少弯路,我看的是清华严老师的数据结构教材,以及写了标星号的课后习题,代码写了一个厚本,最后发现没有用,初试就考你简单代码,如果你非要说复试用的上啊,那我更应该选择把时间花在别的科目上,复试前你还有将近2个月时间,每天练你的代码能力就行了。初试的侧重点主要在对于抽象数据结构的理解上,而不是代码能力,但是要能看得懂简单代码,这就是为什么要去温习C语言,要有一个良好的计算机语言感觉。
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其实这两科在一本书上,CSAPP,就是那本大黑书,书很好,但不推荐考研看,非常难啃,我在复习的时候就是用的王道,关于王道的优缺点等下一块说,天勤我不知道没用过,不发表评价。这部分内容感觉很难,但实际上,确实挺难的lol,不过考试不会考的那么变态,就是因为难,知识重要,所以侧重点非常明显,基本上你做过几年的真题都会发现,每次考试必考某某大题。哦还有我用王道是一次看一章网课,然后补笔记,然后课后真题,平时再加上上的一对一学长辅导
计算机网络:大坑,也许你看了很多经验帖都说网络很简单的,其实就是知识点细碎,而这种细碎恰恰是最难的,难以整合没有框架,更别说更新换代快,复试面试有同学被老师说,你们考研网络学的都是错的,而出考研卷的老师,经常出出来我们没见过的知识点,这是因为他们的经验包含历年科研和工作的需要,参考的书也很有可能是大黑书,但是我们没办法,只能短时间掌握,这样知识框架就不是很好,很多知识点没有或者老旧,导致408常年130+就算高分,因为总有题“超纲”。
王道(仍然推荐):统一说一下,优点:b站上有课程,很多知识点都整理了,不用系统学习直接告诉你,学起来是提高分数的最快途径,并且配有历年真题,练就完了,总体上使用是提速的。缺点:专注于短时间提分,所以知识点关联性并不强,凡是考试涉及的会讲,不涉及的不讲,导致体系构建不好,考试稍微变一点花样就凉凉;还有的知识点没有讲好,因为他时间所限,只能快速堆叠专业术语,经常会发现看不懂,这个时候总是要去网上找相关资料或者自己翻教材书,比较浪费时间。网络部分更是细碎,学完真的是不停的忘,这就是因为没有形成框架。
笔记(个人非常推荐):对我个人而言非常重要,别人的笔记再规整,再什么思维导图框架图终究是别人的。我在数学和专业课学习中始终保持记笔记习惯,通常是看完一章,总结性笔记,只记录要点,比如只记自己觉得关键的地方,通常你看完一章都会有所感觉,细节地方不要记,如果忘了可以翻书。看似记笔记浪费了时间,实际上它帮我节省了非常多时间。408专业课我就过了一遍,一是因为时间所限,二是因为有笔记,我想复习我翻自己笔记就行,而且因为笔记的存在,可以说有了个纸质版的框架。这个时候做题就很容易对题目进行定位,也就是你一看题就知道大概哪个部分的内容。
结语:这些都是随笔写的,可能有的地方没说清楚,或者忘了说哈哈哈哈。最近呢在学Stanford CS144课程,来补考研时候网络学的不成体系问题,同时也是因为自己进了网络安全方向,这种必须的。
——————————————————————————————————————
最近学习有空余,接408数学一对一(跳过教育机构中间商赚差价),精力有限带3个学弟学妹,包含答疑。剩下的就是继续学习吧,平时可以一起远程上上自习互相督促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