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交易吧 关注:228,123贴子:18,625,088

教你调EQ,用es100,5k等支持EQ设备的进来码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部分资料内容来自转载,特此说明,个人观点必定有不完善之处,可评论留言指出)
#PEQ#
前言:
使用EQ调整你想要的声音并不可耻!
很多新人都会错误的理解为,还原即最佳,发烧友追求HiFi,很多地方把HiFi直接翻译成高保真,尤其是国产翻译中对于保真这个概念的翻译又有模糊成分,导致很多新人在调整声音中不敢于去调整,尤其是对频响有直接影响的EQ(均衡器),错误地认为EQ调节会破坏保真和还原度,实际上并非如此。下面为大家简单讲解一下
一首歌曲要经过歌手录音,剪辑调音,才能发表。很多新手往往对母带,原声这类词不了解,以为是歌手口中发出的未经修饰的原始声音,但就算是母带也是经过调音和剪辑,而不是把歌手录歌纯人声初始原文件直接放出来,再好的歌手也不会是这样,因为这样的声音并不是最佳的效果。只有大街上清唱那种才叫原声。有几个人就只听清唱的?哪怕你去听演唱会现场,声音也是经过话筒-现场调音台-喇叭放出来的,歌手彩排的时候也都会和调音师沟通要求,以达到最好的演唱效果。因此,我们在音乐软件上听到的所有歌曲在发表之前都已经经过无数次调音,无非就是自己调再多一次,目的是为了更加符合自己的听感。
所以EQ调一下就不保真了完全是无稽之谈,也不能成为拒绝使用EQ的理由。
对于每个人来说。对声音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听音风格也是不一样的。当然争议也很多。有人说是拆东墙补西墙。那么问题来了。喜欢高音。但是听的时候发现高音不行。喜欢低音发现没有低音。然后用适合的耳机去听时有了高音。也有了低音。声音风格这东西。事实上就是调出来了。本身就离不开调音。只要是会调。调出来的就是好声音。基本大家都不是土豪不可能啥风格耳机都拥有对吧。下面来一起看看。不喜真的勿喷。
对于EQ,我认为有2种用途:
1、弥补耳机声音,使其更适合你听的音乐
2、弥补听感,在弥补耳机特性后再加上自己口味的调料,让自己更喜欢
所以在网上求别人的EQ方案是很不靠谱的事,用别人的EQ不大可能获得最好的听感,不同耳机就过不了关,更别说不同耳朵了。
调EQ和配DAC,耳放一个道理。目的让声音更耐听自然合口味。
所以你先要了解人声和各种乐器在哪个频段。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7-15 15:34回复
    下面是最快捷调EQ方法:
    插上耳塞,关闭全部音效和EQ,或者使用默认EQ(就是一条直线,有些标记为Flat)。把音量开大到中频人声最能接受的程度。听听整体的声音有哪些地方不满意,比如哪些乐器听不清,哪些乐器比较突前抢人声、或是刺耳。然后对照频段表或加或减,每频段不要超过3db。
    这步奏做好了就有个大概的底子了
    我不会给你们具体EQ,我只大致阐述EQ怎么玩
    附上
    1、一些常用频点:
    50hz,这是我们常用的最低频段,这个频段就是你在的厅外听到的强劲的地鼓声的最重要的频段,也是能够让人为之起舞的频点。通过对它适当的提升,你将得到令人振奋的地鼓声音。但是,一定要将人声里面所有的50hz左右的声音都切掉,因为那一定是喷麦的声音。
    70~100hz,这是我们获得浑厚有力的BASS的必要频点,同时,也是需要将人声切除的频点。记住,BASS和地鼓不要提升相同的频点,否则地鼓会被掩没掉的。
    200~400hz,这个频段有如下几个主要用途,首先是军鼓的木质感声音频段;其次,这是消除人声脏的感觉的频段;第三,对于吉它,提升这个频段将会使声音变的温暖;第四、对于镲和PERCUSSION,衰减这个频段可以增加他们的清脆感。其中,在250hz这个频点,对地鼓作适当的增益,可以使地鼓听起来不那么沉重,很多清流行音乐中这样使用。
    400~800hz,调整这个频段,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BASS,并且可以使通鼓变得更加温暖。另外,通过增益或衰减这个频段内的某些频点,可以调整吉它音色的薄厚程度。
    800~1khz,这个频段可以用来调整人声的“结实”程度,或者用于增强地鼓的敲击感,比较适用与舞曲的地鼓。
    1k~3khz,这个频段是一个“坚硬”的频段。其中,1.5k~2.5k的提升可以增加吉它或BASS的“锋利”的感觉;在2~3k略作衰减,将会使人声变得更加平滑、流畅,否则,有些人的声音听起来唱歌象打架,你可以利用这样的处理来平息演唱者的怒气!反过来,在这个频段进行提升也会增加人声或者钢琴的锋利程度。呵呵。总的来说,这个频段通常被成为噪声频段,太多的话,会使整个音乐乱成一团,但在某种乐器上适当的使用,会使这种乐器脱颖而出。
