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 徒弟中,有两个叫天尊的(文殊广法天尊、道行天尊),同为天尊的称号,但不等于同地位,天尊应该只是一种尊称,为啥太乙真人不能叫太乙天尊?真人只是区区道号之称,已经烂大街了,叫真人的这么多,叫天尊的太少了
太乙的师兄 文殊天尊 和 师弟 道行天尊 都能叫天尊,身为师兄的太乙却只是区区一个真人,有点掉价,不过按照哪吒三兄弟的辈分,文殊是金吒之师,普贤是木吒之师,太乙是哪吒之师,三个师兄弟的徒弟 却是亲兄弟关系,则可能文殊、普贤都是太乙的师兄,原文中,太乙对哪吒说:“我与你师伯下棋”,“师伯”的辈分就是高于师父,所以文殊早于太乙入门阐教,道行天尊虽然称天尊,但辈分不一定高于太乙,十二仙中广成子的辈分最大,但也不叫天尊
当然,十二仙没必要封个个都是大咖称号,十二仙之中已经有两个人是天尊,全都叫天尊了,让元始天尊 情何以堪,给人一种 自己的徒弟和自己 平起平坐 的感觉,不过身为元始的传人 以后都是天尊,这也很正常(讲个笑话:黄龙天尊,黄龙真人这个菜鸡何德何能配得上天尊二字。。)
(说句题外话,太乙救苦天尊 是元始天尊的化身,太乙真人又是元始的弟子,自己的化身不大可能成为了自己的徒弟,虽然太乙救苦天尊是太乙真人的原型,但太乙救苦天尊和太乙真人是两个人(就如:毗沙门多闻天王 和 李靖、李哪吒 和 殷郊金哪吒),那么太乙真人可能是太乙救苦天尊 的化身,元始才收他为徒,或者太乙真人就是太乙天尊,所以元始还把玉虚宫的至宝 乾坤圈,送给太乙当镇洞宝,原文已有表述。而且在正统道教中,确实有一种叫乾坤圈的法器存在,而且是知名的道教正宗法器)
封神一书,对太乙的设定有些模糊不定,一会说他是清微教主,一会说他是元始弟子,一会说他归在三清立了姓名,一会又说他 震宫雷动望西成。
有些人认为太乙真人升职了,才是太乙救苦天尊,就像文殊真人,升级为文殊广法天尊一样,只不过太乙当时没有得到天尊之称,但文殊的行为有些是在尊太乙为师兄的意思,比如应约太乙真人的交代(阻止哪吒弑父),还请太乙真人来下棋,谈笑风生,文殊虽然是天尊而且还是师兄,但也要向太乙这个师弟毕恭毕敬的示好,毕竟燃灯道人也是太乙真人派来的,还要受哪吒的气
哪吒要弄死李靖,太乙派文殊广法天尊 去拦截,哪吒口出狂言,声称要一枪戳 天尊三个洞,气得天尊派金吒,把其弟哪吒肚子里的三昧真火都打出来了(所以哪吒口吐三昧真火,不会把天尊的洞给烧了?),哪吒是莲花化身,体内有三昧真火也是正常(五行:木生火),而且文殊天尊和太乙闲玩下棋时聊天,可能就是 借机 拉拢太乙跳槽西方,想说服太乙改道投佛,结果太乙拒绝,或者太乙下棋赢了。
燃灯道人也被太乙派来阻止哪吒,哪吒又说要 一枪 戳死燃灯,要不是燃灯反应快,用莲花护体,估计身上真要留下三个洞,而且幸好太乙当时没给哪吒九龙罩,不然李靖也死定了,燃灯还会怪太乙:你的徒弟 弄死我的徒弟,快点用莲花化身复活我的李靖
再说句题外话,道教中,太乙救苦天尊 是玉帝的左右近侍者之一(左右手),说白了就是玉帝身边的亲臣(很多玉帝画像上,左右两旁的一个小仙人就是太乙天尊),但封神中,太乙又不想让玉帝称臣,反而还让哪吒去玉帝的地盘闹事,太乙就不怕玉帝趁机降罪,逼自己当臣?(于此推测,作者既然不让太乙给玉帝当臣,如果把太乙真人写成太乙救苦天尊,就是作者自己打自己脸了,因为道教中太乙救苦天尊就是玉帝的亲臣,封神作者的设定是不让太乙成为玉帝臣子,如果太乙真人成了救苦天尊,就等于是太乙真人最后成为了玉帝之臣)作者当时的年代也是普遍认为救苦天尊是玉帝的侍者)
太乙不想给玉帝打工,不想让天庭管束自己的事,就让哪吒隐身去拦龙王告发自己,石矶之事太乙可以亲自解决,龙王二次上天庭 成功告发太乙师徒的事件(龙王对哪吒曰:我问你师父要你——可见龙王知道哪吒的师父是太乙),太乙顾忌玉帝称臣一事,只能让哪吒自杀息事宁人,有可能是太乙自己不想当玉帝的臣子,就让弟子哪吒代替自己去当玉帝的护驾亲臣(这点很有可能是封神作者继承了西游记设定,毕竟是封神蹭西游热度,有些地方对应相似 在所难免,《三教搜神大全》记载的哪吒也是玉帝的臣子),在太乙眼里,自己当了玉帝的臣子是降了 不是升了
太乙真人是否能改道为佛?
