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吧 关注:404,280贴子:8,074,233
  • 4回复贴,共1

死海文书

收藏回复

  • 58.54.116.*
古卷的发现
    1947年春天,杰里科(Jericho)附近山洞的隐藏古卷,即最古老的犹太文献手稿,今天被称作《死海古卷》(The Dead Sea Scrolls)的偶然发现,导致了本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1948—1956年间,11个藏有手稿的洞穴(被标示为1—11号洞),又在死海西岸的北部角落,即被称为库兰(Khirbet Qumran)的附近发现,从这些洞穴又发掘出大量的《旧约圣经》古卷和其它文献的手抄本,种类多达600多种,残篇碎片数以万计。同时,学者们对库兰本身发生了兴趣,开始在当地进行系统的古物挖掘,并对库兰和Ein Fenshka之间的整个地区作出建筑学的测量。从中发现的陶器和其它遗留物说明了同一时期的居民和居住情况,把库兰居住情况的主要时期和古卷写作的日期联系了起来。确定大多数手稿的写作年代是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前68年间;而比库兰地区开始居住年月还久远的古卷手稿,则可能是从异地带来的。这些浩如烟海的古卷,在近代考古史上实为罕见,也被西方学术界称为当代最重大的文献发现。
古卷的概述
     死海古卷是泛称自1947~56年间,在死海西北昆兰旷野之山洞发现的古代文献,文献大约是主前二、三世纪,到主后70年间写成的。它们似乎原属犹太宗教团体的图书馆,可能是爱色尼派的一分支。发现古卷的地方叫基伯昆兰(Khirbet Qumran),可望见死海,在1951~6年发掘出来;大约从主前130~主前37年,和主前4年~主后68年是这个宗教团体的总部。
     大多数古卷都是残破不全,约有五百多卷;其中一百卷是圣经抄本,除了以斯帖记外,全部的希伯来文圣经都有。除此之外,就是圣经注释、次经(Apocrypha)、伪经、论礼仪的、历法的、生活守则,以及启示文学等。圣经抄本对我们的意义极为重大,它比马所拉抄本(Masoretic text)还早一千年,为我们提供了希伯来文圣经宝贵的历史资料。
   古卷中的《以赛亚书》,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卷。当我们将其中的文字与马所拉译本对比的时候,不得不发出由衷的感叹:在近千年的抄写保存过程中,圣经传承者、希伯来学者是何等的忠心、认真和准确。   
     引用一位圣经专家的统计:“在《以赛亚书》53章的一百六十六个单词中,只有十七个字母有问题。其中十个字母是因为拼写的演变;还有四个字母是由于连接词的样式的变动,不影响意思;最后三个字母组成了‘光’这个词,在第十一节加入,但对整句话的意义影响不大,并且,这个词在七十士译本和另一个洞穴中发现的《以赛亚》古卷相印证。总的来说,在近一千年的抄写中,在共有一百六十六个单词的一章文卷中,只有一个词(三个字母)有争议,但这个词不影响句子的意义。”(注2)   
   据估计,昆兰(Qumran)的《以赛亚》古卷,与我们现有的希伯来文圣经,在一对一的单词比较上,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准确性。剩下的百分之五,主要是因为笔误或拼写的演变。   
古卷的卷本情况
死海古卷大多数是皮革,纸草,甚至是金属片写成,前二者不易保存,不是腐坏就氧化,残缺不全。
发现死海古卷的地方,主要有五处。第一处共有十二个洞穴,是在基巴昆兰,由一个牧童在1947年偶然发现。在一号洞穴发现的,最重要是以赛亚书、《社群守则》(Rule of the Community,属于爱色尼派的行为手册)、《光明之子与黑暗之子大战》(The War of the Sons of Light Against the Sons of Darkness,又称War Scroll)、《感恩诗卷》、《哈巴谷书注释》,以及七卷其他保存尚好的书卷。
二号洞穴的多是断稿残章。三号洞穴有一卷用铜片写成的书卷,年日久远,使铜片氧化而脆碎,不易打开。四号洞穴是爱色尼派的图书馆,里面有四百件左右的文献,大多数属教派之作,保存得不好。大约有一百卷是希伯来文圣经的抄本,除了以斯帖记外,其他的旧约书卷都齐备了。由五号洞穴到十号的发现,价值比较小。



