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云寺
紫团洞位于紫团山的紫团峰,峰顶有一寺,“白云寺”,明代建筑。据说寺的上空常有白云聚集,所以又名“驻云亭”,也称“云盖寺”。白云寺是南向的二进院佛寺建筑,大殿斗拱层叠,木质透雕,尤以四组戏剧砖雕而著称。
紫团洞
顺着寺北的一条曲径而下,便是紫团洞。紫团洞也称紫微洞,是紫微道人面壁之处。洞内如迷宫,宽窄不等,最高处达50余米,最宽处达30余米,最低窄处仅容一人侧身而入。洞中有“天神”、“罗汉”、“八仙过海”、“玉龙捧寿”等溶岩层景点151处,如今已开发1500米。
洞内曲折幽深,各种形状的钟乳石或如槟榔、葡萄;或如玉柱、宫灯;或如佛女、道仙;或如虎豹、游龙,鬼斧神工,美不胜收。各种钟乳石构成的景观,传说故事又十分动人。比如“豆山”、“米山”:相传宋兵征西夏时路过翠微山下,兵困粮绝。山中有二女叫卖大豆稀饭,一锅一勺,千军万马用之不尽。宋军食后英勇杀敌,百战百胜。后来宋王便封二女为真泽女,在山下神郊村为她们修建“真泽宫”。据说真泽女做饭的粮食就是从紫团洞中的豆山、米山取来的。
紫团洞在清代就已方圆闻名,壶关著名文士冯文止著有《紫团山拾遗记》,中说:又东二十里,则紫团洞。洞之中,千门万户,头头是道,擅往辄迷不能出,盖一玲珑山也。石笋幻状不一,其最奇曰玉女盆,盆上有盖,盖上有口,口广才可容手,探之四面浑圆如盆,有水不涸。
抗日战争时期,紫团洞是当地抗日军民经常活动的地方,著名作家孙谦就是在紫团洞里加入的中国共产党。赵树理有一首《紫团古洞》诗:
紫团洞,大窟窿,进了洞,黑洞洞。
洞里头,洞套洞,有大洞,有小洞。
有大山,有大坡,上时爬,下时挪。
高处摸,摸不着,到低处,爬着过。
这边瞧,那边摸,一不小心摔下坡。
不是洞里万年灯,一辈子你也看不清。
手攀仙桃和石榴,脚蹬米山战马坑。
一边走,一边摸,弯弯曲曲转懵懵。
过了通天河,观见水帘洞。
蹬上南天门,就进紫禁城。
有玉皇,有关公,王母娘娘在西宫。
还有托塔李天王,五龙捧寿盘洞顶。
那个仙,这个神,一个一个数不清。
要想美美游游洞,十天半月才能行。
游洞游了整半天,衣服闹得湿润润。
出了洞,见光明,衣服马上变干净。
这话如果你不信,请你去游紫团洞。
紫团山下东北处是云盖寺遗址,可供游人发思古之幽情;南极园种植的紫团参,是游客首选的购物佳品;离紫团洞不到5公里的福水村盛产天然矿泉水,日流量200吨,含锌、锶、锂,为祛病、健身、益寿的上好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