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报道显示乳腺癌已经超越肺癌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癌症,乳腺癌也成为了一个社会关注的大问题。很多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内分泌治疗后都会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严重的骨质疏松可以导致脊柱变形,胸腰椎、髋部以及前臂远端的压缩性骨折等,造成疼痛并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因此,预防骨质疏松是乳腺癌患者的一大重要话题。
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约占总人数的60-75%,是患有乳腺癌人群中的很大一部分。这些患者往往都需要进行内分泌治疗,其原理是通过阻断雌/孕激素受体来抑制对雌/孕激素敏感的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而当乳腺癌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时,体内的雌激素受体被阻断,使得雌激素无法发挥作用。这样虽然使得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分化受到限制,但同时也抑制了雌激素的功能,其中就包括了维持骨密度。
雌激素有着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作用。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导致破骨细胞的抑制突然被解除,破骨细胞活性增加,从而加速骨质的丢失。这也是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
那么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出现了骨质疏松该怎么办呢?
定期监测骨密度: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应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查,了解自己的骨质情况。骨密度报告中的T值是我们重点关注的结果,T值的正常参考值为-1~1之间,在-2.5~-1之间为骨量减少,低于-2.5为骨质疏松。
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出现骨质疏松时应规律服用钙剂和骨化三醇,务必同时服用两种药物,以确保钙剂的吸收。同时还应该定期监测血钙的浓度,以免出现高钙血症。
降钙素的使用:降钙素可以降低血液中的钙并增加骨质中的钙含量。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降钙素的使用会降低血钙浓度,所以在使用前应补足钙量,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监测血钙浓度,避免低钙血症的发生。
双磷酸盐药物的使用:患者可以通过每年输注一次唑来膦酸维持骨密度,此药可以防止骨破坏、抑制骨吸收和增加骨量,还可以抑制恶性肿瘤骨转移带来的骨痛。其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输注后的发热。
地舒单抗的使用:地舒单抗是一种人IgG2单克隆抗体,与人RANKL结合,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作为一种新药,地舒单抗以副作用小、使用方式简单和提升骨密度效果显著的优点受到大家的欢迎。值得注意的是,地舒单抗和唑来膦酸两种药物不可同时使用,两药选用其一即可。

骨质疏松重在预防。对于尚未出现骨质疏松的患者,应该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多运动多晒太阳,定期监测骨密度,出现问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约占总人数的60-75%,是患有乳腺癌人群中的很大一部分。这些患者往往都需要进行内分泌治疗,其原理是通过阻断雌/孕激素受体来抑制对雌/孕激素敏感的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而当乳腺癌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时,体内的雌激素受体被阻断,使得雌激素无法发挥作用。这样虽然使得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分化受到限制,但同时也抑制了雌激素的功能,其中就包括了维持骨密度。
雌激素有着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作用。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导致破骨细胞的抑制突然被解除,破骨细胞活性增加,从而加速骨质的丢失。这也是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
那么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出现了骨质疏松该怎么办呢?
定期监测骨密度: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应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查,了解自己的骨质情况。骨密度报告中的T值是我们重点关注的结果,T值的正常参考值为-1~1之间,在-2.5~-1之间为骨量减少,低于-2.5为骨质疏松。
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出现骨质疏松时应规律服用钙剂和骨化三醇,务必同时服用两种药物,以确保钙剂的吸收。同时还应该定期监测血钙的浓度,以免出现高钙血症。
降钙素的使用:降钙素可以降低血液中的钙并增加骨质中的钙含量。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降钙素的使用会降低血钙浓度,所以在使用前应补足钙量,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监测血钙浓度,避免低钙血症的发生。
双磷酸盐药物的使用:患者可以通过每年输注一次唑来膦酸维持骨密度,此药可以防止骨破坏、抑制骨吸收和增加骨量,还可以抑制恶性肿瘤骨转移带来的骨痛。其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输注后的发热。
地舒单抗的使用:地舒单抗是一种人IgG2单克隆抗体,与人RANKL结合,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作为一种新药,地舒单抗以副作用小、使用方式简单和提升骨密度效果显著的优点受到大家的欢迎。值得注意的是,地舒单抗和唑来膦酸两种药物不可同时使用,两药选用其一即可。

骨质疏松重在预防。对于尚未出现骨质疏松的患者,应该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多运动多晒太阳,定期监测骨密度,出现问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