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吧 关注:34,383贴子:112,451

各个版本的中国建筑史比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喂百度


1楼2010-02-04 14:42回复
    然后呢…


    IP属地:北京2楼2010-02-04 14:46
    回复
      2025-08-28 04:35: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是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刘敦桢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和潘谷西的《中国建筑史》课本。
      最早的中国建筑史一是日本人伊东忠太写的,还叫《支那建筑史》;二是OsvaldSiren中国古代美术史中第四册《建筑》。其中伊东的书止于六朝。
      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建筑史是乐嘉藻的《中国建筑史》,很多人对这本书的认识是从梁思成的《读乐嘉藻<中国建筑史>辟谬》来的。我会把原文发上来供大家参考。


      3楼2010-02-04 14:50
      回复
        我看过《中国建筑史》,貌似看的时候太小,没有什么太多记忆…


        IP属地:北京4楼2010-02-04 14:54
        回复

          刘敦桢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在豆瓣上的评价是8.8。
          这本书的质量看看编委会名单就知道了:梁思成、刘敦桢、刘致平、陈明达、陈从周、王世仁、赵立瀛、潘谷西、郭湖生、戴念慈、单士元、罗哲文、卢绳、傅熹年、潘谷西...总之研究这门学科的灵魂人物都在此。
          简介: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理论著作,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并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
          还真够简的..
          


          6楼2010-02-04 15:04
          收起回复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作为招人痛恨的课本在豆瓣上的分数是7.3。
            据说这本书是最基础的一本。
            简介:全书分中国古代建筑、近代中国建筑、现代中国建筑三部分,每一部分除对发展概况进行综述外,重点对城市建设与各类型的建筑作了分章论述。其中古代建筑部分所占分量较重,内容较系统、全面,对木构建筑特征和清式建筑做法也辟有专章介绍;近现代建筑部分则着重于建筑发展的概括论述和典型实例的分析,使读者对近、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有一个完整而具体的了解。为了使读者获得更丰富而形象的相关信息,本书还配有光盘,收录古代建筑重要实例的彩色照片约千幅。
                     书除供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作教材外,也可供考古、风景园林、旅游、工艺美术、舞美等专业人员及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我翻过这书,似乎编委会中还有刘敦桢的儿子...


            7楼2010-02-04 15:07
            回复

              这书已经绝版了,只有孔夫子旧书网上有,还是全套的《东洋建筑史》(这本原是分册)卖3000多块钱。
              好歹也是第一本中国建筑史,不过似乎对中国古建筑的评价甚低。
              


              8楼2010-02-04 15:13
              收起回复

                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中国建筑史。
                梁公的书评在这里http://www.wenhuacn.com/meishu/history/jianzhu/032.htm,实在抱歉我不会把它弄到这里。看看吧,我看得笑了一下午。不过我认为梁公批得过了些...
                诸君若对该书感兴趣建议看贵州人民出版社的,而非团结出版社的。
                上图貌似是团结出版社的。
                


                9楼2010-02-04 15:23
                回复
                  2025-08-28 04:29: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豆瓣上8.9的评价,相当厉害。
                  简介:《图像中国建筑史》是已故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早年用英文写成的一部简明的中国建筑史,旨在借大量照片和图版,就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及其形制的演变,向西方读者作个通俗的解说。
                  一九四六年,梁思成在李庄以英文书写完成了《图像中国建筑史》文稿。费慰梅在繁杂的公务中抽时间审读了文稿,还改正了其中的英文错误。一九四七年春,梁思成应邀到耶鲁大学作访问教授时,将此文稿及相关图纸和照片带到美国,希望能在当地出版。后因林徽因要做大手术,梁思成决定立即动身返回北平。行前,他将图纸和照片交给了已回到美国的费慰梅,自己只带走了文稿,以便在漫长的归国途中将其修改定稿,然后再寄回给费慰梅安排出版。但不曾想后因中国局势骤变,文稿从此音讯杳然。
                     一九五七年三月,梁思成托人捎信给费慰梅,要求将图纸和照片退还给他。费慰梅按梁提供的地址,将这些图纸和照片邮寄给一个在英国的华裔学生,再由其转交予梁思成。这个学生在当年六月曾致函费慰梅,确认邮件已妥收。但直到一九七八年,费慰梅才发现,这些资料最终竟然并未回到梁思成手中,而他却已于一九七二年去世了。
                     一九八零年,费慰梅几经周折找到了当年的那个学生,追查到照片和图纸的下落,并最终将它们送回北京,与清华大学建筑系保存的梁思成文稿重新合璧。尔后,时任该系主任的吴良镛教授委托费慰梅编辑《图像中国建筑史》,并设法在美国出版。于是,费慰梅重新承担起三十三年前梁思成本人曾托付的任务。在梁思成后妻林洙女士及多位中国古建筑专家、学者的协助下,英文版《图像中国建筑史》(A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于一九八四年出版,使西方的学者、学生和广大读者有机会了解梁思成作为杰出的先驱者在这个领域中的发现与见解,梁思成的遗愿终于在近四十年后得以实现。
                     这本书出版后,便受到美国和其它国家公众的欢迎以及书评的赞扬,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亦因此书而于同年获得美国出版联合会专业和学术书籍的金奖。在二零零一年梁思成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其子梁从诫将英文版《图像中国建筑史》翻译成中文,并对其中若干错漏之处按最新资料予以补正,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于当年一月在中国内地出版。同年五月,香港三联书店出版该书的中文繁体字版,以飨港台海外读者。
                  感谢费慰梅。
                  中英双语可以学英语了..这本挺难买的。
                  


                  10楼2010-02-04 15:29
                  收起回复
                    说一下我的愚见...
                    我看过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和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梁本受当时局势所迫用文言写的,在建筑活动的部分比较难懂。感觉梁本侧重于实物分析,而刘本更侧重于总结。
                    初学读梁本或许会比较困难。


                    12楼2010-02-04 15:42
                    回复


                      13楼2010-02-05 20:50
                      回复
                        伟大~~ 研究如此深入.. 后生可畏啊
                        我觉得我老了..


                        14楼2010-02-06 20:05
                        回复
                          我的目标就是看懂梁先生的书...哦~~~伟大的梁先生!!
                          加油~~~~


                          15楼2010-02-11 23:42
                          回复
                            加油啊~


                            16楼2010-02-15 19: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