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实力讨论吧 关注:878贴子:25,832
  • 16回复贴,共1

《奈克斯特奥特曼》-The one 形象设计浅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帖内容为本人粗略浏览了几篇采访后做的一些整理,欢迎讨论


IP属地:英国1楼2021-05-16 21:50回复
    对于奥迷来说,电影《ULTRAMAN》绝对是放眼整个奥特系列都难有的异色佳作,该作摒弃了一直以来奥特系列[儿童向]的目标,转而为[成人向]。以独特的手法展现了一个同时极具真实感却又让人感受到亲情魅力的世界。更是成为了奥特史上首次作为特邀作品参加东京国际电影节的作品,监制铃木清先生曾对作品发表过感叹:“虽然有这样的想法,但总觉得在哪里有什么东西在牵引着我。经常出现一种仿佛无法一下子成长的迷茫。但是当你从玩具箱里跳出来时,就会看到一个从未见过的世界。其中之一,是奥特史上首次作为特邀作品参加东京国际电影节,我们第一次经历了角色和演员在红毯上行走的感觉。那个时候,我转动着摄像机,但手却不自主地颤抖。那份感动从来没有过。感觉就像是拉开了新的奥特曼序章,在那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拍摄了这部电影真是太好了”的想法。”
    图:脚 本:长谷川圭一 /导演:小中和哉
    特技导演:菊地雄一 / 监制:铃木清


    IP属地:英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1-05-16 21:52
    回复
      而在电影《ULTRAMAN》中,反派怪兽 the one 的设计师并不是奈克斯特的设计师丸山浩老师,而是另一位怪兽设计师,酉泽安施老师。
      酉泽安施

      关于《Ultraman》的设计工作,酉泽安施老师最早收到的委托是于《高斯奥特曼2:蓝色行星》(2002年)里刚刚提交了设计稿之后,由铃木清先生将剧本(推测是yellow eyes初稿)交付给酉泽安施老师,想让酉泽安施老师先试着作画一下。但是正式的设计工作一直等到三年后才开始,新的剧本和三年前的内容也有了巨大的变化。
      关于最初的企划书「イエローアイズ」(yellow eyes)在《Ultraman ヒーローピクトリアル》、《ウルトラマンDNA vol.2》等都有相关采访,有兴趣的可以自行购买考究。这里就做一个简短的介绍,《イエローアイズ》这个企划是小中和哉在完成了《超时空决战》之后就萌生的想法,这个想法正好和铃木清,长谷川圭一这两人当时的目标一拍即合,接着铃木清又提出这次要做[大人向]的作品,没多久,长谷川就在指示下完成了作品具体设定以及故事基本情节,而这个成品的名字就叫做《イエローアイズ》(yellow eyes),其中,长谷川圭一指出“yellow”这一词代表着“警告”,即奥特曼这一存在本身就是在为人类打响警钟。在故事情节中,奥特曼不再是由主人公的善良正义所打动,而是被主人公内心所潜藏的暴力性所召唤而来的力量,并被这股力量所逼迫着做出各种决断。所以,这个故事里,“奥特曼”不再是绝对正义的化身,而是暴力这种要素的具象化的力量。这也是长谷川等人希望可以展现出的「大人向」的重要元素之一。故事中还有其他很多元素,都被之后的「N系列」所吸收,例如光的继承,故事中老者战地记者的身份,因内心的阴暗面而被蛊惑的反派等。但是后来由于[9.11事件]的影响,在这场真实的“灾难”面前,主创团队认为自己这部作品所能表达的中心「暴力」还过于稚嫩,于是决定搁置这个企划。

      左:《Ultraman ヒーローピクトリアル》 右:《ウルトラマンDNA vol.2》

      《yellow eyes》企划书封面


      IP属地:英国3楼2021-05-16 21:54
      回复
        不过,这个企划案并不是就此石沉大海,而是被再利用之后,以另一个故事的形式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之中,而那个故事就是《ultraman the next》(后面简称:ultraman)。关于再度审视并启用《イエローアイズ》的想法,是长谷川圭一提出的,除此之外,长谷川先生还提出来「原点回归」这一概念(很明显,剧中红蓝球的形象就是致敬,都可以致敬)。在这样的前提下开始了《ultraman》的企划制作。关于the one ,长谷川先生提到过:[ 原本就是一体的(奈克斯特和the one)。结果,一分为二,分别成为神和恶魔般的存在。互相寻求,持续战斗,最终又融合为一体。我无意中想到了这种神话般的重心,至于在作品中表现到什么程度暂且不提,从印象上来说就是这样的感觉。天敌…或者说是相互吸引的存在。和“奥特曼”是完全不同的。]

        《ULTRAMAN THE NEXT》企划书封面


        IP属地:英国4楼2021-05-16 21:56
        回复
          酉泽安施老师在阅读了剧本之后,将 the one 的形象定义成「恶魔」本身,凶恶且具有压倒性存在感的东西。由于本篇也有着面向大人的想法,所以酉泽安施老师认为这次的设计中必须要表现出迄今为止日本怪兽电影都不曾有过的好莱坞风格以及现实感。
          根据酉泽老师的说法,在 the one 的设计中,虽然整体上都强调了真实,恐怖,凶恶,然而每一个形态又都有其独特的侧重点:3米(イドロビア〈类人〉)讲究真实感,而10米(レプティリア〈爬虫〉)强调让人们感到恐惧感,最后的50米(ベルゼブア〈恶魔别西卜〉)则要突出凶恶感。在此基础上,首先关于3米(类人),由于是自人类初步变异的,所以也不能太过于贴近怪兽。还有,因为是第一个出场的角色,所以从视觉冲击力的意义上来说,想让它成为迄今为止日本怪兽电影中没有的、有特色的角色,从现实的角度去看,细节也显得十分怪诞。由于一开始是和有动与海中同化的,所以设计也加入了海洋生物的元素。整体上将蝾螈的元素带入了人体的形状,还有海葵的触手以及脖子处的鳃。除此之外,出于酉泽安施老师本人的坚持,设计成了身体前倾的姿势。

