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9日漏签0天
许戈辉吧 关注:776贴子:2,10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6回复贴,共1页
<<返回许戈辉吧
>0< 加载中...

许戈辉手记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hzbq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名人面对面> 自序

   2000年初,在台里的支持下,我推出了一档全新的人物访谈节目《名人面对面》;2001年的阳春三月在采访了来自世界不同圈家和地区的六七十位嘉宾的基础上,有了这本节目选集《坐看云起处》。  

   一位朋友看了题目后,善意地椰揄:干嘛起了这么沧桑玄虚的名字,不怕让人以为作者是个老夫子么?  

   我偷偷乐了:如果这名字能让人误以为是学富五车的老夫子写的由此多卖出去几本,也不错呀!其实,真正的大家似乎已经耻于卖弄玄虚,倒是吾等无知之还沉浸在孩提时的情中,不能自拔。  

   从小就迷恋"坐着云起"的境界,幻想自己能洞察世间百态了悟古今真理。不幸越长大越发现,一个人,就算活到一百岁,经历的又能有多少?就算有再多的智慧,凭自己,悟到的又能有几多? 幸而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个行当,赋予我特别的机会,去"读天下奇书,睹天下奇观,遇天下奇才"(引赵启光语)。如此这般,借别人的眼睛,看到更广阔的宇宙,凭别人的智慧,悟出更深奥的道理。所以我总说:每走进一个人的内心,你就会发现一个不同的世界;每体昧一段人生故事,你就会觉得自己好像多活了几辈子。  

   我的这些被访者,有着非常不同的背景:有卸着银匙降生的希腊船王的儿子。有曾经混迹街头巷尾、吸过毒也贩过毒的牧师,有在晒谷场上用瓦片练习画画的日后的一代大师,也有昨天或许还和你我间一间教室上课,今天己身家亿万的网络英雄……身世不同,就代表了社会的不同层面。每个人,或多或少地总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过,在不同之余,你却可以发现共性,那就是:他们关注社会,他们热爱生活,他们执着追求,他们崇尚至善至真。在人生的赛场上,他们永远是最有耐力的选手。所以, 与其说他们是成功者,不如说他们是不懈的奋斗者。 

   这些人,总是洋溢着无穷的活力,透射出无限的魅力。在决定采访之前,是他们过去的成绩吸引了我;在采访过程中,是他们独到的见解、精辟的分析、坦诚的态度、率真的性情感染打动着我;而在采访之后,我们往往结成生活中的朋友,继续分享各自生命中的精彩。譬如科学家杨向中,会时不时发一封由自11,告我他又有一项新的成果要公布了;譬如作家徐刚,会在穿越风沙线的途中打一个电话,面对一片茵茵的树林或无限的荒漠,讲述他彼时彼景下的感受;譬如学者赵启光,会以半英半汉的文字,和我继续客舟听雨、闲话东西;譬如净空法师,会让弟子寄来新加坡举行世纪晚宴的照片,让我感受九大宗教济济一堂的情景……这些人,不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像不断的河流、丰富的矿藏,惟吾辈才疏学浅,呈现在书中的,仅仅是河流中的一滴水,矿山里的一块石。 

   就在这部书稿快整理完毕之时,我收到一封来自甘肃农村的信,写信人居然是已经失去联络十几年的高中时代的笔友。他在信中说,高中毕业时他很想考大学,但是家里穷,只好回家帮父母务农,现在已经结婚生子,大孩子都十多岁了。他说我一直不知道你去了哪里,在做什么,直到有一天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你,得知你在一个叫凤凰卫视的地方工作,还当了节目主持人。他说我真为你高兴为自己悲哀,因为我这一辈子已经没有希望了。  

   我最怕别人说"没有希望",我总想念生活中什么都可以失去,就是不能失去希望。我觉得我采访过的新东方外语学校校长俞敏洪说的特别让人鼓舞:就算绝望是一座大山,你也要砍出一块希望的石头。  

