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牙吧 关注:190,678贴子:3,496,558
  • 10回复贴,共1

从陈鹤皋的“无限制格斗术”说起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几个月前看到刃牙的梗图,所以楼主进吧潜水,偶尔看看,之后就被王子海皇的安科吸引了。当下贴吧的内容创作日渐稀少,能出现这么好的精神娱乐,我感到有写一些东西回馈的必要了;有价值的内容产出总是好的嘛。
适值陈鹤皋重新火起来,包括很多视频创作者也在谈论——但坦白讲,对没有正规格斗经验和传统背景的人来说,谈论一个武术格斗现象,常常会陷入盲人摸象的怪圈。
因此,本文从个人经验出发,意图从发生学的角度对陈鹤皋的“无限制格斗术”进行一个简单的界定,将它放在九十年代气功热、武术热的框架下进行审视,希望能给各位吧友一点阅读的兴味。


IP属地:北京1楼2020-12-19 08:25回复
    由于是刃牙吧的缘故,本文会涉及一些和刃牙作品中理念的比较,以及半圆在多大程度上可能参考了历史真实存在的思路和前人口述。
    一、陈鹤皋其人
    一般而言,在一个特定地域中,对于没有达到一定职业水平的习练者,可以通过发力、习惯、技战术思路来看出他的技术大致来源,诸如最基础的北派南派,对于熟悉的、有更多参考证据的个体来说,可以判断得更加精确。这并非是“流派有其标志”,更多的是因为技术的思路、使用的权衡等造成了不同流派的天然区别。
    比如,松涛馆就很北派,刚柔流就很南派,尽管它们(有的)并没有和中国传统武术产生交流。技术和发力思路选择让它们趋同,包括习练者特点也是如此:对于(守破离还处在守阶段的)习练者来说,松涛馆的很容易相对不太重视距离感,发力刚硬,长桥大马,刚柔流就容易手法紧密,重视吞吐。东亚武术大体相近。
    有说法是陈鹤皋是王选杰的账房先生,这点其实参考证据颇多。网上的说法是“陈鹤皋早年习套路,后被打败后证明无用,愤而学习百家创立无限制格斗”,实际上,这种说法在九十年代气功热、武术热时是通行的。
    这一时期,“自创武术”如同过江之鲫。它们的土壤在哪里?正是当时流行的武魂、搏击、武当、拳击与格斗等杂志。年纪比较大的吧友可能还有印象。当时,趁着《少林寺》等电影掀起的功夫热,这些杂志大行其道。(题外话,编造泰拳战绩的坤青就是此时期在HK打广告出书《泰国拳》进行宣传的,这位先生现在已经是泰拳推广的泰斗级人物。)这些杂志刊登的内容,基本上就是各类武术格斗故事、奇闻、带图片的“功法”“气功”“绝招”教学、函授教材的广告。以现在的眼光看,十之八九都是假货,但是限于时代背景,在当时的武术格斗舆论生态就是如此。
    (某自称玄武派掌门的游xx,在当时杂志上函授“九阴白骨爪”“降龙十八掌”,后来还去参加“天山武林大会”,现在依然活蹦乱跳,很多武术习练者去踢馆,但不妨碍人家至今恰饭。)
    这时期在杂志上放图片教学的,大多是什么内容?纯无用/假的里,有所谓“降龙十八掌”,国标套路,“以色列军队防身狠招”,“催眠术”,“气功运行”等;半真半假——但一般来说对受众无用的,有所谓“硬气功”、有守旧没进步的传统思想老人传的土拳(某个人自己琢磨出来,给自己村子家里人练的庄稼把式)、有各类兵器套路(但是只是对拆)等;一般没有真有用的——因为所有自学都没有用。
    函授当然也一样。函授一般就是为了恰饭,因为任何稍有基础的武术练习者都知道,函授等同于自学,自学一般小于等于不学,少数情况略好于不学,但性价比极其低下,因为哪怕有一个练习者指点五分钟,就可能比自学几年强。武术格斗是技术,就像健身、打球、跑步等一样,而且“正确”的门槛更高,目的是对抗,因此,要尊重技术。
    话题远了,扯回来。函授教材的人当时非常多,而且基本都是所谓自创武术。什么闪电、磁力、空间、心灵……九十年代到世纪初,特异功能、港片、各类科学名词对大众影响很大,各种酷炫的名词和伪科学词都被用到自己的“自创武术”里。这是因为要卖函授教材恰饭的缘故。
