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天合吧 关注:2贴子:17
  • 0回复贴,共1

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简称“天合转促中心”)是一家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的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中关村天合自2014年成立以来,着力打造专业的第三方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形成了围绕“需求侧引领、供给侧发力、服务侧助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架构。
天合转促中心的成立与国家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需求息息相关,中国经济正在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全新阶段,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五大瓶颈问题:多数科技成果不成熟——需要评价筛选、多数企业需求不精准——需要梳理挖掘、成果转化过程不持续——需要撮合、转化路径不科学——需要设计、转化资源不到位——需要整合。
为解决上述问题,天合转促中心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服务产品,围绕政府和产业园区共性需求,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化第三方评价、促进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落地。重点围绕成果熟化、需求精准、服务赋能三个方面发力。
天合转促中心在2017年研发成功中国首套科技成果评价团体标准——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成熟度评价体系T-CAM,通过三个纬度、33项指标,满分500分,可为各领域的科技成果、产品、项目出具客观、公正、科学的第三方专业评价报告。在此基础上,还分别研发了企业创新升级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E-CUM和落地项目支撑环境成熟度评价体系I-CUM。为成果供给侧、产业和企业需求侧提供标准化、易操作的评价工具。围绕解决地区产业和企业创新需求,通过开展企业需求两聚三精服务工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科技助力服务、骨干企业重大项目联创平台服务、企业创新产品市场升级拓展服务、企业创新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等服务,打造以需求侧引领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为做好服务侧助力的工作,天合转促中心独创了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 “6S”服务体系,通过模块化管理提升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包括:源头渠道服务(Source)、筛选评价服务(Select)、方案设计服务(Smart)、定向推送服务(Sales)、资源配置服务(Synergy)、过程促进服务(Service)。科技成果转化供给侧“大而不强”是一个难题,需要供给侧持续发力,天合转促中心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为科研院所、科技专家提供成果发布会、项目拍促会、产业前沿技术研讨会、企业需求对接会等系列活动服务。结合天合转促中心在信息化服务方面的专业能力和经验开发的天合数据云网聚焦政府、科技机构、各类企业、金融投资、社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需求,通过转化项目云市场、精准对接云工坊、科创资源云数据、科技传播云课堂四大功能板块,为地方提供强大的线上和线下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工作平台,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支撑服务融通,解决转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天合转促中心自成立以来,运行模式和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普遍认可,先后被中国科协认定为“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北京市科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京津冀三地科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北京科委创新创业专业开放平台”、“北京市京台科技合作平台”、“中关村综合创新服务平台”、“北京市海智服务平台”、“海淀区创新驿站”、“北京高新科技成果转化联盟”、中关村管委会“技术转移专业服务平台”、“中关村技术经理人联盟发起单位”、“中关村军民融合平台”、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单位之一)、国际技术贸易联盟、2020年全球百佳技术转移机构案例等。
天合转促中心目前已经与全国65个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经过7年的运营,已经形成了以天合总部为中心,以天合科技成果转化工程院、天合育成项目银行、天合育成数据服务公司为依托,覆盖全国的中关村天合直营地区科转广场、直管地市分中心、直通区县工作站、直属京区天合分部、直联全球区域办事处的组织架构体系。 天合转促中心已经成为国内一流的科技成果转化资源集聚平台,汇聚了213家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北京市科协210家学会、中国科协200家学会、中关村民营企业家协会800家会员企业、首都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国际机构等平台和机构的科技成果、创新产品、科学家、企业家、专业服务机构等优质资源。
天合转促中心团队由国内一流的科技成果转化复合型人才团队组成,其中博士3人、硕士7人,海归4人,分别来自新材料、信息技术、机械制造、投融资服务、知识产权等领域。创始人朱希铎先生(现担任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工程院院长)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高级工程师。中关村第一代企业家,曾经担任中国大型民营企业四通集团总裁、微软公司在华的第一家合资公司中关村科技软件有限公司总裁、松下电工(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自2005年起受中关村管委会委托开展“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 筛选和认定了193家北京科研院所。天合转促中心现任主任朱楠,中关村民营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科协九大代表、北京市科协海外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MPA导师、民建石景山区工委特研室成员,美国波士顿大学硕士。在美国摩根、丰田、宝马等国际公司一线从业,自2014年,做为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创始团队之一,策划并实施平台的搭建、运维和管理是中国第一个团体标准“科技成果市场成熟度评价规范”起草小组成员之一。
经过7年的运营,天合转促中心已经形成了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科技局等部门的合作共建本地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服务平台的成熟模式和运营管理办法。特别是在通过专业的评价筛选工具,过滤市场化成熟度高的各类科技成果,通过在当地开展“两聚三精工程”,深度挖掘产业和企业需求,精准对接科技成果和科研院所,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提供方案设计,过程促进、资源配置等系列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和案例。
在2020年,天合转促中心捷报频传,8月18日,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交易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发布上线,平台由中关村管委会牵头,联合中国技术交易所、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等单位共同建设,该平台上已经有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以色列、意大利、芬兰、日本、韩国等近20个国家的近百余家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入驻。中关村天合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以走出去的态度下沉需求侧,深入各地企业工厂调研企业需求,把握科技成果转化短板,积极寻求成果单位对接,进而提升需求侧的科技研发能力,增强区域产业科技创新力,为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交易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大量高质量的地区产业需求和企业需求。
在平台建设和运维方面,中关村天合石家庄科转中心通过三年的运营在石家庄8个区县建科技转化工作站,通过与石家庄科技局的合作,形成以市级平台为核心,区县科技局为节点的科技成果转化云服务+线下服务的系统,形成常态化挖掘并精准对接当地的企业需求,并促成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石家庄落地。
在培育地方技术交易市场方面,2020年,中关村天合组织实施的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衡水)大赛取得圆满成功,赛事由科学技术部指导,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衡水市人民政府主办,衡水市科学技术局承办,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共同组织实施。大赛历时一年,围绕衡水市行业重大关键共性需求、企业个性化需求,聚焦区域重点发展的“新型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技术难题,挖掘企业的技术创新难题及转型升级需求120余项,以“技术对接,揭榜比拼”的方式,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挑战赛现场采取同场竞技的方式,科研院所团队对企业的技术需求进行现场答辩比拼。经专家现场评议打分现场赛上共有36家企业与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技术合同交易金额达到5200万元左右,预计项目总投资6.6亿元左右。
历经8年的发展,在2021年,天合制定了 “一体、两翼,三驱动、四轮、”的新战略布局,着力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服务平台。其中,“一体”是指企业需求导向的两聚三精服务工程、“两翼”分别是供给侧科技创新资源网络服务平台、产业互联网数据信息云网服务平台。“三驱动”是民非平台-天合转促中心-促活动与组织、市场平台-天合育成公司-促项目与资本、合作平台-天合科创联盟-促资源与服务。“四轮”是品牌化系列促进活动、专业化转化服务工具、本地化运维职业团队、市场化转化项目银行。
天合转促中心始终秉持“集成创新、双向转促、系统服务、天作之合”的宗旨。作为一个专业的服务机构,天合以“搭科技成果转化之桥、拓产业创新发展之路”为己任,不断探索以需求为导向,以促进转化落地实效为目标,以破解技术成果转化的“达尔文死海”为方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新模式。


1楼2021-03-27 20:4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