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吧 关注:29,018贴子:291,430

【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空军装备机型介绍及图鉴一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4-24 13:45回复
    “广西3号”战斗机(Liuchow Kwangsi Type 3)
    “广西”号战斗机是由柳州鸡喇镇的机械修理厂即广西航空学校研制的飞机。
    1927年,中国广西地方政府在柳州鸡喇镇设立机械修理厂,1931年,新桂系成立广西航空局,筹备成立空军,先后向社会招考三期飞行、机械学员,每期30人,第一期委托广东航校代培,后成立广西航空学校。1932年,以机械修理厂为基础改建广西航空学校修理厂,1933年起,在该厂总工程师,美国归侨朱荣章主持下,由陈国梁等技术人员仿制英国教练机,第一架仿制的英国教练机于1933年6月24日在柳州航校机场由英国试飞员钟士试飞。
    广西航空学校修理厂研制的第二架飞机是以波音P-12为参考的双翼战斗机,朱荣章把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自己进行组合安装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在柳州的飞机修理厂里开始制造军用战斗机。朱荣章既是设计者,也是制造的总指挥,在制造过程中,每一件原材料的选用与检验,每一块零部件的形状与尺码、每一个仪器仪表的位置与安装都是朱荣章亲自动手,亲自试验,在他的带领下,经全厂员工通力合作。只用了不到1年时间,于1937年春研制成功,同年4月29日,在柳州航校机场由飞机教导第1队副队长陆光球试飞,该天也恰为航校校庆,试飞后白崇禧与朱、陆二人机前合影。经试飞,该机性能不错,命名为“广西”3号驱逐机,后被誉为“朱荣章”号,获得广西省长黄旭初嘉奖。后下落不详。
    性能参数
    乘员:1人
    全长:6.25米
    翼展:8.4米
    高度:2.5米
    机翼面积:22 平方米
    空重:760千克
    实重:1043千克
    最高速度:283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220公里/小时
    续航时间:3小时
    武器装备:1 x 7.7毫米维克斯机枪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4-25 12:34
    回复
      这是“广西”3号战斗机试飞成功后的留影。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4-25 12:35
      回复
        波-2型教练机(Polikarpov Po-2)
        波-2(Po-2,原称:乌-2 )是苏联著名飞机设计师尼古拉.波利卡波夫(N.N.Polikarpov)设计的一种双翼初级教练机,1928年首次试飞,1930年开始大批量生产,一直持续到1953年,总产量约33000架。
        波-2的设计起源于1927年,当时尼古拉.波尔卡波夫于同年受命设计一种用于飞行员基础训练的教练机,而在这之前,苏联还没有自己的教练飞机。波尔卡波夫设计原则是:“简单可靠和造价低廉”,并将这种飞机命名“乌-2“(俄文:U-2),意为“教练机-2”型。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乌-2飞机被设计成双翼机,敞开式双座舱,原型机于1928年1月7日首飞,机体采用松木骨架,亚麻布蒙皮,上下机翼间为钢丝拉线。动力装置选用1台M-11气冷活塞星形5缸发动机,驱动一具两叶木制螺旋桨,功率100马力。由于机构简单,设计出色,因此该机试飞顺利,在1929年即投入生产,成为三十年代苏联空军和航空爱好者学习飞行点首选机种,乌-2以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生产维护,尤其操作性能奇佳,起降性能出众的特点,为苏联培养了大批航空人才。1944年,为纪念去世的波尔卡波夫,乌-2被正式改名为波-2。
        波-2全机采用木质框架加蒙布的结构,起落架为固定式主轮加尾橇,在滑行转弯时要有地面人员帮助,只要有一小块平整的草地就能顺利起降。飞机发动机外面甚至没有整流罩,起动时,还需要机务人员用手扳动螺旋桨。该机具有极好的操纵性,最适合作教练机使用的一点是:如果出现失速,只需要飞行员放脱驾驶杆,驾驶杆会完全中立,飞机自动脱离螺旋,这无疑挽救了无数飞行菜鸟的生命。
        波-2服役期间有多种改型:乌-2VS是卫国战争期间被大量用于前线附近地区的轻型夜间轰炸机,加装了发动机消音消焰器和机枪,可携带300公斤炸弹;乌-2NAK是夜间炮兵校射机。乌-2GN“天空之声”是装大功率扩音器的宣传机;乌-2ShS是5座指挥联络机。
        正是如此简单的飞机,却成为前苏联航空史上产量高、生命周期长而又用途广泛的一种机型,改型达80余种,从1928年投产到1955年在波兰停止仿制为止,总产量达到惊人的32600~33300架。
        在卫国战争中,简陋到极点的波-2,发挥了其他飞机不能取代的作用,被用作联络机、救护机、夜间轰炸机、袭扰机。做为联络机,主要飞往敌后的游击队控制区,为游击队送去医药、通讯器材、联络员等;做为救护机,则将危重的伤员送到后方医院;大量的波-2组成夜间轰炸机团,一到夜晚就飞临敌人的战线、机场等目标进行袭扰,虽然轰炸本身不会造成多大损失,但使敌方整夜不能安眠。Po-2夜间在低空活动,敌方战斗机根本无法攻击,地面炮火也无法跟踪射击,所以获得了成功。
        波-2飞机和中国也渊源深厚,早在1938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成立红军的第一支航空队时,使用的教练机就是波-2。1951年,新中国进口了21架波-2型教练机,命名为“17号”飞机,用于空军飞行员初级训练,至1959年完全退役,但退役的波-2曾长期作为体育运动飞机、农业灭虫飞机使用了很久。
        性能参数
        乘员:2人
        长度:8.17米
