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吧 关注:52,525贴子:1,906,518

杜鹃花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 杜鹃花褐斑病
病原:尾孢菌
寄主:杜鹃花、满山红
发生期:4-7月
为害特点:病初叶上产生红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展成近圆形或受叶脉限制为多角形病斑,直径1~5mm。病斑叶片正面色深,而背面色浅,叶缘的病斑可以相互连结。潮湿时多在病部表面生灰黑霉点。
防治要点:
(1) 注意田园卫生,清理落叶集中烧毀。夏季保持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大。
(2)发病期间,用40%多硫悬浮剂300-4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500-800倍液喷洒防治。


IP属地:四川1楼2021-02-09 15:22回复
    2、杜鹃花叶枯病
    病原:盘多毛孢菌
    寄主:毛杜鹃、满山红
    发生期:6~10月
    为害特点:该病主要发生在老叶,也可为害嫩叶。病害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形成不规则的叶缘、叶尖干枯,严重时可达叶片的1/2~2/3。病斑黄褐色,病部与健部分界明,边缘色稍深,上面生黑色粒点。该病在虫害严重或缺铁致使生长衰弱的植株上较重。严重发病时植株叶片大部分脱落,导致植株生长衰弱,发育不良,花蕾数量减少。
    防治要点:
    (1) 清除落叶,集中烧毀。
    (2) 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1%丙环唑乳油2000-3000倍液交替喷洒防治。


    IP属地:四川2楼2021-02-09 15:23
    回复
      2025-05-16 00:23:04
      广告
      3、杜鹃花叶肿病
      病原:外担菌
      寄主:毛杜鹃、无忧树、秋枫
      发生期:3~5月
      为害特点:主要为害嫩叶和幼芽。叶正面病部起初呈铁绿色斑,以后凹陷略呈圆形,直径3-12mm。病部叶背肥厚,呈弧形状隆起,暗褐色至红褐色,表面被白色粉末,最后叶片干枯脱落。
      防治要点:
      (1) 做好冬季和春季防寒,提高植株抗寒能力。
      (2) 病前,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用40%多硫悬浮剂300~4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喷洒。


      IP属地:四川3楼2021-02-09 15:24
      回复
        4、杜鹃花小叶病
        病原:缺锌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寄主:杜鹃花、山瑞香
        发生期:4~10月
        为害特点:感病植株枝梢至顶端叶片明显变小,叶质硬脆,叶缘向背面翻卷,叶色缺绿,长出黄褐色锈斑,叶片尖端黄白色;枝梢节间缩短,叶片聚生,成簇束状,植株生长不良;花蕾减少,退开花,花少而小,严重时整株死亡。此病早春至秋季均能发生,以夏季为重。
        防治要点:
        改良土壤,使土壤pH值<6。少施磷肥和化肥,适施氮肥和有机肥。发病时可施用11.25-22.5kg/hm^2硫酸锌。


        IP属地:四川4楼2021-02-09 15:24
        回复
          5、杜鹃花黄化病
          病原:缺铁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寄主:杜鹃花,除此还为害栀子、茶、广玉兰等
          发生期:全年均可发生
          为害特点:感病叶片初期叶脉间褪绿失去光泽,然后叶肉变黄白色,叶脉尚青绿,使叶片上的绿色呈网纹状,最后全叶完全黄化或黄白色,沿叶尖、叶缘向内干枯,病叶易脱落。本病主要发生在多石灰质的土壤,或长期施用的水肥偏碱性的地区。此病早春即见发生,至接近秋季时发病最多。
          防治要点:
          (1) 改良土壤,使碱性土壤变为酸性土壤。
          (2)用0.2%~0.3%硫酸亚铁灌浇根系。地上部可用纯硫酸亚铁0.1g、乙二胺四乙酸二纳0.14g、水500mL配制成的溶液,叶面、叶背均匀喷洒,每隔3-5天1次,连3~4次。


