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交响曲的创作贯穿于作曲家早年的音乐创作生涯,它还带有一个副标题: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是柏辽兹半自传式的作品。首演于1830年12月5日,指挥是Habeneck。打破传统交响曲四乐章模式的五个乐章都有不同的特点,传统奏鸣曲式的首乐章,奢华的圆舞曲乐章,描写大自然景色的田园风格乐章,充满诡异气氛而又极富冲击力的进行曲乐章和最后群魔乱舞般疯狂的末乐章。个人觉得这部作品对录音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更偏好90年代以后数码录音成熟时期的唱片版本,其中首推的当然就是加迪纳在PHILIPS的这版录音。唱片录制于1991年9月,是加迪纳与革命与浪漫管弦乐团首次录制19世纪浪漫主义交响乐作品,录音地点就是在幻想交响曲的首演地古老的巴黎音乐学院音乐厅。唱片编号:PHILIPS 434 402-2。加迪纳希望重现1830年的那场首演,对演奏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演奏人员分别来自于英国和法国的现代交响乐团或着是时代乐器乐团的演奏家,以及一些室内乐团体的演奏家,可谓阵容强大。乐队按照当时柏辽兹亲自认可的Habeneck首演时的样子进行排位,第一和第二小提琴组分坐在指挥台两侧,中间是中提琴组,再往后是专门打造的一个阶梯式平台,低音提琴组、木管组和铜管组像陡峭的阶梯教室那样一层层地向上排开,平台的最后是打击乐器组。这样每一排演奏出来的音响可以减少相互干扰,声音可以更加立体地呈献给听众,克服了古老音乐厅空间狭小,声音偏干、清晰度和平衡度方面的缺陷。乐队尽可能选择使用当时乐器,其中包括许多稀奇古怪的管乐器,如古低音大号(Ophicleide)、蛇形大号(Serpent),其它使用到的管乐器还有短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大管、圆号、小号、长号和短号等等,可见作曲家在配器方面的良苦用心,对音响效果的孜孜追求。使用当时乐器演奏幻想交响曲比演奏其它19世纪交响乐作品显得更有意义,因为柏辽兹本人在乐谱中特别注明使用这些乐器。第一乐章“梦幻与热情”,由长笛和第一小提琴奏出那段著名的“固定乐思”(idée fixe),长笛演奏者是Lisa Beznosiuk女士,她经常出现在众多优秀的古乐团体之中,是巴洛克长笛演奏高手,在这张唱片中表现出色。小提琴首席Peter Hanson长相英俊,在当时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小提琴演奏新星,之后长期担任革命与浪漫管弦乐团的首席。第二乐章“舞会”是一首绚丽多姿的圆舞曲,乐队撤去了一部分管乐器,而加入了6架竖琴,比柏辽兹当年要求的4架竖琴还要多。竖琴分列在指挥台两侧,更加接近听众,效果马上就体现出来。第三乐章“田野景色”由英国管和双簧管奏出“牧笛二重奏”,双簧管演奏者是Anthony Robson,展现出质朴而宁静的田园风味。音乐在乐章结尾渐渐变得不详起来,圆号的独奏和定音鼓的轻声敲击预示着第四乐章“断头台进行曲”的的到来,而定音鼓人数也由一人增加到了四人。第四乐章乐章后来一直被奉为评判唱片录音音响好坏的试金石,音响爱好者们更是乐此不疲。可见当时柏辽兹的超前性,他要是生活在现在一定是一位音响器材的忠实“发烧友”。进行曲由一开始噩梦般的阴森恐怖到后来的器宇轩昂,大量的管乐器、打击乐器,特别是大管加入进来。乐队的演奏始终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终乐章妖魔夜宴的梦,是全曲的最高潮部分,整支乐队似乎都疯狂起来,在愤怒的日子(Dies irae)到来之际都到达了“癫狂”的境界,全曲在所有乐器声嘶力竭的“咆哮”声中结束。PHILIPS优秀的低电平、大动态录音使得本碟在聆听时适当加大功放的音量就能够感受到更强烈的感官刺激,规模达到百人左右的时代乐器乐团也使得弦乐的音质比一般中小编制的时代乐器乐团更加醇厚,而音乐的层次感则比使用现代乐器演奏的乐团更加清晰,音色更加绚丽。也许使用时代乐器在管乐方面的音响效果比不过现代乐器,但却更能营造出乐曲中一些诡异恐怖神秘的气氛,达到一种特殊的效果,这正是这部作品的精髓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