    基于同样的原因,每个卖教材的人都要写奇闻逸事,来把自己吹起来,越厉害越好。在当时,使用“对套路失望,遍访百家自创流派”话术的基本占了卖教材人里面的六七成,剩下三成是说自己从某个百岁老人那里得到秘传,天下无敌(灵感显然来自武侠小说),剩下还有一成,是和当时气功热结合,主卖不同版本气功函授教学的。他们的话术一般是“引外气”“气功磁场”“感应打人”“催眠”“操控”之类。
    恰个早饭,一会回来。


    IP属地:北京4楼2020-12-19 09:01
    回复
      2025-08-28 14:16: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边在路上一边手机码。
      当时比较出名的几家做函授引流的,到现在其实也有痕迹。野山武道邵发明,无限制陈鹤皋,极限武道,忘了谁了,轨迹拳李紫剑,狂飙武道史文灼,卢氏结构等等。如果吧友去搜索,会发现他们的“心路历程”几乎完全一致,而且都很有传奇色彩——因为要卖教材,以当时今古传奇似的舆论生态,就得这么说才能抓住受众。
      需要明确的是,函授无用不代表他们是所谓“真的”或者“假的”。有不少人,是思想比较不理性,不科学的,甚至一些人三观都有点问题……但这和能不能打关系不大。而函授的问题在于它不能培养技击能力,这是这个形式的固有问题。比如,我本人知道一位做过函授的老师,后来在石家庄开了一家顽x搏击俱乐部,早年混过格斗类贴吧的吧友可能比较知道。
      陈鹤皋的东西看视频可以看出来一些。从发力上看,比较充分,击打对象思路来说,上下结合和转换都很明显,且身形转换很大。有很多梢节启动后根节催上的动力链特点,这都是鲜明的北派特征。
      第二点,就是陈鹤皋使用的描述词语。惊,灵,活,炸,闪电,虚空等等,这都是心意、形意、大成等北派“内家”喜欢使用的术语来描述发力的心态和方法,也就是所谓“心法”。而其中,大成最喜欢玄幻到……疯狂的词。
      在习练者中,都知道大成……比较……特殊。大成拳又称意拳,和形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学形意的发力和心法,自称不要多余累赘的形,因此大成习练者从祖师王芗斋开始就没有套路,主张站桩和单式,这被大成称为“试力”。它的本质是通过体会肌肉的运用和对争来练习发力。大成认为,套路无用,只需要掌握基本的发力技术,怎么打都可以,用什么打都是大成,所以叫大成拳,就是完成的拳的意思。因此,大成拳习练者将自己视为传统武术革命者,都有一种“之前都落后,我是现代”的自认科学的态度。
      很多人大概看营销号转载过赵道新的文章……其实,王芗斋,王选杰,赵道新等都是练大成拳的。他们的态度如出一辙,也是基于他们的理念自认“现代革命者”的原因。其中,王选杰,赵道新等人和散打创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感兴趣的吧友可以自行搜索。
      现在看陈鹤皋的言论,是不是就有一种传承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12-19 09:37
      收起回复
        所以到这里,大家可能可以稍微理解一点“无法单纯说真假”了。一个壮汉吃得营养,膀大腰圆,练武,皮糙肉厚,再这样经过精神训练,不惜自身,不畏惧对面,集体冲过来,在冷兵器时代,尤其是面对的敌人基本无甲……吓不吓人?但又肯定无法挡热兵器。那能用单纯的“真/假”来判断吗?恐怕不容易。
        所以,我只是把我所了解的它的情况,尽可能如实地讲出来。
        这种精神训练最容易出疯批。自认天王,如来,孙悟空转世,xxx上身……
        想想那啥为什么说什么一请唐僧猪八戒,二请沙僧孙悟空?shen打又是怎么回事?
