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书法,劝谏献策君主(主人)弗听 弗用 ,然后就出不好的结果。史书的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如果对君主有维护,或者为增强效果,(或者怕读者没看出前后因果),会增加描述,某曰:悔不听子言。
最好玩的例子是我发的截图
左传描写吴国被灭的结果。吴王辭曰“孤老矣,焉能事君”。-左传的这段简洁客观更多无奈,个人感觉是写的最好的。
史记描写这段就有:悔不听子胥之言。-看的出司马迁是个煽情高手。
然后吴越春秋,越绝书等等史书,都有更详细的描写。我没看过这两本书。杨伯峻把这些书甚至章节都列出来了
不同史书对吴王的褒贬和细节描写都有不同,都体现了编撰者对这段历史的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