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到蝇蛆,但恐怕没多少人能准确说它们的模样。
抛开对它们本能的恐惧和反感来看,蝇蛆也算是生物进化出的一项完美别致的杰作。
它们的头部有一对非常尖锐、弯曲的挂钩,能有效地撕下食物。不管遇到何种食物,这对钩子都能帮它们挖出一条通道。跟其他软体动物一样,蝇蛆没有所谓的头、脚、腹之分。
但它们光滑的体表,却有几圈长满突起物的环状组织十分亮眼。也正是这些带状凸起的滚边,才使得蛆虫能在多变的环境中行动自如。否则它们是很难自由得穿梭在我们放久了的剩菜剩饭之中。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它们的呼吸方式。蛆虫的呼吸孔根本就没长在头上,而是巧妙地隐藏到了身体的尾部。这样一来,当它们的头部埋在腐烂的食物中时,还能继续进食。因为只要尾部还留在空气中,就能十分顺畅地呼吸了。
那么,问题来了它们的呼吸孔在尾部的话都怎么排泄呢?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了,蝇蛆一般只进食不排泄。即便部分有这一需求的蝇蛆,也只是会排出非常细小的排泄物。大概转个身的功夫就被自己的同伴给消灭掉了。这种“只吃不拉”的习惯也使它们成为大自然极佳的清道夫。
而从生态学来看,蝇类及其幼虫均属双翅目,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实际上,“蝇”的本义指的是吃食少繁殖多的虫子。而蝇蛆通俗来说算是苍蝇的孩子。丽蝇中学课本上我们就学过蝇类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它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蝇蛆)、蛹、成虫(苍蝇)四个阶段。当然,不同的蝇类完成这四个阶段的时间并不相等。但总体而言,它们的繁殖是非常快的。在夏天,不到一天的时间,它们的卵就变成蛆了。而1只雌蝇平均每次产卵100到200粒,每对家蝇一年内可繁殖10到20代,按生物学估计,家蝇一生有能力产1亿个后代,数量实在惊人。此外,成年的雌蝇排出的卵是非常小的。有人预测过,1克卵数量就达到了13000个左右。
目前而言,全世界已知的蝇类约有3000种,中国大概有约500余种。大多数蝇类的蛆虫是无害的,只是少数蝇类会寄生在人体内,引发蝇蛆病等,但其发病率是很低的。不同的蝇类对食物的嗜好也不同。比如有的喜欢吃甜瓜果、植物汁液、发酵产物等,有的则贪食腐肉、人畜粪便等腥臭的物质;大多数蝇类的蝇蛆又能细分为三个发育阶段,每个阶段都会脱皮。之后,它们就能成蛹,再羽化为成虫(苍蝇)。蝇蛆有一大弱点便是十分害怕光线。当强光照射时,就会拼命往食物底部钻。而温度对蝇蛆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当温度越高时,它所消耗的养料就越多,蝇蛆的生长发育就越快。蝇蛆越大,化成蛹也越大,成蝇也相对较为肥美了。由于其避光性,大多数的蝇蛆主要孳生在人畜粪便堆、垃圾、腐烂的动物尸体中。
历史上很早就开始利用这些蝇蛆来进行法医鉴定,一般来说,被害者死亡后数秒钟时间内苍蝇就会汇集过来。通过判断蛆虫的生长时间,可以精确地推断出谋杀发生、死者死亡的时间。因此,它们也一度成为法医学上侦察破案的好帮手。
可自古以来,我们大多数人一直将蝇蛆视为污秽之物,对它避而远之。直到上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才发现蝇蛆能降解环境废弃物,用来处理动物养殖的粪便。事实上,在全球蛋白质饲料短缺的当下,科学家一开始研究蝇蛆的重点就是提取其蛋白质。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早已提出倡议,开展可食用昆虫为主的“微家畜农场”研发与应用,以此为畜禽提供蛋白。甚至有科学家提取它的优质蛋白用于开发航天食品、药品等。一道法国名菜:活蛆奶酪
随着研究深入,他们发现通过对粪便进行破碎、翻转、通气等物理过程,使其充分地“暴露”在蝇蛆和微生物环境中,就能对粪便进行降解生物转化。这当中,蝇蛆的作用主要是进行酶降解。它们会分泌蛋白水解酶来消化其中的蛋白质。比如动物内脏的消化系统分泌的蛋白酶、酯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同时,它还能将废弃物中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等有机大分子快速地降解成易溶解、易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接下来,大约三分之二的小分子有机物通过蝇蛆新陈代谢进一步降解成二氧化碳、水及无机物质。另外约三分之一的有机物则通过生长发育转化成蝇蛆体本身。也就是说,它们能分解和吸收动物尸体上残留的养分,并将其转变为新的生命。目前研究发现,蝇蛆能让猪粪降解40%至80%。
2016年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张志剑副教授带领团队发现,蝇蛆肠道微生物能够降解动物粪便中的抗生素及耐药基因。无疑,这一新功能将会对解决中国饲养业抗生素残留污染及其耐药基因扩散难题提供新思路。