        那啥现今就是梅花。它的活跃地带是山东,河北等地,联系义和团起事的地方,大家应该有所判断。梅花拳也烧香,拳脚简单长桥大马(易学),兵器繁多:大刀,红缨枪,棍……当然由于过于普及,秘传的部分(怎么训练 力 士 )基本不会落到底层那里的。说到底,梅花这东西,不就是天 地 会 嘛。
        又扯远了。大成出的神人,一般首先把对手看成👿或者动物。看某hk纪录片,可能吧友能看到那位练意拳(就是大成)的老师,教发力的时候说:想象自己打蚊子打乌蝇,不假思索,一下就出拳打了。打老鼠,那就自然而然会加力。他这种描述方式,就是典型大成的精神训练:通过借物观想场景,训练不假思索地无所顾忌地出手,以及引导发力。这明显有形意“扑食之勇”“斗鸡打遍天下”等心法的影子。
        陈鹤皋的杀心训练里:自己是无所顾忌,正义凛然,不择手段的最猛最强人,对方是需要被xxxx的歹人,要自己贴仇人画像,每天对着培养怒气杀意……
        非常明显的一脉相承。除了大成,把这个拿出来专项训练,同时普传(大成自认现代化,提倡广泛传播以前的秘传)的,几乎没有。
        任何比较成体系的技术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定有谱系和传承逻辑。
        另一点是……大成的疯批一般而言,会显得不太正常,格格不入。这也是精神训练的弊端,容易让人自高自大,自说自话,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很“愣”。想想陈鹤皋的函授教材,他的用语和神态,没有不敬的意思,大成高手很多,这是精神训练的弊端和特征。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12-19 10:21
        回复
          二、陈鹤皋的技术
          这里首先得有一个区分,就是陈鹤皋本人的技术和他学生的技术。他本人是有比较OK的发力训练的,这使得他战斗力差不多可以说是高票。但是他的学生从视频里边看,是否能够说有足够的在业余层次合理的发力训练呢?这是存疑的,就好像只被教了组合,发力没被教练磨过,这样其实是不能去肯定地讲有多少能力的——一般我们会比较保守的讲这种话。
          他的技术那主要就分三块。发力,心法,以及所谓的百般武艺。前两个我们实际上已经有讲一些了,来源也都很明确。至少从我们能够公开看到的部分来说,被传授出来的是速成的部分,体系化确实还差一点,不过这也不是问题,也不至于特别零散。
          第三个,让他广为人知的部分是他的百般武艺。
          我看前几天贴吧还有争论,说这个技术是不是传武的兵器技术?也有人又抛出传武是兵器说……就让人一脸“啊这”。实际上传统武术至少按我目前的体会和见闻,它更多的是一个发生学意义上的混杂的实体,是一个混杂传统格斗技术,兵器技术,护身技战术,江湖经验,组织活动,随身物品制作等等的庞大缝合怪。其中,格斗技术已经落后于现代了,但依然是技术。兵器是因为现在世界都属于“文艺复兴”……目前传统大枪挺牛的,其他不了解。护身技战术和其他技术一样,都属于OK的水准。至于春点啥的,这属于民俗。
          这玩意儿放以前就是一股脑教给你,让你出门少吃亏。众说纷纭,是因为有很多哪怕是真的老师傅,他是守旧的,他思想就不科学,没有分科专项的思维和眼光——这叫时代局限性,不能强求老人。(其实这也是现在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第一课,一般会学自己这门学科的历史的原因。有一个总括全局的眼光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东西一般不归在兵器技术里边。因为兵器技术如果按照很多传统的规范,它是属于教xx拳,教xx兵器,这样的叫法。而所谓百般武艺呢,其实可以从他的特点和痕迹看出来来源。
