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际经》,名字就是它的短板,是“守”,守住本际、本体不放。是外道思想。
《楞严经》就很高明了,最早我认为《楞严经》是梵我论、常我论、本体论,其实是非常错误的,《楞严经》说,“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为了方便,先说了一个妄,来显出一个真,这是方便,这个真也是方便的真,妄也是方便的妄,其实另一个,都是真,你也可以说都是妄,就是这么回事。《楞严经》无“本体”可守。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非有非空,非非有非非空的中道义。

《楞严经》就很高明了,最早我认为《楞严经》是梵我论、常我论、本体论,其实是非常错误的,《楞严经》说,“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为了方便,先说了一个妄,来显出一个真,这是方便,这个真也是方便的真,妄也是方便的妄,其实另一个,都是真,你也可以说都是妄,就是这么回事。《楞严经》无“本体”可守。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非有非空,非非有非非空的中道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