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phius又封神了???
这个222分钟长潜就离谱
当然文章重点其实不是这个……猛料摆在前面
这次历时四年的研究统计了26头柯氏喙鲸Ziphius cavirostris的3680次潜水,得到了很多关键结论。
之前的观念普遍认为,喙鲸类有超强的无氧代谢能力,能在水下度过25-35min,氧气耗尽之后继续潜水很长时间。但是本文通过对大量数据集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喙鲸的有氧代谢时常可能远超预期。本文给出的计算结果认为柯氏喙鲸的有氧潜水阈约为77.7min,95%的摄食性潜水都不需要动用无氧代谢能力。
另外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喙鲸的“备潜时间”很大程度是多余的,和具体潜水时间没有关系,在这段时间里它们更有可能是在进行潜水规划或群体交流。更多的时候,潜水完成后的休息时间会与潜水时长中无氧潜水的成分有相关性。统计结果表明,平均1min的无氧潜水时间大致对应0.79分钟的休息时间。这证实了之前关于喙鲸类可以进行“蓄力”潜水,将代谢**留到水面处理的假说。
最后是猛料:66号雄鲸完成了2次刷新纪录的潜水,分别为173分钟和222分钟。在之后分别进行了236和268分钟的休息。以至于论文第一作者在接受采访时还惊叹“你管这叫哺乳动物?”
当然,这两次长潜是一头老雄鲸暴露在海军中频率声呐的照射下后做出的,有没有造成永久性伤害暂不清楚。希望这个案例能唤起人们对这类问题的更多关注吧……
文章题目Nicola J. Quick et al, Extreme diving in mammals: first estimates of behavioral aerobic dive limits in Cuvier's beaked whales,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20).,发表在《实验生物学报》上
这个222分钟长潜就离谱
当然文章重点其实不是这个……猛料摆在前面
这次历时四年的研究统计了26头柯氏喙鲸Ziphius cavirostris的3680次潜水,得到了很多关键结论。
之前的观念普遍认为,喙鲸类有超强的无氧代谢能力,能在水下度过25-35min,氧气耗尽之后继续潜水很长时间。但是本文通过对大量数据集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喙鲸的有氧代谢时常可能远超预期。本文给出的计算结果认为柯氏喙鲸的有氧潜水阈约为77.7min,95%的摄食性潜水都不需要动用无氧代谢能力。
另外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喙鲸的“备潜时间”很大程度是多余的,和具体潜水时间没有关系,在这段时间里它们更有可能是在进行潜水规划或群体交流。更多的时候,潜水完成后的休息时间会与潜水时长中无氧潜水的成分有相关性。统计结果表明,平均1min的无氧潜水时间大致对应0.79分钟的休息时间。这证实了之前关于喙鲸类可以进行“蓄力”潜水,将代谢**留到水面处理的假说。
最后是猛料:66号雄鲸完成了2次刷新纪录的潜水,分别为173分钟和222分钟。在之后分别进行了236和268分钟的休息。以至于论文第一作者在接受采访时还惊叹“你管这叫哺乳动物?”
当然,这两次长潜是一头老雄鲸暴露在海军中频率声呐的照射下后做出的,有没有造成永久性伤害暂不清楚。希望这个案例能唤起人们对这类问题的更多关注吧……
文章题目Nicola J. Quick et al, Extreme diving in mammals: first estimates of behavioral aerobic dive limits in Cuvier's beaked whales,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20).,发表在《实验生物学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