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吧 关注:845,542贴子:52,891,274

【藏经阁讲座】少林七十二绝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西1楼2010-03-28 01:43回复
    咱也不废话了,直奔主题,少林武功的体系: 
    他呆了一呆,又道:“不过另有一桩难处,本派【入门掌法十八路】,【内外器械三十六门】,【绝技七十二项】。 
    慕容博逐一施展【少林绝技】中的“般若掌”“无相劫指”“拈花指”等,便是“伏魔杖法”“九天九地方便铲法”等【器械功夫】,也化在拳掌之中施展出来。(新版) 
    =================================================== 
    少林功夫合计18+36+72=126项,如果一项一项地练,恐怕十辈子都练不完,足见博大精深,这一百多项武功里,大致可以分三块,原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就是入门功夫,器械功夫,精深的拳脚和少量兵刃暗器功夫(绝技)。 
    “伏魔杖法”“九天九地方便铲法”属于【器械功夫】,不在绝技之列,其中伏魔杖法和打狗棒法是同级别的: 
    玄慈说道:“老衲当以本派【大金刚掌】接一接帮主的降龙十八掌,以【降魔禅杖】接一接帮主的打狗棒。唉,少林派和贵帮世代交好,这几种武功,向来切磋琢磨则有之,从来没有用以敌对过招,老衲不德,却是愧对丐帮历代帮主和少林派历代掌门了。” 
    ======================================================= 
    不要跟我纠结什么圆业,柯镇恶的伏魔杖法,是人决定武功,不是武功决定人,一阳指也会有大小武这样的废柴,打狗棒法到了鲁有脚手里也威力平平,若是萧远山使的伏魔杖法还真未必弱于萧峰的打狗棒。 
    我们再来看看澄观的话语: 
    澄观道:“原来师叔没练过易筋经内功,要练这门内功,须得先练般若掌。待我跟你拆拆般若掌,看了师叔掌力深浅,再传授易筋经。”韦小宝道:“【般若掌】我也不会。”澄观道:“那也不妨,咱们来拆【拈花擒拿手】。”韦小宝道:“什么拈花擒拿手,可没听见过。”澄观脸上微有难色,道:“那么咱们试拆再浅一些的,试【金刚神掌】好了。这个也不会?就从【波罗蜜手】试起好了。也不会?那要试【散花掌】。是了,师叔年纪小,还没学到这路掌法,【韦陀掌】?【伏虎拳】?【罗汉拳】?【少林长拳】?” 
    ===================================================== 
    这是很典型的修炼少林武学的一条路子,即从入门掌法开始渐渐过渡到少林绝技,器械功夫的话也就练练招式,对内力并没有多大的要求,某些沉重器械的使法可能需要极强的外功,但总的来说,器械功夫可以穿插在入门功夫和绝技里面,依着个人的资质类型和性子去练,就算不练,去除掉,也不会影响少林熬工龄出一流高手的过程,所以省略不提。 
    再看看少林功夫的深入过程: 
    澄观见韦小宝什么拳法都不会,也不生气,说道:“咱们少林派武功循序渐进,入门之后先学【少林长拳】,熟习之后,再学【罗汉拳】,然后学【伏虎拳】,内功外功有相当根柢了,可以学【韦陀掌】。如果不学韦陀掌,那么学【大慈大悲千手式】也可以……” 
    ==================================================== 
    少林长拳到罗汉拳,再到伏虎拳,是为第一层次,入门第一层次的功夫学完了,【内功外功有相当根柢了】,这个时候,心急的俗家弟子就可以毕业了,当绿林大盗也好,当镖局的镖头也好,也算是可以行走江湖了: 
    都大锦黯然道:“我是说二十五年前的事。那时我在少林寺学艺满师。恩师留我再学五年,把一套大【韦陀掌】学全了。当时我年少气盛,自以为凭着当时的本事,已足以在江湖上行走,不耐烦再在寺中吃苦,不听恩师之言。唉,当年若能多下【五年苦功】,今日又怎会把甚么武当七侠放在眼内,也不致受他们这番羞辱了……” 
    ==================================================== 
    别小看这一套套掌法,资质一般的练下一层次起的韦陀掌需要【五年苦功】,概因少林功夫讲求根基牢固,体用双修,外功和内功共同进步,绝不偏废其一,均衡发展。 
    第二层次的功夫,一开始就出现了分支,“可以学【韦陀掌】。如果不学韦陀掌,那么学【大慈大悲千手式】也可以......” 
    基本上,少林除了刚开始那几套拳法相同,到了后面学习掌法了,就可以依照个人的资质类型,武学路子和性子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武功,我个人理解,韦陀掌是偏于劲力深沉的,大慈大悲千手式是偏于招式繁复的,两套掌法侧重点不同,令狐冲类型(招式天赋)的可以练千手式,郭靖类型(内力天赋)的可以练韦陀掌。 
    也不打紧,随便选一个吧,到了散花掌: 
    只听澄观续道:“不论学韦陀掌或大慈大悲千手式,聪明勤力的,学七八年也差不多了。如果悟性高,可以跟着学散花掌。学到【散花掌】,【武林中别派子弟,就不大敌得过了】。【是否能学波罗蜜手】,要看各人【性子近不近】。像净济、净清那几个师侄,都在练伏虎拳,他们的【性子不近于练武】,进境慢些。再过十年,净清或许可以练韦陀掌。 
    ================================================== 
    所谓【性子不近于练武】,说穿了就是练武的资质差,学到散花掌就到头了,【武林中别派子弟,就不大敌得过了】,此时的俗家弟子就大学毕业了,出入社会雄霸一方,何太冲的弟子如西华子,宋大俞二的一般弟子(排除宋青书)就不是对手了,二流偏强这样子。 
    接着,波罗密手,金刚神掌已经对资质有要求了,少林量产一流的兵工厂开始启动。