   现在我盼着这本书快一点印刷出来,我会第一个寄给我这位在甘肃的笔友。我知道一本书不可能改变他的际遇,但我总希望它能多多少少改变一点他的心情。 

   我想说"坐着云起"不是风花雪月的吟咏,因为书中每一个被访者,走过的路都绝不轻松。但愿他们付出的代价,能扫平一点我们日后道路上的坎坷;但愿藉着他们凝重的力量,能让我们飞翔的翅膀变得更轻。 



  • hzbq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岁月的力量 

 最近接受媒体采访,常被问到一个问题:电视界新人辈出,你有压力么?问话的背后似乎还有一旬潜台词:岁月无情,红颜易老……噢,是吗?渴望长大还恍若昨天的事,今天,已经要挣扎着挽住似水流年了么? 

 说来也巧,我主持的《名人面对面》在两个月内采访了三位年过80的长者:医学专家吴阶平、数学家吴文俊和国学大师饶宗颐。联络采访前并没有意识到,节目做完后一琢磨,三位的年龄加起来,竟比美国历史还长! 

 他们的成就,在各自的领域都堪称泰斗;他们的为人,古往今来皆为典范。最难得的是,他们不仅长寿而且长青,个中奥秘,几番倾谈,略见一斑。 

 国学大师饶宗颐,业精六学,才备九能。他三岁开始在家中遍读父亲的万卷藏书,到现在研究精通的领域包括古代历史、甲骨学、敦煌学、美术学、音乐史等等,却从未停下过治学的脚步。为了研究印度的梵学,他在四十几岁的年纪开始学习梵文,至今诵读起来,仍朗朗上口。 

 老人一生不近政治,说来却并非视其肮脏。"人人都是政治的动物,我亦明白从政之后的借力,有些事情办起来要容易得多。只是我做学问,不能分心。" 

 "那么学而优则仕的古训没有影响您么?"我追问。饶公朗声大笑:"这句话也是害人的!优,什么才算优呢?"饶公时时以曾国藩的名言"求阙"("阙"和"缺")来勉励自己,矢志"以有限之生命追索无涯之学问"。在我看来,老人深知有涯,却无惧有涯。他视每一天为生命即将终结般珍惜光阴,又视每一日如生命刚刚开始般充满乐观与激情饶公做学问精益求精,做人却笃信随缘。"再穷的人我不会瞧不起他,再富的人我不会羡慕他。我爸爸那时候是当地的大富绅,可社会动荡,他的钱到我手上没有了。财聚财空,钱又算什么呢?" 

 在这一点上,数学家吴文俊与饶宗颐十分相近,以至于我问到那500万的最高科技奖奖金是否来得太晚时,吴老连说:"不晚不晚。再说,以前为了支持我的研究,国家搞了很多钱,有的还是外汇呀!"那么这500万准备怎么花?吴老马上说,多年来一直想组织人研究数学发展史,"那是要真真正正地派人去欧洲、去丝绸之路考察啊,不投入人力、物力和时间踏踏实实做是不行的!" 

 吴老亦保持孩童般的率真,事事好奇。70多岁的年纪,非要去试试从未坐过的过山车;八十几岁,还爬到大象鼻子上去照相。 

 健康的身体中跳跃着一颗年轻的心,良好的心态反过来促进老当益壮的身体。难怪曾给毛主席、周总理当过保健组长的吴阶平,在自己70多岁的寿宴上风趣地向大家宣布:1'm seventy years young。 

 seventy years young!就像问:你老高寿?答曰:还小呢,四十乘双。正是这些前辈,让我体验到生命之丰富一一她如水,源远流长;她如酒,曰久弥香。而她不朽的魅力,正是借助了岁月的力量。 

 你说我有没有压力呢?有。因为至少我还要再干上50年, 才能神采奕奕地坐在摄像机前,对着每一位依然喜爱我的观众说:"你好,我的朋友!" 

