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看到最近贴吧里对这个问题讨论比较激烈,而相对于持反对意见的人比较主动发表观点,持支持意见的人似乎没人发帖太系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在这里写一些我对这个事情的想法。可能会比较长,欢迎有耐心看完的朋友讨论(不够比较忙不一定来得及回),对于看到这个话题就想拉到最后开骂人身攻击的少部分人,您还是趁早右上角关闭退出吧。
1.为什么要额外对中文进行标注?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显而易见,因为汉字是世界上现在还在使用的唯一表意文字,对于看惯字母的外国人来说,除非经过专门学习,否则他们很难识别汉字这种图形符号。而对于使用字母文字的国家来说,比如一个法国人去德国,或者德国人去法国,也许他们不知道某个当地语言的单词是什么意思,但是他们可以通过拼读识别这个单词,他们不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并不妨碍他们在下次见到这个单词时认出它来。然后汉字就不具备这个特性,他们不认识就是不认识,看多少遍转过脸他们都认不出哪个字/词是刚才见过的那一个。因此,使用字母对汉字进行标注,是外国人对中文识别的第一步,换句话说,拼音其实是“外国人可以识别的中文”(注意我说的是“识别”不是“理解”)。
2.当我们说起外国人,是否需要默认他们都会说会读英语?
对于那些支持使用英语进行标注的人来说,他们的一个很基础的观点认为英语是个更“普世”,“大家都认识”的语言。首先,咱们不是那些第二官方语言是英语的(前)殖民地国家。其次,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是咱们将英语列入了上学/升学必修必考的科目,咱们英语再差的人都认识road、park这几个单词,但对于很多非英语国家的人并非如此,很多国家大多人的英语水平比大家想象得要差得多。所以其实无论下面标的是拼音还是英文,他们能认路也是通过识别这个词的拼写而不是真正“认识”这个词。
3.对于一些观点的反驳
其实基于前两点,如果大家可以理解我所说的对“汉字的识别”和对”中文的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基本就可以理解我赞成使用拼音进行标注的理由了。为了进一步说明我的观点,下面通过反驳一些可能出现的观点来进一步说明我的想法。
比如也许有些人会说,你赞成使用拼音,是不是也赞成把机场火车站的路标通知都改成拼音呀?其实并不是。机场火车站,甚至包括地铁站的“出口”“入口”“安检”等标志,对于外国人来说是需要“理解”的,其实这种标志最好的方案是每个下面配很多语言,尽可能多的服务不同国家的人,当只有一个位置时,英语是目前的最佳选择。而地铁站的这些地名则不同,他们不需要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只需要知道去一个拼写为XIAOBAILOU的地方就可以了,如果他们想进一步了解这个地名是什么意思,可以通过网络查到他们自己语言的更为详尽的资料;否则简单粗暴地标注为“ Little White Building”,不仅增加了非英语国家来访者的识别难度,而且对于英语国家来访者也会给他们理解这个地名造成更大的困惑。
又或者有的人会说,北上广深怎么做的你天津照抄不就行了么,干嘛要不一样?北上广深是中国的一线城市不假,但这就可以代表他们在城市发展中做出的所有探索都是正确的么?天津完全可以探索另一条道路,在实践中检验到底每个方案孰优孰劣。
又或者有人会说,你这样全标拼音会被“外国人笑话”的。其实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这种心态,先不说拼音和英语翻译压根就是两码事,就算你理解成一码事,换位思考,如果一个人因为别人中文不好而嘲笑他,你是会认为是那个嘲笑的人没教养还是那个被嘲笑的人低人一等呢?有些人在意识中总觉得,外国人(尤其是某些英语国家的外国人)就高人一等,“被外国人笑话了”“被外媒批评了”好像就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需要忙不迭地去找自己的毛病改成成人家满意的。大家的交往从来都是平等的,完全没必要把在这种事情上把自己代入某底捞服务员。
4.最后
其实,像英语的寿司sushi,跆拳道taekwondo,功夫kungfu,其实都是来自日语、韩语,汉语的直接音译,只要你多使用,就自然会变成英语单词,而且这种音译其实是更可以准确传达自己的文化的,否则像龙翻译成dragon一样,造成了无数把西方龙和东方龙形象混为一谈的误解和错误印象。
但同时这也不意味我认为天津地铁的所有名称都没有问题。其一,一些中文就过长的名称是否真的有必要。其二,拼音具体怎么标注,是否需要加入空格。其三,与一切已经广泛使用英文名称或缩写的地点相交时,要怎么更好的衔接。。。。。
一晃神打了这么多 也不一定有人看,反正是希望天津地铁越来越好吧~~~~~就这样
1.为什么要额外对中文进行标注?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显而易见,因为汉字是世界上现在还在使用的唯一表意文字,对于看惯字母的外国人来说,除非经过专门学习,否则他们很难识别汉字这种图形符号。而对于使用字母文字的国家来说,比如一个法国人去德国,或者德国人去法国,也许他们不知道某个当地语言的单词是什么意思,但是他们可以通过拼读识别这个单词,他们不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并不妨碍他们在下次见到这个单词时认出它来。然后汉字就不具备这个特性,他们不认识就是不认识,看多少遍转过脸他们都认不出哪个字/词是刚才见过的那一个。因此,使用字母对汉字进行标注,是外国人对中文识别的第一步,换句话说,拼音其实是“外国人可以识别的中文”(注意我说的是“识别”不是“理解”)。
2.当我们说起外国人,是否需要默认他们都会说会读英语?
