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拼多多: 本人是一个小卖家,从事过亚马逊速卖通也做过天猫淘宝,之所以选择拼多多,是看中这个平台的潜力。从支付方式就可以看出,拼多多和某宝的人群差异,拼多多正是把某宝漏缺的客户,收入囊中。商家在平台按照规矩做生意,平台收取每一笔交易的佣金,后而发放消费券和等等补贴吸引流量,可谓“双赢”,互惠互利,这也是我极赞同拼多多的一个重要的点。 拼多多是个在快速发展的平台,从以前靠低价品差到现在今天这个水平,真的都是靠平台背后多少工作人员的努力和无数商家的入驻才有这番繁景的。身边的人 从一开始对拼多多抱着怀疑的态度到现在日常购物都停驻在拼多多,以及大家也都明白拼多多和其他平台相比,一样都是有好有坏,但是同个产品的情况下拼多多是有更好的价格和优势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拼多多,这对平台和商家来说,都是极好的走向和趋势,也感谢平台的努力和付出。但是阅读完最近更新的发货规则之后,心情不由沉重。1.站在平台的角度,我十分能理解平台日益严格的后台规则,看似对大家要求高了,但是这也是平台为了对流量的一个持续输出输入以及长期稳住的政策,比如之前的80%回复率(3分钟内回复),规定发货时间内发货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商家可以做到的,也是在行业平均水准内的,整个平台的商家对自身要求提高了,客户在拼多多购物,体验感就会提升并且持续购物,形成良好的循环。在为买家考虑的时候,还请平台可以参考某一个规则罚款制定的时候,是否会“较严苛”。2.站在卖家角度上,平台规则提高,对于真心要持续在拼多多做生意的良心诚心卖家来说,其实内心是开心的。平台对商家的要求提高,就会筛选掉一些奸商黑心商贩,还有一些没有好好把心思放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但是想走旁门左道的人。 所以平台对商家要求提高,对于真的用心做人做事的卖家来说,真的是好事来着,揣着一颗火热的心来拼多多创业,还有平台设置的要求可以去自我监督和提升,由“吾日三省吾身”到平台给了一把尺子可以准量,确实是方便自我监督也有一个行业基本准则在。3.站在买家角度上,平台对商家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对买家相对来说,很多操作就变得宽松,正常买家来说没问题,但是一些有心的“买家”就会钻空子,给商家造成一定的损失。我相信大部分人是不会的,但是现在网上建立这么多群专门讨论如何在拼多多钻空子让商家钱货两空,我想平台也要考虑一下商家的利益,不是一味的为了留住流量而偏袒部分“不良”买家。优质的流量才是大家想要的,也是最值得拥有的。正如拼多多对优质卖家的择取。
做生意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希望平台可以在对商家每一次更新规则的时候,能够考虑得更加全面和人性化。下面从这次发货规则我谈一下个人的见解,我也希望平台能够听取到个人的一点点建议。
普通商品虚假发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4.2.1. 商家上传商品物流单号(包括转运后物流单号,下同)后的24小时内,该物流单号在相应物流公司官网没有物流信息;
4.2.2. 商家上传商品物流单号后的24小时内,该物流单号在相应物流公司官网没有揽件信息(若同一物流单号存在多条揽件信息的,则依据最后一条揽件信息的时间来判断);
4.2.3. 商家上传商品物流单号前30天内,已有不同收货人或不同收货地址的订单使用该物流单号发货;
4.2.4. 其他订单物流信息异常的情形。
4.2.1. 这点没问题,一般商家都是会和快递公司协商,当日件当日处理,我相信很多商家都会跟我一样在开始做的时候会特别的叮嘱收件员要及时货运到快递点。这种就是我前面说到的行业基本水准。4.2.2. 商家上传商品物流单号后的24小时内,该物流单号在相应物流公司官网没有揽件信息(若同一物流单号存在多条揽件信息的,则依据最后一条揽件信息的时间来判断);这点也没有问题,到了快递点,就开始工作,当日件是会在24h处理的。以上都是常规水准,下面我们来看看:商家上传的商品物流单号,自相应物流公司官网出现首条物流信息至商品离开首个分拨中心所在省份的时间间隔:普通地区超过48小时,偏远地区超过72小时,极偏远地区超过120小时(分拨中心是指由各物流公司指定的,具有存储、分拣、集散、转运功能的集货地点,每日交接所管辖区域内所有站点的揽收包裹,名称可能为“分拨中心”、“转运中心”、“中转站”等,下同。普通地区、偏远地区及极偏远地区划分详见《拼多多发货规则实施细则》,以首条物流轨迹信息显示的网点所在地为准,下同)。