 
 
 


2025-07-29 23:19: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hzbq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命运多舛 
  

 鲁豫进京采访,工作之余奢侈了一把——到一名声当当的五星级酒店做推拿按摩(注:中华国粹,正经营生)。那老中医功底深厚,虽瘦骨临风却力透玉背,直把鲁豫几天的 奔波劳顿掰开揉碎再推得烟消云散,一身清爽。不仅如此, 老中医还一一指出哪个关节有哪些病灶,该如何对症下药, 真可谓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正当鲁豫再三致谢,老中医开口了:陈小姐不必客气, 但……这里有事相求,不知妥否?鲁豫忙问何事,老申医娓娓道来: 

 我一直是凤凰卫视的忠实观众,关注你们的节目,也喜爱每一位主持人。但是有件事已经闷在心里许久,一直没得机会告诉你们。是这样,你们的同事丫小姐在一次访谈中念错了一个字,她把命运多舛的chuan念成了命运多jian。哎呀,这可不行呵,一定要告诉她!不然以后再念错或者让有些观众也以为应该念jian就不好啦,但是,你可千万别直接跟她讲,这样会伤了人家的自尊。我知道你们都很努力,非常不容易。告诉你,我已经想了好久,你就照我说的去 办:找一天,约她一起吃个饭,聊聊天。聊的时候你就讲一个最近自己遭受挫折的小例子,然后叹口气,说:唉,我真是命--运--多--舛chuan啊! 

 鲁豫将这个故事告诉我的时候,我俩几乎同时长叹一 声:唉,我真是命运多舛啊!跟着大笑起来,直笑到眼泪迸出,心里也湿湿的。 

 你明白为什么我要隐去那位同事的姓名了吧?其实我相信,她绝对有这个承受力,来面对一位观众指出的错误; 但是我们却一定要小心翼翼,,像老中医悉心维护着别人自尊一样来成全他的美意。否则,老人家才真要长叹一声命运多舛呢。 

 后记:后来一位老西医闻说此事,马上以他科学而严谨的态度献计献策:你们搞电视的,为何不利用现成的现代化设备?告诉你,你就依我说的这么办:在自己的节目中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说出这个词,然后把节目录像带交给丫小姐请她指教。这样在夜深人静无语时她独自品昧,不比你与她吃饭聊天时说起更让她少一份尴尬吗? 

 我忽然很有一种冲动,想以最传统的中国方式做两块匾,送给老中医的那幅上书:妙手仁心。至于老西医的嘛,则写:仁心仁术。


  • hzbq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那是我们从未想过的事 
  
 不久前碰到环保志士杨欣,他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震惊之余,我想把它讲给更多的人。 

 杨欣和队友们在长江源人烟稀少的地区做考察,一天,他们走过一个牧民家的帐篷。淳朴的藏民热情极了,拿出仅有的最好的东西招待他们。临走时,杨欣和队友把行囊里的罐头送给牧民,牧民不收,杨欣和队友又想放下一点钱,牧民也不要。终于,就在杨欣和队友要离去的时候,牧民眼巴巴地望着他们,问他们有没有药。药,什么药呢?细问之下,牧民拉过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告诉杨欣孩子的眼睛看不清东西,快瞎了。懂医的队友一检查,发现孩子患的是白内障,于是赶紧告诉牧民,快带你的孩子到县医院去做手术吧,不然,孩子真要瞎了。但是县里对牧民来讲是个像天边一样遥远的地方,再说,他没钱。杨欣说要不我们把孩子带走看病,可牧民仍然不肯。或许他舍不得把儿子交给一群素不相识的人,或许这孩子还要放牛放羊照看弟妹,总之,牧民只是一个劲地用极不熟练的汉语说"要点药"、"要点药"--他也以为,只要有药,孩子就一定有救了。杨欣和队友无法说服牧民,只好在随身带的药箱里那些写着感冒发烧,止痛止泻的瓶瓶袋袋里一通翻腾,最后找出几瓶眼药水送给了牧民。看到牧民小心翼翼捧着眼药水干恩万谢的样子,杨欣和队友难过极了。 

 后来杨欣了解到,由于城市废气排放导致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青藏高原的上空已经发现了臭氧层空洞,而这,恰恰是导致当地人患白内障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人,连牲畜也不能幸免。正是这些还过着极度简朴,甚至近乎原始生活的人们,偏偏成为文明社会过度消费的无辜受害者。而在那片高原雪域,地广人稀的恶劣环境里,残疾人是很难生存下去的。果然,日后杨欣的队友又碰上过牧民一家,却再也见不到那个男孩子了。 