          第一,他在里边很多技术是使用钩子的。
          一般来讲我们会把这个认为是铁钩。安装一个长柄或者焊接一个长柄的铁钩,一般而言,不是一个当面锣对面鼓的兵器。而在他的教材里边使用钩子的场合一般而言是什么?是不对等的背后偷袭,而且是先手,进行一次性的使用。再不然就是多人配合,对目标的肢体进行限制。场所的预设一般假定是厕所之类有日常气息的地方。
          相对而言,少林系的预设场所最多的是两个:院墙,野外水沟。
          前者显然更具有一个市镇聚集地的特征。而在这样的地方使用这样特点的技术,答案很显然:帮派哥老,下九流嘛。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12-19 10:50
          回复
            实际这个对于有传承的传统武术习练者、或者是家里有见识广的老人的吧友来说,不是一个需要论证的问题,是摆在明面儿上的。不过这里,楼主还是把逻辑盘出来。
            绝大多数技术都是在他所适应的环境中诞生和发展,具备适应那个环境的显著特征。
            比如就我所知,某一个著名的由镖局子弟创立的拳种,就传承有阵法(多人配合)、兵书、药方;在小城市中的民用拳种,就很可能传承有短刀,十手的技术,兼顾灵活,制服,杀伤的目的(日本同样);当然,一般用于民间冲突的就会有雨伞板凳之类的用法。
            时常需要考虑偷袭,多打一,运用心理战术,不讲武德(后面细说)的,就是混迹城市码头大街小巷的流氓青皮,混混人贩子(牙)的技术了。
            这不是兵器技术,这是江湖手段,也就是所谓害人的技术。
            以前在出门前,长辈要告诉春典,这是为了和气生财拉关系,知道自己人也知道别人是谁,不至于愣头青枉送性命。另一个要提防的就是江湖手段,否则栽在别人手里,就是大罗金仙也登时了账。
            水浒作者显然是很熟悉这一套的。军中武艺当面锣对面鼓吊打绿林,很写实;高手也容易被江湖手段算计捆了,也很写实。
            都是有心算无心的多年集体智慧,只凭借本能经验提防是没有用的,一定是要事先听过类似事例,处处留心。
            所以就有所谓的老炮儿,老混混。为什么说流氓还要加一个老?他们所谓规矩是什么呢?就是有听过这些勾当,学会了,容易阴人,就像《天下无贼》里面的老贼。这也是技术。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0-12-19 11:03
            收起回复
              说两个现在不会被用来作恶的勾当吧。
              中原一点红。对面儿大哥正在叼着烟。这边陪笑着过去,拿着火柴嚓一下,点燃。大哥,抽烟我给您点火。大哥此时就会习惯性地低一点头。这个时候手往前一送,点着的火柴就扎进眼珠子里了。因为眼珠子会被扎瞎出血,所以叫一点红。
              另一个是算计愣头青的。两人打起来时候,插进去喊别打了别打了,此时先握住己方的手往后推。然后,握住敌方的手推。这个时候,敌方不知道我和另一个人是一伙儿的,又看到我先劝那边的架,警惕就先放松了,脑海里有劝架的锚定。而且对于业余的人来说,他打起架眼里只有对方,注意力是不会放过来的。这个时候,突然攻击他,一击即倒,没有足够的出门经验,绝对反应不过来。
              这两个思路和陈鹤皋的百般武艺,像不像?