原文中,和太乙真人交往密切的人物,大多都是后来成为西方门人的角色,比如:请了普贤真人派了木吒下山、广法天尊和金吒师徒、燃灯道人去阻止哪吒揍李靖,救的李靖 还要肉身成圣之后 去灵山当了护法(托塔天王)。书中特意声明:文殊和燃灯两人(都是投西方者)都是太乙真人请来磨练哪吒的,木吒和金吒也都是参与太乙的计划之中,木吒的话,估计是太乙请普贤去阻止哪吒杀父时,普贤没空去,所以让自己徒弟木吒去代劳了,也可能是当时的普贤打不过哪吒,让哪吒的二兄长木吒 去了更为合适,毕竟木吒是哪吒之哥,就算木吒打不过哪吒,哪吒也不会痛下杀手(一金砖的事),文殊和金吒一起堵哪吒,哪吒追杀李靖遇上广法天尊,见面就说要一枪扎天尊三个洞,天尊也学习太乙取法宝困人,然后太乙来了,天尊还笑他说“你的徒弟,叫我教训,我照做了”,而且文殊前提的条件是:完事后,太乙必须和我相约 下一盘棋,所以结论可能就是,广法天尊和太乙下棋时,打算说服太乙一起去投奔西方,或者是二人哪一方下棋输了,就要答应对方什么要求,所以之后破化血阵时,才出现了太乙亲口说自己【震宫雷动 望西成】的一幕,暗示自己以后归顺西方成佛,太乙用这一首诗歌 总结自己最终的正果,但是后文,作者提到了惧留孙成佛,并交代到 文殊、慈航、普贤三人成为三大士菩萨,白纸黑字明示了这四个人改投西方,成了佛菩萨,却没说过太乙最终成佛之类的结局,难道太乙不想背叛元始,改变主意了,
太乙和文殊下棋,哪吒又去揍李靖,李靖跑到师父燃灯那里求救,李靖曰:哪吒赖弟子 捣毁他金身,提火尖枪赶来杀我。哪吒学石矶攻击人的面门,燃灯用莲花护体并躲开,然后燃灯也学太乙那套,抛出类似九龙罩的玲珑塔扣住哪吒 放火烧,石矶的效应出现在了哪吒自己身上,但作者区别对待,目的是磨练哪吒,哪吒的遭遇也是太乙带来的,让二人和好,太乙才放心和文殊下棋
封神中没有太乙金仙和太乙散仙的设定,所以不好断定太乙真人当时的修为状态
太乙的 破阵诗词,是这样介绍自己的——“当年有志学长生,今日方知道行精;运动乾坤颠倒理,转移日月互为明。苍龙有意归离卧,白虎多情觅坎行;欲炼九还何处是,震宫雷动兑西成。”
这首诗的气势庞大,连日月都要以之转移,乾坤都会为之颠倒,可以看出太乙如此当着其他仙人的面夸耀自已,原因大致有二种:要不就是太乙在吹牛,要么就是太乙确实有这本事,而且是被其他道友认可才敢说出来。而且最关键的还是最后那一句【望西成】意思就是说太乙希望 自己以后在西方功到自然有成,说白了,就是去国外深造,所以他才能培养出哪吒这么一个横跨佛道两界的徒弟,李靖肉身成圣后去了灵山当护法,哪吒成圣后自然也要跟着父亲
太乙收石矶时,率先提到了这一首诗词——交光日月炼金英,一颗灵珠透室明。摆动乾坤知道力,避移生死见功成。逍遥四海留踪迹,归在三清立姓名。直上五云云路稳,紫鸾朱鹤自来迎。
——这首诗是介绍太乙真人修为背景 以及哪吒的来历,灵珠 就是指徒弟哪吒,也就是金光洞的奇珍,说的是灵珠吸收日月精华,炼成金英,为太乙真人的证道法宝,能摆动天地,而且避生死,肉身成圣逍遥自在,但是这个归在三清,我还没搞懂是啥意思,后面的直上云路 容易理解,就是说太乙飞上天,紫鸾仙鹤会主动来迎接自己。后来惧留孙 也用这首诗词比喻自己的背景,只不过改成了两粒灵珠,感觉是作者不知道怎么编下去了,将就利用太乙的诗词来凑的
太乙真人还拥有西方教主的手段:
第一:太乙能用莲花化身造人,两个西方教主也是莲花化身,太乙用莲花化身复活哪吒,可见他知道西方的一些机密,参考了西方二圣的身体
第二:太乙能传授别人更强的法身能力,火枣比广成子的仙豆还要强,豆子只能变成六臂,而且是定型状态,火枣是露出八臂,而且还会隐现法决,能令三头八臂 收放自如,虽然哪吒是喝酒吃出来的,三大士的法身,是西方教主点化出来的,反正升级方法不一样,但效果都一样。——莲花化身和八臂法身,这两种 西方教主的能力,太乙全都具备,只不过都是体现在了弟子哪吒的身上
