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_业吧 关注:1,821,655贴子:7,306,443
  • 0回复贴,共1

掘金2021:三大风口,四大机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21年即将到来,新的生活、新的奋斗马上开启。站在当下,我们不仅要总结过去,汲取2020年的经验;更要展望未来,及早做好规划,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抢占先机。
那么,2021年有哪些机遇需要重点关注?投资家网在采访了诸多投资者、商业大佬、创业者的基础上,总结出了2021年整个新经济领域的三大机遇以及将会爆发的四大风口,供大家参考与讨论。

三大风口
中小企业之年
2020年,堪称是中国互联网的反垄断元年。因为最高法律《反垄断法》实行已有12年,但此前从来没有正式将互联网行业专门纳入,此前的监管也未对巨头们的垄断行为有太多真刀真枪的规制。
但2020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作为实施以来的首次大修,《反垄断法》将互联网的垄断行为纳入了规制范围,并提高处罚标准。
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提出要预防和制止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引导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
此外,国家也对蚂蚁、美团等巨头举起了监管利剑,巨头们纷纷被请喝茶,没上市的上市被推迟,上市的股价遭遇暴击。
毫无疑问,互联网反垄断强监管的时代将要来临。对于巨头们而言,2021年的发展有三大关键词,那一定是:合规、合规、合规!监管风暴下,互联网超级平台的扩张步伐会有所放缓,扩张手段也会受到诸多限制,尤其是必须得比照着国家的反垄断法,一一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整改。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它们相对巨头们的议价权将会大大增强,终于可以挺着腰板对抗“二选一”“吸血佣金”等不合理要求;行业竞争环境也会更加公平,“大树底下不长草”、创业者被迫站队或被收割的局面将大大优化;拥有资源也会更加丰富,许多平台、数据将会被当作基础设施开放。
事实上,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是大势所趋,因为发达国家的产业政策非常注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重心也多是集中于改善环境、降低风险。未来我国完成城市化后,具有“五六七八九”典型特征创新的中小企业,在推动创新和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会更加凸显。
5G成为产业加速互联网+5G时代是绝佳的创业的机遇,如果你遇到了挫折瓶颈,如果你不想用自己的青春成就他人的梦想,帮助你改变你的人生方向, 时间越长收入越高,想创业的朋友加 183加上2298再连接3482只要你看懂,你将会获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2020年“新基建”是一大热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都会大大提速,但其中最看得见、最能短时间内见效的,还是5G。
2021年,将是5G商用的关键年份。按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的说法,截至2020年10月,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71.8万个,是全球最大的5G网络,5G终端连接数已经超过1.8亿。在2021年,5G新建基站将超过100万个。
过去5G商用最头疼的“应用场景”,将在2021年逐步走向成熟。5G三大应用场景已初露锋芒, 代表高带宽、 高速率的赛事直播, 代表低时延、 高响应的自动驾驶以及代表海量机器连接的物联网已经脱颖而出,这些行业有望在2021年最先迎来爆发。
《2020年5G通信产业创新与投资趋势》报告预测,2020年-2025年,我5G通信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标准的落地、终端产品更新换代以及更加成熟的场景应用将给全社会带来经济增长,预计在2025年,我5G通信市场规模将达到3.8万亿元,5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8%。
5G商用带来的种种变化,将会超过过去30年的总和。2021年,5G+领域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产业互联网重构新经济
2003年SARS(非典型肺炎)带动了第一轮PC(个人电脑)互联网的加速,而2020年的新冠疫情则是大大加速产业经济向数字化的转型,整个社会的逻辑正在改写。
居民隔离在家,曾经熟悉的线下逛街购物、上班上课都一度中断。好在生鲜电商、在线办公、线上医疗、在线课堂等服务,保障了大家的日常生活、工作、医疗、学习需求,用户习惯得以培养,企业主动拥抱数字化的意愿更加强烈。
事实上,不只是因为偶发的疫情因素,也不只是少数几个行业,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面临持续而深入的转变。
过去的二十年是消费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时代,许多消费互联网巨头脱颖而出,但随着经济发展的驱动,正从人口红利转向创新与效率红利;全球化竞争加剧,“确定性”成为稀缺因素。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从粗放型增长向创新驱动的效率型增长转变。
一切的因素都要求产业体系向更高品质、更高效率的产出转变,企业的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也要发生变革,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产业互联网应时而生。
2021年,产业互联网将会从新兴概念,快速演变为普遍共识。产业互联网对于社会数字化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对企业整个组织流程与全部生产环节的深度渗透发挥效能;另一方面在于推动工业、农业、服务业、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全面互联。
产业互联网会为我们带来两大机遇,一是具备数字化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的互联网公司,将会承担起“数字化助手”的重任,打通用户和产业的直接连接,帮助企业提质增效,进而满足用户深层次的个性化需求;二是所有的产业,都将会被互联网改写一遍,传统产业的发展面貌也将由此改写。