这一点肯定很多商家大呼“冤枉”,我们和快递的联系是 收件员-发货人地区分部-总部-收件人地区分部-派件员,中间过了很多层,在中转这一块真的不是商家可以决定的,也不可能有快递公司跟你签约我们48h没做到给你多少违约金,众所周知不可能。而且,在疫情和汛期的时候,有些道路就难以运输,交通管制严格,这种设置的运输强制性规定48h。真的过于苛刻。 如果说平台觉得大部分情况是可以达到的,那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机器有时候都要维修,何况人都会出点错,天时地利人和,商家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控制好,在非自己管辖范围内协助买家积极处理。如果平台非要设置这把戒尺,可以给商家一个申诉的机会,或者说平均100单有7%-10%的容迟率吗? 真的是诚心的和平台提出。太苦了,平时真的战战兢兢的经营,却在一个自己不能控制的地方摔跤,平台不帮忙扶把手还要踩一下,心会痛的吧!希望平台可以听到我的小小呼声。
做生意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希望平台可以在对商家每一次更新规则的时候,能够考虑得更加全面和人性化。下面从这次发货规则我谈一下个人的见解,我也希望平台能够听取到个人的一点点建议。
普通商品虚假发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4.2.1. 商家上传商品物流单号(包括转运后物流单号,下同)后的24小时内,该物流单号在相应物流公司官网没有物流信息;
4.2.2. 商家上传商品物流单号后的24小时内,该物流单号在相应物流公司官网没有揽件信息(若同一物流单号存在多条揽件信息的,则依据最后一条揽件信息的时间来判断);
4.2.3. 商家上传商品物流单号前30天内,已有不同收货人或不同收货地址的订单使用该物流单号发货;
4.2.4. 其他订单物流信息异常的情形。
4.2.1. 这点没问题,一般商家都是会和快递公司协商,当日件当日处理,我相信很多商家都会跟我一样在开始做的时候会特别的叮嘱收件员要及时货运到快递点。这种就是我前面说到的行业基本水准。4.2.2. 商家上传商品物流单号后的24小时内,该物流单号在相应物流公司官网没有揽件信息(若同一物流单号存在多条揽件信息的,则依据最后一条揽件信息的时间来判断);这点也没有问题,到了快递点,就开始工作,当日件是会在24h处理的。以上都是常规水准,下面我们来看看:商家上传的商品物流单号,自相应物流公司官网出现首条物流信息至商品离开首个分拨中心所在省份的时间间隔:普通地区超过48小时,偏远地区超过72小时,极偏远地区超过120小时(分拨中心是指由各物流公司指定的,具有存储、分拣、集散、转运功能的集货地点,每日交接所管辖区域内所有站点的揽收包裹,名称可能为“分拨中心”、“转运中心”、“中转站”等,下同。普通地区、偏远地区及极偏远地区划分详见《拼多多发货规则实施细则》,以首条物流轨迹信息显示的网点所在地为准,下同)。
这一点肯定很多商家大呼“冤枉”,我们和快递的联系是 收件员-发货人地区分部-总部-收件人地区分部-派件员,中间过了很多层,在中转这一块真的不是商家可以决定的,也不可能有快递公司跟你签约我们48h没做到给你多少违约金,众所周知不可能。而且,在疫情和汛期的时候,有些道路就难以运输,交通管制严格,这种设置的运输强制性规定48h。真的过于苛刻。 如果说平台觉得大部分情况是可以达到的,那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机器有时候都要维修,何况人都会出点错,天时地利人和,商家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控制好,在非自己管辖范围内协助买家积极处理。如果平台非要设置这把戒尺,可以给商家一个申诉的机会,或者说平均100单有7%-10%的容迟率吗? 真的是诚心的和平台提出。太苦了,平时真的战战兢兢的经营,却在一个自己不能控制的地方摔跤,平台不帮忙扶把手还要踩一下,心会痛的吧!希望平台可以听到我的小小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