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4日漏签0天
牡丹鹦鹉手养吧 关注:3,715贴子:24,70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 144回复贴,共7页
  • ,跳到 页  
<<返回牡丹鹦鹉手养吧
>0< 加载中...

牡丹鹦鹉品种图文介绍篇(新手必读)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小小旭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牡丹鹦鹉的特色基因非常多,不同的特色基因加上颜色组合,让牡丹鹦鹉的颜色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再加上各种玩家定义的称呼规则,让新人简直云里雾里。开个品种介绍贴给新手鸟友们普及下.

今日的带头大哥,就是原使种:【绿桃】 No1. 绿桃绿桃:桃面类牡丹鹦鹉的原始种,也是唯一的原始种!为什么绿桃叫原始种呢?因为这就是牡丹鹦鹉代表面类小鹦,并能独立称之为“种”的个体。它是面类牡丹的本源,其他所有的品种都是在绿桃的基础上叠加了特色基因而培育出来的。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小鸟没有得到特殊的基因或基因组合,那么它就是绿桃。绿桃雏鸟 随着月龄的增长,绿桃嘴壳上的黑色会慢慢褪去,脸蛋逐渐变艳红。最后成鸟的特征是:红色的脸蛋,绿色的身体,蓝色的腰部,飞羽黑色。
绿桃:桃面类牡丹鹦鹉的原始种,也是唯一的原始种!
为什么绿桃叫原始种呢?因为这就是牡丹鹦鹉代表面类小鹦,并能独立称之为“种”的个体。它是面类牡丹的本源,其他所有的品种都是在绿桃的基础上叠加了特色基因而培育出来的。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小鸟没有得到特殊的基因或基因组合,那么ta就是绿桃。
基因:无
幼鸟:身体皮肤黑,眼睛黑,脚黑,嘴壳带黑。一开始的绒毛也是深灰色的,慢慢的长出绿色的羽毛和淡红色的脸蛋。
绿桃雏鸟


随着月龄的增长,绿桃嘴壳上的黑色会慢慢褪去,脸蛋逐渐变艳红。
最后成鸟的特征是:红色的脸蛋,绿色的身体,蓝色的腰部,飞羽黑色。
绿桃成鸟(最右)

文章摘自:牡丹鹦鹉小星球---- 菜菜啾原创


  • 小倪0577
  • 小有美名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2025-05-14 17:24:17
广告
  • 小小旭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No2. 黄桃
黄桃:桃面类牡丹鹦鹉的绿桃的黄化种。
所谓“黄化”,指的是鸟体身上的黑色素细胞消失,只留下黄色、橘色及红色等暖色系的色素。鸟体脚部变为粉色,尾部为白色,尤其是黃化种的眼睛,由于虹彩及视网膜上的黑色素消失,只留下血管及黃色系色素,所以眼睛皆为红色或粉红色,这也就是黄红目名称的由来。由于面部羽毛未受影响,所以面色未变。无论是性连基因或隐性基因的黄化,都可称为黄红目。

黄桃雏鸟(来自微博@七月食花)黄桃成长变化(微博@锐咖啡)
大家可以看到桃子的变化,随着月龄的增长,黄桃的脸蛋逐渐变艳红。
最后成鸟的特征是:红色的脸蛋,纯黄的身体,腰部没有颜色,飞羽纯白色。

黄桃(左)
黄桃成鸟
【一个小的tip: 】
黄化/白化眼睛和华乐眼睛的区别


  • 小小旭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No3. 绿金顶
绿金顶:白面(海水绿蓝化)的牡丹鹦鹉品种。
“绿金顶”品系的鸟,也称为海蓝色,蓝绿色,属鹦鹉色素变异品系中的,部分蓝化(parblue)变异形态中Aquablue类型。由于不完全蓝化,体羽变为淡绿或蓝绿色,面部鹦鹉色素大部分消失,也会在顶部残留或完全消失,出现了所谓“金顶”或“银顶”的区分。

绿金顶雏鸟
绿金顶幼鸟


小时候的绿金顶和绿桃很像,活脱脱的黑灰色小煤球,黑色脚趾犹如黑皮鞋。它和绿桃的区别就是脸蛋不是红色而是灰色(整个头部灰色)随着月龄的增长,绿金顶的脸蛋逐渐变白,同时额头也逐渐变黄。
成鸟的特征是:绿色身体配上蓝色腰部(同绿桃),白色脸蛋,额头橙色,飞羽黑色。
绿金顶成鸟(来自国外网友)