              心理盲区,兵法战术,瞒天过海,一击即中。
              江湖手段都是三十六计。
              这也就是陈鹤皋和本部的“百般武艺”的点:
              表面上是用很多非常规的武器,其实质是江湖手段:运用传承的勾当,制造心理盲区,在 意 识 不 到 的 时 候 攻击。这就是有心算无心。
              这样的套路在各国的江湖民间都广泛存在,走江湖的人如有不察,轻则失财,重则丧命。对本部的描写,我想也是基于同样的目的,就是描写在一个乱世,产生的“江湖”而非“正规对打”的技术。
              我注意到一点。半圆对于强的描写,并不是单纯的擂台当面锣对面鼓的强,而是连同场合一同考虑在内的。话语必须基于场合才有意义。十秒内力士的强,消力的强,合气的强……
              半圆想探讨强。他有了勇次郎。但这并没有使半圆表达消力、合气、相扑的“弱”。
              强不是唯一的。他有着视乎场合和人的多种解读。
              而本部的强,就是江湖手段的强——因为江湖手段是真实存在的场景。而且在那样的民间,任何一个人都需要这个经验,这个技术,无论是去害人还是去防身。否则有心算无心,是百分之百的胜利。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0-12-19 11:25
              收起回复
                这玩意也是与时俱进的。比如,跟香烟,手持热兵器(和谐)有关的基本上是民国帮派中人的发明;以前偷儿人贩喜欢的套路是A和B打架,其他帮闲一起围观起哄,吸引带孩子的大人观看,C趁机偷走孩子,现在很多都是用手机,视频等等吸引注意了。
                江湖手段复杂多变,也不好多说。其实上面说另一个搞函授的野山武道邵发明,就写了一本江湖打斗三十六毒手,略谈了一些。
                江湖手段和武德,其实都是有时代背景的,要放在当时的语境下考量。一般来说,传统人都要学,不学不是偏科,属于该学的没学到。
                武德和江湖手段,其实联系不小。
                什么是武德?
                空手比武谈事,你别偷藏一把刀。
                偷藏一把刀,那就得做好弄死人以后,穿过深山时被乱箭射死的准备。
                要么,就吃定对方是个落单的没人撑腰。这时候,什么规矩都能不管。
                对方有门派,有哥老,有关系,那就得按规矩来。
                人人都能拿刀能偷袭能耍手段,为什么有讲究说点到为止,光明正大?
                因为不光明正大起来,大家就结仇了,那之后,就是有活力的社会组织血赤糊拉的场面了。
                有靠山,有组织,有顾忌,才有朴素的行业道德。武德就是行业道德,和其他行业道德一样。
                习武先习德,约等于出门混先懂规矩。哪个有活力的社会组织没点弓刀,没点关系?
                有了这个,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所以以前出去,春点手势动作,辨认同门,那是要互相接济帮衬的。跑江湖的苦哈哈,大家都怕死,都想放点心。
                这玩意不是让人揍成熊猫眼以后,说对方不讲武德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0-12-19 11:53
                收起回复
                  2025-08-28 14:10: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心血来潮写了点,感谢捧场我是一个小票友,各位有啥想知道的我尽所能讲讲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20-12-19 17:09
                  回复
                    @幸福小镇与海贼 字数较多,发楼内
                    以新人角度讲,我有三种推荐:拳击,散打,咏春。
                    拳击:
                    优点:
                    1.快速形成战斗力。
                    2.拳击的拳法天下第一细腻。学习(正经)拳击以后,看其他流派的拳法都会觉得粗糙。拳击的拳非常优美,变化万千,往细里琢磨特别爽特别好玩。
