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棋研究所吧 关注:18,982贴子:318,317

【兵棋学院】《火力战》(Firefight)剧本2-10推演战术小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来一开始是想用“深度测评”的,但看了一下,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可能还没有达到那个高度,所以就用了“兵棋学院”,来“解决一些小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近期在和朋友推演《火力战》的教学剧本(2-10剧本)中,关于当年冷战背景下机械化作战的一些战术小结,这种写法可能是一种尝试,如果说的有不到位的,希望吧里各位大佬给予补充,使之更加完善,方便大家进行交流。


IP属地:广东1楼2020-07-12 21:44回复


    2楼2020-07-12 22:18
    回复
      2025-08-18 04:23: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个剧本是教学剧本的第一个剧本,表现的是装甲部队之间所进行的对决。
      单从数量上来看,M60A1的数量远远超过T62,可能会给人一种美军赢面较大的错觉。之所以说错觉是因为在实际推演中,我们发现美军很难赢得胜利,不管是从中间开阔地的集中突破,还是准备从侧面进行隐蔽热接敌,都受制于规则和时间的限制,而难以达成作战目标。
      简单小结一下双方的战术要点。
      苏军:
      1.应该尽量利用城镇、反斜面来进行防守(防守要利用地形),因为在这些地形上被发现的距离将大大缩短,如果美军直接从开阔地冲过来,那么T62将可以在直接射击阶段射击M60A1而M60A1无法直接射击T62,如此不断消耗美军作战力量。
      2.尽量利用直接射击阶段进行射击(即尽量先敌开火),而不是移动阶段再进行射击,因为移动阶段的射击将让M60A1可以利用掩护射击对T62进行还击。
      3.尽量少移动,因为被迫改变防守位置而进行移动,势必从有利的防守地形中出来,瞬间将成为M60A1的猎杀对象。
      4.因此,苏军进行初始部署时,应该考虑形成交叉火力的布置,避免美军从观察死角实施突破,不然T62就要被迫离开有利地形。
      美军:
      1.如果可能,尽量避免暴露在开阔地上,原因在苏军战术第1点中已经说明(开阔地对装甲兵来说算得上是围地,即敌人以少量兵力可击退我之地)。
      2.如果不是受制于时间上的限制,美军选择从东侧树林接敌将会是最好的路线,因为树林能将M60A1被发现的距离大大缩短。
      3.因为时间上的要求,美军只能集中兵力从中间实施突破,但在突破中应尽量引诱T62在移动阶段进行射击,再利用掩护射击的集中射击优势,进而提高摧毁T62的概率。具体战法为,将主力隐蔽在树林后并发量接近敌方,利用1辆M60A1在移动阶段出来勾引T62对其进行移动射击,而后发动多辆M60A1对其进行掩护射击,根据杨老(杨南征)所著《兵棋:精算出战斗力》一文的分析,T62在被掩护射击中,参与的M60A1越多,其被摧毁的概率就越大,具体公式为:摧毁概率=1-(1-单个车辆射击摧毁概率)×参与射击的车辆数量。(如此说来,开阔地也算得上是装甲兵之死地,即不奋力一战难以脱险之地)
      4.因此,传统教材所说的大平原地形有利于装甲集群大规模突破作战的说法,可能需要修改一下,是有利于装甲部队实施大规模机动,但突破作战真的很难说,再举个简单的例子,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以军装甲部队利用戈兰高地的有利地形痛打叙利亚的装甲集群,其巨大的伤亡比和这里的剧本二何其相似。


      IP属地:广东3楼2020-07-12 22:31
      收起回复
        开火即暴露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7-12 22:49
        收起回复
          有没有炮兵确实是两个游戏,没有炮兵防守方躲在地形里的导弹组简直让人抓狂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7-12 23:23
          收起回复
            实际上火力战是要一个制定计划的游戏,高规下炮击方向就是主攻方向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7-13 08:11
            收起回复
              摧毁概率=1-(1-单个车辆射击摧毁概率)^参与射击的车辆数量,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楼主想表达的应该是这个意思?
              以及大平原地形有利于装甲集群突破大概指的是战役层面?因为开阔地有利于战役集群快速机动和后勤补给,并不意味着在具体的分队战术层面也要在开阔地上顶着敌火推进。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7-13 08:54
              收起回复
                剧本测评吼啊,收藏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7-13 10:15
                回复
                  2025-08-18 04:17: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很喜欢这个棋,但也经常对战术没有头绪,总觉得里面有些关卡设计双方过于不平衡,让人总是觉得是不是弱势方思路不对。建议楼主把全局本都做一下分析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7-13 11:09
                  收起回复
                    请允许我顶一下