          IP属地:四川5楼2021-02-09 15:25
          回复
            6、杜鹃花茎腐病
            病原:疫霉菌
            寄主:除杜鹃外还为害马樱丹、软枝黄蝉等
            发生期:4~7月
            为害特点:主要侵害根颈部及根系,根颈受害后出现褐色凹陷病斑,表皮常脱落,木质部剖视可见棕褐色条纹。病菌侵染根系导致根部坏死,影响营养吸收,致使地上部生长不良,叶片无光泽,发黄,老叶早衰脱落。
            防治要点:
            (1)雨天注意排水,避免土壤枳水。
            (2)发病初期可用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0%井冈霉素800-1000倍液等药剂,加磷酸二氢钾500倍液、802植物生长调节剂3000-8000倍液浇根防治。


            IP属地:四川6楼2021-02-09 15:26
            收起回复
              7、杜鹃三节叶蜂
              科属:膜翅目三节叶蜂科
              寄主:毛杜鹃、杜鹃花
              发生期:全年均可发生,世代重叠,以2-4月发生最重
              为害特点:幼虫喜食嫩绿、生长良好的叶片,而黄叶、过老的叶片或刚萌发出的嫩叶几乎不取食。被害后叶片残缺不全,甚至仅留叶脉,严重时叶片被吃光。此虫害在环境阴湿、管理不善、杂草丛生的园地中发生较多,盆栽杜鹃发生少。
              防治要点:
              (1) 清除田间杂草
              (2) 杜鵑三节叶蜂盛发时,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4000-5000倍液防治。


              IP属地:四川7楼2021-02-09 15:26
              回复
                8、杜鹃冠网蝽
                科属:半翅目网蝽科
                寄主:毛杜鹃、杜鹃花等
                发生期:一年发生10代,一般6-9月高温干旱天气易发
                为害特点:以若虫和成虫为害寄主植物的叶片,吸食汁液排泄粪便,使叶背呈现锈黄色,叶片正面出现针点状白色斑点,严重时全叶失绿苍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致使植物生长缓慢,提早落叶。
                防治要点:
                (1) 保护天敌,杜鹃冠网蝽天敌有草蛉、蜘蛛、蚂蚁等,其中草蛉是优势种,在它盛发期避免喷洒农药。
                (2) 在杜鹃冠网蝽为害盛期,可用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防治。


                IP属地:四川8楼2021-02-09 15:27
                回复
                  2025-05-16 00:17:04
                  广告
                  杜鹃花常见病害杜鹃花性喜凉爽湿润气候,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值在5.5~5.6之间的酸性土壤。对光照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晒,在烈日下嫩叶易灼伤枯死。最适生长温度为15℃至20℃,若温度超过30℃或低于5℃则生长趋于停滞。
                  为更好使杜鹃花在北方生长,现根据多年来的经验及其习性,与大家共同探讨杜鹃常见的病害:
                  生理病害
                  水分失调
                  由于杜鹃花的根系为浅根性纤细根群,既怕旱又怕涝,浇水不当,轻则落叶,重则死亡,因此浇水是否得当就成为养好杜鹃花的关键之一。
                  1.土壤以保持湿润为度,如上壤中水分过多,根部缺氧造成无氧呼唤,使乙醇积累会导致根部发黑腐烂坏死。
                  2.土壤中长期缺水,导致植株细胞的紧缩度消失,嫩枝下垂,继而影响花的生长,直至叶片枯萎,破坏体内循环,严重时造成死亡。
                  3.杜鹃花根浅而纤细,吸肥能力很差,施肥过于浓稠或施化肥稀释不够,造成肥液浓度超过了根部细胞液的浓度时,使植株体内的水分反渗入土壤中,导致失水。
                  防治水分失调的措施主要有:春、夏、秋三季浇水,盆土不干不浇,一般2至3天浇水一次,但每天都应检查一遍,适当给水。冬季在室内少浇水,待盆土干了,再浇水。施肥要坚持“薄肥勤施”的原则,不要施过于浓稠的肥料,且不能掺有粪渣,应用稀薄的液肥,且需经过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
                  营养缺乏
                  造成杜鹃花植株营养缺乏的原因很多,如水分失调、光照不足或灼伤、土壤养分贫瘠、含芒硝盐碱或逐渐碱化等等,都能造成植株的营养缺乏。再例如土壤中一些微量元素缺乏,如铜、硫、铁、锰等任何一元素缺乏,植株都表现为失绿黄化,称为缺素症。症状及解决办法见文尾表格。
                  施肥大致分三个阶段。即春施花前长蕾肥,花后施肥及分化肥;施长蕾肥主要促进花芽分化,应以磷肥为主。长蕾肥春鹃在3月前施1至2次,夏鹃宜在4月前后施入,绝不能多施氮,否则造成枝叶徒长并造成花蕾萎缩或落蕾,以至前功尽弃。杜鹃花谢后,应立即摘去残花,避免其结实,并及时施入以氮肥为主的肥料2至3次,每隔一周再施一次,以促进新梢抽生粗壮,枝叶繁茂,和补偿植株在开花时消耗的养分。为了防止杜鹃花叶片黄化,应加施硫酸亚铁+柠檬酸+水(1:1:100),根外施肥连续2至3次;或0.03%硫磺可使黄叶变绿。一般情况下,每月追肥一次,落叶杜鹃进入温室后,休眠期可不施肥,而常绿杜鹃每月照常施肥一次。施肥量视植株的生长势和植株的大小而定,一般来说,植株大,生长健壮的,可用2至3份肥料加水7至8份稀释后施入。如植株小,那肥液浓度更应淡一些,肥水比例1:9,至于生长不良的,应更淡一些,甚至暂不施肥。