    3k~6khz,声音在3k的时候,还是坚硬的,那么,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该作什么了吧。至于6k,提升这个频点可以提升人声的清晰度,或者让吉它的声音更华丽。
    6k~10khz,这个频段可以增加声音的“甜美”感觉。并且增加声音的空气感,呼吸感。并可增加吉它的清脆声音(但要注意,一定不要过量使用)。PERCUSSION、军鼓和大镲都可以在这个频段里得到声音的美化。并且,弦乐和某些的合成器综合音色,可以在这个频段得到声音的“刀刃”的感觉(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样的声音)。
    10k~16khz,提升这个频段会使人声更加华丽,并且能够提升大镲和PERCUSSION的最尖的那个部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你一定要首先确认这个频段内是有声音存在的,否则的话,你所增加的肯定是噪声。呵呵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7-15 15:35
    回复
      2025-05-12 13:40:25
      广告
      使用EQ调整你想要的声音并不可耻!
      很多新人都会错误的理解为,还原即最佳,发烧友追求HiFi,很多地方把HiFi直接翻译成高保真,尤其是国产翻译中对于保真这个概念的翻译又有模糊成分,导致很多新人在调整声音中不敢于去调整,尤其是对频响有直接影响的EQ(均衡器),实际上大可不必。下面为大家简单讲解一下。
      EQ(Equalization)是音频处理中最常见的处理方法之一,我们可以根据作品或制作人的需求,将对应频率范围内的声音能量加强或减弱,得到一个我们需要的效果。
      在音频处理过程中,我们会使用相关的线性滤波器来改变声音成分。比如很多Hi-Fi设备会在高保真还原声音后再在低、高频有一定的增强,来获得一个更为让人兴奋的声音。
      吉他音箱上的EQ处理,一般是去除一些不需要的频段(比如乐队演出时吉他给贝司让低音)后,再对高频或中频做一些提升,操作也可能是完全反过来的,针对的是不同的场合与需求。
      PRE前级部分的EQ改变的是电流。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7-15 15:35
      回复
        正文:
        EQ调节技巧要调好均衡器首先要了解以下几个词汇:
        1.频率:这里所说的频率是指理论上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范围也就是20-20K(2万)赫兹的频率范围,频率越低所表达出来的声音就越低沉,当频率低于160赫兹我们称之为“低音”(20-160赫兹),当频率高于5000赫兹时我们称之为“高音”(5000-20K)
        2.增益:增益的表达单位为(dB)0dB表示为不增加也不衰减,每+6dB为一个声压级也就是比原来的大一倍,-6dB就是小一倍。
        3.频段:以某个频率为中心向两边延伸的范围我们称之为频段,比如以500赫兹为中心向左(低音)延伸到250赫兹向右(高音)延伸到1000赫兹也就是250赫兹到1000赫兹我们称之为中音频段。
        4.Q 值:简单的说控制频段延伸范围的大小我们称之为Q值,Q值越小频段的截止频率(也就是延伸范围)就越大,这个有详细的计算公式我就不一一列出了!比如说当Q值=1.0,中心频率为500赫兹时,该频段的截止范围大概为200-1100赫兹,当Q值=2.0,中心频率为500赫兹时,该频段的截止范围大概为350-800赫兹。
        5.音色:不同频率范围的声音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且称之为音色。比如我们经常听说到的高音刺耳、声音发闷、沙哑等等都是对音色的反面描述。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7-15 15:36
        回复
          工作原理
          均衡器中使用的是滤波器电路,这种电路可以对信号频谱中的某些部分不予理睬(通过),而对另外一些部分进行提升或是降低。通常使用的滤波器主要有四种类型:
          - 低通滤波器(lowpass),它的用途是使低于“低音截止频率”的信号全部通过,而对高于此频率的成分予以衰减,其中这个特定的频率我们称之为截止频率(cutoff frequency);
          - 高通滤波器(highpass),它的用途是使高于“高音截止频率”的信号全部通过,而对低于此频率的成分予以衰减;
