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羊小侦探》既是新旧画风的分水岭,也可以看做是新喜与旧喜的分野。自喜灰画风变得更圆润、更幼小、更可爱之后,“新时代”的喜羊羊已经被过滤掉了不少旧喜的特质——那个贪玩、调皮、腹黑的“小恶魔”一去不复返,现在的喜羊羊温柔体贴、举止稳重,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是一个仿佛受过“贵族教育”的精英小孩——既聪明又懂事,既善良又勇敢,人格上可说是白璧无瑕,观众很难把他与从前那个“皮皮喜”联系起来。这样的人设也为喜羊羊赢得了相当多的赞誉和好感,大呼“喜儿小天使”的迷弟数量日益增长。但是,在欣慰地看着喜儿的风评逐渐好转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捧新踩旧。
所谓“捧新踩旧”,就是一味吹捧新喜优点,否定旧喜人设的一种行为。这样的说法不仅不符合旧喜的实际,也是在用对立的眼光看待两个不同时期的喜羊羊,割裂了喜羊羊的成长历程,可以说是一种谬误,如果对530时期的喜羊羊了解不全面,就会得出这样草率的结论。今天,我们就用事实说话,为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旧喜,破除流言、以正视听。
第一,旧喜并不恶劣,要厘清调皮和邪恶的界限。
“恶劣”一词,常指人的品行作风坏到了极点。以当时灰太狼的视角来看,喜羊羊屡次破坏他的抓羊大计,让自己灰头土脸却无可奈何,确实是“坏到了极点”,简直就是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但如果我们站在中立的视角看待喜羊羊的行为,就会发现将这个词套在喜羊羊身上,显然是不合适的。首先,在喜灰早期剧集中,灰太狼袭扰羊村是常态,手段五花八门,其中不乏一些极端措施(如破坏草原、伤及无辜),一旦得手,小羊们就有性命之虞。因此,彼时的灰太狼在羊族眼中就是不共戴天的世仇,时刻威胁着自己的生存。旧喜为求自保同时也保护大家不被伤害而进行以牙还牙的回敬,甚至偶尔主动出击捉弄灰太狼,挫挫灰太狼的气焰,从情理上讲是相当合理的行为,并非大奸大恶之举。并且,喜羊羊的回击动机也仅仅是“给灰太狼一点教训”而已,捉弄与耍坏,只会让灰太狼尝尝苦头与落败的滋味,并不会让他丢掉性命。其次,即使是530时期的喜羊羊,也远谈不上“恶劣”、“没心没肺”,最多只能用“顽劣”一词来形容他调皮腹黑、不够顺从。但从童年一路走来的我们也应当知道:
调皮和贪玩,这正是大部分儿童的天性。
没有哪个小孩子生来就是十全十美、循规蹈矩的模范儿童。当然,也不能因为我们小时候顽皮好动不安分,曾经戏弄过别人、搞过一些恶作剧,就夸大其词说我们是毫无良知、品性邪恶的魔鬼。因为我们的行动只是出于年少无知,而不是源于赤裸裸的恶意。
这个道理对过去的喜羊羊而言同样适用。
第二,旧喜存在缺点,但正面性格是绝对主流。指责旧喜的人往往把旧喜的缺陷挂在嘴边,“旧喜又皮又渣,比反派还黑,很过分”,然而,如果你真正完整看完了从05年到11年这段时期内的所有喜灰作品,你就会发现,旧喜的缺点固然存在——他调皮捣蛋,相当自恋,有时还投机取巧,捉弄别人不计后果,但这些瑕疵远远无法掩盖他积极向上的本质。在大是大非面前,旧喜可说是从来没含糊过。如果有人断言“旧喜就是劣迹斑斑的小恶魔”,那就可以断定他绝非真正的喜迷,因为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全面了解喜羊羊的过去。就笔者而言,新喜在新版三部曲中所展现出的那些积极向上的元素(勇敢、正义、舍己为人等)并没有任何新鲜感。真正熟悉喜羊羊的人,只会有一种如数家珍或是理所应当的感受,因为我们深知,这些闪光点从530时期就一直在喜羊羊身上存在着,即使时间已经过去了15年,也从未褪过色。
如果旧喜真的品性不良,那他为什么没有一黑到底,反而:
要在灰太狼被红太狼抛弃的时候主动帮助他?(老版第122集)

要在误以为灰太狼死了的时候提议为他立碑?(奇思妙想第55集)

要在懒羊羊滥用拳击手套被抓去后,义无反顾地号召大家去救他?(老版第123集)

要在青草都被灰太狼抢走的时候,主动提出用自己的性命换回粮食?(老版第352集)