太乙救苦天尊 渡人也渡鬼,太乙真人会复活术,能将哪吒的残魂复活,能让失去血肉之躯的鬼魂重生,这点和太乙救苦天尊对应,太乙知道三种 创造活人的方法,第一个是投胎转世法,需要一对夫妻作为工具人(李靖夫妇),利用生物学 的孕育精子法则 造人,让灵珠子转世成人才可具有魂魄。第二个是香火金身塑体法,只不过花费时间比较久,而且需要指定的魂魄,还需要人力物力。第三个就是莲花化身速成法,但需要足够的香火滋养哪吒的残魄,太乙才能把哪吒的魂魄推入这个莲花和金丹中给他造一个人形,但哪吒显灵太多,提供香火的人太多,不到三年,散在各地的残魂就 集齐了,所以就是为啥李靖捣毁哪吒金身,断了哪吒香火,哪吒还是没有魂飞魄散,甚至灵魂都没有感受到异样,所以哪吒自尽 散掉的三魂七魄已经在三年之内提前回归,足够与莲花化身结合,太乙的金丹就是 还魂丹,用处就是让哪吒的灵魂与莲花化身合并,所以金丹代替了毁坏的金身,成为了哪吒魂魄的依靠,哪吒魂魄与金丹搭配一起就成了还魂金丹,所以还魂丹就是哪吒魂魄的实体化,莲花化身有了还魂丹(魂魄)就拥有了生命,因此哪吒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魂魄了,也能依靠还魂丹控制自己的新身体,哪吒的魂魄已经和太乙的莲花成功绰合,还魂丹(魂魄)成就了命脉功效【原文诗曰:一粒丹砂归命宝,几根荷叶续魂汤】,就是说这个金丹是一颗还魂丹,是一件“归命宝”,也就是一件还魂法宝、生命之源,莲花荷叶能 承载这个归命宝,金丹+魂魄=还魂丹(魂魄),又非魂魄,不是实际意义上的魂魄,所以作者才强调说哪吒重生后没有魂魄,但没说没有那个金丹,因为魂魄和金丹成了一体,成为了还魂丹,虽然不是魂魄了,但继承了魂魄的能力
太乙完全有 能力复活 敖丙、夜叉,所以在他看来,这些人死了只是区区小事,反正我会各种复活方法,但我不能违背天数定律,封神榜就能让敖丙夜叉 复活,我又何必多此一举,浪费我的 两朵莲花 和 两个还魂丹,因为太乙心知肚明,封神榜能让敖丙夜叉复活成神,所以太乙吐槽龙王无知、不识数,还要去玉帝那里搞事情,本来太乙就不想被玉帝称臣,要是让玉帝知道自己的徒弟私下弄死敖丙,太乙还不得被招安问话,太乙可以违背阴间的规定,让肉体损坏严重的哪吒以残魂的状态直接复活,这能力虽然和太乙救苦天尊吻合,就是缺少大慈大悲的性格,虽然大慈大悲的观音,还是慈航道人的时候,也是视人命为尘土,让殷洪早死早超生,原文却说 慈航道人成为了观音菩萨,也就是说观音大士有慈悲的一面,也有凶残的一面,看过原著的都知道,慈航后来成了观音,不用多说了,白纸黑字一直在明示
三大士既然被西方教主升级了,西方教主理当就是三大士的第二任恩师,所以原文说三大士最后修炼成菩萨级别,但惧留孙的境界为啥是成佛级别,这点倒是作者参考“惧留孙佛”的说法,反正惧留孙的诗词,和太乙真人的诗词几乎一模一样,说明太乙和惧留孙可能处于同一种的境界,惧留孙能成佛,太乙也能成佛(与西游记无关,西游中那个让哪吒重生的佛 不可以是太乙真人,因为这是跨书)
太乙应该快修炼成天尊了,比如哪吒后来就是肉身成圣的修为,太乙离天尊境界 只有一步之遥,哪吒的法身修为更是逼近三大士(包括哪吒他俩哥的师父:文殊、普贤)
哪吒开了法身,有了九龙罩,所有法宝一起上,战斗力至少提高3倍,这种法身状态,武力值不低于吕岳、罗宣等三头六臂的截教仙,接近 文殊、普贤、慈航三位师伯
但太乙的做法有点奇怪,不把自己升级为三头八臂,反而把哪吒升级为三头八臂,十二仙都被混元金斗废了修为,太乙也不例外,所以太乙不应该先强化自己么?毕竟自保最重要,西方教主 传授 文殊、普贤、慈航三头六臂或八臂,增强了三大士的修为,太乙就算没有西方教主加持,也有能力把自己变成三头八臂,但他却 把这门神术传给了哪吒(宠徒狂魔),太乙与西方没有缘分,因为太乙一心向道,而且还是元始的化身兼弟子,不可能背叛元始天尊,就算有心投奔西方,也没那劲,所以学着 师妹慈航(师弟)当个救苦救难的救苦天尊也很不错,太乙真人:我师妹慈航真人(师弟) 心狠手辣,他(她)都能 成为救苦救难的观音了,我以后身为救苦救难的太乙救苦天尊,凭什么不能“先狠后慈”?——太乙真人与观音乃同门师兄弟,封神原文,说观音当时修道,称 慈航道人,原文说慈航后成为观音大士,这个原著吧,看过原著的吧友基本都知道。
有趣的是,太乙和文殊走的最近,交往甚密,而且还是邻居,二人道场离的不远,所以太乙选择比较近的文殊作为下棋常客
文殊广法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
两人的名字真般配,文殊早在太乙之前成为天尊,就算太乙以后也成为天尊,文殊也早就抢先一步成为三大士之一的文殊菩萨(原文中,明确提到,文殊广法天尊就是成了文殊菩萨)