    IP属地:广西2楼2010-03-28 01:4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那么,绝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的呢? 
      由于缺乏资料,我姑且认为是从拈花擒拿手开始踏入少林绝技的范畴: 
      【澄心、澄光等】齐叫:“不可伤人。”出手阻拦。那僧人又是袍袖一拂,【少林寺澄字辈】的僧人【各施绝技化开】,可是众僧【虎爪手、龙爪手、拈花擒拿手、擒龙功】等等,却也没能抓住此人。 
      澄观所教虽杂,但大致以“拈花擒拿手”为主。“拈花擒拿手”是少林派的【高深武学】,纯以浑厚内力为基,出手平淡冲雅,不杂丝毫霸气。 
      ================================================ 
      拈花擒拿手和龙爪手,擒龙功并列,当属少林七十二绝技,练到这里,就踏入一流的门槛了: 
      空性【中年】之时曾数逢大敌,但只要使出这龙爪手来,无不立占上风,【总是在十二招以前便即取胜】。 
      ==================================================== 
      虽然空性的对手很有水分,但行走江湖,无往而不利,没有一流的水平是做不到的。我想说的是,【不同的人适合练不同的武功】,少林功夫之前就出现了分支,到这里,僧人已经可以到罗汉堂,达摩院,藏经阁那里去自行参研绝技啦: 
      少林七十二门绝技有的【专练下盘】,有的【专练轻功】,有的以【拳掌见长】,有的以【暗器】取胜,【或刀或棒】,【每一门各有各的特长】,【使剑者不能使禅杖】,【擅大力神拳者不能收发暗器】。【精于腿上功夫的,拳掌之道不免稍逊】。【虽有人同精三四门绝技】,那也是以互相并不抵触为限。(新版) 
      =================================================== 
      内外功根底踏入一流的门槛后,摆在少林武僧面前的就是广阔的天地,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门绝技来练,同时练多门亦无不可,但是,【一般的绝技是非得学会的】: 
      韦小宝道:“【般若掌】我也不会。”澄观道:“那也不妨,咱们来拆【拈花擒拿手】。”韦小宝道:“什么拈花擒拿手,可没听见过。”澄观脸上微有难色 
      ===================================================== 
      对于澄观而言,要学般若掌,必先学拈花擒拿手 
      这其实就是少林深浅绝技的两个代表,我将少林绝技分为两类,A类绝技就是难练的绝技,以般若掌为代表,B类绝技就是普通的绝技,以龙爪手为代表: 
      少林七十二门绝技之中,更有【十三四门异常难练】,纵是【天资极高】之人,【毕生苦修一门】,也【未必】一定能够练成。此时少林全寺僧众千余人,以千余僧众所会者合并,七十二绝技也数不周全。 
      ==================================================== 
      少林高手起始练绝技,固然可以练拈花擒拿手,既而练般若掌(澄观);也可以先练龙爪手,再练难练的绝技;更可以练了龙爪手,再练金刚指,练完金刚指再练拈花指,反正都是指上的功夫。 
      所谓【使剑者不能使禅杖】,【擅大力神拳者不能收发暗器】,【精于腿上功夫的,拳掌之道不免稍逊】等等,不是每一个人都精于掌法,也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练某一门掌法,就如同北丐练不了落英神剑掌,东邪也练不了降龙十八掌,这是因为他们武学的路子不同,同样道理,少林僧人从B类绝技开始,就必须选择适合自己路子的武功,否则难有成效,A类绝技亦如此,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练般若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练须弥山掌,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练金刚不坏体,武功到了这里,能练什么不能练什么,除了资质因素外,武学路子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我的观点是,能修炼难练绝技的,哪怕是刚刚开始修炼的,都已经踏入了一流强的门槛,至少需要三十年的功力: 
      韦小宝道:“只不过练到【般若掌】,也得【二三十年】的时光,是不是?”澄观嗫嚅道:“二三十年,【恐怕……恐怕……】”韦小宝扁扁嘴,脸有鄙夷之色,道:“恐怕也不一定够了?”澄观十分惭愧,答道:“正是。” 
      ================================================= 
      照澄观的意思,难练绝技的典型代表般若掌要三四十年才能练到,即至少三十年的功力。 
      看看玄慈: 
      老衲在【四十岁】上见猎心喜,【学了大金刚拳】,内力走了刚猛路子,自此练般若掌便生窒碍,至今好生后悔。 
      =================================================== 
      假设玄慈十岁练武,四十岁练到难练绝技之大金刚拳,三十年的功力,【吻合】,算快的了,资质着实不错。 
      为什么我要将三十年的功力定义为一流强的门槛呢? 
      黄蓉与李莫愁相视一眼,【均各骇然】。她二人自然都知一人内力练到了【极深湛之境】,确可【挥绸成棍、以柔击刚】,但【纵遇明师,天资颖异】,【至少】也得【三四十年的功力】 
      ================================================== 
      纵遇名师,可以视为上乘武学的继承,照这个标准,四十岁的耶律齐和殷梨亭,内力刚刚踏入一流强,可以作为三部曲一流强内力的标尺,亦可做为少林秃驴的衡量标尺。 
      一流强的内力,踏入修炼难练绝技的门槛,一旦练成了,就能突破一流,达到超一流,属于【当世罕见高手】。 
      玄慈,三渡都是超一流,所不同的是,【将难练绝技练到什么程度,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超一流中的地位】。 
      而难练绝技中,【亦有高下】 
      这两个影响因素共同决定了少林神僧在超一流中地位


