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小镇与海贼 字数较多,发楼内
以新人角度讲,我有三种推荐:拳击,散打,咏春。
拳击:
优点:
1.快速形成战斗力。
2.拳击的拳法天下第一细腻。学习(正经)拳击以后,看其他流派的拳法都会觉得粗糙。拳击的拳非常优美,变化万千,往细里琢磨特别爽特别好玩。
3.拳击的步法和距离感好,而且好玩。算拳意识也强。
4.有拳击基础,学其他流派会很有益。
5.拳击有打职业的,很多高手可以学习模仿。
缺点:
1.还是挺依赖拳商的……
2.拳击想练好,也一定要抠细节抠细节,跟教练不断磨,对镜子不断纠正,基础特别重要。也不是那么速成。
3.不练以后战斗力容易下滑。
4.一般的拳击习练者,没法很好控制冲突的烈度。街头起争执,啪一拳,两万出去了。小点劲儿没有改变本质,要么可能搞不定对面,要么把对面打躺。
5.是纯格斗技术,不涉及其他。
散打:
优点:
1.比较快地形成战斗力。
2.打站立的,技术比较全面,思路干净。远踢近打贴身摔,练个绝活安逸得很。快摔打比赛很爽,日常在赔钱基础上用起来也很爽。
3.散打的沙雕大摆拳抡起来很快乐。进可以,败势可以,无脑对轰可以,摇奖也可以。对票友来说很快乐。
4.散打有基础了,再了解一下正经(大部分)传武,就会发现确实是“中国武术散打”。视情况融一融,打同水平纯散打很舒服(就很好玩),打同水平传武随便打。通背系大巴掌抽起来。大馒头也可用,小拳套/裸手体验更佳。
5.散打日用还是不错的,至少它现在被打职业的哥们吐槽的点,什么喜欢单发,观赏性差,力度不足只求快啥的,日用都是优点。
缺点:
1.散打……技术其实也不能说糙,对票友没大区别。不过还是烈度控制,日常很多冲突是慢慢升级的,上来揍下巴还是给个抱腿摔?现代武术在这上面大多就比较二极管了,没有更多控制的选项。看武友的传闻里,街上发生的都是啥上来一个高鞭躺了,一个直拳躺了,问题是除了打击有没有柔和(不升级冲突)的选择?
2.纯格斗技术,不涉及其他。
咏春:
优点:
1.本门

有私心
2.咏春,尤其是叶系,尤其是梁挺系黄系,在中国传武里是讲打的,没有玄虚内容。传武练起来打起来是很舒服的,对我个人而言如此,很喜欢这种格斗思路和风格,全面流畅。
它的特点是理性,科学,计算,自由,做买卖思维:一直平a对面,对面不让a就截断防御接着平a。拳理自由,提倡人像水一样,流畅,目的至上,不被拳限制,好用合理就好,OK的话抛弃咏春亦可。叶系没有套路,所谓三套拳第一个是教法度(基本),第二个是基本进攻思路和散手(组合),第三个是实际会遇到的攻防(指超出咏春范围,拳理的优先级,鼓励超出咏春的学习进化)。没有招式,都是一瞬间基本手法的本能动作,非常非常简单。
3.纯咏春好懂,非常非常速成,正经练的话到寻桥就可以日常用了,打比赛要再多打打。一般票友也不打比赛。它节奏明确,思路清晰,日常打起来啥都不用想,随着本能去吧。
4.纯咏春日常用,手法多,想打控制打控制,想打击打击,从推搡,阻止,截击,打击,偷袭,防卫……绝大多数情形都能cover掉,而且简单,只需要本能就能做到,爽。
5.咏春(至少梁挺系和黄系)不讲玄学,所有动作都是能体会到,能做力的分析的,咏春也鼓励这样做。咏春鼓励技术进步,它近百年来融合了包括拳击在内(黄系)的很多技术,一点不排外;对个体而言,想以什么为主都行。
6.咏春混别的流派也很好玩。七八十年代,hk很多混泰拳的,三宫步的架子其实很适合咏春;长久以来,混洪拳蔡李佛的也多,南拳混起来也爽,有直冲有扫挂吞,很全面;混散打也不是不能混

7.咏春食位封手意识特别强。和一起散打的小伙伴玩的时候,我控着距离能封得他起不来手,迫到转身;比较爽的是和一位红拳的老师傅玩,他功力特别深,但是封住手也是让他出不了手。
8.放下功夫以后,用散打你会没信心应对日常(不知道慢了多少,不好把握轻重),咏春是不练之后,力量速度减弱技术迟钝了,日用还可以凭经验和本能打控制,最不济也可以减弱伤害的,它的特色就是计算,截击,纠缠嘛。
9.传武的优势使得它教很多适合防身的技术和思路(有的不是纯格斗),很适合日常。还教兵器,好耶。
缺点:
1.发力结构导致:绝大多数中国传统武术可以很好融散打,但咏春跟泰拳都近一点。当然也不是不行,内围用咏春技术就完事。
2.混合的模仿对象少,不过至少比别的传武多。模仿蜘蛛就好。
3.纯咏春就业余护身,还有票友交流用吧,技术特点导致纯咏春职业就别想了。不过我相信吧友也不打职业……
4.步子不灵活。我和拳击市队的哥们玩过,风筝太惨,进不去距离,菜鸡落泪。
5.怕摔。然而所有打击系都怕摔。解决办法是打不过就加入。
6.咏春被电影带火以后,蹭热度恰饭的妖怪不少。选择正规拳馆。梁挺系一般名称是国际咏春总会xx支部,黄系一般是咏春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