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病吧 关注:40贴子:106

你听说过肯尼迪病 肯尼迪氏症(SBMA)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肯尼迪病不同于运动神经元病!


1楼2021-03-29 13:11回复
    肯尼迪病
    肯尼迪氏症(SBMA),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全身肌束震颤,患者全身肌肉无力,特别是两下肢无力行走,舌肌萎缩通常是主要症状之一。这种病全球每4万人中便有1例,发病年龄段在30—50岁之间,患者大多是男性。


    2楼2021-03-29 13:14
    回复
      2025-08-26 03:09: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容易与运动神经元病混淆,患者生命通常不受影响。此病可依靠基因检测确诊。
      图片


      3楼2021-03-29 13:14
      回复
        1症状
        于15~60岁发病,平均27岁。青春期症状主要是肌肉痉挛和疼痛,全身和咀嚼肌疲劳,男性乳房女性化;中年男性(40~50岁)病程进展缓慢,常在发病前有多年的肌肉痛性痉挛。


        4楼2021-03-29 13:14
        回复
          主要表现为肢体近端(肩胛带和骨盆带)肌肉萎缩和无力,并随病情进展波及到远端,下肢重于上肢。延髓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肉也累及,出现舌肌萎缩和震颤、吞咽困难、构音不良和面肌无力,常伴有肌痛和肌束震颤,感觉正常,某些病例伴有位置性和动作性震颤。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上运动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5楼2021-03-29 13:14
          回复
            患者可出现女性乳房发育(50%~70%)等性器官和性征的异常,睾丸萎缩和生育能力降低。1/3患者右腹股沟疝。部分患者可有心理学测试的异常。


            6楼2021-03-29 13:15
            回复
              部分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其儿子或家系中的女性携带者也有糖尿病。而且携带者也可有感觉神经的损害和心理学测试方面的异常。


              7楼2021-03-29 13:15
              回复
                病因
                AR蛋白在神经细胞的存活和树突的生长中发挥作用。正常AR蛋白为110~112kDa,突变后为74kDa。截短了的AR蛋白形成不溶性的N末端蛋白片段,与其他多聚谷氨酰胺疾病一样,在细胞核内形成包涵体,后者与许多细胞内蛋白,如:分子伴侣、蛋白水解通路的各种成分等共存。


                8楼2021-03-29 13:15
                回复
                  2025-08-26 03:03: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突变后的AR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增加,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可导致神经细胞变性,也可减少精子的发生。至今包涵体是参与了疾病的发病机制抑或是一种保护机制尚未清楚。   与其他由三核苷酸重复序列扩增引起的遗传病一样,本病也有遗传早现现象(anticipation),即一代比一代提早发病,且一代比一代症状严重。此种遗传早现现象还受到父或母传递的影响,由父亲传递的疾病较由母亲传递的严重。发病年龄与(CAG)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呈反比。到21世纪初已发现p(CAG)n重复序列扩展的拷贝数越多,临床症状越重,发病越早。但在不同的家族和不同的群体中,SBMA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很大的差别。直接鉴定AR基因上p(CAG)n重复序列拷贝数已成为确诊本病的可靠指标。


                  9楼2021-03-29 13:15
                  回复
                    3病理
                    病理改变为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神经元明显减少,有核内包涵体,此种包涵体也存在于非神经组织,如阴囊皮肤、真皮、肾、心和睾丸。部分患者脊髓后角和后柱亦有损害。


                    10楼2021-03-29 13:15
                    回复
                      4诊断
                      肯尼迪病是X性连锁隐性遗传病,是雄激素受体基因第1外显子突变。诊断的金标准是基因检测。雄激素受体基因1号外显子CAG重复数测定。正常人的重复数为9~37,而Kennedy病患者则为38~   72。CAG的重复数与起病年龄和病情轻重之间具有相关性,重复数越多,发病年龄越早,病情越重。对病人的女性后代,及其母系亲属,应及时做携带者检查,为未来生育提供参考依据。


                      11楼2021-03-29 13:16
                      回复

                        病例
                        患者,温某,男,67岁。2015年12月20日就诊。


                        12楼2021-03-29 13:16
                        回复
                          主诉:渐进性四肢无力萎缩20年,加重半年。现病史: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当时主要表现为骑自行车上坡困难,患者当时未在意,上述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近15年来逐渐出现行走困难,不能上下楼,走路需双手扶墙才能行走,以及双上肢对称性萎缩,曾在医院多次按运动神经元病治疗,病情不见好转,后于2013年在医院就诊,查血清肌酸激酶(K)明显升高基因检测结果为:AR基因第一号外显子CAG 重复数48次。诊断为肯尼迪病。


                          13楼2021-03-29 13:16
                          回复
                            肌电图检查提示:广泛神经元性损害。家族史:自诉其父亲与长兄有类似病史,均已去世。


                            15楼2021-03-29 13:16
                            回复
                              2025-08-26 02:57: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西医诊断:肯尼迪病。
                              中医诊断:痿证,证属肝肾亏损,脾胃虚弱。治则:补益肝肾,健运脾胃。


                              16楼2021-03-29 13: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