          - 带通滤波器(bandpass),它的用途是提升某一特定频率附近的信号,而忽略过高和过低的频率成分,其中这个特定的频率我们称之为中心频率(center frequency);
          - 带阻滤波器(notch),它的用途是衰减中心频率附近的信号,而忽略过高和过低的频率成分。带通和带阻滤波器可以进行作用的频率范围我们称之为带宽(bandwidth)。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7-15 15:36
          回复
            调EQ不首先要明确自己耳机的曲线来调吗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07-15 15:37
            收起回复
              有许多种均衡器可供我们使用,甚至在功能最弱的混音器上都可以见到。这时通常都是对截止频率以上或是以下的信号进行提升或减低的高通和低通均衡器。截止频率有可能是可调整的,也可能是固定的。
              图形均衡器GEQ(graphic equalizer)是使用大量的带通滤波器将音频信号的频谱分成许多段,这样就可以对各个频段分别进行调整。ES100和5K目前支持的就是GEQ.
              还有一种参量均衡器PEQ(parametric equalizer),它是一种功能非凡的音调调节形式。不同于图形均衡器的只能对相对固定的频段进行提升和降低,参量均衡器可以对全频段上的任何一个频率进行操作。另外,在参量均衡器中,带宽的值是可变的,从宽到窄均可以.注意还有一种准参量均衡器(有时也称为半参量均衡器),它与参量均衡器的区别在于只有中心频率和提升、衰减的控制,而不能对带宽进行调节。
              Qudelix-5K支持PEQ,这是与其他蓝牙耳放区别的最主要优势之一,后续很快将在固件升级中更新该功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7-15 15:37
              回复
                好文bd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07-15 15:38
                回复
                  2025-05-12 13:34:25
                  广告
                  重要的参数
                  频率(frequency)参数:设定了你要对声音频带中进行均衡的具体频段。
                  提升(boost)和衰减(cut)参数:决定了你要对选定频段进行提升或是衰减的程度。
                  带宽,共振或是Q值参数:这个参数决定了提升或是衰减曲线是窄而尖还是宽而平缓。较窄的带宽设置(即较高的共振或是Q值)使得均衡器只能对非常窄的一个音频段进行操作,而较宽的设定值则可以对较宽的音频段进行操作。
                  好了看完上面这些想必你已经对“参量均衡器”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怎么调了。
                  1. 均衡器的调整方法:
                  最左边PRE前级部分的EQ改变的是电流,增减的效果是音量增益大小。
                  超低音:20Hz-40Hz,适当时声音强而有力。能控制雷声、低音鼓、管风琴和 贝司的声音。过度提升会使音乐变得混浊不清。
                  低音:40Hz-150Hz,是声音的基础部份,其能量占整个音频能量的70%,是表 现音乐风格的重要成份。 适当时,低音张弛得宜,声音丰满柔和,不足时声音单薄,150Hz,过度提升时会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强。
                  中低音:150Hz-500Hz,是声音的结构部分,人声位于这个位置,不足时,演唱声会被音乐淹没,声音软而无力,适当提升时会感到浑厚有力,提高声音的力度和响度。提升过度时会使低音变得生硬,300Hz处过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响,则会严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中音:500Hz-2KHz,包含大多数乐器的低次谐波和泛音,是小军鼓和打击乐器的特征音。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的声音。
                  中高音:2KHz-5KHz,是弦乐的特征音(拉弦乐的弓与弦的摩搡声,弹拔乐的手指触弦的声音某)。不足时声音的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节的识别。