1楼2009-12-16 15:45回复
    • 58.54.116.*

    而事实上,《死海古卷》内容上并没有基督教的福音书,也没有诺斯提派福音,根本就没有提到耶稣,更没有提及所谓的圣杯。因为《死海古卷》是犹太教的文献,与基督教无关。
    《死海古卷》中最重要的文献是希伯来文《圣经》抄本(即《旧约圣经》),除《以斯帖记》外,《旧约圣经》中的每一部分都能在《死海古卷》中找到;另外还包括对《圣经》文本的评论、库姆兰会社的“教派文献”、祷告文和赞美诗等。《死海古卷》一点也没有能够诋毁基督教的东西,它却惊人地证实了我们今天所用的旧约圣经和古卷是多么地吻合!学者们都为之震惊。因此布朗先生说《死海古卷》是“基督教最早的文献”是错误的,那时候还没有基督教的影子,他的随意性在专业的宗教学者和历史学家眼里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致命伤,也告诉我们《达·芬奇密码》所述与历史史实是背道而驰的。
    《死海古卷》对旧约研究的贡献
         古卷的发现,解决了许多以前学术界,在旧约经文上的争议。比如在《诗篇》22章16节中,大部分圣经译者选用七十士译本的翻译,“他们扎了我的手和脚”。但从马所拉译本的直译是,“我的手和脚像狮子一样”。在1999年7月发表的有关死海古卷的文章中,福林特博士,死海古卷学院的负责人,向我们证实了从死海古卷中可知,“扎了”的翻译的确更接近原文。推翻了“‘扎了’是基督教为了宣扬教义而误译”的说法。说明现代圣经的翻译是正确的。  
    《死海古卷》对新约研究的贡献
         由于《约翰福音》和保罗书信的写作风格和思想特色,被指为受了诺斯底派的影响,一度被人视为第二世纪的作品。然而同样的风格和特色却出现在死海古卷的作品中,由此可见《约翰福音》和保罗书信像死海古卷一样,同属第一世纪的著作,也同样忠实地反映出施洗约翰以及初期教会所处的社会面貌。
         此外,《希伯来书》和《启示录》也因着比对《死海古卷》的相关资料来确定成书时期,两者都不迟于公元70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死海古卷》中的旧约抄本,为新约经文提供了准确翻译的依据。例如《使徒行传》7:14中所提到的雅各全家下埃及的共七十五人,与《创世记》46:27中所记的七十人有出入。现在根据《死海古卷》的《创世记》抄本所记,原来也是七十五人。由此发现司提反所引述自古抄本的是正确的。后期的《创世记》提到的是约数七十人。
         又如《马太福音》5:3"虚心的人“一向解作卑微穷乏的人(the poor in spirit),从古卷发现其实所指的是忠于上主的人,与心硬的人相反。
       死海古卷还帮助我们回答了许多新约经文上的争议。在《马太福音》11章4-6节中,当施洗约翰差遣他的门徒去问耶稣是不是那弥赛亚的时候,耶稣的回答看起来好像引用了《以赛亚书》28章和61章的文字,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这其中,“死人复活”这几个字,在旧约经卷中并没有出现。   
       但在死海古卷中的一卷《以赛亚书》中,这句话却确实出现了。更重要的是,在古卷中这段话的上下文,就是在形容当弥赛亚来到的时候,他所行的奇异作为,以及关于全地都要服从他的情景。这段经文证明了耶稣虽然没有直说“我就是”,但他的回答所引用的经文,在告诉施洗约翰和他的门徒,“是的,我就是那弥赛亚”。   
         死海古卷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新约圣经中的福音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约翰福音》被认为是受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导致其与其它福音书相比,缺乏希伯来文化的思想与表达。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约翰多次用对比光与黑暗的方式,谈神的完全与人的罪同在人里头。比如第一章4,5节中,当约翰谈到神是那生命的时候,说道:“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这种写作的手法,在以往发现的希伯来文献中未出现过,却普遍见于同时代的希腊文献中。
    