此外,三大士在万仙阵中,都收获了一只各自专属的坐骑,而且坐骑 都是截教门徒 所化,作者没有安排一个九头狮子作为截教门徒,假如 截教中有一个九灵仙(九灵元圣),而且成为了太乙坐骑,这正好就和 太乙救苦天尊 更加对应了,可惜作者没安排坐骑给太乙。文殊和太乙不仅走的近,最强法宝都是以龙命名(九龙罩、遁龙桩),击杀截教弟子,二人都是朝昆仑山一拜,并说弟子开杀戒了,文殊坐骑是青毛狮,太乙坐骑如果是九头狮,岂不是存在过多重合,相似的地方太多了
太乙还会顶现庆云护体术、莲花托足之术,文殊也会莲花托足,燃灯会口吐白莲护体术,普贤也会莲花托足,慈航也会莲花托足
如果太乙真的一心向道,却又和西方中人走的最近,而且让自己的弟子全家一心相佛、与西方势力扯上关系,哪吒一家四口肉身成圣都去灵山了,金吒木吒,肯定也要跟着自己成为菩萨的两个师父投奔西方
依照 慈航的例子,也可以理解成:太乙真人只是修行时的称呼,太乙救苦天尊是证果的称呼,太乙真人只是太乙天尊的戏称,在《封神演义》原文一书中,太乙真人为“清微派”的创始人,自身则是清微派的教主,同时也是“玉虚十二仙”中唯一拥有“教主”之称的人物,暗示了太乙真人的原型。据《封神演义》原文第50回所述:在“黄河阵”坑三姑以混元金斗拿尽玉虚“十二仙”的战役中,提到太乙真人为“清微教主”(见《三姑计摆黄河阵》一回)。其原型即为道教清微派之中的著名神仙“太乙救苦天尊”。 原文中,太乙真人执掌的清微派,对应的是道教中的清微派,清微派侍奉太乙救苦天尊为主神之一
太乙真人有一定太乙天尊的继承性,参看道经《玉皇真经》载有:【志心奉请“乾元洞”天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天尊】一言。乾元洞”与“乾元山金光洞”近似一物二名之流的赶脚,太乙天尊被改编成太乙真人的灵感,或许就是来源于此处,可见太乙真人与太乙救苦天尊必然有联系就是了。
传说太乙天尊出现时,是在青色云炁上坐于九头狮子之上,太乙天尊左右站立救苦真人和大惠真人,后面有八十一灵官拥护,观想救苦天尊遍身金光,照亮自己的洞府(乾元洞)
唐代《道教灵验记》中记载,太乙天尊端坐于九色莲花,九色莲花下有九头狮子口吐火焰,天尊头上环绕九色神光,放射万丈光芒,金童玉女、众多真人、力士、金刚神王卫护身旁。又《青玄济炼铁罐施自全集》称他:身骑狮子,左手拿着 琉璃盂,右手持杨柳枝(这不是慈航的法宝么,太乙你抢了自己师妹(师弟)的东西?)和琼浆蘸洒,以救苦度亡。(太乙你还抢了慈航的饭碗)
太乙真人的顶现庆云护体术、莲花托足之术,对应太乙天尊的头顶神光、脚下的九色莲花,包括太乙真人的五莲池,其中两朵莲花被 金霞童子(金童)摘去,当作哪吒的塑身材料,太乙天尊的力士,对应黄巾力士,但太乙真人没有使用过黄巾力士,金刚神王是佛教护法神,居然会给清微派的道人当护法,太乙天尊手中的 琼浆蘸洒,对应太乙真人给哪吒喝的琼浆仙酒(原文诗曰:火枣琼浆原自异),至于九头狮,封神原文中并不存在这种狮子
我本来以为太乙真人是《封神演义》原创的名字,结果更早的记载中,已经有 太乙真人出现了:
“太乙真人”四字一名,最早出自于元代古籍《西游记戏文》杂剧第五本·二十出(水部灭火)记载:【“(雷云)吾太乙真人部下谢仙火伴,霹雳将军五雷使者是也。”】
“太乙真人”一名,亦出现于元末明初朝代的著作《道法会元》道经之中,此元末道经《道法会元》卷一百九十《太乙火府五雷大法》中记载——【右符乃太乙之元炁,万化之根源,学者佩之,可以斡旋元枢,摄邪皈正,返本还源,指挥万神,随机赴感。行持不辍,九灵降真,回车毕道,飞升上宫,为太乙真人。上天禁戒,非登真奉信,对圣设盟,不得轻泄。上干玄律,宜谨珍藏。】
——这个记载,把 太乙真人和“九灵”联系在了一起,九头狮子就是九灵元圣,而九灵元圣就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
太乙真人,在元代的宗教作品《三教搜神大全》神谱中的【玄天上帝篇】一文也有记载,但与同书卷七章之中的【哪吒篇】一文故事毫无关联 ,但真武大帝与哪吒的对头都是妖族魔头“石记”(即石矶)
太乙真人在《三教搜神大全》之中有一处描写:【玄天上帝(真武)乃元始化身,太极别体,上三皇时下降为太始真人,中三皇时下降太元真人,下三皇下降为太乙真人,至黄帝时下降为玄天大帝】
——这里记载的太乙真人是真武大帝的三大化身之一,都与元始天尊本为一体,太乙真人则是由元始天尊的下三皇(腿)所化。太乙救苦天尊也是元始的化身