          イドロビア三套设计稿

          イドロビア决定稿

          イドロビア电影成品


          IP属地:英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21-05-16 21:58
          回复
            然后就是10米(爬虫)的形象设计按照小中(和哉)导演的要求,糅合了百慕拉的元素。同时,小中导演提出,这次的演出希望能用动画cg之类的进行演出,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设计。在最初的设计中,是一个稍微有点站立起来,像是个外星人的怪兽,酉泽安施老师认为略微前倾的姿势更方便表演,所以还是采用了前期的姿势,尽管如此,和奥特曼纠缠在一起的时候,怪兽却能做出看不出形状的姿势,看起来有点像恐龙的样子。同时,因为是自〈蓝色球体〉而出现的怪兽,所以体表也用上了蓝色(对于“the one”以及“奈克斯特奥特曼”的红蓝球体,酉泽安施老师的解释是「并非完全不同的东西,可以理解为光与暗,善与恶」),与此同时还加入了金属生物的要素,使得其体表看起来像是同时有着生物感的部位以及金属覆盖的部位,蓝色的部分就是金属的部分,这个细节保留到了50米(恶魔别西卜)身上。然后由于脚本中尾巴的部位也有表演,所以酉泽安施老师特意把尾部拉长了,但是酉泽安施老师在看到了实际皮套的时候还是被那个长度惊了一下。

            成田亨设计稿:百慕拉

            《初代奥特曼》百慕拉皮套

            レプティリア决定稿(左下)/设计稿变动

            レプティリア


            IP属地:英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21-05-16 22:00
            回复
              至于50米(恶魔别西卜)的设计,酉泽老师第一个想到的元素是老鼠,然后就是乌鸦,但是酉泽老师不希望因此去设计两款皮套,于是就想到了把两个元素放在同一个个体上,第一个完成的作品就是同时带着老鼠和乌鸦面部的三面怪兽,随后,菊地雄一导演提出了「和风」的要求,所以又重新以〈阿修像罗〉的风格进行设计。最后的成果以阿修罗像的风格为主导,两边分别是老鼠和乌鸦的面部,背部巨大的角从轮廓上来看是两臂。但是在拍摄的时候,由于两个“面部”晃来晃去很影响表演,所以将两个面部又往肩部缩了一点进去,结果就变成了脸落在了肩膀上。最初和老鼠合体的时候两边是双肩都是老鼠,和乌鸦合体的时候只有一边变成了乌鸦,但是后来改成了两边都变成乌鸦,这是小中导演的想法。

              ベルゼブア部分设计稿

              ベルゼブア决定稿:两肩的头部不同,一个是乌鸦,一个是老鼠

              ベルゼブア(无翼),两肩是鼠头

              ベルゼブア・コローネ(有翼):两肩是乌鸦头


              IP属地:英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21-05-16 22:02
              回复
                同时为了表达出金属感,在设计稿方面,酉泽老师明确地分为黑色部分和灰色部分来表现,但大致上是和10米的蓝色部分相同的部分。至此,最后的决定稿完成了。酉泽老师认为这种形象的the one十分有压迫感,完美的诠释了「凶恶」一词。其中,酉泽老师认为最有代表性就是 the one 翼展达250米的翅膀。关于这个翅膀的演出效果,剧组一开始就已经决定要使用cg进行表演,所以酉泽老师也是火力全开,尽可能的想象出迄今为止没有出现过的夸张的翅膀,一开始酉泽老师想象的犹如恶魔一般的四翼形象,四翼分别向四个方向延展而出,然而该想法被驳回了,随即酉泽老师想到了翼展达身体高5倍长的巨大的翅膀,虽然设计图稿在提交的时候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真实制作皮套的时候,由于cg制作必须需要用以合成的翅膀部分,所以皮套制作还是没有躲过造翅膀这一环节,翼展长达体长五倍,制作过程也是相当繁琐,酉泽老师再观摩的时候也被皮套部狠狠的吐槽了。除去皮套设计,酉泽老师还亲自参与了皮套制作的过程,在讨论之后,也是进行了部分细节上的修改,比如原先金属部分的设计被剔除了,增强了生物感。

                the one 飞行形态 初期NG稿(废稿)

                翅膀设计稿

                the one飞行形态模型

                the one 飞行形态cg制作


                IP属地:英国8楼2021-05-16 22:03
                回复
                  除去怪兽设计和皮套制作的工作,酉泽老师还在小中,菊地两位监督的提议下参与制作了形象插图和分镜稿(能者多劳233)。

                  电影形象插图(部分)

                  电影分镜稿(部分)


                  IP属地:英国9楼2021-05-16 22:05
                  回复
                    the one -「恶魔」本身 的设计完成了,成为了电影之中那个为奥迷津津乐道的极具压迫感和真实感的超级怪兽,更是成为奥特系列的一个经典怪兽形象。

                    end


                    IP属地:英国10楼2021-05-16 22:07
                    回复
                      给星🐶挽尊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5-17 00:37
                      回复
                        the one算是最能体现“进化”的本质的怪兽了(除了叶腐)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5-17 09:20
                        收起回复
                          给星🐶挽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5-21 13:23
                          收起回复
                            全知全能Z星神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5-23 21:24
                            回复
                              这个,相关图片都出自于哪里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12-05 01: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