    3楼2009-12-16 15:45
    回复
      2025-08-29 01:00: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58.54.116.*
        
         令人惊讶的是,在死海古卷的希伯来文的宗教书卷中,这种光与黑暗对比的写法却比比皆是,尤其是用来形容人的罪与神的圣洁的时候。于是,从昆兰小区的古卷中,学者们证实了《约翰福音》其实是所有福音书中最犹太化的书卷。
         
         与此类似,在《路加福音》中,当上帝派天使向马利亚宣告,有一子会从圣灵而生,要起名叫耶稣的时候,说到“他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因此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神的儿子”。在死海古卷发现之前,并没有任何希伯来文的著述用过,“至高者的儿子”、“神的儿子”这两个词。许多学者认为,这是路加从其它文化中借用来的名词。   
         但是,在古卷的一张碎片上,记载了这样的一段话:“将要在地面上为大,(王啊,世人都要和平相处),并服侍他,他将被称为伟大神的儿子,他的名被高举为神的儿子,他们会称他为至高者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两个词从犹太文化中的遗传。而这张古卷的碎片的文字是亚兰文,正是我们认为耶稣与他的门徒所说的语言,而不是希腊文。   
         死海古卷更帮我们解决了一些有关新约圣经的教义方面的争执。在死海古卷中,发现了这样一段记述:“律法的工价……被称为义,因你在神面前所做的,是好的,正确的……”,这段话语同保罗在《加拉太书》3章6节极有关联,“正如,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并坚持“没有一个人靠着律法在神面前称义”。   
         在死海古卷发现之前,许多学者认为,保罗的这段教导好像是无的放矢,在对空气打拳——在犹太历史上,有谁认真地坚持要靠“行律法称义”呢?为了让人能信,保罗攻击了一个看起来不存在,或不堪一击的敌人。现在,已没有人这么说了。古卷让我们看到保罗是有的放矢,是在与当时犹太信仰中的一些错误论点争战。   
          
         当然,古卷中也有一些与现今所有的旧约经卷不同的内容。比如,尽管《诗篇》的主要内容,与现今的没有大的出入,但古卷中有多种的排序,而且,古卷还收藏了一些现在圣经所没有的诗篇。还有,古卷的《但以理书》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与我们今天所读的类似,只在小的地方上,有一些经文的顺序不同。而另一个版本,却省略了相当的一部份内容。   
         但这些都不能让我们失去对旧约圣经的保存者-—玛所拉人的敬意。由于他们的努力,我们知道我们今天所读的这本“书中之书”,与主耶稣基督在两千年前所读的旧约圣经,是如此的接近。在可考证的两千年中,圣经是如此的被忠实,准确的保存,这是任何其它所谓的启示文学和圣典的著作所无法相比的。今天,当我们阅读并学习这本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文学著作时,不能不怀着感恩的心向我们的神,圣经的终极作者与维护者,献上深深的敬拜。  
      《死海古卷》对基督教的意义:
           要了解死海古卷的意义,必须知道近百年来欧美对圣经批判的历史。
         自从十五、六世纪文艺复兴之后,基督教就面对了一连串的批判。
         文艺复兴的开始,与十字军东征有密切关系。当初教皇鼓励十字军东征,主要的动机是希望消灭政敌、减少内部的冲突。
         十字军东征,确实达成了消灭军阀的目的。许多有名的将军,再也没有回来。教皇确实利用这一个运动,重振了教廷的权威。
         但是那回欧洲的十字军,却带回来巨大的改变。为什么少数十字军,带来这么大的改变呢?原来欧洲自从西罗马帝国因为黑死病和北方蛮族的侵略崩溃后,教廷因为各地有教堂,在无政府的社里,自然的取代了西罗马帝国,成为欧洲唯一有组织的政府。
      


      4楼2009-12-16 15:45
      回复
        你是基督徒吧??


        IP属地:江苏禁言 |6楼2009-12-16 16:43
        回复
          火星


          禁言 |7楼2009-12-16 16: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