绿金顶成鸟
【小贴士】
绿金顶和绿银顶的区别:
绿金顶有橙色的额头,绿银顶额头为灰白色额头,故称“银顶”.
关系就像兄弟:

此外,金顶是一种数量基因。金顶和金顶配会增强金顶特性;金顶和银顶配会淡化金顶;银顶和银顶出银顶。


  • 小小旭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No4. 蓝银
蓝银“牡丹鹦鹉,蓝银又成为“蓝银顶”,它特征是蓝色身体,白色脸蛋,额头没有黄色或橙色,故称为“蓝银”。
蓝银:白面蓝色系的牡丹鹦鹉品种。
“蓝银顶”这一品系的变异,与淡绿系一样,都属于部分(不完全)蓝化,只是浅蓝系属于Turquoise blue类别,又叫white face blue。蓝化效果要明显强于Aqua blue,除面部额顶上已很少有紅色残留外,体羽已变为蓝色,但也只是部分蓝化,全世界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蓝化小鹦。

蓝银雏鸟(左一)
蓝银顶幼鸟来自网友
小时候的蓝银和绿金顶很像,活脱脱的黑灰色小煤球。
随着月龄的增长,蓝银顶的脸蛋逐渐变白,小”帽子“显现。
成鸟的特征是:蓝色身体,白色脸蛋 飞羽黑色。
蓝银顶成鸟(来自网友)

蓝银顶成鸟(来自网友)
蓝金顶和蓝银顶的区别:
和绿金顶/绿银顶同理,蓝鸟也有/银顶之分,关系就像兄弟(金角/银角大王再次出镜)

绿金顶一般没有太严格的纯度之分,但是从蓝银开始区别“普通”和“高纯”。
杂毛:蓝银属于蓝紫系鸟,有高纯和杂毛之分。如果羽毛带较多黄色绿色杂色羽毛,就是杂毛。杂毛蓝银也是蓝银,但我们会说它是非高纯、杂毛或者普通(都是一个意思,非贬义)
高纯和普通的蓝银在价格上会差别很大。很多鹦鹉玩家会追求纯色,而普通宠物主则无所谓。所以不管是选鸟或者配对都要事先考虑这个问题。
色相:在蓝的色域范围内外,还有松石蓝,紫等等色系。如果色相偏紫则为“紫罗兰”品种,如果颜色偏松石蓝,则为”松银“, 这两个品种,日后会一一介绍。
(杂毛,色相关系图)



  • 小小旭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No5. 紫罗兰
紫罗兰:白面紫色系的牡丹鹦鹉品种。
紫罗兰=蓝银+紫罗兰基因
紫罗兰这个基因属于颜色基因,一般我们说紫罗兰其实有两种含义:1.指白面紫罗兰品种(本文介绍的小鹦)2. 泛指紫色品系(在小贴士里面介绍紫罗兰品系)
紫罗兰这一品系变异机理与其它品系不同,而与深色系类似,属于结构色变异,由于羽髓海绵区结构发 生改变,髓质直径变粗,能吸收到很多较长波长的光线,使得体羽呈现出紫色来。另外,紫罗兰基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后腰部的羽色会是靓紫色,且具有比较稳定的遗传性。

紫罗兰雏鸟(来自葵园长)重紫色

小时候的紫罗兰同蓝银、绿金顶,活脱脱的黑灰色小煤球,区别就是颜色为紫色。
(中间紫罗兰)

随着月龄的增长,紫罗兰的脸蛋逐渐变白,小”帽子“显现,腰部能看到靓丽的紫色。
成鸟的特征是:紫色身体,白色脸蛋,飞羽黑色。
紫罗兰幼鸟(来自网友)


紫罗兰小鸟
紫罗兰成鸟
【小贴士 /Tips/】
紫罗兰颜色
紫系,是于1980年在丹麦,牡丹鹦鹉家族诞生了一个新的基因“紫罗兰violet”,以及在这个基因基础上繁衍的各类紫系小鹦,紫花、紫闪、紫闪派、薰衣草、伊莎贝尔,都是紫罗兰的品系。
紫罗兰这个基因,本质上是改变了羽髓海绵区的结构(髓质的直径变粗),使得该结构区域可以吸收原本吸收不到的波长的光线,最终,羽毛的颜色呈现出紫罗兰色彩。紫罗兰基因最鲜明的特点在于臀部(腰部)的颜色变成鲜艳的亮紫蓝色。