 杨欣说,藏族人的名字难记,但他却只听了一遍就再也忘不掉男孩的名字:布才仁。 

 杨欣的故事让我久久无言。环保的口号喊也喊了这么多年,但"废气排放"、"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对于我们这些久居都市的人来说,似乎仍只是一些过口未必过心的词汇概念。我从来没有想过,它们会夺走一个人的光明,我从来不曾知道,它们会夺走一条生命。 "自然之友"的会长梁从诚先生说,没想到的事情还有很多:我小时候家里能吃一顿涮羊肉那是多大的事呵,可现在,三天两头就会撮上一顿。但我们吃涮羊肉的时候想过没有,内蒙草原的过度放牧状况就已很严重。我们还抱怨沙尘暴呢,大家想没想过,恰恰是我们自己,间接地吃掉了赖以固沙的草皮?!还有,现在都时兴装修房子,装修的时候还特别讲究要实木地板,又有没有想过,为此,每年要砍掉多少树呢?! 

 是的,我们没想过,那是我们从未想过的事。退一步,想到了又能怎样呢?建议人们都住到只有钢筋水泥的房屋,还是号召大家都不要吃羊肉?如果真是那样,山民又什么时候可以住进新房子,牧民又怎样才能富起来呢?有很多事情,正如梁从诚先生自己所说,看到了,知道是问题却又不知该怎样解决。 

 不过,我想,幸而还有人意识到了并发出警告,那么,总有一天,这些问题终将得到解决。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可怕的往往不是找不到答案,而是看不到问题。 

 4月22日是地球日,我愿借这个机会把上面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同时我也想说, 其实,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地球日。


  • hzbq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当我们伸出食指的时候 
  
 作家莫言曾一度"触网",当过一段时间 "网络"写手。但后来又"下网"了,原因是:不愿去恶毒地骂别人,也受不了别人那么恶毒 地骂。其实不只是网络,如今各种媒休业,似乎都盛行批判。我本是-个十分希望多看到些批判的人,因为中国太多圆滑,太少坦率, 太多阿诀,太少直谏。只是批判的方式我无法认同人身攻击式的谩骂。再有重要的一点,我们往往只顾得批判别人,却忘了反省自身。 
 
 前不久-位记者问我,为什么到西安采访作家选择了贾平凹而非陈忠实。我说因为读平凹先生的书多些,一直以来都有了解他的兴趣。但这并不意昧采访了贾平凹就不能再采访陈忠实。那位记者解释说,因为人们觉得两位作家原本都实力雄厚,但"火"了之后,陈忠实依旧为人朴实厚道,贾平凹却越来越染"铜臭",有些丧失文人之本。所以大家都觉得应该多宣传报道陈忠实。 

 我明白"铜臭"之所指,那就是平凹先生为人题字明码标价。其实这个问题在采访时我们亦有谈到,平凹先生告诉我主要有如下考虑:一是上门索要字画的人太多,增添了大量应酬。占用了自己专心写作时间不说,给谁写不给谁写还往往摆不平。现在好了,明码标价,一视同仁。另外,有些人真心喜爱你的书画想收藏,你不要钱他倒不好意思登门索取,要不就日后变着法感谢,一来二去也麻烦,现在省事了,明码标价,给别人心里一个踏实,不欠人情。平凹先生最后说,作家写作拿稿费,为什么给别人题字画画不能收钱呢?同样也是付出了劳动嘛。 

 是啊,同样是按劳取酬,为什么会招来那么多非议呢?原因就是:你是文人!文人就要儒雅,文人就该清高,怎么能和"钱"挂钩呢!一旦沾上了"铜臭",为人也不淳朴,甚至连文章也写不出什么好东西来了。这就是许多人对明码标价坚定的看法,于是唾沫也能淹死你。 

