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苗吧 关注:1,381贴子:6,735
  • 2回复贴,共1

苹果育苗常用砧木目前,生产上培育苹果树苗常用的砧木可分为乔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苹果育苗常用砧木
目前,生产上培育苹果树苗常用的砧木可分为乔化砧木、半矮化砧木、矮化砧木、极矮化砧木(后三者统称矮化砧木)。
乔化砧
1、山定子:称山荆子、山定子,主产于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是这些地区的主要乔化砧木。山定子有阔叶山定子和椭圆形叶山定子2个变种;圆锥果山定子、梨形山定子和扁圆果山定子3个类型。山定子原产于东北,抗寒力极强,据试验可抗-50℃的低温。以疏松的砂质土壤为好,黏重的红土表现较差,能耐贫瘠的山地。喜湿但不耐盐碱。在pH7.8以上的土壤中易患黄叶病。在盐碱地上山定子砧生长不良,死亡率高,不如海棠果砧好。山定子应用的地区有: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南部除外)、内蒙古、山东(西南部除外)、山西、四川等地。
2、海棠果:也称秋子,是一种半栽培种或栽培种。海棠果根深,须根发达,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抗旱、耐涝、耐盐碱,抗寒力仅次于山定子。在盐碱地上,海棠果砧优于山定子砧,且耐暂时的水泡。海棠果砧与苹果栽培品种亲和力强,对苹果绵蚜和根头癌肿病也有抵抗力。烟台沙果、莱芜茶果嫁接苹果树时都有一定程度的矮化作用。海棠果的应用范围是: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四川、新疆等地。
3、西府海棠:被认为是山定子和海棠果的**。本种中的八楞海棠产自河北,各地引种较多,如天津、河南、甘肃、宁夏等地。八楞海棠比较抗寒、抗旱、耐涝、耐盐碱,生长快,且抗臼粉病。据河北农业大学观察,用八楞海棠嫁接的国光、祝、红星都比较高大,生长势强,国光、红星结果较晚。本种的莱芜难咽在山东采用较多,其作苹果砧木比较耐盐碱、结果早、有一定的矮化作用。莱芜难咽嫁接的金冠生长健壮、结果早、产量高。莱芜难咽上嫁接M9作为中间砧时,成活不好。西府海棠的应用范围:内蒙古、河北、陕西、青海、江苏、安徽、云南等地。
4、湖北海棠:根系浅,须根不发达,抗旱差,但抗涝性很强。该砧木适应性强,不易患根腐病、白绢病;抗苹果绵蚜和白粉病。本种有孤雌生殖能力,这一特性很有意义,它可以使得种子播种产生的实生苗长势比较一致,有利于果园管理。湖北海棠与苹果的嫁接亲和力因类型不同而有差异,如山东甜茶亲和力强;而泰山海棠亲和力差,虽然芽接后能成活,但来年很少萌芽。湖北海棠中的平邑甜茶抗涝性很强,并有一定的抗盐能力,各地使用后反映良好,在黄河故道地区使用,嫁接成活率高,黄叶病和早期落叶病极低。安徽果农认为平邑甜茶抗涝、耐湿,适于黏土、多雨潮湿的地方。湖北海棠应用范围为:江苏、安徽、湖北、河南的南部,贵州、山东、云南、四川、甘肃等地。
5、三叶海棠: 有红果和黄果两个类型。红果类型的生长势强,须根发达,叶片大,叶多为3裂,抗涝、抗盐碱能力强,与苹果品种嫁接苗木生长势强。黄果类型的生长势弱,根深、须根少,叶小,叶多为5裂,抗涝、抗盐碱能力弱,嫁接苹果品种后苗木长势较弱。三叶海棠与苹果品种嫁接亲和力较好,有“小脚”现象。在辽宁只有低洼盐碱地有试用红果三叶海棠作苹果砧木的。三叶海棠可以应用的范围为贵州、浙江、福建、云南中北部、辽宁、山东、西藏等省自治区。
6、河南海棠: 河南海棠为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7米。据试验,用其嫁接苹果,千周、树高、冠径一般为山定子砧的50%~70%;结果早,结果株率高;果实着色好,硬度大,糖分高,并且嫁接亲和力好,固地性好,但有“小脚”现象。
7、花红:又称沙果。类型较多,较耐潮湿高温,可作为南方潮湿多雨地区的苹果砧木。有一定的矮化作用,可促进苹果品种提早结果。应用地区有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地。
8、丽江山定子:比较耐涝。应用地区有云南的东北、西北及中部地区,四川西昌、凉山一带。
9、垂丝海棠: 应用地区为甘肃西部。
10、花叶海棠: 应用地区为陕西、甘肃。
11、新疆野苹果:比较抗旱、抗寒、耐盐碱。应用地区为新疆。
12、吉尔吉斯苹果:比较抗寒、耐盐碱。应用地区为新疆。
13、小海棠:山东的烟台、福山、牟平等地使用较多,该砧木抗旱、抗盐碱,但抗涝性差。嫁接的苹果树比山定子矮小。
14、小金海棠:做砧木与苹果品种嫁接均表现嫁接亲和性好,苗木生长健壮,叶片肥大,具有一定的矮化效果。其根系发达,固地性好,耐瘠能力强。抗旱、耐涝、抗寒。压条繁殖生根较易,繁殖系数较高。
矮化砧木根系
1、M26 :属于半矮化砧木。由英国东茂林试验站以 M9 与 M16 杂交育成,矮化、早果、丰产性能均好,是矮化砧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嫁接苹果树矮化程度介于 M9 和 M7 嫁接树之间,比 M9 嫁接树丰产,固地性强,比 M7 嫁接树结果早。压条繁殖生根较易,繁殖系数较高。作自根砧嫁接树有“大脚”现象,作中间砧有“粗腰”现象。抗花叶病和白粉病,易感颈腐病、苹果疫病和苹果绵蚜。较抗寒,抗寒力强于 M9,但在 1 月平均气温 -10℃以北的地区露地越冬有抽条、冻害发生,有的年份还比较严重,在这些地区应采取培土等防护措施。在土壤肥力水平中等的地区宜选用 M26 作中间砧。目前,陕西、山东、河北和黄河故道地区应用较多。