        翼展:11.4米
        高度:3.1米
        机翼面积:33.2平方米
        空重:770千克
        实重:1350千克
        动力装置:1×什韦佐夫 M-11D 5缸径向发动机,93千瓦(125马力)
        性能
        最高速度:152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110千米/小时
        续程:630千米
        实用升限:3000米
        武器:
        1×7.62毫米施卡斯机枪(后方)
        机翼下可挂载重达300千克的炸弹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4-25 12:37
        回复
          布雷达Ba-28型教练/战斗机(Breda Ba.28)
          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些话用到飞机上也是如此。虽然Ba-25的外形和绝大多数二十世纪末30世纪初的飞机一样:方方正正,中规中矩。但这并不妨碍Ba-25成为意大利用途最为广泛的教练机:这种双翼,前后布置驾驶舱的教练机一经问世,就凭借其出色的操控性和耐用性成为了意大利空军青睐的对象。总计生产了766架,为意大利空军培养了大量飞行人才。
          借着Ba-25大获成功的东风,布雷达公司在不久之后推出了Ba-28型教练机。为了满足军方需求,布雷达公司还更换了动力更强劲的365匹马力比亚乔·斯特拉 P.VII Z 引擎。Ba-28一经问世,便获得了意大利空军60架的订单。
          然而事与愿违,也许是他的前辈Ba-25的光芒太耀眼,意大利空军对Ba-28的表现并不十分满意:意见主要集中在飞机的操控性上,和他的前辈相比,Ba-28在空中显得难以操纵。不过即使这样,Ba-28依旧在国际上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它一共卖出去了40余架,其中中国就购买了其中的18架以用于训练我们自己的飞行员。
          性能参数
          乘员: 2人
          长度: 7.8米
          翼展: 9.98米
          高度: 2.82米
          翼面积: 25平方米
          空重: 788千克
          实重: 2,288千克
          动力系统: 1 × 比亚乔·斯特拉P.VII Z 引擎
          飞行性能
          最大时速: 205千米/小时
          巡航时速: 195 千米/小时
          航程: 499千米
          实用升限: 7,498米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4-25 12:50
          回复
            这是布雷达Ba-28型教练机在我国空军服役时的历史照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4-25 12:5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1-04-25 13:29
              回复
                容克斯A-35型战斗机(Junkers A 35)
                作为凡尔赛合约后德国人规避条约管制的产品,容克斯A-35的绝大部分研发时光都集中在拥有德国背景下的瑞典工厂里。这种双座下单翼飞机最初被德国人作为一种多用途飞机而设计出来——当然,所谓的多用途除了还包括了侦查,搜救,以及邮递航空邮件之外,还包括对空射击和对地攻击。
                最初这批飞机的用途源于雨果·容克斯先生和苏联当局的一项协议,容克斯公司为苏联当局设计一款多用途飞机。不过随后由于该飞机在苏联反响不错,吸引了更多国家慕名购买,所以最终A-35及其改进型一共生产了186架,出口到十一个国家。其中购买数量最多的倒不是苏联,而是土耳其。财大气粗的他们一共购买了60余架。
                A-35式战斗机同样也销往中国——而且从销量来看,总数21架的销量可以说是令人满意。毕竟在飞机还属于新鲜事物的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中国市场,一笔20余架飞机的订单已经属于不错的生意了。
                这批21架飞机全部卖给了军阀,其中最大的客户是风雅的诗人将军张宗昌,他一共购买了10架。第二大客户是以洁身自好而出名的张学良将军,他买去了其中的9架,好用于完善他的东北空军。剩下的两架一架卖给了刘湘,一架卖给了阎锡山。
                性能参数
                乘员: 2人
                长度: 8.21米
                翼展: 15.94米
                高度: 3.5米
                机翼面积: 29.8平方米
                空重: 1,075千克
                实重: 1,600千克
                动力系统: 1 × 容克斯 L5单列式发动机 228千瓦
                最大时速: 208 千米/小时
                巡航时速: 185 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 6,400米
                武器:
                2×7.7毫米维克斯机枪(前座)
                2×7.7毫米刘易斯机枪(后座)
                机翼下方可挂载4枚50千克的炸弹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1-04-25 21:33
                回复
                  中国空军所装备的容克斯A-35型战斗机涂装。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1-04-25 21:34