 但是,我们可曾反过来想一想,我们鄙弃别人沾满铜气的时候,自己是否又两袖清风?我们指责文人写字收钱,为什么不指责自己想白拿自占?当然金钱不是衡量艺术质量的惟一标准,但艺术的价值又往往通过金钱最直观地体现。梵高画画的时候不想要钱 么?他比谁都需要钱、渴望钱,只是当时没人买他的画罢了。他在创作阶段并非清心寡欲,但想要钱本身并不影响他作品的水准。倒是事后身价暴涨这件事让活着的人应该好好想想。 

 我们太多地按照既有观念去看待世界, 按照惯例样式去思考问题。甚至,我们想也 不想,已经觉得别人不对。 

 坊间说陈逸飞不务正业,因为他除了画 画,还接拍电视,设计服装。可我们有否反过来想一想,为什么要禁锢一个人多方面才华 的展露,即便那可能仅仅是探索而未见得那么成功。同时为艺术家、科学家、机械师的达芬奇就指出,人有七个大脑,而我们开发的相对未开发的部分如同一滴水之于江河。 

 我们有太多的看不惯,太多的不满。我们觉得演员不应该化妆臭美拍艺术照;我们质问作家不好好爬格子,成天在电视上抛头露面干嘛;我们见着中国女孩子嫁老外就来气;我们昕到爱情宣言又挖苦那是在作秀, 每当这时,我们可曾反过来想一想:自己的心态是否正确,观念是否过时,依据是否充分,逻辑是否合理? 

 很多事情,真的需要想一想,我们往往 不记得,当我们伸出食指谴责别人的时候,恰恰还有三根指头对着自己。


  • hzbq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同居时代 
  
 香港这地方寸土寸金,金融风暴前,楼价比楼还高。当我们每日花着在北京能住四星级酒店的钱租住普通公寓时,心申不乏感慨.有一次鲁豫从加拿大度假回来,向我描述她住的朋友的房子。高尚住宅区的两层小楼,带大花园,售价折合人民币150万元,还买不到我们香港宿舍的一半,"可它的衣橱,比我现在的卧室还大!"看着鲁豫晕乎乎地坐在那儿神往, 我就安慰她:"等我以后发奋到加拿大买下这幢洋房,一定请你每天晚上抱着枕头到我衣橱来睡!" 

 我和鲁豫就是在对衣橱卧室的向往中,度立了我们到香港后的一段"同居时代"。 

 我是一个极留恋集体宿舍式生活的人,而和鲁豫之所以能和平共处,从共性上讲是因为缺点比较接近-,而优点又是能互相容忍。从个性上分析呢,我是粗中有细,鲁豫经常会惊讶地发现她原以为随意而凌乱的我,往往在关键时刻高风亮节,有章有法。而她则是细中带粗。这个生活小节上十分不马虎,饿了多一分钟都不能忍,可给她多吃一粒米也咽不下的家伙,为处事却风清云淡,不重功利,于是乎,我们俩与其说是闺中好友,倒不如说更像君子之交。 

 有一段时间,我们两人互相欣赏,彼此吹捧已经到了无可复加的程度。她蒸一点米饭,把从超市买的盒装咖喱杂莱加热后浇在上面 ,我会尝一口之后大赞美味饕餮到盘里不剩丝残渣;而我用毛笔蘸墨汁泼得几片痕迹,她的景仰程度也绝不亚于对自石、悲鸿。 

 上小学时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画家,作品在班里和学校展览过,虽说十几年来没怎么再画过,但总觉得梦还未了。于是我就去文具店搜寻一通,备齐笔墨纸砚,画的时候摇头晃脑,心情颇佳,但画完无人喝采就有些苦。没想到,知音就在我身边。一次我的大作被鲁豫好生赞叹后还拿到她的节目《音乐无限》展示,我十分得意,把欣赏要求又提高了一个层次。每每再画完,我会用手捂住标题,让鲁豫猜我画的是什么。有一次点了一堆红红绿绿,加几个广告招牌,鲁豫说,是"东方之珠"吧。我移开手"香港印象"。还有一次,几条曲线为山,几道直线做水,再点一叶小舟,舟上有人。鲁豫想了想然后一字一顿"孤舟囊笠翁"。我移唱圃' 开手"独钓寒江雪"。再有一次更让我感动得差点落下泪来。当然那次画得太抽象了(或者是太不象了):画左上端一株桂树,画申几道洒脱的线条代表衣缺飘飘。请一位西方朋友看时他不懂中文标题,但是琢磨半天后,夸奖道:"画得太好了,是一串带叶的香蕉吗?"我受了极大剌激,又捂住标题去找鲁豫。这次她沉吟良久,把我的心几乎悬到桂树上。终于,她说:"该不是'月下独酌' 吧?"啊,--我松一口气,也松开了手--"把酒问青天"。 
 