                  IP属地:四川9楼2021-02-09 15:36
                  回复
                    下列病害只是其中的极少部分,病菌所造成的病害尽管不同,但防治办法基本相同,除长期坚持通风外,常见药剂如下:
                    1.根部病害。由各种细菌的寄生所引起的根部腐烂或长成肿瘤。常见有根腐病、根瘤病等。
                    如根瘤病:病株根部受害,引起地上部分生长衰弱,叶片萎缩、干枯。根上出现褐斑、软腐等症状后腐烂脱皮,木质部呈黑褐色,干枯后有时出现较大型黑褐色粒状物,即病原菌菌核。药物治疗一般在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同时用20%甲基立枯磷300至500倍液灌根。
                    2.枝干病害。常见的有茎腐病、溃疡病等。病状为枝干腐烂,表皮开裂,枝脂流溢,枝条有斑点、污点、肿瘤等。
                    3.防治方法:
                    A.石硫合剂。用石灰、硫磺、水(1:2:10)熬制(熬制时间为50分钟左右)的红褐色透明的液体,波美度27至28度。兑水使波美度为5度。春季发前进行喷施可防治多种病害。
                    B.多硫化钡(70%)400倍液进行喷施。
                    C.多菌灵。一般使用50%可湿性粉剂1∶250和1∶500两种溶液,具有对植株保护和治疗的作用。
                    3.花叶病害。常见的有叶斑病、黄化病、叶肿病等。
                    所用药剂为:
                    A.波尔多液(1:1:200)。用硫酸铜和石灰乳配制的天蓝色药液呈碱性。能预防多种病菌造成的病害。
                    B.80%大生M-45可湿粉600倍液,每10天喷一次。
                    C.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天喷一次。
                    杜鹃缺素症状及解决办法:
                    杜鹃缺氮,植株自下部起黄化失绿,叶脉淡红色。处理措施:根外追施尿素0.2~0.5(施用浓度%);
                    杜鹃缺磷,老叶呈暗绿色,茎和叶脉变成紫红色,出现坏死区。处理措施:根外追施磷酸二氢钾0.2~0.5(施用浓度%);
                    杜鹃缺钾,叶片出现斑驳的缺绿区,叶缘和叶尖产生坏死区。处理措施:根外追施磷酸二氢钾0.2~0.5(施用浓度%);
                    杜鹃缺铁,从幼叶和生长顶端开始黄化,叶边缘变褐枯死。处理措施:根外追施、喷施浇灌同时进行,硫酸亚铁0.02~0.05(施用浓度%);
                    杜鹃缺硫,幼叶开始失绿,但不枯萎,叶边缘变褐枯死。处理措施:根外追施硫酸亚铁0.02~0.05(施用浓度%);
                    杜鹃缺铜,幼叶和生长顶端开始失绿,嫩叶枯萎。处理措施:根外追施硫酸铜0.02~0.05(施用浓度%);
                    杜鹃缺锰,幼叶叶脉之间开始发生坏死病斑,嫩叶不枯萎。处理措施:根外追施硫酸锰0.05~1(施用浓度%)。