以上实例均来自旧版喜灰剧集,里面的喜羊羊是不折不扣的旧喜。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笔者甚至都没有把剧场版的旧喜计算在内。看到可恶的天敌遭殃,喜羊羊完全可以幸灾乐祸袖手旁观;懒羊羊用高科技欺压大家,如今自作自受,喜羊羊要是真想报复,只需躲起来假装不知道即可;以性命换食物的两难抉择,他可以推托,或者直接简单保持沉默,没必要当出头鸟。
但是,喜羊羊都没有这样做。为什么这些人口中无恶不作令人不适的旧喜,却能做出这么多感人至深的义举?如果他真的品行不端、一无是处,只是个没心没肺的坏小子,他为何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把握住最正确、最光明的方向?
因为,善良和正义是旧喜性格的绝对主流。或许他有着很多让人头疼的缺点,让人或气恼、或无奈、或哭笑不得,但在要紧关头,你丝毫不用担心喜羊羊会不知好歹、不辨忠奸。相反,他可能上一秒还将你玩弄得不亦乐乎,但如果你遇到危险,他下一秒就敢为了救你牺牲性命。平日里贪玩狡黠的小鬼,关键时果敢正气的英雄——这就是我所认识的旧喜。以偏概全、忽视旧喜人格中占据主流的正能量,无疑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远远低估了旧喜的优秀品格。
第三,新喜脱胎于旧喜,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新喜和旧喜,从来就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共同体,代表着不同的时期和阶段,共享着同一个喜羊羊的身份和自我。现在我们眼前这个人见人爱、完美无缺的小天使,正是由十多年前那个性急好动又有着不少缺点的坏小子脱胎而来。历经无数困难和考验,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体会到自己肩头的重量,他才将自己本我中顽劣的一面藏进了内心的最深处,将自己打磨得更沉稳、更体贴、更值得依靠。人格在自省中完善、灵魂在砥砺中升华,这是一个人物成长和成熟的自然历程,不能因为现在的成熟就去否定曾经的青涩。现在的“美玉”要和过去的“璞玉”一起,才能构成一个人物的完整弧光。如果你真的热爱喜羊羊,就要乐于接受他曾经不完美的一面。因为如果没有不完美的喜羊羊作为基础,现在这个白璧无瑕的新喜,注定与我们无缘。有时候,不完美的人设反而是“完美”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一个十岁不到的天真孩童。正因为有着一些小毛病,旧喜才能和那些令人诟病的“伟光正”但并不令人讨喜的国漫男一号有着明显区分,因为他虽然善良正直,但他符合作为一个小孩子的特质,不完美、不圣母、不会动不动就灌鸡汤讲大道理。一句话概括,就是真实不做作。就这一点而言,新喜有时候倒显得过于“柔软”,少了点当初棱角鲜明的个性。
用一种正确的态度对待喜羊羊的现在和过去,接纳他的所有美好与不足。喜新,也不厌旧,才是我们作为喜糖应当保持的姿态。无论是新喜还是旧喜,无论时间过去多久,只要他身上的宝藏一直存在,未曾辜负喜羊羊之名,他就一直是那个值得我们喜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小小少年。
所谓“捧新踩旧”,就是一味吹捧新喜优点,否定旧喜人设的一种行为。这样的说法不仅不符合旧喜的实际,也是在用对立的眼光看待两个不同时期的喜羊羊,割裂了喜羊羊的成长历程,可以说是一种谬误,如果对530时期的喜羊羊了解不全面,就会得出这样草率的结论。今天,我们就用事实说话,为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旧喜,破除流言、以正视听。
第一,旧喜并不恶劣,要厘清调皮和邪恶的界限。
“恶劣”一词,常指人的品行作风坏到了极点。以当时灰太狼的视角来看,喜羊羊屡次破坏他的抓羊大计,让自己灰头土脸却无可奈何,确实是“坏到了极点”,简直就是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但如果我们站在中立的视角看待喜羊羊的行为,就会发现将这个词套在喜羊羊身上,显然是不合适的。首先,在喜灰早期剧集中,灰太狼袭扰羊村是常态,手段五花八门,其中不乏一些极端措施(如破坏草原、伤及无辜),一旦得手,小羊们就有性命之虞。因此,彼时的灰太狼在羊族眼中就是不共戴天的世仇,时刻威胁着自己的生存。旧喜为求自保同时也保护大家不被伤害而进行以牙还牙的回敬,甚至偶尔主动出击捉弄灰太狼,挫挫灰太狼的气焰,从情理上讲是相当合理的行为,并非大奸大恶之举。并且,喜羊羊的回击动机也仅仅是“给灰太狼一点教训”而已,捉弄与耍坏,只会让灰太狼尝尝苦头与落败的滋味,并不会让他丢掉性命。其次,即使是530时期的喜羊羊,也远谈不上“恶劣”、“没心没肺”,最多只能用“顽劣”一词来形容他调皮腹黑、不够顺从。但从童年一路走来的我们也应当知道:
调皮和贪玩,这正是大部分儿童的天性。
没有哪个小孩子生来就是十全十美、循规蹈矩的模范儿童。当然,也不能因为我们小时候顽皮好动不安分,曾经戏弄过别人、搞过一些恶作剧,就夸大其词说我们是毫无良知、品性邪恶的魔鬼。因为我们的行动只是出于年少无知,而不是源于赤裸裸的恶意。
这个道理对过去的喜羊羊而言同样适用。
第二,旧喜存在缺点,但正面性格是绝对主流。指责旧喜的人往往把旧喜的缺陷挂在嘴边,“旧喜又皮又渣,比反派还黑,很过分”,然而,如果你真正完整看完了从05年到11年这段时期内的所有喜灰作品,你就会发现,旧喜的缺点固然存在——他调皮捣蛋,相当自恋,有时还投机取巧,捉弄别人不计后果,但这些瑕疵远远无法掩盖他积极向上的本质。在大是大非面前,旧喜可说是从来没含糊过。如果有人断言“旧喜就是劣迹斑斑的小恶魔”,那就可以断定他绝非真正的喜迷,因为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全面了解喜羊羊的过去。就笔者而言,新喜在新版三部曲中所展现出的那些积极向上的元素(勇敢、正义、舍己为人等)并没有任何新鲜感。真正熟悉喜羊羊的人,只会有一种如数家珍或是理所应当的感受,因为我们深知,这些闪光点从530时期就一直在喜羊羊身上存在着,即使时间已经过去了15年,也从未褪过色。
如果旧喜真的品性不良,那他为什么没有一黑到底,反而:
要在灰太狼被红太狼抛弃的时候主动帮助他?(老版第122集)

