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教育医疗
第一节、学校:
莫家楼小学是1933年由莫家楼盐务局在关帝庙南建校,由盐务局发工资每月25元银元,盐务局局长赫尔兹兼任校长。
1937年莫家楼小学移交地方,改为高级小学,后改名“莫家楼中心国民学校”,首任校长史兴文。统管柔远、镇靖、砖塔、施庙、夹渠、王四官桥六校。有校舍21间。有教员5人,学生80余人。除国拨经费外,盐务局每年仍予资助。兴办莫家楼学校,“尽盛魁”捐献800银元,商贾吕有等人捐款40银元,新建一个教室。
在校学生有夹渠、双桥、郭营、鲍桥、永康、宣和人。
解放后,被列为县重点学校。多次翻修扩建,补充师资和设备。1958年8月成立莫家楼学区,管辖双桥、郭营学校。1973——1976年莫楼小学设七年制中学。1987年改为五年制,有教职员工16人(男6女10)、适令儿童(7——11岁)238人、学生430人(男225女205)、班级11个、入学率99.4%。
1993年学校占地6亩,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有教职工15人,10个班级,在校学生337名,是乡村学校教学改革的实验基地之一。
第一节、学校:
莫家楼小学是1933年由莫家楼盐务局在关帝庙南建校,由盐务局发工资每月25元银元,盐务局局长赫尔兹兼任校长。
1937年莫家楼小学移交地方,改为高级小学,后改名“莫家楼中心国民学校”,首任校长史兴文。统管柔远、镇靖、砖塔、施庙、夹渠、王四官桥六校。有校舍21间。有教员5人,学生80余人。除国拨经费外,盐务局每年仍予资助。兴办莫家楼学校,“尽盛魁”捐献800银元,商贾吕有等人捐款40银元,新建一个教室。
在校学生有夹渠、双桥、郭营、鲍桥、永康、宣和人。
解放后,被列为县重点学校。多次翻修扩建,补充师资和设备。1958年8月成立莫家楼学区,管辖双桥、郭营学校。1973——1976年莫楼小学设七年制中学。1987年改为五年制,有教职员工16人(男6女10)、适令儿童(7——11岁)238人、学生430人(男225女205)、班级11个、入学率99.4%。
1993年学校占地6亩,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有教职工15人,10个班级,在校学生337名,是乡村学校教学改革的实验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