                    IP属地:四川10楼2021-02-09 15:37
                    回复
                      收藏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2-09 15:37
                      回复
                        杜鹃花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红蜘蛛
                        1、症状:主要吸取植株的汁液并使叶片出现灰白色斑点。严重时造成叶片转黄脱落。新梢生长差,树势减弱。
                        2、发病规律:6-8月高温,干旱时危害尤为严重,但大雨及多雨天气则危害较轻。
                        3、防治方法:在冬季清除枯枝落叶以消灭约冬成虫,在3月开始发生危害时用10%天皇星乳油1000倍液,7051杀虫素(灭虫灵)3000倍液或哒嗪酮(速螨酮)1000倍液喷杀。
                        二.缺铁黄化病
                        杜鹃缺铁黄化病又称黄叶病、褪绿病,是各地盆栽杜鹃常见的病害。
                        1、症状此病多发生在嫩梢新叶上。初期叶脉间叶肉褪绿,失去光泽,后逐渐变成黄白色,但叶脉保持绿色,使叶片上的绿色呈网纹状。随后黄化程度逐渐加重,除较大的叶脉外,全叶变成黄色、黄白色,严重时,沿叶、叶缘向内枯焦。
                        2、发病原因杜鹃缺铁黄化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土壤缺铁或铁素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叶片变成黄绿色。在一般情况下,有下列几方面情况:在石灰质碱性土壤中,能被利用的可溶性二价铁,被转化为不溶性的三价铁盐而沉淀,使根部不能吸收;盆栽花卉浇水频繁,使土壤中的可溶性铁过多的淋洗流失;在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过高的地区,植株根系发育受影响,根部正常的生理活动不能进行,降低根部吸收铁素的能力。
                        3、防治方法杜鹃喜酸怕碱,要避免栽植在碱性和含钙质较多的土壤中;庭园露地种植,不要靠近水泥、砖墙或用过石灰的地方。盆栽杜鹃花宜用酸性土,若土壤偏碱可添换酸性土;苗圃地栽植杜鹃花,可施用堆肥、绿肥或其它有机肥料,这些肥料中产生的有机酸可溶解土壤中不溶性铁,使植株较易吸收。或者以硫酸亚铁混入在肥料中施用,其配制是:硫酸亚铁2.5-3公的,油粕5-7.5公的,粪10-15公斤,水200-250斤,混合后,待其腐熟成黑色后即可使用。此种方法效果良好。在偏碱性的土壤中,可浇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此溶液的PH值为4.7,能使碱性土壤变为酸性土壤,即可使嫩叶黄化现象得到治疗,同时酸酸二氢钾中还有磷、钾元素,利于开花和提高花量。经常浇施硫酸亚铁溶液,会使土壤中硫及有效铁成分过多,使植物中毒,可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4克,硫酸亚铁(化学纯)0.1克,混合溶入500毫升自来水中,进行叶面喷施,叶片正、背面均要喷及,3天1次,持继数次,可获得良好效果。
                        三.灰霉病
                        1、症状灰霉病发生于杜鹃的叶和花部。冻害常是叶部发病的诱因。春季,在室内外栽培的杜鹃的花部常感染灰霉病。发病初期,花瓣上出现坏死斑点,扩展委快,并相互连接形成大型病斑。在湿度高的条件下,病部产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层,灰霉病因此而得名。
                        2、病原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病原菌的子实体从菌丝或菌核生出。分生孢子梗丛生,灰色,后转褐色,分生孢子卵形。其有性世代富氏葡萄孢盘菌属子囊菌亚门。


