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褐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在治理的时候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不了解的朋友可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

1、发病症状
在感染这种病的时候,植株的叶片就会受到伤害,最先发病的是植株下面一些比较老的叶片。在刚开始发病的时候,植株的叶片上面会有一些红色的小斑点,在后来就会慢慢的长成圆形。这种病斑不是很大,一般是在四、五毫米左右,在染病一段时间之后,这些病斑的中间部位就会变成灰褐色或者是灰白色。

2、发病特点
这种病主要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在开始感染的时候是一个褐色小点,在后期的时候它不断生长,有可能整个叶片上面都是病斑。这些病斑连在一起就会产生一些灰褐色霉菌孢子,让植株的叶片从叶柄部位开始发病,叶子的颜色也会从绿色变成黄褐色,然后就会脱落。如果不对它进行及时的治理,那植株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它的观赏价值也会降低。

3、抗病品种
想要植株感染这种病变的几率变小,我们在刚开始种植的时候,就要选择那些抗病性好的种子。南极、五宝珠这些品种的抗病性比较强,对于那些不想过多管理杜鹃的人们可以种植这些品种。在种植之前,我们要对种子进行筛选,将那些干瘪或者是感染病菌的种子挑选出去,使用那些饱满强壮的种子。只有使用的种子质量好了,那么它以后的生长才能更好,感染病菌的几率也会变小。

4、栽培管理
在种植的时候,我们要对植株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使用那些没有病虫害的幼苗。在种植的时候要注意通风,还要控制泥土的湿度,种植的密度也应该大一些。只有植株之间的通风效果好,它们感染病菌的几率才会小,这样它的生长才能更加理想。在平时我们要给它浇水施肥,不能使用碱性的水,可以适量的使用一些液态有机肥。

5、化学防治
在植株叶片伸展的时候,我们一个月可以给它喷洒两次的波尔多液,这样就能够将一些病菌孢子给杀死。等到植株开花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它喷洒适量浓度的甲基托布津,一周使用一次就可以,这样可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在后期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使用一定的杀菌药剂给它进行喷洒,让植株减少得褐斑病的几率。

小编认为想要治疗杜鹃花的褐斑病,让植株更加健康的生长,我们在平时的时候就要做好一定的预防措施。我们要明白这种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知道它的病症有哪些,然后才能对它进行相应的治疗。在栽培植株的时候,我们就要选择那种抗病性比较好的幼苗,这样植株以后染病的几率就会变小。在平时的时候还要对植株进行适当的修剪,增加植株之间的通风性,为了让它的长势更好,还要使用适量的肥料和水分。在植株展开叶子之前,我们还可以给它喷洒适量浓度的药剂,这样可以很好预防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