  • 小小旭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No6. 墨银顶/墨银
墨银:白面黑色的牡丹鹦鹉品种。
墨银=蓝银/紫罗兰+双暗基因
墨银也是白面的一种,它的颜色比紫罗兰更加深,呈现出墨色/黑色的感觉。原理是紫罗兰的基础上又叠加了深色(DARK)基因。

”墨银顶“牡丹鹦鹉,它是墨色系的代表哦。
没想到吧,‘小燕子’赵薇曾经也拥有过一只墨银小鸟,乖巧到想亲一口哦!


墨银雏鸟

小时候的墨银同其他白面鸟,活脱脱的黑灰色小煤球,长大也是如此。
随着月龄的增长,墨银的脸蛋逐渐变白,小”帽子“显现,嘴壳黑色退去,全身仍然是黑色。
成鸟的特征是:黑色身体,白色脸蛋,飞羽黑色。
墨银小鸟

【小贴士 /Tips/】
墨色和暗基因
暗色基因对羽色的影响为,只带单一条暗色基因时,羽色会显得暗些;若是带一对暗色基因,羽色会显得更暗。
蓝,紫,墨的关系
(来自牡丹鹦鹉杂志期刊)


  • 小小旭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No7. 日本桃/奶油桃
日本桃:白面金顶的黄化的牡丹鹦鹉品种。
日本桃也叫奶油桃,小鸟身体呈现淡黄色,颜色比黄桃柔和很多。和绿金顶一样有美丽橙色金顶,脸蛋是白色,换毛小脸还会偏粉色。黄化基因,使得日本桃的眼睛是黄化的红色眼。
除了标准日本桃以外,还有一种“淡化日本桃”,它的特征和日本桃几乎一样,唯一的区别是身体颜色和额头颜色比标准日本桃浅一个色号。(下文不在区别日本桃和淡化日本桃)


日本桃雏鸟
日本桃和淡化日本桃
小时候的日本桃长得嫩黄,红眼睛,蜡色嘴(橙色)像个芝士口味的糯米团子。
随着月龄的增长,羽毛逐渐丰满,小”帽子“也是淡黄色的。别着急,金顶需要换毛的时候才会逐渐显现。

成鸟的特征是:淡黄身体,金色额头,白色/粉色脸蛋,飞羽白色。
日本桃雏鸟

日本桃小鸟
日本桃成鸟

【小贴士 /Tips/】
日本桃vs 澳桂区别
正面看日本桃和黄色澳桂很像,但是仔细观察他们的细微区别:
眼睛:日本桃红眼睛,澳桂栗色眼(长大后近乎黑色眼)
腰色:日本桃无腰色;澳桂一般是蓝腰或者紫腰


2025-05-14 17:18:17
广告
  • 小小旭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No8. 白桃 & No9.白闪
”白桃“牡丹鹦鹉,白面白化的牡丹鹦鹉
”白闪“牡丹鹦鹉,白头白化的牡丹鹦鹉
为什么这次会一次介绍两个不同的品种呢?因为呀,它们在日常光下几乎是一摸一样的!为了防止歧义,还是来个“双黄蛋”吧。
(如非特殊说明,文中白桃or白闪图片不做区分)


白桃,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感到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牡丹小鹦中的白桃是指,白化的桃面小鸟。
之前我们了解了几种黄化的牡丹,比如黄桃,日本桃等等,它们都是红色眼睛,全身黑色素缺失。其中,黄桃的颜色艳丽,因为它保留了绿桃的黄色羽素,日本桃颜色淡雅因为黄和红色素减少;那么按照这个思路,如果继续削弱黄色素,我们就能得到- 纯白的牡丹鹦鹉,这样的牡丹小鹦同时具备了“黄化”和“蓝化”(也可以是紫底)的特性,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白化”。
白桃:白化的桃面类牡丹鹦鹉
白闪:白化的闪光类牡丹鹦鹉
白化牡丹雏鸟 (来自贴吧)