                  高音:7KHz-8KHz,是影响声音层次感的频率。过度提升会使短笛、长笛声音突出,语言的齿音加重和音色发毛。
                  极高音:8KHz-10KHz 合适时,三角铁和立*的金属感通透率高,沙钟的节奏清晰可辨。过度提升会使声音不自然,易烧毁高频单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7-15 15:38
                  回复
                    2. 什么才是平衡悦耳的声音
                    平衡悦耳的声音应是: 150Hz以下(低音)应是丰满、柔和而富有弹性; 150Hz-50Hz(中低音)应是浑厚有力百不混浊; 500Hz-5KHz(中高音)应是明亮透彻而不生硬; 5KHz以上(高音)应是纤细,园顺而不尖锐刺耳。 整个频响特性平直时:声音自然丰满而有弹性,层次清晰园顺悦耳。
                    3. 频率的音感特征:
                    30~60Hz 沉闷 如没有相当大的响度,人耳很难感觉。
                    60~100Hz 沉重 80Hz附近能产生极强的“重感”效果,响度很高也不会给人舒服的感觉,可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作用。
                    100~200Hz 丰满 200~500Hz 力度 易引起嗡嗡声的烦闷心理。
                    500~1KHz 明朗 800Hz附近如提升10dB,会明显产生一种嘈杂感,狭窄感。
                    1K~2KHz 透亮 2800Kz附近明亮感关系最大。
                    2K~4Kz 尖锐 6800Hz形成尖啸,锐利的感觉。
                    4K~8Kz 清脆 3400Hz易引起听觉疲劳。
                    8K~16Kz 纤细 >7.5KHz音感清彻纤细。
                    在使用PEQ参量均衡的时候,如果对这些概念还有疑惑,可以尝试这样两种调节方法。先根据自己的经验选定一个频率,然后调节一下增益,再改变带宽或Q值的数据大小,反复尝试,找到最合适的位置。如果拿不定频率,可以先把带宽或者Q值设为0.3或3,增益做3-5分贝的衰减或提升后,再改变频率(也就是扫频),最终找到合适的频点,再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更细一步的调节。如果借助频谱仪来调节的话,就根据频谱的显示,先找到峰或者谷的中心点频率,然后进行衰减或提升,看频谱显示的峰或者谷逐渐平坦后,再调节带宽使曲线更加平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7-15 15:38
                    回复
                      要点
                      如果你可以的话,最好是使用衰减功能而不要使用提升。例如,我们一般都是对中频段进行衰减,而不是对低频段和高频段进行提升。你可以进行衰减之后,再对整个频率范围整体进行提升。·要不断对通过均衡器的声音和未通过均衡器的声音进行比较。你一定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你对高频段进行了较多的提升,可是发现低音显得有些单薄,于是就又对低频段进行提升,然后又发现中频段偏弱了,只好又对中频段也进行提升,就这样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了。·永远只使用你所需要的最少的均衡量。要知道仅仅是几个dB的不同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
                      令人烦恼的特性
                      许多均衡器上都没有通过开关(bypass),这对于比较通过均衡器的信号和没有通过均衡器的信号的区别带来了麻烦。有些均衡器有一个可调整的带宽,但是这个参数对于使用上来说总是不是太窄就是太宽。最后大家在下载选择歌曲文件的时候要下一些体积比较大的,一般每首歌最少要5M以上才能保证基本的音质,我最喜欢那些一首歌10M左右的,这些一般都是320KB压缩的音质相当不错了,当然最好是直接上FLAC/APE等无损格式的 。另外耳机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些几十块的垃圾货就不要去碰了,耳朵是自己的就不要糟蹋他了!
