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在网上闲逛,看到个沈阳铁西区的老照片的贴子,看着那些已经模糊的记忆中的儿时之地,我这个老铁西人真的感慨万千。
开贴之前,先介绍一下铁西区吧:
铁西区,隶属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沈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北临皇姑区、于洪区,西接辽中区,东与和平区、苏家屯区接界。总面积286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6月末,铁西区总人口100.7万人

铁西区成立于1938年1月1日,因位于长大铁路西侧而得名。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作为一个以机械制造业为主的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点,企业高度集中的铁西区更是重中之重,据称国家将六分之一的财力倾注于此。苏联援建的156项国家重点工程中有3项在铁西,分别是第一机床厂、风动工具厂和电缆厂,另外还有6个配套建设重点企业。投资超过百万进行企业改造的40多个,新建大中型企业12个。“一五计划”结束的1957年,铁西区生产的普通车床、凿岩机、滑翔机、橡胶船、25吨塔吊起重机等系列装备产品,均占全国份额100%,铁西区因此被称为“东方鲁尔”。
下图就是我们沈阳人口中的老铁西,就是东至兴工街,西至重工街,北到北一路,南到沈辽路的范围。铁西区的街路命名规则是:南北为街,基本全是某工街,如保工、卫工、兴工等;东西为路,从北到南从1到14排列,中间的建设大路是中轴线以北叫北某路,以南叫南某路,建设大路其实按命名规则应该是北(南)5路。

从整体上讲,当年铁西的布局是以建设大路为界的,建大以北全是国营大厂,更准确的讲“东方鲁尔”主要是指这一小块地方。建大以南基本上是住宅区(包括子弟学校、医院、幼儿园等生活配套)或中小企业了。从上图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来,建设大路以北基本全是新建的住宅小区,高层建筑非常多,因为是把老厂区动迁走后新建的。建设大路以南,就是老房子居多了(大多是80年代各大厂盖的火材盒小区)。
我,出生在重型机械厂医院(老爸的厂子)

首先是这张九路市场的照片,那年我2岁,一家三口住在十马路景星街上一栋三层小楼里(重型厂的集体宿舍),离这张照片也就几百米吧。
开贴之前,先介绍一下铁西区吧:
铁西区,隶属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沈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北临皇姑区、于洪区,西接辽中区,东与和平区、苏家屯区接界。总面积286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6月末,铁西区总人口100.7万人

铁西区成立于1938年1月1日,因位于长大铁路西侧而得名。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作为一个以机械制造业为主的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点,企业高度集中的铁西区更是重中之重,据称国家将六分之一的财力倾注于此。苏联援建的156项国家重点工程中有3项在铁西,分别是第一机床厂、风动工具厂和电缆厂,另外还有6个配套建设重点企业。投资超过百万进行企业改造的40多个,新建大中型企业12个。“一五计划”结束的1957年,铁西区生产的普通车床、凿岩机、滑翔机、橡胶船、25吨塔吊起重机等系列装备产品,均占全国份额100%,铁西区因此被称为“东方鲁尔”。
下图就是我们沈阳人口中的老铁西,就是东至兴工街,西至重工街,北到北一路,南到沈辽路的范围。铁西区的街路命名规则是:南北为街,基本全是某工街,如保工、卫工、兴工等;东西为路,从北到南从1到14排列,中间的建设大路是中轴线以北叫北某路,以南叫南某路,建设大路其实按命名规则应该是北(南)5路。

从整体上讲,当年铁西的布局是以建设大路为界的,建大以北全是国营大厂,更准确的讲“东方鲁尔”主要是指这一小块地方。建大以南基本上是住宅区(包括子弟学校、医院、幼儿园等生活配套)或中小企业了。从上图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来,建设大路以北基本全是新建的住宅小区,高层建筑非常多,因为是把老厂区动迁走后新建的。建设大路以南,就是老房子居多了(大多是80年代各大厂盖的火材盒小区)。
我,出生在重型机械厂医院(老爸的厂子)

首先是这张九路市场的照片,那年我2岁,一家三口住在十马路景星街上一栋三层小楼里(重型厂的集体宿舍),离这张照片也就几百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