白化牡丹幼鸟(来自玩家Ay)
白化牡丹幼鸟(来自玩家旧手)
小时候的白化鸟(白桃&白闪)是黄化的红色眼睛,蜡色嘴(橙色),像个纯白的雪雪媚娘团子。
随着月龄的增长,羽毛逐渐丰满,颜色仍然是纯白的,爪子也显得特别粉嫩。
成鸟的特征是:纯白,红眼。
白桃白闪小鸟

白桃白闪成鸟


  • 小小旭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特别要说明的是,在闪光灯或者比较强的日光下我们可以看到白化鸟的羽毛带一些或蓝色或紫色的光泽,腰部尤为明显。
紫色光泽的白化鸟我们称为:紫底蓝色光泽的白化鸟称为:蓝底
淡淡的反光 (来自玩家古玩)


【小贴士 /Tips/】
白闪vs 白桃区别
白闪和白桃非常难区别,尤其是日常光线下,因为它们都是纯白色。一般建议打开闪光灯观察对比,在闪光下
白桃有蓝色/紫色小帽子,翅膀也有颜色;腰部颜色更深
白闪的颜色浅于白桃,在腰部有比较明显的颜色



  • 小小旭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No10. 红面花桃
说到花桃不得不提一下这个非常有趣和带来惊喜的特色基因“派特”。
派特基因的产生,缘于黑色素部分缺失,且不均匀分布于体羽上,形成深浅不一块状或斑状
由于这种颜色分布的随机性,每一只派特都是独一无二的。
红面花桃基因:红面桃+派特
对于红面花桃来说,浅色就是黄色,深色就是绿色,红面花桃的特征就是:红色的脸蛋,身体黄绿相间,腰色是蓝色(同绿桃)

左边为红面花桃,右边为白面花桃
红面花桃小鸟
红面花桃的雏鸟一般可以观察到头顶带黄色
而不是普通绿桃的绿色头顶

红面花桃成鸟
左边:红面花桃的身体有黄色绿色的羽毛
右边:白面花桃

成鸟的特征是:大红脸,蓝腰,身体有黄和绿的羽毛。
【小贴士 /Tips/】
显派 vs 隐派
派特其实有两种不同的派特基因:一种是显派,另一种是隐派。从基因遗传角度来说,两种派特是遗传方式是不一样的。显派,只要有单基因就能表现;隐派需要来自父母的双基因才能表现。
市面常见的派特通常为显派。一般来说,隐派系的趴度相对于显派而言,要高不少,大概为95%以上。所以,也有人直接称隐派为百趴。
派特的趴度
黑色素缺失程度的多少也会从外表上直接影响毛色,花色,所以产生了“趴度”。
趴度高是指浅色部分较多,趴度低是深色部分较多。我们一般分高趴,中趴,低趴。当然,细分还有,超高(低)趴和极端情况:百趴(全部浅色)和无趴(全部深色)。
一般来说,公鸟趴度偏高,母鸟则少有趴度高的(这不是100%准确,公母还需验卡)无论父母趴度如何,这都并不影响后代的趴度。


  • 小小旭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No11. 白面花桃
说到花桃不得不提一下这个非常有趣和带来惊喜的特色基因“派特”。
派特基因的产生,缘于黑色素部分缺失,且不均匀分布于体羽上,形成深浅不一块状或斑状,由于这种颜色分布的随机性,每一只派特都是独一无二的。
白面花桃基因:白面桃(绿金顶,紫罗兰,蓝银等等)+派特
白面花桃呢,颜色可就不一样啦!白面鸟有:黄绿篮紫松石等各种颜色,对应的派特鸟也就有,蓝花,绿花,紫花等等各种颜色。花桃也可以叫做面派,因为它就是面类派特嘛。
左边为白面花桃(绿花)
右边为红面花桃


下图来自微博网友@_Hokkaido_
欢迎关注浪浪和面面的故事

绿花桃:浪浪
【小贴士 /Tips/】
杂毛 普通 vs 高纯 白底
还是那句老话:黄绿色系不谈杂毛;
蓝紫色系出黄毛绿毛为杂毛。
派特是羽毛有深浅不同的颜色,那么高纯的蓝紫系派特浅色部为纯白色,普通蓝紫系派特鸟的浅色部是带有黄色的。
可爱的浪浪