      IP属地:广西3楼2010-03-28 01:45
      回复
        金刚不坏体是最强的防御型内功 
        一指禅是最厉害的指法,修炼门槛甚至在般若掌之上 
        般若掌是最厉害的掌法 
        大金刚拳,须弥山掌都属于蓄力型的绝技 
        乔峰借着玄难这一掌之力,向前纵出丈余,忽听得身后有人【深深吸了口气】,声音大不寻常。乔峰立知有一位少林高僧要使“劈空神拳”这一类的武功 
        原来渡难还他这一掌,乃是少林七十二绝艺中之一的“须弥山掌”。这门掌力极难练成,那是不必说了,纵然练成了,每次出掌,也须【坐马运气,凝神良久,始能将内劲聚于丹田】,哪知渡难要出掌便出掌,一动念间就将“须弥山掌”拍了出来。 
        ===================================================== 
        单以蓄力时间来论,须弥山掌的劲力似乎还在大金刚拳之上 
        仅仅是练成的话,一指禅》般若掌》须弥山掌,大金刚拳,相信没有异议吧? 
        但【如果里面的某一项绝技练到极高境界了,那其余练成程度的绝技就不是对手了】,很容易理解的道理,如落英神剑掌一般情况下不及降龙十八掌,但如果落英掌练到极高水准了,那初成的降龙就不是对手了。 
        故我个人认为,渡难》玄慈和澄观,渡难超一流中,玄慈,澄观超一流弱。 
        论述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最后再补充一点看法: 
        少林是一个相当严谨的门派,千年沉淀,对各家各派的武功都有研究,取长补短,其武学的培养体制相当完善,各本武经都会有功成后表现的描述: 
        他见时机渐熟,管事诸僧对他毫不起疑,一晚三更之后,便悄悄摸入藏经阁,在书架上找到一本《拈花指法》,不禁大喜若狂,携回住处仔细翻阅,见抄本中详述修习法门,由浅入深,奥妙无匹,【书中载明功成后指力可穿木刺砖,威力极大】。 
        ================================================== 
        那空智懂得须弥山掌练成后的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何诸玄都知道大金刚拳要上百年才能有一个奇才练成?那是因为在难练绝技一栏中,只要谁练成了,管事僧都会在上面记载着他们的名字,岁数和练成所花的时间,也算是光荣榜吧,玄澄之所以知道自己练成一指禅是少林历史第三快,就是这个道理。 
        同时,这些超一流的少林僧之内外功表现,也会记载在少林武史里: 
        澄观甚是得意,道:“以四十二年而练成一指禅,本派千余年来,老衲名列第三。”顿了一顿,又道:“不过老衲的内力修为平平,若以指力而论,恐怕【排名在七十名以下】。”说到这里,又不禁沮丧。 
        ================================================== 
        澄观自认内力平平,指力不过尔尔,远不及少林史书中记载的前辈高僧。 
        玄澄两百年来的武功第一是得到全寺公认的,那他们何以判断玄澄的武功地位呢?我猜测不外乎有以下几种原因: 
        难练绝技中留下了玄澄的名字,这还不够,玄澄的绝技表现也被记载入内,又或者玄澄练成了难练绝技中的极品,又或者同时擅长几门难练的绝技,都有可能,总之,【玄澄必然是做到了这两百年来无人能做到的事情】,所以前辈高僧均嘉许为两百年来第一。 
        完