太乙真人乃小说所写,是错误的说法,正统的典籍也记载了太乙真人,不是小说发明,是小说袭用并且篡改了道教内容,但哪吒之师是太乙真人的设定,确实是《封神演义》的原创,而且是首创的设定,在此之前,没有古籍记载哪吒的师父是太乙真人,之前的记载都是说哪吒的师父是 佛祖/世尊/如来/释迦牟尼
不过我觉得太乙真人是不是太乙天尊无所谓,反正都是被人编来编去的,有些作品把二者编成同一个人也很正常,如果玉帝成功让太乙真人称臣,应该就是封太乙真人作为太乙救苦天尊,成为自己的近侍,这也和道教的说法相对应,太乙真人擅长复活术和救魂术,用这个能力作为救苦救难的职责也很ok
太乙的师兄 文殊天尊 和 师弟 道行天尊 都能叫天尊,身为师兄的太乙却只是区区一个真人,有点掉价,不过按照哪吒三兄弟的辈分,文殊是金吒之师,普贤是木吒之师,太乙是哪吒之师,三个师兄弟的徒弟 却是亲兄弟关系,则可能文殊、普贤都是太乙的师兄,原文中,太乙对哪吒说:“我与你师伯下棋”,“师伯”的辈分就是高于师父,所以文殊早于太乙入门阐教,道行天尊虽然称天尊,但辈分不一定高于太乙,十二仙中广成子的辈分最大,但也不叫天尊
当然,十二仙没必要封个个都是大咖称号,十二仙之中已经有两个人是天尊,全都叫天尊了,让元始天尊 情何以堪,给人一种 自己的徒弟和自己 平起平坐 的感觉,不过身为元始的传人 以后都是天尊,这也很正常(讲个笑话:黄龙天尊,黄龙真人这个菜鸡何德何能配得上天尊二字。。)
(说句题外话,太乙救苦天尊 是元始天尊的化身,太乙真人又是元始的弟子,自己的化身不大可能成为了自己的徒弟,虽然太乙救苦天尊是太乙真人的原型,但太乙救苦天尊和太乙真人是两个人(就如:毗沙门多闻天王 和 李靖、李哪吒 和 殷郊金哪吒),那么太乙真人可能是太乙救苦天尊 的化身,元始才收他为徒,或者太乙真人就是太乙天尊,所以元始还把玉虚宫的至宝 乾坤圈,送给太乙当镇洞宝,原文已有表述。而且在正统道教中,确实有一种叫乾坤圈的法器存在,而且是知名的道教正宗法器)
封神一书,对太乙的设定有些模糊不定,一会说他是清微教主,一会说他是元始弟子,一会说他归在三清立了姓名,一会又说他 震宫雷动望西成。
有些人认为太乙真人升职了,才是太乙救苦天尊,就像文殊真人,升级为文殊广法天尊一样,只不过太乙当时没有得到天尊之称,但文殊的行为有些是在尊太乙为师兄的意思,比如应约太乙真人的交代(阻止哪吒弑父),还请太乙真人来下棋,谈笑风生,文殊虽然是天尊而且还是师兄,但也要向太乙这个师弟毕恭毕敬的示好,毕竟燃灯道人也是太乙真人派来的,还要受哪吒的气
哪吒要弄死李靖,太乙派文殊广法天尊 去拦截,哪吒口出狂言,声称要一枪戳 天尊三个洞,气得天尊派金吒,把其弟哪吒肚子里的三昧真火都打出来了(所以哪吒口吐三昧真火,不会把天尊的洞给烧了?),哪吒是莲花化身,体内有三昧真火也是正常(五行:木生火),而且文殊天尊和太乙闲玩下棋时聊天,可能就是 借机 拉拢太乙跳槽西方,想说服太乙改道投佛,结果太乙拒绝,或者太乙下棋赢了。
燃灯道人也被太乙派来阻止哪吒,哪吒又说要 一枪 戳死燃灯,要不是燃灯反应快,用莲花护体,估计身上真要留下三个洞,而且幸好太乙当时没给哪吒九龙罩,不然李靖也死定了,燃灯还会怪太乙:你的徒弟 弄死我的徒弟,快点用莲花化身复活我的李靖
再说句题外话,道教中,太乙救苦天尊 是玉帝的左右近侍者之一(左右手),说白了就是玉帝身边的亲臣(很多玉帝画像上,左右两旁的一个小仙人就是太乙天尊),但封神中,太乙又不想让玉帝称臣,反而还让哪吒去玉帝的地盘闹事,太乙就不怕玉帝趁机降罪,逼自己当臣?(于此推测,作者既然不让太乙给玉帝当臣,如果把太乙真人写成太乙救苦天尊,就是作者自己打自己脸了,因为道教中太乙救苦天尊就是玉帝的亲臣,封神作者的设定是不让太乙成为玉帝臣子,如果太乙真人成了救苦天尊,就等于是太乙真人最后成为了玉帝之臣)作者当时的年代也是普遍认为救苦天尊是玉帝的侍者)
太乙不想给玉帝打工,不想让天庭管束自己的事,就让哪吒隐身去拦龙王告发自己,石矶之事太乙可以亲自解决,龙王二次上天庭 成功告发太乙师徒的事件(龙王对哪吒曰:我问你师父要你——可见龙王知道哪吒的师父是太乙),太乙顾忌玉帝称臣一事,只能让哪吒自杀息事宁人,有可能是太乙自己不想当玉帝的臣子,就让弟子哪吒代替自己去当玉帝的护驾亲臣(这点很有可能是封神作者继承了西游记设定,毕竟是封神蹭西游热度,有些地方对应相似 在所难免,《三教搜神大全》记载的哪吒也是玉帝的臣子),在太乙眼里,自己当了玉帝的臣子是降了 不是升了
太乙真人是否能改道为佛?
