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甲的长度有长有短,短的和短袄类似,在臀部附近;长的则可以一直到膝盖处,也有些更长的,几乎要到脚踝,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比披风略短。

(短比甲)

(长比甲)
比甲的起源最早记录于宋朝,在明代格外流行。最初被称为“背心”(这个叫法如今也是适用的~),相当于古时除去袖子的长罩衫。这种富有智慧的服装当然会广为流传啦,于是它也不负众望的传到了蒙古。

起初,比甲并不使用纽扣,和披风一样用系带作结。后来到了元朝后期,由于比甲确实穿脱方便,冷暖皆宜,蒙古那边的女子对于比甲也极其喜爱。元代出现纽扣以后,比甲便开始采用纽扣装饰,这样穿起来更加方便、迅速,而且也能更好的保暖。明代的比甲一般采用金属扣(子母扣)装饰,数量一般为5颗,属于贵族的穿搭产物。想必大家在影视剧里也能看到穿比甲的贵妇,这可是身份的象征啊!

(无扣)

(五颗金属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