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京朝阳站与辽宁朝阳站
就在京沈高铁冀辽段于2018年底正式通车、高铁朝阳站已经投入使用时,规划线路另一端北京的始发站——星火站还完全不见踪影。直到2019年1月,星火站才在勉强完成动迁后开工建设。
星火站的行政区划,属于北京市朝阳区东风乡辛庄村。星火站早年曾办理过客运业务,因客流少,又改为货运站。21世纪初,随着铁路提速大发展,星火站渐渐荒芜。而它成为京沈高铁的始发站,则实属无奈之举。京沈高铁原计划由北京站引出,但因沿线居民担心高铁会带来噪音和电磁辐射,而致使高铁修建计划未能通过环评。后来经过妥协,京沈高铁的始发站才定到了更靠近市郊的星火站。

(过去的星火站,曾经是个沉寂多年的货运小站。图片源自国际在线CRI.CN)
随着建设的推进,星火站的建筑结构逐渐成型。关于它的讨论也多了起来。最引人吐槽的是星火站的名字。1966年辛庄村曾短时间改名星火公社,当时建起的火车站便沿用了“星火”这个名字直至今日。如今,星火公社早已成为历史,连不少老北京都搞不清楚“星火”究竟指代哪里。如此不甚大气的车站名,自然违和感十足。此前的讨论中,有人建议更名“北京东站”“北京东北站”。当然,也有人提出过“北京朝阳站”的主意,但当时更多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毕竟,辽宁的朝阳市已经有了一座朝阳站,而且这两座车站还是在同一条铁路线上!
值得今年5月,星火站更名事宜因为一份政协提案而再次成为了社会焦点。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交通部门车站命名的意义在于地理方位标识,方便旅客出行,同时,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朝阳区作为北京市的经济大区,交通标识助力区域发展意义重大,‘星火站’应该更名为‘北京朝阳站’。”
这一提案很快获得了响应。不久,在铁路方面的新闻稿里,“星火站”不见了踪影,正在建设中这座高铁站,名字悄然变成了“北京朝阳站”。如此更名,自然引得不少网友围观。大家最关心的是,是不是有东北方向进京到“北京朝阳站”的乘客,在“朝阳站”提前下了车。
下错车的乘客:“哎呀,这进京的高铁站修的挺偏啊,这是在几环?”
旁边的朝阳老乡:“这是西外环”
……
“北京朝阳站”的出现,自然会直接冲击在同一线路上“朝阳站”这一名字的正常使用。终于,在10月初,有细心网友发现,在搜索朝阳站车票信息时,12306网站上悄然出现了“辽宁朝阳站”的提示。不久之后,各方消息传来,11月1日起,高铁朝阳站正式更名“辽宁朝阳站”。


在几个月前“星火站”改名“北京朝阳站”的探讨中,曾有专家指出,“星火站”源于已经不存在的“星火公社”,这一站点名既没有起终点的识别价值,也没有强烈的文化记忆。
可是,当北京的朝阳群众终于在家门口拥有了一座有着明确识别价值的车站的同时,却也意味着辽宁的朝阳市民不得不让渡出了原本更强烈的文化记忆。北京的朝阳区,原称东郊区,因位于朝阳门外于1958年改为现名;辽宁的朝阳市,作为地名定名于清乾隆年代,因境内有凤凰山,引《诗经》“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由“三座塔”改称而来。如果单从行政区划命名的角度考证,辽宁的朝阳定名时间要早于北京朝阳区近200年时间。
但这无济于事。朝阳站这个名字还是从辽宁的地图里消失了。
车站名是地名的一部分,它不仅事关一方土地的尊严,也同样寄托着一方百姓的乡愁。朝阳站的再次更名,更像是一个历史的玩笑:朝阳人盼望着这条通达四方的高铁能让朝阳真正挺直腰板、扬眉吐气,可当朝阳为了“高铁梦”付出最大的诚意、折腾了巨大的力气之后,却终究没能走出大城市的光环,终究还是要把最珍视的集体认同拿来共享。
两个月后,京沈高铁即将全面贯通,这条联通关内外的新干线必将再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更多的人会为“北京朝阳站”与“辽宁朝阳站”的命名方式啧啧称奇,可朝阳人面对车站更名的复杂情感,却也许很难被关注到。当“朝阳站”注定成为历史,我们唯愿这座丘陵环绕的平凡小城,能在“北京朝阳站”与“辽宁朝阳站”繁复且刻意的区分中,些许提高自己的辨识度吧。
【文章版权系作者所有,转载请提前联系。贴吧用户
@51明信片 微信公众号:青年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