要在误以为灰太狼死了的时候提议为他立碑?(奇思妙想第55集)

要在懒羊羊滥用拳击手套被抓去后,义无反顾地号召大家去救他?(老版第123集)

要在青草都被灰太狼抢走的时候,主动提出用自己的性命换回粮食?(老版第352集)

以上实例均来自旧版喜灰剧集,里面的喜羊羊是不折不扣的旧喜。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笔者甚至都没有把剧场版的旧喜计算在内。看到可恶的天敌遭殃,喜羊羊完全可以幸灾乐祸袖手旁观;懒羊羊用高科技欺压大家,如今自作自受,喜羊羊要是真想报复,只需躲起来假装不知道即可;以性命换食物的两难抉择,他可以推托,或者直接简单保持沉默,没必要当出头鸟。
但是,喜羊羊都没有这样做。为什么这些人口中无恶不作令人不适的旧喜,却能做出这么多感人至深的义举?如果他真的品行不端、一无是处,只是个没心没肺的坏小子,他为何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把握住最正确、最光明的方向?
因为,善良和正义是旧喜性格的绝对主流。或许他有着很多让人头疼的缺点,让人或气恼、或无奈、或哭笑不得,但在要紧关头,你丝毫不用担心喜羊羊会不知好歹、不辨忠奸。相反,他可能上一秒还将你玩弄得不亦乐乎,但如果你遇到危险,他下一秒就敢为了救你牺牲性命。平日里贪玩狡黠的小鬼,关键时果敢正气的英雄——这就是我所认识的旧喜。以偏概全、忽视旧喜人格中占据主流的正能量,无疑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远远低估了旧喜的优秀品格。
第三,新喜脱胎于旧喜,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新喜和旧喜,从来就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共同体,代表着不同的时期和阶段,共享着同一个喜羊羊的身份和自我。现在我们眼前这个人见人爱、完美无缺的小天使,正是由十多年前那个性急好动又有着不少缺点的坏小子脱胎而来。历经无数困难和考验,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体会到自己肩头的重量,他才将自己本我中顽劣的一面藏进了内心的最深处,将自己打磨得更沉稳、更体贴、更值得依靠。人格在自省中完善、灵魂在砥砺中升华,这是一个人物成长和成熟的自然历程,不能因为现在的成熟就去否定曾经的青涩。现在的“美玉”要和过去的“璞玉”一起,才能构成一个人物的完整弧光。如果你真的热爱喜羊羊,就要乐于接受他曾经不完美的一面。因为如果没有不完美的喜羊羊作为基础,现在这个白璧无瑕的新喜,注定与我们无缘。有时候,不完美的人设反而是“完美”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一个十岁不到的天真孩童。正因为有着一些小毛病,旧喜才能和那些令人诟病的“伟光正”但并不令人讨喜的国漫男一号有着明显区分,因为他虽然善良正直,但他符合作为一个小孩子的特质,不完美、不圣母、不会动不动就灌鸡汤讲大道理。一句话概括,就是真实不做作。就这一点而言,新喜有时候倒显得过于“柔软”,少了点当初棱角鲜明的个性。
用一种正确的态度对待喜羊羊的现在和过去,接纳他的所有美好与不足。喜新,也不厌旧,才是我们作为喜糖应当保持的姿态。无论是新喜还是旧喜,无论时间过去多久,只要他身上的宝藏一直存在,未曾辜负喜羊羊之名,他就一直是那个值得我们喜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小小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