2、M9 :矮化砧木 是由英国东茂林试验站于1912年育成的砧木,已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使用。 属矮化砧,矮化性极好,是正常树体的50%。以M9为砧木的嫁接苹果树树体矮小,结果早,易早期丰产,耐盐碱,较耐湿。但其根系分布较浅,固地性差,不抗旱,抗寒性差,压条生根困难,繁殖率较低。但其根系分布较浅,固地性差,在不立支柱的条件下作为自根砧会有树体倾斜或倒伏现象,不抗旱,抗寒性差,压条繁殖生根较困难,繁殖系数低。可用作自根砧或中间砧,但嫁接植株有“大脚”或“粗腰”现象。在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肥水条件好的地区宜选用 M9 作中间砧。
3、美国G系
美国育成的最新矮化砧木体系。其G系砧木已有6个进入市场。品种有G11 G16 G30 G41 G202 G935.其优势总体表现为抗重茬,抗火疫病以及抗寒能力强。
4、Y系
抗寒砧木品种,可在-30度低温下安全越冬。 成花能力强,其成花能力表现优于m26。枝条开张角度大,无需拉枝开角。稳定能力强。其果实品质商品果率高于sh系以及m26.
5、SH系
SH系苹果矮化砧是国光与河 南海棠种间杂交育成。1978年杂交种实生苗,1980年压条繁殖并嫁接栽培品种。SH系有40个砧木型号按照嫁接树的高度进行分类,其树高小于乔砧树的50%的称极矮,为乔砧的50%一60%者称矮砧,为乔砧的60%一 70%称半矮砧。极矮砧有SH4、S HS、SH21、SH36、SH38树体 高1.5一Zm,冠径1.sm左 右。嫁接品种树矮冠小,长势较弱,树 体易早衰,可试用高密度栽培。矮砧有SH 1、S H9、S H12、SH33、SH37等
6:GM256
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所于 1973 年利用西伯利亚酸苹果、美国酸苹果与 M 系进行杂交播种培育而成。与多品种嫁接亲和力均强,且早果丰产、树体矮化。可抗 - 40℃ 低温,抗早期落叶病和黑星病。
7、B9
B9又名Bud 9,是苏联米丘林园艺大学作为耐严酷冬寒砧木而推广的矮化砧木,M8
与Red Standard杂交育成。 干性弱,树姿开张。B9树势较弱,压条繁育时有较强的生根能
力,但砧木干性差,幼苗不立支柱极易倒伏,固地性差。 矮化性略小于M9, 比正常树体降低。B9对颈腐病有一定的抗性,对白粉病和苹果黑星病具有中等抵抗力。 最大特点是抗寒、抗霜冻,能耐-40 ℃的极端低温。
8、MM106
MM106是从君袖(Spy)与M1的杂交后代中选出的,属于MM(Malling-Merton)系砧木,是20世纪20年代由英国东茂林试验站与约翰英斯(John Innes)园艺研究所合作,用M系和抗绵蚜苹果品种君袖杂交获得的15个抗绵蚜无性系之一。MM106植株生长旺盛,枝条粗壮。 压条生根良好,繁殖率高,根系发达,硬枝扦插成活率高,比M9土壤适应性强。 较抗干早,耐瘠薄,也较抗寒,根系能忍受短期-17.8 ℃低温,抗苹果绵蚜,较抗病毒病,但易感白粉病。MM106作为半矮化砧木, 固地性较强,早期不需要格架系统支持。 常被作为中间砧木使用, 与普通实生砧木嫁接亲合力强, 繁殖系数高。嫁接短枝型品种,3年生开花株率90%,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也有一定提高。植株产量介于M9和M7之间。
9、JM系
JM系苹果砧木是 由圆叶海棠 与 M9杂交育成。1999年 JM1、JM7和 JM8进行了品种登 记 。2000年 JM2和 JM5又进行 了登 记 。
JM系砧木的表现 :JM5与 M27相当,表 现为极矮化 ,适 合高 密度栽培 ,但树势容易衰弱且嫁接树生产力较 低 ,所以应当与长势强的品种组合,并要求土地肥沃。JM1、JM7和 JM8的矮化程度介于 M9和 M26之 间。其 中,JM1矮化 程度 大,与 M9相 近,早果性强 ,但与珊夏和津轻等树势较弱的品种组合时,树 势易衰弱 ;JM7的矮化程度 介于 JM1和 JM8之间 ,结果稳定而丰产,可望成为今 后的常规砧木;JM8在此 3个砧木中长势最强 , 与 M26’接近 ,结果能力强而丰产。JM2为树势稍强的半矮化砧木 ,扦插生根 良好 ,无需使用永 久支柱,比圆叶海棠为砧木的树体小 ,适合采用改良主干形或开心形进行半密植栽培。 JM系耐涝性的调查结果显示,JM7和圆叶海棠相同,最耐涝。
由于篇幅有限,还有一些砧木没有涉及到,部分砧木特征也没有进一步召开介绍,后续会陆续更新补充。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gh_b04b9a5dec57(果树树资讯)了解更多内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9-14 17:35回复
    很不错,很详细,也非常的透彻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9-20 21: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