抛开对它们本能的恐惧和反感来看,蝇蛆也算是生物进化出的一项完美别致的杰作。
它们的头部有一对非常尖锐、弯曲的挂钩,能有效地撕下食物。不管遇到何种食物,这对钩子都能帮它们挖出一条通道。跟其他软体动物一样,蝇蛆没有所谓的头、脚、腹之分。
但它们光滑的体表,却有几圈长满突起物的环状组织十分亮眼。也正是这些带状凸起的滚边,才使得蛆虫能在多变的环境中行动自如。否则它们是很难自由得穿梭在我们放久了的剩菜剩饭之中。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它们的呼吸方式。蛆虫的呼吸孔根本就没长在头上,而是巧妙地隐藏到了身体的尾部。这样一来,当它们的头部埋在腐烂的食物中时,还能继续进食。因为只要尾部还留在空气中,就能十分顺畅地呼吸了。
那么,问题来了它们的呼吸孔在尾部的话都怎么排泄呢?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了,蝇蛆一般只进食不排泄。即便部分有这一需求的蝇蛆,也只是会排出非常细小的排泄物。大概转个身的功夫就被自己的同伴给消灭掉了。这种“只吃不拉”的习惯也使它们成为大自然极佳的清道夫。
而从生态学来看,蝇类及其幼虫均属双翅目,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实际上,“蝇”的本义指的是吃食少繁殖多的虫子。而蝇蛆通俗来说算是苍蝇的孩子。丽蝇中学课本上我们就学过蝇类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它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蝇蛆)、蛹、成虫(苍蝇)四个阶段。当然,不同的蝇类完成这四个阶段的时间并不相等。但总体而言,它们的繁殖是非常快的。在夏天,不到一天的时间,它们的卵就变成蛆了。而1只雌蝇平均每次产卵100到200粒,每对家蝇一年内可繁殖10到20代,按生物学估计,家蝇一生有能力产1亿个后代,数量实在惊人。此外,成年的雌蝇排出的卵是非常小的。有人预测过,1克卵数量就达到了13000个左右。
目前而言,全世界已知的蝇类约有3000种,中国大概有约500余种。大多数蝇类的蛆虫是无害的,只是少数蝇类会寄生在人体内,引发蝇蛆病等,但其发病率是很低的。不同的蝇类对食物的嗜好也不同。比如有的喜欢吃甜瓜果、植物汁液、发酵产物等,有的则贪食腐肉、人畜粪便等腥臭的物质;大多数蝇类的蝇蛆又能细分为三个发育阶段,每个阶段都会脱皮。之后,它们就能成蛹,再羽化为成虫(苍蝇)。蝇蛆有一大弱点便是十分害怕光线。当强光照射时,就会拼命往食物底部钻。而温度对蝇蛆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当温度越高时,它所消耗的养料就越多,蝇蛆的生长发育就越快。蝇蛆越大,化成蛹也越大,成蝇也相对较为肥美了。由于其避光性,大多数的蝇蛆主要孳生在人畜粪便堆、垃圾、腐烂的动物尸体中。
历史上很早就开始利用这些蝇蛆来进行法医鉴定,一般来说,被害者死亡后数秒钟时间内苍蝇就会汇集过来。通过判断蛆虫的生长时间,可以精确地推断出谋杀发生、死者死亡的时间。因此,它们也一度成为法医学上侦察破案的好帮手。
可自古以来,我们大多数人一直将蝇蛆视为污秽之物,对它避而远之。直到上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才发现蝇蛆能降解环境废弃物,用来处理动物养殖的粪便。事实上,在全球蛋白质饲料短缺的当下,科学家一开始研究蝇蛆的重点就是提取其蛋白质。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早已提出倡议,开展可食用昆虫为主的“微家畜农场”研发与应用,以此为畜禽提供蛋白。甚至有科学家提取它的优质蛋白用于开发航天食品、药品等。一道法国名菜:活蛆奶酪
随着研究深入,他们发现通过对粪便进行破碎、翻转、通气等物理过程,使其充分地“暴露”在蝇蛆和微生物环境中,就能对粪便进行降解生物转化。这当中,蝇蛆的作用主要是进行酶降解。它们会分泌蛋白水解酶来消化其中的蛋白质。比如动物内脏的消化系统分泌的蛋白酶、酯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同时,它还能将废弃物中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等有机大分子快速地降解成易溶解、易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接下来,大约三分之二的小分子有机物通过蝇蛆新陈代谢进一步降解成二氧化碳、水及无机物质。另外约三分之一的有机物则通过生长发育转化成蝇蛆体本身。也就是说,它们能分解和吸收动物尸体上残留的养分,并将其转变为新的生命。目前研究发现,蝇蛆能让猪粪降解40%至80%。
2016年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张志剑副教授带领团队发现,蝇蛆肠道微生物能够降解动物粪便中的抗生素及耐药基因。无疑,这一新功能将会对解决中国饲养业抗生素残留污染及其耐药基因扩散难题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