        IP属地:广西4楼2010-03-28 01:45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f?kw=%E6%BD%87%E8%BD%A9%E5%AD%90&fr=tb0_search&ie=utf-8
          源自潇轩子吧
          大家晚安!


          IP属地:广西5楼2010-03-28 01:53
          回复
            顶 一 个


            6楼2010-03-28 05:48
            回复
              总结的不错!
              不知方证的“千手如来掌”属于哪个级别?
              给你添加一个‘落世逍遥’的链接:http://tieba.baidu.com/f?kz=719563322


              7楼2010-03-28 06:41
              回复
                脑残,
                乔峰借着玄难这一掌之力,向前纵出丈余,忽听得身后有人【深深吸了口气】,声音大不寻常。乔峰立知有一位少林高僧要使“劈空神拳”这一类的武功  
                原来渡难还他这一掌,乃是少林七十二绝艺中之一的“须弥山掌”。这门掌力极难练成,那是不必说了,纵然练成了,每次出掌,也须【坐马运气,凝神良久,始能将内劲聚于丹田】,哪知渡难要出掌便出掌,一动念间就将“须弥山掌”拍了出来。  
                =====================================================  
                单以蓄力时间来论,须弥山掌的劲力似乎还在大金刚拳之上  
                这能证明蓄力时间的差距么,我怎么没看出来,从原文何处可知大金刚掌初练成所需要的蓄力时间,而且,从后文看,蓄力时间完全鸡肋,如果说大金刚掌在须弥山掌之上的重要理由是蓄力时间短而威力更强呢?那岂不悲剧。


                删除|8楼2010-03-28 06:5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我怎么觉得潇轩子举的这个例子:
                      乔峰借着玄难这一掌之力,向前纵出丈余,忽听得身后有人【深深吸了口气】,声音大不寻常。乔峰立知有一位少林高僧要使“劈空神拳”这一类的武功
                  ==============================
                  像是‘一拍两散’啊?呵呵


                  9楼2010-03-28 07:36
                  回复
                    晕死,这还玩乱串原文。。。


                    删除|10楼2010-03-28 07:49
                    回复
                      蝴蝶,你说是哪个啊?


                      11楼2010-03-28 08:00
                      回复
                        你说的那个咯,额,你看不到我的回复?8楼那段。。


                        删除|12楼2010-03-28 08:16
                        回复
                          你说吸一口气,是大金刚掌?还是一拍两散?


                          13楼2010-03-28 08:28
                          回复
                            乔峰借着玄难这一掌之力,向前纵出丈余,忽听得身后有人深深吸了口气,声音大不寻常。乔峰立知有一位少林高僧要使“劈空神拳”这一类的武功,自己虽然不懂,却也不欲和他以功力相拚,当即又将铜镜挡到身后,内力也贯到了右臂之上。
                                 便在此时,只觉得对方的掌风斜斜而来,方位殊为怪异。
                                 乔峰一愕,立即醒觉,那老僧的掌力不是击向他背心,却是对准了止清的后心。乔峰和止清素不相识,原无救他之意,但既将他提在手中,自然而然起了照顾的念头,一推铜镜,已护住了止清,只听得拍的一声闷响,铜镜声音哑了,原来这镜子已被玄难先前的掌力打裂,这时再受到玄慈方丈的劈空掌,便声若破锣。
                            我本不太清楚,原文可见,应该是大金刚掌吧,额,错怪小玄子了哦,呵呵,不过8楼那段话倒是还有效。。


                            删除|14楼2010-03-28 08:3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我感觉还是玄寂。一拍两散是集一生功力所聚,他才该深吸一口气。至于玄慈,开始也没见他吸气啊,呵呵


                              15楼2010-03-28 08: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