                      EQ调节的规律EQ(均衡器)黄金定律易记的EQ黄金定律
                      1.如果声音浑浊,请衰减250hz附近的频段。
                      2.如果声音听起来有喇叭音,请衰减500hz附近的频段
                      3.当你试图让声音听起来更好,请考虑用衰减
                      4.当你试图让声音听起来与众不同,请考虑用提升
                      5.不要无中生有。(意思就是说不可能增益不存在的波形。如果你的录音设备限制或者是人声条件使然,根本就没有采集到、或者没有发出这个频段的声音,就不要浪费时间去调节这个频段的EQ想实现所谓的“效果”。)
                      - 31hz 隆隆声,闷雷在远处隆隆作响。感觉胸口发闷。所以对这个频段的波形直接剔除。
                         - 65hz 有深度,所谓“潜的很深”。男生适当增益,女生则看声音条件,很有磁性的声音就增益的比男生小些,很嗲很作的那种半高音就适当衰减。
                         - 125hz 隆隆声,低沉的,心砰砰直跳。温暖。所以对这个频段的波形适当增益。
                         - 250hz 饱满或浑浊。增益但是不可以高于3DB,200-800为人声的主频段,过分调节会失真。
                         - 500hz 汽车喇叭声。衰减,同样不要多于-3DB。
                         - 1khz whack(打击声?!这样翻译不妥吧!)。适当衰减。
                         - 2khz 咬碎东西的声音,踩的嘎啦啦作响。人声不必说了,衰减。当然做拖鞋跑在空旷的走廊这种特效,这里是要增益很多的。
                         - 4khz 镶边,锋锐感。如果NJ吐字不清可以适当增益1DB以下,因为这个频率同样也是齿音频段,处理要小心。吐字清晰则应该衰减2DB。
                         - 8khz 高频哨声或齿音,轮廓清晰,“ouch!”女声可以考虑增益2DB,使得即使发嗲也能听清说的是什么。男声则一定要衰减,这个频率是男生齿音的高发地带。
                         - 16khz 空气感。大幅度提升4DB,添加混响效果后会有回声的感觉。只使用NJ说话比较少的节目,给人余音绕梁之感。大段独白则建议衰减2DB,做出平易近人的效果,否则回声太多听了头昏。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7-15 15:39
                      回复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我是一只程序⚪」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网页链接
                        EQ调试(音响效果调节方法)
                        EQ的基本定义
                        EQ是Equalizer的缩写,大陆称为均衡器,港台称为等化器。作用是调整各频段信号的增益值。10段均衡器表示有10个可调节节点。节点越多,便可以调节出更精确的曲线,同时难度更大。从左到右的顺序是从低频到高频[100Hz,200Hz,400Hz,600Hz,1KHz,3KHz,6KHz,12KHz,14KHz,16KHz]。
                        EQ各频段的基本知识
                        1.[20-60Hz]影响音色的空间感,因为乐音的基音大多在这段频率以上,这段很难表现,powermp3没有这段均衡。
                        2.[60-100Hz]影响声音的混厚感,是低音的基音区。如果这段频率很丰满,音色会显得厚实、混厚感强,如果不足,音色会变得无力;而如果过强,音色会出现低频共振声,有轰鸣声的感觉。有大鼓、定音鼓,还有钢琴、大提琴、大号等少数存在极低频率的乐器多表现在此段。
                        3.[80-160Hz]主要表现音乐的厚实感,音响在这部分重放效果好的话,会感到音乐厚实、有底气。这部分表现得好的话,在80Hz以下缺乏时,甚至不会感到缺乏低音。如表现不好,音乐会有沉闷感,甚至是有气无力许多低音炮音箱的重放上限,具此可判断您的低音炮音箱频率上限。
                        4.[150-300Hz]影响声音的力度,尤其是男音的力度。这段频率是男声声音的低频基音频率,同时也是乐音中和弦的根音频率。
                        5.[300-500Hz]表现人声的(唱歌、朗诵),这个频段上可以表现人声的厚度和力度,好则人声明亮、清晰,否则单薄、混浊。
                        6.[800Hz]影响音色的力度。如果这个频率丰满,音色会显得强劲有力;如果不足,音色将会显得松弛,也就是800Hz以下的成分特性表现突出了,低频成分就明显;而如果过多,则会产生喉音感。如果喉音过多了,则会失掉语音的个性,适当的喉音则可以增加性感,因此,音响师把这个频率称为"危险频率",人声,打击乐多表现于此。
                        7.[1kHz]是音响器材测试的标准参考频率,通常在音响器材中给出的参数是在1kHz下测试。这是人耳最为敏感的频率。
                        8.[1.2kHz]可以适当多一点,不宜太多,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过多会使声音发硬。
                        9.[2k-4kHz]穿透力很强。人耳耳腔的谐振频率是1∽4KHz,所以人耳对这个频率也是非常敏感的。2-4kHz对声音的亮度影响很大,这段声音一般不宜衰减。这段对音乐的层次影响较大。如果空虚频率成分过少,听觉能力会变差,语音显得模糊不清了。如果过强了,则会产生咳声的感觉。,有适当的提升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和清晰度,但是在4kHz时不能有过多的突出,否则女声的齿音会过重。