                    3.拳击的步法和距离感好,而且好玩。算拳意识也强。
                    4.有拳击基础,学其他流派会很有益。
                    5.拳击有打职业的,很多高手可以学习模仿。
                    缺点:
                    1.还是挺依赖拳商的……
                    2.拳击想练好,也一定要抠细节抠细节,跟教练不断磨,对镜子不断纠正,基础特别重要。也不是那么速成。
                    3.不练以后战斗力容易下滑。
                    4.一般的拳击习练者,没法很好控制冲突的烈度。街头起争执,啪一拳,两万出去了。小点劲儿没有改变本质,要么可能搞不定对面,要么把对面打躺。
                    5.是纯格斗技术,不涉及其他。
                    散打:
                    优点:
                    1.比较快地形成战斗力。
                    2.打站立的,技术比较全面,思路干净。远踢近打贴身摔,练个绝活安逸得很。快摔打比赛很爽,日常在赔钱基础上用起来也很爽。
                    3.散打的沙雕大摆拳抡起来很快乐。进可以,败势可以,无脑对轰可以,摇奖也可以。对票友来说很快乐。
                    4.散打有基础了,再了解一下正经(大部分)传武,就会发现确实是“中国武术散打”。视情况融一融,打同水平纯散打很舒服(就很好玩),打同水平传武随便打。通背系大巴掌抽起来。大馒头也可用,小拳套/裸手体验更佳。
                    5.散打日用还是不错的,至少它现在被打职业的哥们吐槽的点,什么喜欢单发,观赏性差,力度不足只求快啥的,日用都是优点。
                    缺点:
                    1.散打……技术其实也不能说糙,对票友没大区别。不过还是烈度控制,日常很多冲突是慢慢升级的,上来揍下巴还是给个抱腿摔?现代武术在这上面大多就比较二极管了,没有更多控制的选项。看武友的传闻里,街上发生的都是啥上来一个高鞭躺了,一个直拳躺了,问题是除了打击有没有柔和(不升级冲突)的选择?
                    2.纯格斗技术,不涉及其他。
                    咏春:
                    优点:
                    1.本门有私心
                    2.咏春,尤其是叶系,尤其是梁挺系黄系,在中国传武里是讲打的,没有玄虚内容。传武练起来打起来是很舒服的,对我个人而言如此,很喜欢这种格斗思路和风格,全面流畅。
                    它的特点是理性,科学,计算,自由,做买卖思维:一直平a对面,对面不让a就截断防御接着平a。拳理自由,提倡人像水一样,流畅,目的至上,不被拳限制,好用合理就好,OK的话抛弃咏春亦可。叶系没有套路,所谓三套拳第一个是教法度(基本),第二个是基本进攻思路和散手(组合),第三个是实际会遇到的攻防(指超出咏春范围,拳理的优先级,鼓励超出咏春的学习进化)。没有招式,都是一瞬间基本手法的本能动作,非常非常简单。
                    3.纯咏春好懂,非常非常速成,正经练的话到寻桥就可以日常用了,打比赛要再多打打。一般票友也不打比赛。它节奏明确,思路清晰,日常打起来啥都不用想,随着本能去吧。
                    4.纯咏春日常用,手法多,想打控制打控制,想打击打击,从推搡,阻止,截击,打击,偷袭,防卫……绝大多数情形都能cover掉,而且简单,只需要本能就能做到,爽。
                    5.咏春(至少梁挺系和黄系)不讲玄学,所有动作都是能体会到,能做力的分析的,咏春也鼓励这样做。咏春鼓励技术进步,它近百年来融合了包括拳击在内(黄系)的很多技术,一点不排外;对个体而言,想以什么为主都行。
                    6.咏春混别的流派也很好玩。七八十年代,hk很多混泰拳的,三宫步的架子其实很适合咏春;长久以来,混洪拳蔡李佛的也多,南拳混起来也爽,有直冲有扫挂吞,很全面;混散打也不是不能混
                    7.咏春食位封手意识特别强。和一起散打的小伙伴玩的时候,我控着距离能封得他起不来手,迫到转身;比较爽的是和一位红拳的老师傅玩,他功力特别深,但是封住手也是让他出不了手。
                    8.放下功夫以后,用散打你会没信心应对日常(不知道慢了多少,不好把握轻重),咏春是不练之后,力量速度减弱技术迟钝了,日用还可以凭经验和本能打控制,最不济也可以减弱伤害的,它的特色就是计算,截击,纠缠嘛。
