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于彦芳有缘拜师著名中医索延昌先生,随老先生临诊九年,充分学习和继承了老师《虚症论》、《新脾胃论》的诊疗思想和临床经验。
遵从气血理论,变八纲辨证为十纲。中医临证是八纲辩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最根本的法则。于彦芳主任在脾胃病的诊疗上,继承了老师索延昌先生的“十纲辩证”,但凡诊病,阴阳是总纲,表、里、寒、热、虚、实之外,再加上“气血辩证”而生成的十纲辩证方能精确,因病证无论外感或内伤,无不侵犯气血。患者有气血之病,包括脏腑气血在内,气分病有气滞、气虚,血分病有血瘀、血虚。治病不辨气血,施治就不确切。虚则补,实则消,痛则通,腑宜泻,脾之气宜升,胃之气宜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