                        10.[4k-8kHz]这段频率最影响语音的清晰度、明亮度、如果这频率成分缺少,音色则变得平平淡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多,音色则变得尖锐,人声可能出现齿音。这段频率通常通过压限器来美化。部分女声、以及大部分吹奏类乐器。
                        11.[8k-12kHz]这段是音乐的高音区,对音响的高频表现感觉最为敏感。适当突出(一点即可)对音响的的层次和色彩有较大帮助,也会让人感到高音丰富。但是,太多的话会增加背景噪声,同时也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发毛。如果这段缺乏的话,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活力。
                        12.[12k-16kHz]能够影响整体的色彩感,这段过于黯淡会导致乐器失去个性,过多则会产生毛刺感。13.[16k-20kHz]可能很多人都听不到,听不到并不意味着器材无法回放,只有很少人可以听到20kHz。这段频率可以影响高频的亮度,以及整体的空间感,过少会让人觉得有点闷,太多则会产生飘忽感,容易产生听觉疲劳。电子合声、古筝钢琴等乐器的泛音多表现于此。
                        每段频率效果:
                        1、20Hz-60Hz[过低]空虚~[半满]空间感良好~[过高]低频共振声显现"嗡"的声音。
                        2、60Hz-100Hz[过低]无力~[半满]混厚感强~[过高]低频共振声显现"轰"的声。
                        3、100Hz-150Hz[过低]单薄~[半满]丰满度增强,浑浊~[过高]显现"哼"声音。
                        4、150Hz-300Hz[过低]软绵绵~[半满]声音力度强~[过高]生硬。
                        5、300Hz-500Hz[过低]空洞~[半满]语音有力度~[过高]有电话声音色。
                        6、800Hz[过低]松驰感~[半满]强劲感~[过高]喉音重。
                        7、500Hz--1KHz[过低]有收缩感~[半满]声音的轮廓明朗~[过高]声音向前凸出。
                        8、1-2KHz[过低]松散,使音色脱节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7-15 15:40
                        回复
                          8、1-2KHz[过低]松散,使音色脱节~[半满]通透感强~[过高]跃感。
                          9、2-3KHz[过低]朦胧~[半满]明亮度增强~[过高]呆板。
                          10、4KHz[过低]模糊~[半满]穿透力强~[过高]咳音量。
                          11、4-5KHz[过低]音源变远~[半满]响度感强~[过高]声音变近。
                          12、5-6KHz[过低]含糊~[半满]清晰度强~[过高]尖利。
                          13、6-8KHz[过低]暗淡~[半满]透明~[过高]齿音重。
                          14、8-10K[过低]平淡~[半满]S音明显,通透感~[过高]尖锐。
                          15、10-12KHz[过低]乏味,失去光泽~[半满]金属声强烈~[过高]尖噪。
                          16、12-16KHz[过低]失掉光彩~[半满]金光四溅~[过高]刺耳。
                          17、16-20KHz[过低]韵味失落,色彩失落缺乏音色表现力~[半满]靠人体颅骨传导感受声音的韵味,色彩富于音色表现力~[过高]宇宙声感和不稳定感。
                          简单的说
                          1、100Hz属于温暖段,如果使这部分加强能使低音部分更加的柔和温暖
                          2、200Hz属于混浊低沉,调音色时可适当减弱本段
                          3、300Hz~1KHz属于大多数音乐中的主要频段,突出这一频带可以加强音色的骨骼,但有时突出这一区域会使音乐显得有些“粘”,主要是在300Hz~800Hz之间
                          4、1KHz~2KHz这一频段很容易有“嗡嗡”的声音,削弱该频带会使声音干净,但同时也失去一部分效果5、2KHz~4KHz属于温暖而又不失亮度,非常适合吉他类的乐器
                          6、4KHz~5KHz属于音质比较粗糙的频段,这部分的过高会导致整体音量的上升
                          7、7KHz或7KHz以上,就属于高频段,音质上显得尖锐很有攻击性,很容易产生嘶嘶声音
                          8、8KHz~10KHz范围属于钗片的音色范围,如有“嚓嚓”音可适当降低改频段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7-15 15:40
                          回复


                            IP属地:四川14楼2020-07-15 15:42
                            回复
                              2025-05-12 13:28:25
                              广告
                              技术贴,顶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7-15 15: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