                        IP属地:四川12楼2021-02-09 15:43
                        回复
                          一、褐斑病
                          病症:它感染了褐斑病叶片会有褐色的斑点,后期将逐渐变大,叶片也会随之脱落,会影响花蕾的发育和开花。
                          解决办法:如果发现植物染病,要及时摘掉叶片,喷洒适量波尔多液来消除。平常养护时要多通风,除了浇水外还要经常喷水,保持湿度。

                          二、黄化病
                          病症:黄化病通常都是表现在植株顶端的叶片上,叶片边缘会变的焦黄,主要原因是缺铁,特别是土壤碱性过高的地区。
                          解决办法:发现这种现象要定期喷洒矾肥水,或者是直接用食醋也行。若是病症比较严重,可在土壤中戳几个小洞,浇灌硫酸亚铁溶液,这样能迅速增加铁元素。

                          三、根腐病
                          病症:根腐病就是指植物的根茎部分,发病时根茎会有褐色斑点,逐渐腐化并会向上蔓延,植株就会慢慢萎蔫。
                          解决办法 :发病时要及时喷洒药剂,若是比较严重要脱盆,清洗根茎,重新栽种。日常养护时要正确浇水,若是用自来水要经过晾晒后再用。


                          IP属地:四川13楼2021-02-09 15:45
                          回复
                            杜鹃褐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在治理的时候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不了解的朋友可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

                            1、发病症状
                            在感染这种病的时候,植株的叶片就会受到伤害,最先发病的是植株下面一些比较老的叶片。在刚开始发病的时候,植株的叶片上面会有一些红色的小斑点,在后来就会慢慢的长成圆形。这种病斑不是很大,一般是在四、五毫米左右,在染病一段时间之后,这些病斑的中间部位就会变成灰褐色或者是灰白色。

                            2、发病特点
                            这种病主要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在开始感染的时候是一个褐色小点,在后期的时候它不断生长,有可能整个叶片上面都是病斑。这些病斑连在一起就会产生一些灰褐色霉菌孢子,让植株的叶片从叶柄部位开始发病,叶子的颜色也会从绿色变成黄褐色,然后就会脱落。如果不对它进行及时的治理,那植株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它的观赏价值也会降低。

                            3、抗病品种
                            想要植株感染这种病变的几率变小,我们在刚开始种植的时候,就要选择那些抗病性好的种子。南极、五宝珠这些品种的抗病性比较强,对于那些不想过多管理杜鹃的人们可以种植这些品种。在种植之前,我们要对种子进行筛选,将那些干瘪或者是感染病菌的种子挑选出去,使用那些饱满强壮的种子。只有使用的种子质量好了,那么它以后的生长才能更好,感染病菌的几率也会变小。

                            4、栽培管理
                            在种植的时候,我们要对植株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使用那些没有病虫害的幼苗。在种植的时候要注意通风,还要控制泥土的湿度,种植的密度也应该大一些。只有植株之间的通风效果好,它们感染病菌的几率才会小,这样它的生长才能更加理想。在平时我们要给它浇水施肥,不能使用碱性的水,可以适量的使用一些液态有机肥。

                            5、化学防治
                            在植株叶片伸展的时候,我们一个月可以给它喷洒两次的波尔多液,这样就能够将一些病菌孢子给杀死。等到植株开花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它喷洒适量浓度的甲基托布津,一周使用一次就可以,这样可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在后期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使用一定的杀菌药剂给它进行喷洒,让植株减少得褐斑病的几率。

                            小编认为想要治疗杜鹃花的褐斑病,让植株更加健康的生长,我们在平时的时候就要做好一定的预防措施。我们要明白这种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知道它的病症有哪些,然后才能对它进行相应的治疗。在栽培植株的时候,我们就要选择那种抗病性比较好的幼苗,这样植株以后染病的几率就会变小。在平时的时候还要对植株进行适当的修剪,增加植株之间的通风性,为了让它的长势更好,还要使用适量的肥料和水分。在植株展开叶子之前,我们还可以给它喷洒适量浓度的药剂,这样可以很好预防病害的发生。


                            IP属地:四川14楼2021-02-09 15:51
                            回复
                              2025-05-16 00:11:04
                              广告


                              IP属地:湖北15楼2021-02-09 22: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