原文中,和太乙真人交往密切的人物,大多都是后来成为西方门人的角色,比如:请了普贤真人派了木吒下山、广法天尊和金吒师徒、燃灯道人去阻止哪吒揍李靖,救的李靖 还要肉身成圣之后 去灵山当了护法(托塔天王)。书中特意声明:文殊和燃灯两人(都是投西方者)都是太乙真人请来磨练哪吒的,木吒和金吒也都是参与太乙的计划之中,木吒的话,估计是太乙请普贤去阻止哪吒杀父时,普贤没空去,所以让自己徒弟木吒去代劳了,也可能是当时的普贤打不过哪吒,让哪吒的二兄长木吒 去了更为合适,毕竟木吒是哪吒之哥,就算木吒打不过哪吒,哪吒也不会痛下杀手(一金砖的事),文殊和金吒一起堵哪吒,哪吒追杀李靖遇上广法天尊,见面就说要一枪扎天尊三个洞,天尊也学习太乙取法宝困人,然后太乙来了,天尊还笑他说“你的徒弟,叫我教训,我照做了”,而且文殊前提的条件是:完事后,太乙必须和我相约 下一盘棋,所以结论可能就是,广法天尊和太乙下棋时,打算说服太乙一起去投奔西方,或者是二人哪一方下棋输了,就要答应对方什么要求,所以之后破化血阵时,才出现了太乙亲口说自己【震宫雷动 望西成】的一幕,暗示自己以后归顺西方成佛,太乙用这一首诗歌 总结自己最终的正果,但是后文,作者提到了惧留孙成佛,并交代到 文殊、慈航、普贤三人成为三大士菩萨,白纸黑字明示了这四个人改投西方,成了佛菩萨,却没说过太乙最终成佛之类的结局,难道太乙不想背叛元始,改变主意了,
太乙和文殊下棋,哪吒又去揍李靖,李靖跑到师父燃灯那里求救,李靖曰:哪吒赖弟子 捣毁他金身,提火尖枪赶来杀我。哪吒学石矶攻击人的面门,燃灯用莲花护体并躲开,然后燃灯也学太乙那套,抛出类似九龙罩的玲珑塔扣住哪吒 放火烧,石矶的效应出现在了哪吒自己身上,但作者区别对待,目的是磨练哪吒,哪吒的遭遇也是太乙带来的,让二人和好,太乙才放心和文殊下棋
封神中没有太乙金仙和太乙散仙的设定,所以不好断定太乙真人当时的修为状态
太乙的 破阵诗词,是这样介绍自己的——“当年有志学长生,今日方知道行精;运动乾坤颠倒理,转移日月互为明。苍龙有意归离卧,白虎多情觅坎行;欲炼九还何处是,震宫雷动兑西成。”
这首诗的气势庞大,连日月都要以之转移,乾坤都会为之颠倒,可以看出太乙如此当着其他仙人的面夸耀自已,原因大致有二种:要不就是太乙在吹牛,要么就是太乙确实有这本事,而且是被其他道友认可才敢说出来。而且最关键的还是最后那一句【望西成】意思就是说太乙希望 自己以后在西方功到自然有成,说白了,就是去国外深造,所以他才能培养出哪吒这么一个横跨佛道两界的徒弟,李靖肉身成圣后去了灵山当护法,哪吒成圣后自然也要跟着父亲
太乙收石矶时,率先提到了这一首诗词——交光日月炼金英,一颗灵珠透室明。摆动乾坤知道力,避移生死见功成。逍遥四海留踪迹,归在三清立姓名。直上五云云路稳,紫鸾朱鹤自来迎。
——这首诗是介绍太乙真人修为背景 以及哪吒的来历,灵珠 就是指徒弟哪吒,也就是金光洞的奇珍,说的是灵珠吸收日月精华,炼成金英,为太乙真人的证道法宝,能摆动天地,而且避生死,肉身成圣逍遥自在,但是这个归在三清,我还没搞懂是啥意思,后面的直上云路 容易理解,就是说太乙飞上天,紫鸾仙鹤会主动来迎接自己。后来惧留孙 也用这首诗词比喻自己的背景,只不过改成了两粒灵珠,感觉是作者不知道怎么编下去了,将就利用太乙的诗词来凑的
太乙真人还拥有西方教主的手段:
第一:太乙能用莲花化身造人,两个西方教主也是莲花化身,太乙用莲花化身复活哪吒,可见他知道西方的一些机密,参考了西方二圣的身体
第二:太乙能传授别人更强的法身能力,火枣比广成子的仙豆还要强,豆子只能变成六臂,而且是定型状态,火枣是露出八臂,而且还会隐现法决,能令三头八臂 收放自如,虽然哪吒是喝酒吃出来的,三大士的法身,是西方教主点化出来的,反正升级方法不一样,但效果都一样。——莲花化身和八臂法身,这两种 西方教主的能力,太乙全都具备,只不过都是体现在了弟子哪吒的身上
太乙救苦天尊 渡人也渡鬼,太乙真人会复活术,能将哪吒的残魂复活,能让失去血肉之躯的鬼魂重生,这点和太乙救苦天尊对应,太乙知道三种 创造活人的方法,第一个是投胎转世法,需要一对夫妻作为工具人(李靖夫妇),利用生物学 的孕育精子法则 造人,让灵珠子转世成人才可具有魂魄。第二个是香火金身塑体法,只不过花费时间比较久,而且需要指定的魂魄,还需要人力物力。