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3月31日,在京东自营入手了5600X+rog B550I套装,便开始了这罪恶的超频之旅...
之前从未接触过AMD,一直使用的Intel,朋友用的3600,一直给我安利,今年刚好要升级配置,于是就抱着尝试的心态入了AMD。客观来讲,使用一个月下来,从游戏和办公角度来说,个人并未觉得两个平台的处理器使用起来有什么明显不同。可能BIOS里个别设置有所差别,不过没啥影响。
机器装好之后,一直研究机器的超频,跑分,测试...这一个月几乎没怎么摸游戏,都在调参数。期间更换了三套内存,从皇家戟3600 C16 16*2 DJR,更换到幻光戟3200 C14 16*2 Bdie,最后一咬牙升级到幻光戟4266 C17 16*2 Bdie(但是FCLK20必报错19,只能委屈在3800C14使用)。CPU也在咸鱼掏了一个5600X小雕,1.28V稳4.8,CTR2.1 金牌,体质分120。主板从Rog B550I升级到Rog X570I。
Aida64的内存延迟从最初的64勉强降低到53左右,CPUZ的跑分高了十几分。游戏延迟加了10帧左右吧,实际体验并无差别,关掉游戏FPS显示反正我是察觉不到。
所以,超频的意义还是挖掘现有平台的潜力,毕竟白嫖的性能不要白不要。但不要为了超频而超频,一味地追求极致,到最后发现其实没啥提升。
最后,无论是内存超频还是CPU超频,其实都是整个平台的平衡,尤其AMD平台,CPU的体质可能会制约内存的频率,而主板的供电,机箱的散热,风道又会制约CPU的超频水平。想一味追求极致的话,确实要费时费力,不让任何一点拖后腿,才能达成极限跑分。
下面晒几张折腾一个月的结果。
以下为内存Docp情况下测试,
首先是全AUTO情况下,CPUZ

然后是全核锁4.8

开PBO

开PBO2

然后是Aida64跑分,3800C14

4000C15,这个会系统报错19,但跑Tm5和其他压力测试是能过的

3800 C14的作业(16*2的条子确实不好压小参,而且Gmd1T基本没戏)

CPU跑分(CTR2.1是金牌体质,忘记截图)

全核4.8电压1.25V,单烤FPU20分钟没问题(但是B550I上只能1.35V,所以主板供电对CPU超频还是有蛮大影响的)

娱乐大师跑分(3080猛禽没忍住诱惑给出了,现在上的祖传过渡卡)

之前从未接触过AMD,一直使用的Intel,朋友用的3600,一直给我安利,今年刚好要升级配置,于是就抱着尝试的心态入了AMD。客观来讲,使用一个月下来,从游戏和办公角度来说,个人并未觉得两个平台的处理器使用起来有什么明显不同。可能BIOS里个别设置有所差别,不过没啥影响。
机器装好之后,一直研究机器的超频,跑分,测试...这一个月几乎没怎么摸游戏,都在调参数。期间更换了三套内存,从皇家戟3600 C16 16*2 DJR,更换到幻光戟3200 C14 16*2 Bdie,最后一咬牙升级到幻光戟4266 C17 16*2 Bdie(但是FCLK20必报错19,只能委屈在3800C14使用)。CPU也在咸鱼掏了一个5600X小雕,1.28V稳4.8,CTR2.1 金牌,体质分120。主板从Rog B550I升级到Rog X570I。
Aida64的内存延迟从最初的64勉强降低到53左右,CPUZ的跑分高了十几分。游戏延迟加了10帧左右吧,实际体验并无差别,关掉游戏FPS显示反正我是察觉不到。
所以,超频的意义还是挖掘现有平台的潜力,毕竟白嫖的性能不要白不要。但不要为了超频而超频,一味地追求极致,到最后发现其实没啥提升。
最后,无论是内存超频还是CPU超频,其实都是整个平台的平衡,尤其AMD平台,CPU的体质可能会制约内存的频率,而主板的供电,机箱的散热,风道又会制约CPU的超频水平。想一味追求极致的话,确实要费时费力,不让任何一点拖后腿,才能达成极限跑分。
下面晒几张折腾一个月的结果。
以下为内存Docp情况下测试,
首先是全AUTO情况下,CPUZ

然后是全核锁4.8

开PBO

开PBO2

然后是Aida64跑分,3800C14

4000C15,这个会系统报错19,但跑Tm5和其他压力测试是能过的

3800 C14的作业(16*2的条子确实不好压小参,而且Gmd1T基本没戏)

CPU跑分(CTR2.1是金牌体质,忘记截图)

全核4.8电压1.25V,单烤FPU20分钟没问题(但是B550I上只能1.35V,所以主板供电对CPU超频还是有蛮大影响的)

娱乐大师跑分(3080猛禽没忍住诱惑给出了,现在上的祖传过渡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