对于那些支持使用英语进行标注的人来说,他们的一个很基础的观点认为英语是个更“普世”,“大家都认识”的语言。首先,咱们不是那些第二官方语言是英语的(前)殖民地国家。其次,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是咱们将英语列入了上学/升学必修必考的科目,咱们英语再差的人都认识road、park这几个单词,但对于很多非英语国家的人并非如此,很多国家大多人的英语水平比大家想象得要差得多。所以其实无论下面标的是拼音还是英文,他们能认路也是通过识别这个词的拼写而不是真正“认识”这个词。
3.对于一些观点的反驳
其实基于前两点,如果大家可以理解我所说的对“汉字的识别”和对”中文的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基本就可以理解我赞成使用拼音进行标注的理由了。为了进一步说明我的观点,下面通过反驳一些可能出现的观点来进一步说明我的想法。
比如也许有些人会说,你赞成使用拼音,是不是也赞成把机场火车站的路标通知都改成拼音呀?其实并不是。机场火车站,甚至包括地铁站的“出口”“入口”“安检”等标志,对于外国人来说是需要“理解”的,其实这种标志最好的方案是每个下面配很多语言,尽可能多的服务不同国家的人,当只有一个位置时,英语是目前的最佳选择。而地铁站的这些地名则不同,他们不需要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只需要知道去一个拼写为XIAOBAILOU的地方就可以了,如果他们想进一步了解这个地名是什么意思,可以通过网络查到他们自己语言的更为详尽的资料;否则简单粗暴地标注为“ Little White Building”,不仅增加了非英语国家来访者的识别难度,而且对于英语国家来访者也会给他们理解这个地名造成更大的困惑。
又或者有的人会说,北上广深怎么做的你天津照抄不就行了么,干嘛要不一样?北上广深是中国的一线城市不假,但这就可以代表他们在城市发展中做出的所有探索都是正确的么?天津完全可以探索另一条道路,在实践中检验到底每个方案孰优孰劣。
又或者有人会说,你这样全标拼音会被“外国人笑话”的。其实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这种心态,先不说拼音和英语翻译压根就是两码事,就算你理解成一码事,换位思考,如果一个人因为别人中文不好而嘲笑他,你是会认为是那个嘲笑的人没教养还是那个被嘲笑的人低人一等呢?有些人在意识中总觉得,外国人(尤其是某些英语国家的外国人)就高人一等,“被外国人笑话了”“被外媒批评了”好像就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需要忙不迭地去找自己的毛病改成成人家满意的。大家的交往从来都是平等的,完全没必要把在这种事情上把自己代入某底捞服务员。
4.最后
其实,像英语的寿司sushi,跆拳道taekwondo,功夫kungfu,其实都是来自日语、韩语,汉语的直接音译,只要你多使用,就自然会变成英语单词,而且这种音译其实是更可以准确传达自己的文化的,否则像龙翻译成dragon一样,造成了无数把西方龙和东方龙形象混为一谈的误解和错误印象。
但同时这也不意味我认为天津地铁的所有名称都没有问题。其一,一些中文就过长的名称是否真的有必要。其二,拼音具体怎么标注,是否需要加入空格。其三,与一切已经广泛使用英文名称或缩写的地点相交时,要怎么更好的衔接。。。。。
一晃神打了这么多 也不一定有人看,反正是希望天津地铁越来越好吧~~~~~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