第三个就是莲花化身速成法,但需要足够的香火滋养哪吒的残魄,太乙才能把哪吒的魂魄推入这个莲花和金丹中给他造一个人形,但哪吒显灵太多,提供香火的人太多,不到三年,散在各地的残魂就 集齐了,所以就是为啥李靖捣毁哪吒金身,断了哪吒香火,哪吒还是没有魂飞魄散,甚至灵魂都没有感受到异样,所以哪吒自尽 散掉的三魂七魄已经在三年之内提前回归,足够与莲花化身结合,太乙的金丹就是 还魂丹,用处就是让哪吒的灵魂与莲花化身合并,所以金丹代替了毁坏的金身,成为了哪吒魂魄的依靠,哪吒魂魄与金丹搭配一起就成了还魂金丹,所以还魂丹就是哪吒魂魄的实体化,莲花化身有了还魂丹(魂魄)就拥有了生命,因此哪吒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魂魄了,也能依靠还魂丹控制自己的新身体,哪吒的魂魄已经和太乙的莲花成功绰合,还魂丹(魂魄)成就了命脉功效【原文诗曰:一粒丹砂归命宝,几根荷叶续魂汤】,就是说这个金丹是一颗还魂丹,是一件“归命宝”,也就是一件还魂法宝、生命之源,莲花荷叶能 承载这个归命宝,金丹+魂魄=还魂丹(魂魄),又非魂魄,不是实际意义上的魂魄,所以作者才强调说哪吒重生后没有魂魄,但没说没有那个金丹,因为魂魄和金丹成了一体,成为了还魂丹,虽然不是魂魄了,但继承了魂魄的能力
太乙完全有 能力复活 敖丙、夜叉,所以在他看来,这些人死了只是区区小事,反正我会各种复活方法,但我不能违背天数定律,封神榜就能让敖丙夜叉 复活,我又何必多此一举,浪费我的 两朵莲花 和 两个还魂丹,因为太乙心知肚明,封神榜能让敖丙夜叉复活成神,所以太乙吐槽龙王无知、不识数,还要去玉帝那里搞事情,本来太乙就不想被玉帝称臣,要是让玉帝知道自己的徒弟私下弄死敖丙,太乙还不得被招安问话,太乙可以违背阴间的规定,让肉体损坏严重的哪吒以残魂的状态直接复活,这能力虽然和太乙救苦天尊吻合,就是缺少大慈大悲的性格,虽然大慈大悲的观音,还是慈航道人的时候,也是视人命为尘土,让殷洪早死早超生,原文却说 慈航道人成为了观音菩萨,也就是说观音大士有慈悲的一面,也有凶残的一面,看过原著的都知道,慈航后来成了观音,不用多说了,白纸黑字一直在明示
三大士既然被西方教主升级了,西方教主理当就是三大士的第二任恩师,所以原文说三大士最后修炼成菩萨级别,但惧留孙的境界为啥是成佛级别,这点倒是作者参考“惧留孙佛”的说法,反正惧留孙的诗词,和太乙真人的诗词几乎一模一样,说明太乙和惧留孙可能处于同一种的境界,惧留孙能成佛,太乙也能成佛(与西游记无关,西游中那个让哪吒重生的佛 不可以是太乙真人,因为这是跨书)
太乙应该快修炼成天尊了,比如哪吒后来就是肉身成圣的修为,太乙离天尊境界 只有一步之遥,哪吒的法身修为更是逼近三大士(包括哪吒他俩哥的师父:文殊、普贤)
哪吒开了法身,有了九龙罩,所有法宝一起上,战斗力至少提高3倍,这种法身状态,武力值不低于吕岳、罗宣等三头六臂的截教仙,接近 文殊、普贤、慈航三位师伯
但太乙的做法有点奇怪,不把自己升级为三头八臂,反而把哪吒升级为三头八臂,十二仙都被混元金斗废了修为,太乙也不例外,所以太乙不应该先强化自己么?毕竟自保最重要,西方教主 传授 文殊、普贤、慈航三头六臂或八臂,增强了三大士的修为,太乙就算没有西方教主加持,也有能力把自己变成三头八臂,但他却 把这门神术传给了哪吒(宠徒狂魔),太乙与西方没有缘分,因为太乙一心向道,而且还是元始的化身兼弟子,不可能背叛元始天尊,就算有心投奔西方,也没那劲,所以学着 师妹慈航(师弟)当个救苦救难的救苦天尊也很不错,太乙真人:我师妹慈航真人(师弟) 心狠手辣,他(她)都能 成为救苦救难的观音了,我以后身为救苦救难的太乙救苦天尊,凭什么不能“先狠后慈”?——太乙真人与观音乃同门师兄弟,封神原文,说观音当时修道,称 慈航道人,原文说慈航后成为观音大士,这个原著吧,看过原著的吧友基本都知道。
有趣的是,太乙和文殊走的最近,交往甚密,而且还是邻居,二人道场离的不远,所以太乙选择比较近的文殊作为下棋常客
文殊广法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
两人的名字真般配,文殊早在太乙之前成为天尊,就算太乙以后也成为天尊,文殊也早就抢先一步成为三大士之一的文殊菩萨(原文中,明确提到,文殊广法天尊就是成了文殊菩萨)
此外,三大士在万仙阵中,都收获了一只各自专属的坐骑,而且坐骑 都是截教门徒 所化,作者没有安排一个九头狮子作为截教门徒,假如 截教中有一个九灵仙(九灵元圣),而且成为了太乙坐骑,这正好就和 太乙救苦天尊 更加对应了,可惜作者没安排坐骑给太乙。文殊和太乙不仅走的近,最强法宝都是以龙命名(九龙罩、遁龙桩),击杀截教弟子,二人都是朝昆仑山一拜,并说弟子开杀戒了,文殊坐骑是青毛狮,太乙坐骑如果是九头狮,岂不是存在过多重合,相似的地方太多了
太乙还会顶现庆云护体术、莲花托足之术,文殊也会莲花托足,燃灯会口吐白莲护体术,普贤也会莲花托足,慈航也会莲花托足
