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缘闭壳龟吧 关注:7,322贴子:33,371
  • 0回复贴,共1

浅谈龟类所需的五种营养物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针对龟类的营养需求及饲料配比大概介绍一下,不同的种类的龟食性不一,因而营养需求和饲料的配比方法也不一样,不可一概而论。
龟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维生素等五大营养元素。
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龟类的重要物质,占到龟体重的50%以上(除去骨骼和背甲),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龟吸收蛋白质以氨基酸的形式进行,氨基酸有20多种,其中有些是龟类所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摄取,这些氨基酸被称为必须氨基酸,若缺乏或不足,龟的生长将会受到抑制;另外一类氨基酸是龟体自身能合成的,饲料中缺乏对龟的生长基本没有影响。所以龟对蛋白质的需求特点是:一方面对蛋白质总量要求高,另一方面蛋白质中必须氨基酸必须足量。
龟对蛋白质的需求一般以稚龟最高,随着个体的增大,蛋白质的含量逐渐下降。最新的研究表明,淡水龟饲料中最合适的蛋白含量为44%~48%,其中,稚龟为48%,幼龟为46%~47%,成龟为44%,亲龟为45%,若饲料中的蛋白质缺乏,可导致龟的食欲下降,生长减缓和产卵下降,严重者引起免疫功能降低从而使龟患病率增高。
饲料中的蛋白质除了含量之外,蛋白质的品质也很重要,如饲料中的植物蛋白过多,会影响龟的吸收,这很可能与淡水龟对植物蛋白的吸收利用能力不强有关,这也可能与植物蛋白中必须氨基酸含量不足有关。另外不同种类的龟对氨基酸的要求不一样,陆龟就能很好的利用植物蛋白。物极必反,对于陆龟若常投食含蛋白质过多的黄豆,花生,甚至肉类,通常会导致龟的体内蓄积的蛋白质过多,从而使龟甲高低不平。对于水龟,投喂过多的蛋白质,也会造成蛋白质中毒。
脂肪
脂肪在龟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在同样的重量下,脂肪所释放的能量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多的多。脂肪对于龟的冬眠非常重要,只有在秋季体内蓄积足够多的能量,才能保证漫长的冬眠能量之需,所以龟在冬眠前更喜欢摄取高脂食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通常饲料脂肪含量可达6%,脂肪除作为能量物质外,还可以作为脂溶维生素的载体,有利龟吸收利用各种维生素,以保证获取更多的营养。脂肪在龟消化器官内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还有一部分保存于组织中,如皮下结缔组织、肝等。初步研究表明,淡水龟饲料中的脂肪含量以3%~5%为好,过多过少都不好,适度为宜。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也叫糖类,包括糖、淀粉和纤维素。主要功能是提供龟体能,构成龟的组织。碳水化合物在肠内被分解为葡萄糖而被吸收,但不是所有的碳水化合都能很好的被龟所吸收利用,一般以α淀粉最好。纤维素不能被龟吸收利用,饲料中的纤维素含量稍高时,龟的食欲会下降,影响对其他营养成分的吸收。一般而言,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以20%左右较为适宜。
维生素
维生素是动物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所必须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不提供能量,也不构成机体组织,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虽然需求量不多,但是必须由食物供给。在自然条件下,由于龟摄取的食物很广,所以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特别是投放单一饲料的情况下,龟常会得维生素缺乏症,很容易患各种病,甚至死亡。
维生素种类很多,根据其物理特性可以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和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泛酸、生物素、叶酸)。如果维生素在龟体内不足,会引起某些酶失调,导致新陈代谢紊乱,影响某些器官的正常功能。如缺乏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龟的生长会明显减缓;缺乏维生素C,则抗菌力减弱。同其他动物对比,龟对维生素的种类和数量上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维生素B6和维生素E的需求量较高,维生素D在龟饲料中要比鱼饲料中高些才行,因为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总之,在人工饲养龟的过程中,要饲料的种类多元化,可以喂一些瓜果蔬菜,如单一饲料为主,必须重视添加多种维生素。
矿物质
矿物质又称无机盐,是维持生命必须的物质,在动物体内以离子形态存在,参与调解渗透压和酸碱度,参与新陈代谢,并能形成龟体的组织结构,如龟甲等。动物体内的矿物质有十几种,根据在体内的含量可分为常量元素(占动物体重0.01%以上)和微量元素(占动物体重的0.01%以下)两类。前者有钙、磷、钠、钾、氨、镁,后者有铁、铜、锌、锰、碘等。钙和磷是组成龟甲的重要成分,龟饲料中钙的含量要求在3%以上,而磷的含量要求在1.5%以上。镁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中所必须的元素,龟对镁的需求量仅次于钙。钾和钠是主要的渗透离子;铁对造血有很大的作用,缺乏是可以引起贫血,影响生长发育。锌参与许多酶的组成,缺乏时候龟生长停滞、消瘦。锰是很多酶的激活剂,而且还是维持生殖正常的必要元素,龟缺锰时可出现骨骼发育不良,畸形或不育。
转自❗️无锡小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3-13 18:4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