四大风口
新能源造车决战将至
若论今年最热闹的赛道,新能源造车当属其中之一。去年这一领域还处于萧瑟寒风之中,投入重金依然没啥起色,蔚来李斌还被戏称为“最惨的人”;但是今年,造车新势力们却迎来了逆风翻盘。
国内三大巨头,蔚来,理想、小鹏陆续登陆美股,胜利会师美国资本市场。在此之后,三巨头的股价一路暴涨。蔚来自年初股价暴涨约900%;理想约90%;小鹏涨幅约120%。
特斯拉表现更是一骑绝尘,2020年以来股价大涨5倍,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登顶全球第一大市值汽车企业,超过大众、丰田、通用、现代等9大传统车企的市值总和。
关于行业展望,IDC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116万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约542万辆。新能源汽车2020至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36.1%。
资本市场,为什么愿意给新造车势力这么高的估值?
因为在这背后,一个颠覆性的叙事正在发生,正如乔布斯重新定义手机一样,新能源也重新定义了汽车。
传统汽车的核心护城河是什么?
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正是这三大护城河,宝马奔驰奥迪,呼风唤雨,得吃得喝,因为壁垒极高,新的造车品牌无法攻克,豪华汽车品牌坐拥暴利,赚的是盆满钵满。
但是新能源汽车,颠覆了传统汽车的最核心的护城河——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切换成新的壁垒,电池和电动机。
宝马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可以做的很好,没关系,咱们不玩这个,到了新能源,发动机和变速箱用不上了吧?你电池和电动机做的不如特斯拉了吧?
所以,我们绝不能再用看传统汽车的眼光来新能源汽车。事实上,这些新势力们正在从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变为一家科技公司,涉及的范围包括深度学习算法、人工智能芯片、大数据、超算、电芯、新能源、新材料等各种前沿技术领域,边界早已远超普通意义上的汽车公司。
也就是说,未来新能源的竞争对手将不只是大众、丰田,更有谷歌、英伟达等高科技企业,还有石油、氢能源技术等领域的巨头。
2021年,特斯拉新车型Model Y将进军中国,一场决战一触即发。
有业内人士甚至预言,2030年后内燃机车将成为历史。
互联网医疗行业或将诞生下一个阿里
马云曾经说过:“下一个能超越我的一定在健康产业”。
互联网医疗行业,绝对具备诞生下一个阿里的可能。首先,过去20年是消费互联网,以C端用户驱动,由流量变现,未来20年一定是产业互联网的机会。
截至目前,中国产业互联网企业里超过万亿市场规模的仅有阿里巴巴一家。但国家医保局所推动的药品耗材交易采购平台,现存的年交易量已超过2万亿,而这仅仅是互联网医疗产业中细分的一个应用。
需求庞大、民生痛点、应用场景丰富,互联网医疗具备极大的想象空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是帮助互联网医疗冲破了此前的种种阻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好。《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远程医疗网络能力建设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接连推出,过去互联网医疗不能纳入医保报销、诊疗范围仅限首诊等等制度阻碍都取得了突破。
加之许多民众的健康意识在疫后也有了大幅的提升,关于医疗保健服务等的消费需求得以迅速增长。
另外随着中国的5G建设的逐渐成熟,对于行业整体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构将带来强而有力的助推作用。
可以说,互联网医疗站在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2021年必然将成为各大巨头关注的焦点。远程医疗、数字监控、互联网药房、医疗保健等发展将步入快车道。


1楼2021-01-31 19:2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