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编写这本书的时候,韩翕言除了将自己知道的老潍县话记录下来,老伴也经常帮他积累更多的潍坊话。为了搜集更多的词汇量,韩翕言每天都出门跟邻居聊天,每当听到特别的词句,他就用随身携带的小纸片和铅笔头记录下来,回到家中再将记录的词汇分门别类。5年下来,他搜集整理了3000多条潍坊的方言土语,并将其分类归档逐字逐句“翻译”成普通话,由此他被一些老市民称为“潍坊方言字典”。“这本书还不能说是字典,因为搜集的还不全面,目前收集了三千多条,但可以当字典参考学习。”韩翕言谦虚地说。
据韩翕言介绍,全书主要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发音,判断一个人来自何处主要是声调,而且发声比较难学,所以主要是介绍一些字相同但读音不同的方言。第二部分是词汇,词汇很好学,但是很难懂。比如说“扒古”一词,潍坊话就是窝窝头的意思,但寿光那边则是用各种豆类磨得糊糊加蔬菜的一种食物。所以这部分主要是将形容词、动词、量词进行分类,能够让学习的人更容易理解,这也是全书中的重点部分。第三部分就是特殊语句,包括潍坊本土的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和一些表达人物情感的语句。而在附录部分,韩翕言将一些潍坊人容易读错的字词进行了归类。
出版费15万老人“等”钱完心愿
现在《潍坊的方言土语》的书稿已经完成,共有250多页20万字左右。韩老说,写这本书是想为社会作点贡献,为发展潍坊文化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虽然已经和青岛出版社联系好,但对于15万元的高额出版费,韩老有些犯难,因此该书出版的事现在没有头绪。韩翕言希望能有同样喜爱热爱潍坊文化、愿意为保护潍坊文化做贡献的人士能够帮自己出这本书,该书出版后将以赞助者的名义向全社会赠送。
有意想帮助韩翕言老人完成心愿的爱心人士,可拨打电话8355833与他取得联系,也可拨打本报爱心热线15053655563。(《潍坊晚报》见习记者封敏实习生柴德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