                  回复
                    正在检阅东北空军的张学良将军(照片拍摄时间应在九一八事变前),其身后便是当时东北空军所装备的一架容克斯A-35型战斗机(从照片中可以看到,该机还尚未完成涂装)。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1-04-25 21:35
                    回复
                      雨果.容克斯(Hugo Junkers 1859.2.3 – 1935.3.3)德国发明家,容克斯飞机与发动机制造厂的创办者,其个人生平中曾申请过多达约380项的发明专利,其中大多数都与飞机有关,1935年,因其拒绝向以希特勒为主导的纳粹党交出自己公司名下的绝大部分股份及其全部的心血,而遭到法西斯分子的残酷迫害含恨去世。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1-04-25 21:38
                      回复
                        波泰-36式运输机(potez 36)
                        波泰-36是波泰公司专门为竞速和运输所设计的一款双座飞机。这款民用飞机拥有上单翼设计,采用固定式起落架和封闭式座舱。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波泰-36拥有几个在当时比较不同寻常的设计:它的机翼是折叠式的,这样不仅可以使它更容易存入机库,同时也可以用汽车将其运输。另外还有一些飞机则装配了波泰设计的前缘缝翼以提高其飞行性能。波泰-36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非常受法国富豪和私人飞行俱乐部的欢迎,同时法国空军也曾经订购过一小批飞机做运输联络之用。(电影《亮眼睛》中雪莉的养父路浦在片尾执行任务时所驾驶的那架飞机便是波泰-36)
                        东北空军在1930年前后一共购进了6架波泰-36,主要用于运输任务。不过由于东北地区航空工业不发达的缘故,这批飞机实际用途并不大。最终在918事变中全部落入日本人之手。
                        性能参数
                        乘员:2人
                        长度:7.50米
                        翼展:10.45米
                        高度:2.45米
                        机翼面积:20平方米
                        空重:427千克
                        实重:650千克
                        动力装置:1×萨尔姆松 5AC径向活塞发动机,45千瓦
                        最大时速:150千米/小时
                        航程:500千米
                        实用升限:3600米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1-04-25 21:46
                        回复
                          在我国东北地区所使用的波泰-36式运输机。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1-04-25 21:47
                          回复
                            “成功第六号”教练机(Chenggong No.6 Aircraft)
                            1927年11月1日,中国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成立上海航空修理工厂,厂址设立在上海虹桥机场内,沈德燮先生出任厂长。1928年,在沈德燮厂长主持下,该厂工程师饶国璋等人以法国高德隆C.59教练机作为参考,在经历多次失败后,终于制造出1架名为“成功第六号”的教练机,该机除了发动机和必要仪表等关键设备外,均为国产材料制造,造价共8000大洋,仅为外购原机价格的三分之一。该机于1929年2月23日在虹桥机场举行命名仪式,并由航空署署长熊斌亲自主持试飞典礼,会后,沈德燮驾驶该机进行飞行表演,在整个操控的过程中,这架飞机不仅操作起来轻松自如,而且动作灵敏,试飞成功。除其散热器安装在机身外侧及发动机后方外,其外形及内部结构均与原机相同。不幸的是,在1932年日军入侵上海的“一·二八”事变中,该机惨遭日机炸毁。
                            性能参数
                            乘员:2人
                            翼展9.96米
                            长度7.6米
                            高度2.75米
                            空重:850千克
                            实重:1400千克
                            动力系统:1×伊斯帕诺-絮扎8缸Ⅴ形水冷式发动机,134千瓦
                            最大时速:170千米/小时
                            航程:600千米
                            实用升限:5000米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1-04-25 22:12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1-04-25 22: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