                    9.传武的优势使得它教很多适合防身的技术和思路(有的不是纯格斗),很适合日常。还教兵器,好耶。
                    缺点:
                    1.发力结构导致:绝大多数中国传统武术可以很好融散打,但咏春跟泰拳都近一点。当然也不是不行,内围用咏春技术就完事。
                    2.混合的模仿对象少,不过至少比别的传武多。模仿蜘蛛就好。
                    3.纯咏春就业余护身,还有票友交流用吧,技术特点导致纯咏春职业就别想了。不过我相信吧友也不打职业……
                    4.步子不灵活。我和拳击市队的哥们玩过,风筝太惨,进不去距离,菜鸡落泪。
                    5.怕摔。然而所有打击系都怕摔。解决办法是打不过就加入。
                    6.咏春被电影带火以后,蹭热度恰饭的妖怪不少。选择正规拳馆。梁挺系一般名称是国际咏春总会xx支部,黄系一般是咏春拳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3楼2020-12-20 20:41
                    收起回复
                      补13楼抽楼
                      第三点其实最为明显。那就是大成拳学自某两家为主,而后又单独拿出来训练的心法,或者说,精神训练。
                      是哪家说灵劲上身天地翻,恨天无把恨地无环啊?
                      又是哪家说遇敌好似火烧身,好似猛虎出木笼,有人似无人啊?
                      义和团大师兄是真的单纯的傻,集体愚昧到冲上去送死吗?如果是,这送死是“为什么”呢?
                      没有对这两家包括大成不敬的意思。大成做了两件好事。第一件,将混在一起的组合技术和发力训练分开,第二件,讲发力训练和精神训练分开,采取局部专项训练的思路。这样,可以让习练者明确自己在练什么,有多少效果,这是所有传统行当都应该学习的。(这是三十年代科学思潮在武术界的影响之一,可惜,由于大节有亏的原因,大成一直不太露头)
                      但是,精神训练存在的问题在于,精神训练很容易出……疯批。而没有精神训练,单纯站桩,结果上有很多**就真当大成站桩就是站那摆俩胳膊养生,连发力都不知道了。所以,大成的名声……很神必,菜鸡多,厉害的也多。一般有武友说是大成的,那么第一印象肯定是:神 必 壬 。
                      为什么神必?因为大成的精神训练包括:冥想,观想,还有杀心,等等。
                      所谓“天地翻”“恨天无把恨地无环”就是观想这样一个场景,让自己更“狠劲”地发力。可以类比为人跑步时,如果要逼自己一把,就观想有狮子在后面追逐,以恐怖心跑得更快。
                      而大成擅长这个。焚香,集体训练催眠,自我催眠,不同的观想方法,止观冥想来控制本能更“快”……而杀心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训练。
                      培养杀心,要点是下手无所顾忌,没有善恶的道德评价,“不把对手当人看”。形意里打人如蒿草,为什么要说蒿草?就是不把敌人当人,才能在缺少足够数量全接触实战(没护具呀)的环境下,无所顾忌地出手。
                      否则,肾上腺素分泌过量,会让打架时手脚发软,使不上力气,脑袋发懵,愣住等。
                      这就是“心法”的目的:让自己能不受影响地全力下手。
                      视人如仇敌,邪魔,恶鬼。自己是天神/杀人狂/妖魔。这就是从古代,会道门起义,(世界性的)传统武术,一直传承至今的杀心训练。
                      一般而言,在古代会道门起事时还会辅以烧香(静心),信仰,木鱼等单调催眠,集体训练活动的集体无意识催眠,符水的安慰剂效应等,这样训练出的大师兄(放汉末,就叫黄巾力士),就可以无所畏惧,不顾一切地冲杀。在冷兵器时代,这个威慑力用对地方是很强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2楼2021-05-19 00: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