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吧 关注:17,309贴子:69,117
  • 3回复贴,共1

谁说女子不如男——古典舞《木兰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唐•杜牧《题木兰庙》
花木兰是中华民族富有传奇色彩的女英雄之一,相传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12年,驰骋疆场,英勇杀敌,屡建战功。胜利班师后,可汗问她有什么要求,她说:“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辞谢了一切封赏,回到家乡后换上了女装。“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古典舞《木兰归》的创作来自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编导听了豫剧《花木兰》唱段,在音乐的激发下,舞之热情一发不可收,于是,对中国古典舞有着深厚功底的陈维亚、丁洁,全然不顾严格的编舞程序,在强烈音乐节奏的催动下,情不自禁地开始了编与舞。


1楼2010-02-05 21:26回复
    舞蹈分三段,第一段舞蹈开始,在马声长嘶之后,飞驰出一匹“红骏马”,女扮男装的花木兰代父从军,驰骋疆场,班师凯旋。一个前踹腿、托按掌,一甩头亮相,英姿飒爽的花木兰来到台前,一段连贯的前软踹燕、云里前桥等动作过后,掌声雷鸣尽显阳刚威武。这些动作中中腰的控制力量起到的作用是值得注意的,前软踹燕是一个难度性较强的技巧动作,完成动作时要求主力腿和动力腿形成纵向的180度,腰及头部同时向后90度,这个动作大多是利用中腰和其他关节配合来完成的,同时要求腰部控制力量的运用和掌握是适当的,如果中腰控制力量过强虽能表现花木兰的威武但却无法体现她女儿身的柔美。第二段音乐转欢快,歌声止。舞者碎步退至台左后,斜向出,采用民间舞中的“登山步”接大踢腿,连续的探海翻身一个盖腿接劈叉,时而采用霹雳舞中的腰、胯大幅度环动接挥鞭转,在递进式的爵士舞节奏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花木兰在战场中的骁勇机智。第三段,激(河蟹)情过后,歌声重现,舞者采用柔美俏丽的古典身韵和花旦步法展示花木兰改换女妆后的那份喜悦和妩媚多情的女儿身一面。兰花指、手抹圆、身含、拧、圆的动作较多,运用整个腰部进行展现,根据中国古典舞欲前先后、欲左先右的韵律特点腰部力量的运用属于中度,这样既保持了花木兰刚柔相济的英雄气概又不乏女性的妩媚。最后,舞者以多个点步翻身接一个软踹燕,“唰”地一声进场,留给人们无穷的回味与遐想。


    2楼2010-02-05 21:30
    回复
      2025-08-31 03:59: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舞蹈分三段,第一段舞蹈开始,在马声长嘶之后,飞驰出一匹“红骏马”,女扮男装的花木兰代父从军,驰骋疆场,班师凯旋。一个前踹腿、托按掌,一甩头亮相,英姿飒爽的花木兰来到台前,一段连贯的前软踹燕、云里前桥等动作过后,掌声雷鸣尽显阳刚威武。这些动作中中腰的控制力量起到的作用是值得注意的,前软踹燕是一个难度性较强的技巧动作,完成动作时要求主力腿和动力腿形成纵向的180度,腰及头部同时向后90度,这个动作大多是利用中腰和其他关节配合来完成的,同时要求腰部控制力量的运用和掌握是适当的,如果中腰控制力量过强虽能表现花木兰的威武但却无法体现她女儿身的柔美。第二段音乐转欢快,歌声止。舞者碎步退至台左后,斜向出,采用民间舞中的“登山步”接大踢腿,连续的探海翻身一个盖腿接劈叉,时而采用霹雳舞中的腰、胯大幅度环动接挥鞭转,在递进式的爵士舞节奏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花木兰在战场中的骁勇机智。第三段,激情过后,歌声重现,舞者采用柔美俏丽的古典身韵和花旦步法展示花木兰改换女妆后的那份喜悦和妩媚多情的女儿身一面。兰花指、手抹圆、身含、拧、圆的动作较多,运用整个腰部进行展现,根据中国古典舞欲前先后、欲左先右的韵律特点腰部力量的运用属于中度,这样既保持了花木兰刚柔相济的英雄气概又不乏女性的妩媚。最后,舞者以多个点步翻身接一个软踹燕,“唰”地一声进场,留给人们无穷的回味与遐想。


      3楼2010-02-05 21:30
      回复
        古典舞 《木兰归》
        舞蹈编导:陈维亚、丁洁
        舞蹈音乐:根据豫剧《花木兰》唱段节选改编   
        首演演员:丁洁
        表演: 潘影
        


        5楼2010-02-05 21: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