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1211
名称:海葵
活跃时间:8月3日—8月9日
巅峰强度:45m/s
路径:登陆浙江象山鹤浦镇
要说2012年国内风季最闪亮的一颗明星,那非1211海葵莫属。它打破了浙江长达5年的空台,给华东带来了一场大灾。从路径、时间、强度各方面来讲,“海葵”其实跟同样在象山县登陆的0008杰拉华很像:二者均于8月上旬生成于20N以北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属于高纬度生成的台风。“海葵”生成后因受干空气的干扰强度迟迟未获得发展,在冲绳岛以北通过时眼壁置换失败,和0008杰拉华一样成为了一个“大烂眼台风”。不过与0008杰拉华有所不同的是“海葵”进入东海后得到了来自西南季风的水汽补充,对流开始爆发,并在登陆前6h达到了自己的巅峰强度——强台。“海葵”登陆前夕西伸的副高加强了北抬,使得“海葵”在登陆前由正西转向西北方向移动,于8月8日凌晨以13级的强度在浙江象山沿海登陆。登陆后受浙江丘陵地形的摩擦“海葵”强度逐渐减弱,最终在皖南山区消散。
受“海葵”影响,浙江中北部地区出现暴雨、大暴雨,并伴有8级以上大风。其中宁海胡陈雨量达540毫米,地处台州外海海岛的东矶、大陈录得16级阵风,登陆地鹤浦镇阵风14级。浙江全省因灾损失236亿元(其中宁波超100亿,台州、湖州均超30亿)。上海大部阵风9级以上,杭州湾、长江口阵风11-12级,因灾损失7亿元;江苏苏南地区出现100毫米以上的雨量和8级以上大风,尤其是响水12小时雨量超过500毫米,安徽南部地区亦出现暴雨天气,两省损失均超30亿元;“海葵”在苏沪皖三省市共造成6人遇难。此外江西省东北部也遭遇“海葵”带来的暴雨袭击,景德镇全市面雨量超350毫米,全省因灾损失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