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世界闪击战吧 关注:139,080贴子:6,779,596

迟到的王牌,日本四式中战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发现上次的那个日本高仿88炮的帖子反响还不错,趁着楼主寒假,继续把日系战车发几篇更新完,这次是日本陆军在二战期间研制的四式中战,下一篇准备把手提包搞定。文中资料主要摘自百度,和以前买的《战车》杂志,有什么不足之处请吧友们指出,谢谢大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1-27 14:28回复
    首先,@俺的好兄弟们
    @艾拉达斯😄 @Aunty♂ @出逃杏子抱枕🌸 @lrb℃ @涅诺宁⛄🎅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1-27 14:29
    收起回复
      2025-08-20 23:57: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话说好久没看见橘子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1-27 14:30
      回复
        开更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1-27 14:30
        回复
          看直播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1-27 14:32
          回复
            楼主加油!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1-27 14:33
            收起回复
              gkd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1-27 14:38
              回复
                支持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1-27 14:41
                回复
                  2025-08-20 23:51: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支持科普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1-27 14:42
                  收起回复
                    追溯四式中战研发的缘由还得从最早和苏军在1939年5月爆发的“诺门坎”战役说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1-27 14:43
                    回复
                      这场从1939年7月2日到7月7日的一周时间里,日军损失了29辆坦克(马鹿的命根子)包括17辆八九中型坦克,1辆九七式中型坦克和11辆九五式轻型坦克(武装拖拉机),这次惨败震惊了霓虹上下,军方在分析原因的时候认为主要是苏军有强大的装甲部队和大口径的火炮支援 其次还有步兵辅佐坦克行动,先由火炮对日军前线部队进行炮击,使之丧失快速反应能力后再由坦克和步兵进行围剿作战导致的战败撤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1-27 14:47
                      回复
                        其实日军对自己坦克和苏军坦克的实力差距还很清楚,但是回来苏日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德国:这个我熟)所以日军主要将作战方向看向南方,因此大型,重装甲坦克的研制方案并没有提上日程,当时日军以九七式中型坦克为主,战斗全重只有15吨,装甲薄,火力弱,而且当时日军主要在东南亚和我国作战 对手基本没有坦克部队或是有少量坦克部队,但是对日军无法行程威胁,这也就使得日军的豆战车得意耀武扬威,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制约了日军坦克发展。但是到了二战中后期,当豆豆们在太平洋遇到了美军的馒头时就显得不堪一击了(馒头:老子就是太平洋的虎式),为此霓虹加快了四式中战的研究进度,但是因为材料紧缺和美军的空袭,研究时断时续,最后在投入使用之前就停战了,所以说,这款迟到的王牌到底性能如何呢?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1-27 14:5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1-27 14:56
                          回复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役爆发,同时,欧洲战场上的坦克也向重甲利炮的方向发展,而美军的谢尔曼装备的75毫米主炮也对日军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日军决定研制能与欧美相抗衡的中型坦克,1942年9月,日军制定了研制计划,其中四式中战的设计由陆军技术本部的第六研究所负责,由三菱重工的下属工厂制造,日军研究四式的性能要求主要来源于诺门坎战斗和在南方战场缴获的各种坦克和火炮,四式的最初设计型号搭载一门57毫米的坦克炮,车重为20吨,但是哈拉哈河战役表明日军的57毫米坦克炮已经落伍了,因此日军决定跟上世界主流研发一门75毫米坦克炮,尽管如此,第一辆四式中战的炮塔还是装备的57毫米坦克炮,炮塔采用的焊接技术,比后期装备75毫米炮的炮塔要小,但这辆特殊的小脑萎缩患者只生产了一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01-27 15: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