比如,蓝花(桃)是蓝色和黄色相间的羽毛;高纯的蓝面派是蓝白相间的羽毛🪶。
【派特的趴度】
黑色素缺失程度的多少也会从外表上直接影响毛色,花色,所以产生了“趴度”。
趴度高是指浅色部分较多,趴度低是深色部分较多。我们一般分高趴,中趴,低趴。当然,细分还有,超高(低)趴和极端情况:百趴(全部浅色)和无趴(全部深色)。
一般来说,公鸟趴度偏高,母鸟则少有趴度高的(这不是100%准确,公母还需验卡)无论父母趴度如何,这都并不影响后代的趴度。


  • 小小旭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No11. 绿闪
说到绿闪不得不提一下这个非常有名的特色基因“闪光”。(注意,此闪光和闪闪发光没有关系)
闪光小鹦特点就是,整个头和脸是同一颜色,没有腰色,尾巴末端和头是同一种颜色。此外,闪光也是一种淡化基因,也就是说,闪光鸟比不带闪光的同级别的面类鸟,浅一个色号。
闪光的头色面色一样,也有三种颜色。结合身体羽毛的颜色,常见的组合有:红头绿闪,金头绿闪,蓝闪,紫闪,松石闪等等。
小时候的闪光小鸟,绒毛是白色的,比同样面类小鸟浅。一出生就能看出区别。对比胎毛就可以预测品种,闪光小鸟是黑皮肤配白色胎毛。

一种闪光基因的牡丹鹦鹉:绿闪
参考图片来自玩家SH-K
雏鸟时候的绿闪,头是灰色的。别担心,换毛后会慢慢变白/浅黄色。
长大之后的绿闪,头部浅黄色
图片来自玩家mike

图片为 Lain少爷有些绿闪还会带金顶。这样换毛以后就出亮橙色的金顶,美美哒~
下图是绿闪“小绿”的变化对比。
小时候的小绿灰头

淡黄色的额头慢慢长出金顶


  • 小小旭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日本网友的绿闪美图吧~
这只可爱的小鸡算是网红鼻祖,品种就是金粉的绿闪。(严格来说,还带一些蓝)





【小贴士 /Tips/】
白头绿闪
大多绿闪都多少带一些淡黄色,偶尔也有白头的绿闪,就像碧绿的白菜一样。因为非常稀少。
闪光的称呼
蓝系鸟都是白面,所以蓝系的闪光也都是白头,简称蓝闪、绿闪就可以了。由于白面的基因原理和红面互斥,红头蓝闪这样的闪光组合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对于绿色系的小鸟来说,由于蓝化不完全,所以通常绿闪的头部是带有黄色。头部灰白色的绿闪小鸟也有,相对少见一些。
总结:绿闪、蓝闪约定俗成是指白头(带浅黄)的闪光小鹦。
称呼红头绿闪或者金头绿闪,需要额外说明头色哦。(后续我们会慢慢介绍)

Lain少爷可可爱爱


2025-05-14 17:12:17
广告
  • 小小旭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No12. 蓝闪
说到蓝闪不得不提一下这个非常有名的特色基因“闪光”。(注意,此闪光和闪闪发光没有关系)
闪光小鹦特点就是,整个头和脸是同一颜色,没有腰色,尾巴末端和头是同一种颜色。此外,闪光也是一种淡化基因,也就是说,闪光鸟比不带闪光的同级别的面类鸟,浅一个色号。
闪光的头色面色一样,也有三种颜色。结合身体羽毛的颜色,常见的组合有:红头绿闪,金头绿闪,蓝闪,紫闪,松石闪等等。
蓝闪最有趣的就是它的毛色变化。出生深灰色头,2个月慢慢变浅灰,3个月后逐渐换毛(期间会有一段白癜风,或者墙皮脱落的尴尬过程)6个月以后变成较为匀称的灰白色)。闪光类的小鸟的成长过程可以说是 丑小鸭的蜕变史。

小时候的闪光小鸟,绒毛是白色的,比同样面类小鸟浅。一出生就能看出区别。对比胎毛就可以预测品种,闪光小鸟是黑皮配白色胎毛。

雏鸟时候的蓝闪,头是灰色的。别担心,换毛后会慢慢变白。
褪变中的蓝闪
(网友铜绿家的蓝小萌)


成鸟蓝闪
头部灰白稳定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144回复贴,共7页
  • ,跳到 页  
<<返回牡丹鹦鹉手养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