 我终于明白中国的知识分子为什么一旦给一点儿理解就肝胆相照。我这才多少墨水?他们那可是倾一生精力满腹经伦啊! 

 虽然鲁豫和我在小窝里吟风弄月, 高山流水,但是对于户外活动,却有完全不同的爱好。每每我拉窦文涛去打羽毛球时,她就去逛街,或者干脆哪儿也不去,卧在沙发上看录像。所以大多我动如脱兔,她一定在静若处子。于是那段时间我就成了她的"洒家",她就成了我的"奴家"。有一幅画我借用了京剧的造型,画酒家要去锻炼身体,小奴家却拎一枚小包让洒家陪她去逛街。画完之后我俩赏玩了半天,又少不了一通表扬与自我表扬运动。 

 后来"凤凰"蓬勃发展,节目量与日俱增。酒家与奴家只有彼此怜香惜玉之心,再无吟风弄月的闲情。再后来鲁豫开上"早班车"过起"香港农民"的日子, 没有五点以后起床过;而我也一边满天 纷飞,一边挑灯夜读,没有两点以前睡下过。为了共同的事业,我们终于"分居"了。那些我的大作,在搬家过程中不幸遗失。为了让大家更形象地体会,我试着重画了几笔。但是我告诉你,艺术来源于生活,而且真的要有感而发。不一样的时空,不一样的心境,也落在不一样的纸上。 

 而那同居时代的滋昧,何时能再回 到我的舌尖呢......


  • hzbq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许戈辉----象水一样的女人

 窦清风 应晓燕

 浓香的咖啡,温和的灯光,坐在面前的许戈辉安安静静的。她说话慢条斯理,并不像我们头脑中的主持人都有的那种伶俐的口齿、迅速的反应,相反说话时她总喜欢重复一下你的问题,再做出回答。

 说起这次担任大运会的文化使者,许戈辉说:“我大学毕业已经好多年了,可我每年都会回一趟学校,每一次走在那条熟悉的石子路上,我的心都会狂跳,那是我生命当中最重要也是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现在就想实实在在地为大运会做点事,也算是对那段时光的纪念。”


 与许戈辉交谈,让人产生的感觉就是年轻时的迷茫和倔强已渐渐地被一种温和的东西所代替,她说:“我特别喜欢水,水有各种形态,随和平静但又拥有力量。年轻时做事总凭着热情,太容易想到结果,患得患失,反倒不能持久。现在平静了很多,就觉得压力也不算什么了。我在做《名人面对面》时,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就是这种越来越平和的心态,让我可以踏实、不被干扰地工作。人一轻松,工作反倒也顺手了。”

 举手投足间,许戈辉流露更多的是一种女人味。她说她现在最重视亲情,到外地做节目时总把母亲带在身边,“母亲觉得可以照顾我是一件特别享受的事”,许戈辉说,我渴望做一个好女人,做一个好女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问起对成功的看法,许戈辉说,我曾经采访过希腊船王的儿子,在一般人眼里,他应该是成功的,可他自己却没有这样的感觉,相反还有很多不满足的地方,当时我就想成功永远只是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一个刚毕业的人,一份好工作就是成功。
 

 许戈辉最想对大学生说的一句话是,不要太渴望成功,生活更重要的是保持一份情怀,走得太快、太功利会失掉很多风景。保持情怀可以拉大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有时可以帮助我们从喧嚣和压力中解脱出来,这样在生活中,总有一个角落可以清静清静,总有一段时间属于自己,无论境遇如何,总能体会到快乐。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6回复贴,共1页
<<返回许戈辉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