如果太乙真的一心向道,却又和西方中人走的最近,而且让自己的弟子全家一心相佛、与西方势力扯上关系,哪吒一家四口肉身成圣都去灵山了,金吒木吒,肯定也要跟着自己成为菩萨的两个师父投奔西方
依照 慈航的例子,也可以理解成:太乙真人只是修行时的称呼,太乙救苦天尊是证果的称呼,太乙真人只是太乙天尊的戏称,在《封神演义》原文一书中,太乙真人为“清微派”的创始人,自身则是清微派的教主,同时也是“玉虚十二仙”中唯一拥有“教主”之称的人物,暗示了太乙真人的原型。据《封神演义》原文第50回所述:在“黄河阵”坑三姑以混元金斗拿尽玉虚“十二仙”的战役中,提到太乙真人为“清微教主”(见《三姑计摆黄河阵》一回)。其原型即为道教清微派之中的著名神仙“太乙救苦天尊”。 原文中,太乙真人执掌的清微派,对应的是道教中的清微派,清微派侍奉太乙救苦天尊为主神之一
太乙真人有一定太乙天尊的继承性,参看道经《玉皇真经》载有:【志心奉请“乾元洞”天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天尊】一言。乾元洞”与“乾元山金光洞”近似一物二名之流的赶脚,太乙天尊被改编成太乙真人的灵感,或许就是来源于此处,可见太乙真人与太乙救苦天尊必然有联系就是了。
传说太乙天尊出现时,是在青色云炁上坐于九头狮子之上,太乙天尊左右站立救苦真人和大惠真人,后面有八十一灵官拥护,观想救苦天尊遍身金光,照亮自己的洞府(乾元洞)
唐代《道教灵验记》中记载,太乙天尊端坐于九色莲花,九色莲花下有九头狮子口吐火焰,天尊头上环绕九色神光,放射万丈光芒,金童玉女、众多真人、力士、金刚神王卫护身旁。又《青玄济炼铁罐施自全集》称他:身骑狮子,左手拿着 琉璃盂,右手持杨柳枝(这不是慈航的法宝么,太乙你抢了自己师妹(师弟)的东西?)和琼浆蘸洒,以救苦度亡。(太乙你还抢了慈航的饭碗)
太乙真人的顶现庆云护体术、莲花托足之术,对应太乙天尊的头顶神光、脚下的九色莲花,包括太乙真人的五莲池,其中两朵莲花被 金霞童子(金童)摘去,当作哪吒的塑身材料,太乙天尊的力士,对应黄巾力士,但太乙真人没有使用过黄巾力士,金刚神王是佛教护法神,居然会给清微派的道人当护法,太乙天尊手中的 琼浆蘸洒,对应太乙真人给哪吒喝的琼浆仙酒(原文诗曰:火枣琼浆原自异),至于九头狮,封神原文中并不存在这种狮子
我本来以为太乙真人是《封神演义》原创的名字,结果更早的记载中,已经有 太乙真人出现了:
“太乙真人”四字一名,最早出自于元代古籍《西游记戏文》杂剧第五本·二十出(水部灭火)记载:【“(雷云)吾太乙真人部下谢仙火伴,霹雳将军五雷使者是也。”】
“太乙真人”一名,亦出现于元末明初朝代的著作《道法会元》道经之中,此元末道经《道法会元》卷一百九十《太乙火府五雷大法》中记载——【右符乃太乙之元炁,万化之根源,学者佩之,可以斡旋元枢,摄邪皈正,返本还源,指挥万神,随机赴感。行持不辍,九灵降真,回车毕道,飞升上宫,为太乙真人。上天禁戒,非登真奉信,对圣设盟,不得轻泄。上干玄律,宜谨珍藏。】
——这个记载,把 太乙真人和“九灵”联系在了一起,九头狮子就是九灵元圣,而九灵元圣就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
太乙真人,在元代的宗教作品《三教搜神大全》神谱中的【玄天上帝篇】一文也有记载,但与同书卷七章之中的【哪吒篇】一文故事毫无关联 ,但真武大帝与哪吒的对头都是妖族魔头“石记”(即石矶)
太乙真人在《三教搜神大全》之中有一处描写:【玄天上帝(真武)乃元始化身,太极别体,上三皇时下降为太始真人,中三皇时下降太元真人,下三皇下降为太乙真人,至黄帝时下降为玄天大帝】
——这里记载的太乙真人是真武大帝的三大化身之一,都与元始天尊本为一体,太乙真人则是由元始天尊的下三皇(腿)所化。太乙救苦天尊也是元始的化身
太乙真人乃小说所写,是错误的说法,正统的典籍也记载了太乙真人,不是小说发明,是小说袭用并且篡改了道教内容,但哪吒之师是太乙真人的设定,确实是《封神演义》的原创,而且是首创的设定,在此之前,没有古籍记载哪吒的师父是太乙真人,之前的记载都是说哪吒的师父是 佛祖/世尊/如来/释迦牟尼
不过我觉得太乙真人是不是太乙天尊无所谓,反正都是被人编来编去的,有些作品把二者编成同一个人也很正常,如果玉帝成功让太乙真人称臣,应该就是封太乙真人作为太乙救苦天尊,成为自己的近侍,这也和道教的说法相对应,太乙真人擅长复活术和救魂术,用这个能力作为救苦救难的职责也很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