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境,证道。
这一境界,一共分三层。
需要证心,证体,证技。
这三层并没有先后之分,是并列关系,先证哪一个都行。
三个都证,就算这个境界大成。
证心,即心境,
一个武者,证得了心,就可以做到战斗时候不犹豫,不徘徊。能够随时使出自身最强的状态去战斗。
如郭靖,他就是证得了自己‘为国为民’这个心境,从而跨入这个境界。
只要他这个心境不变,战力就是巅峰,不会衰落。
一些特殊上层武学的使用,对心境更是有严格的要求。
比如段誉的六脉神剑,就需要心境的配合,不然平时连使用都使用不出来。在少林寺一战,段誉父亲受伤,他心境大变,刚好契合六脉神剑的心境,所以一下压制了慕容复。
还有少林七十二绝技,也需要对应的心境,在小说里是说要佛学修为,其实看佛经就是达到这种心境最快的方式。如果心境不对乱练,身体就会出现毛病,慕容博和乔峰的爹都是例子。
还有倚天屠龙记里的乾坤大挪移,学习就对心境有要求,需要【无欲无求心境】
第二层,证体,
则是把内功修炼大成,外功修炼大成,身体修炼到最佳最巅峰的状态。
这一层,如果是天生力大无穷,会有天然有事。
第三层,则是证技。
这个技,就是武学,招式。
这一层,需要把融会贯通以往所学的所有武学,并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心境不同,创造出最适合自身的武学。这一层,根据平时积累的不同,创造出来的武学等级,也会差很多。
但只要能够创造出最适合自身武学的,就算证技成功。
所以在金庸小说里,那些使用自身自创武学的,比别人来使用,往往威力都要大很多。
举例的话,老顽固的空明拳,就是最适合自身的,结合了左右互搏天赋和老顽童这种老小孩心境。
杨过十六年后创造出黯然销魂掌,也算达到这个境界。
老五绝,基本上都达到这个境界大成的地步。
综合这个境界,也是金庸笔墨花费最多的。
金庸的几本书里,有很多武者证道的例子。
像慕容复,开头适合乔峰齐名的,
那时候,慕容复和乔峰,都是踏入第四境,并且证体成功。
但乔峰因为一些列的事情,证得自己的心境。
反正慕容复,要证的心境是复国,却因为一连串的事情,让他意识到,复国机会越来越渺茫。导致开头都快证得的心境,大幅倒退,从而战力也不断倒退。所以很多人觉得后面的慕容复名不副实,就是这个原因。
其他主角,大部分也都是在这一重境界。
笑傲江湖主角,但后期,心境证到了,体因为吸星大法也证到了,只是技没有证到。但他使用的是江湖无上绝学,虽然不是最适合自己的,奈何等级高,也超过很多证技了低级武学的人。
杨过在神雕侠侣完结时,是证得三境的证道大成。
郭靖是证道二重。
张无忌在学完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证得体境。
在武当山得到张三丰点播,领悟太极之心,算是心境小成。可惜后面太极之心算是张三丰临时灌输,之后就慢慢消退。一直到完结也没有证得自己的心境。
技方面,太满足自身绝学,没有自创武学。只是证道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