                    IP属地:北京10楼2020-07-13 22:28
                    回复

                      这个剧本实际上比前一个剧本还要简单,基本没有太多的悬念,因为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战术,我和L(L是最近才被我拉入坑的)发现苏军都要付出巨大的损失(如果苏军有好的战法欢迎补充哈)。我觉得剧本本身应该是想告诉美军的指挥官们,多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可以发挥1+1>2的效果。简单归纳一下我们总结的几个战术要点。
                      1.龙式的部署应尽量远离对手,拉开距离除了发扬火力外还可以有效保存自己。
                      2.车载的陶氏除了拉开距离外,还应当考虑利用地形进行掩护,或提高防御加成,毕竟相比于龙式,他目标更大。
                      3.把最好的防御位置(拥有最高的防御加成)的火力点位置让给陶氏(即M150),而不是考虑交通便利的地方来部署M150。
                      4.面对苏军这种单兵种(装甲兵)的突破,在防御部署上一定要注意交叉火力的运用,就是让苏军无法集中兵力从你部署的某一个点上实施突破。
                      5.坦克应当避免和步兵进行近战并注意与其保持距离,因为步兵对坦克进行突击时具有较大的胜率。
                      6.步兵进行上下车最好寻找有掩护的地形或敌火力的死角,如果实在没有,则因尽量在我火力掩护范围内进行上下车。
                      7.将步兵隐蔽在道路旁的遮蔽地形内(如城镇、树林等),待敌靠近时再进至道路上进行阻击,是迟缓敌推进速度的有效方法。
                      8.大部分步兵尽量部署在重点的目标点上,因为在没有M113这样的运兵车时,步兵的机动能力只有1格/1回合,基本无法进行机动防御。
                      9.如果条件允许,应当给自己的M150寻找多个备用阵地,因为当苏军坦克向你的陶氏反坦克阵地逼近时,你的M150可以在步兵的掩护下从容地撤至后方的备用阵地再建立一道反坦克防线。
                      如果剧本三还有其他别的战术要点我们没有从推演中悟到的,也欢迎大家进行补充。


                      IP属地:广东11楼2020-07-15 21:59
                      回复
                        剧本四:防御交叉路
                        美军一个轻步兵连(缺编)接到命令,防御盖拉芬根的交通节点,抵御苏军的自东向西的进攻。他们在前一夜抵达目标,在拂晓摧毁了几辆驶入城镇的苏军 侦察车和两辆PT-76坦克。破晓时分,西北的492高地观察哨报告山的另一侧有重型车辆的声音。

                        这个剧本双方的兵力进一步地丰富起来。
                        但总的来说,美军基本上步兵以及携带反坦克武器的步兵,仅有2辆M151(携带TOW陶氏反坦克导弹)机动力稍微高一点。而苏军则坦克多步兵少,BMP则只有3辆。
                        第一局,我执美军,L执苏军,结合地形我进行了简单的部署。

                        由于一开始没有理解好剧本(村了),导致苏军一上场就出现在了地图边缘(原文意思应该是“在第一回合进入”)。美军则重点将反坦克武器部署在苏军必经之路的正面(4具龙式部署在正面城内),其余2具龙式部署在492高地上(视野开阔),最后2具陶氏则部署在后方,作为可机动调整视界进行补充射击之用。
                        从结果来看,仅第一回合,苏军就被击毁6辆T-62,只能被迫向两侧寻找掩护位置,同时一部分兵力向492高地发起冲击,意图先夺下492这个制高点。

                        但由于美军远程反坦克武器的杀伤,苏军又在第二回合失去了3辆T-62。

                        第三回合,虽然苏军成功拿下了492高地,消灭了美军的2个龙式反坦克导弹阵地,但自己也付出了2辆T-62的代价,至此,苏军一共已损失11辆T-62,仅剩12辆,数量上已不能满足胜利条件的需要,因此没能达成任务要求,第一局推演结束。
                        这局美军在兵力部署上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在正面的城镇边缘部署大量反坦克武器能有效狙杀坦克单位,二是在反坦克阵地的部署上应该注意多点部署、交叉部署,三是陶氏(M151)应该结合其射程远的特点将其部署在后方。为了确定苏军是否有突破的可能,我们又互换身份进行了另一轮的推演。


                        IP属地:广东12楼2020-07-17 15:39
                        收起回复
                          第二局我执苏军,L执美军,下面是L的部署以及我对于其兵力部署的猜测。

                          图1:初始部署
                          (我推测的对不对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第一回合由于苏军还没进场,所以跳过直接射击阶段,移动阶段,苏军全部从地图东部298公路左右各5格的地方入场。

                          图2:第一回合(苏军全部进场)
                          第一回合,我将苏军T62主力隐蔽在树林中,以2辆BMP骗取了敌龙式反坦克导弹阵地的暴露,同时根据其移动距离,推测出了1辆M151的位置。
                          由于我的主要意图不是进攻492高地,而是准备利用树林的视界盲区,部分道路的便利,美军步兵机动能力差这三个特点,准备进行迂回(图3红色箭头),看看能不能在20个回合内完成任务。

                          图3:第五回合
                          经过五个回合的在树林里的缓慢移动,我也渐渐探明了美军的兵力,5具龙式和2具陶氏都已经暴露,目前只剩1具龙式,我依旧将其判断在盖拉芬根城中,所以右侧的3辆T-62作为佯攻牵制兵力,并没有等后面的步兵,就直接往前出击了。由于美军派遣了1具龙式北移动(左侧),准备进入我迂回道路上的费尔德什洛森城中,这就又不得不逼迫我改变意图,只能强攻492高地了。

                          图4:第八回合
                          由于T-62对软目标没有进攻优势,所以我只能让我的步兵以“拱卒”的方式,上高地对2个不断撤退的龙式反坦克阵地实施进攻,同时,美军发现我进攻492高地的企图后,也准备将盖拉芬根城中的步兵转移至高地上进行支援。
                          另外,在右侧,由于没有预料到美军在这种没有路的地方也部署了龙式反坦克导弹,所以进行侧翼牵制的3辆T-62也被干掉了2辆,这一路基本废掉了,苏军只剩上高地一条路了。

                          图5:第十回合
                          苏军集中主力全攻492高地,并顺利消灭了美军1辆M151,中路的步兵则试图去牵制一下城中的龙式。

                          图6:第十一回合
                          苏军又顺利消灭了1辆M151和1具龙式,目前只剩下5具龙式了。

                          图7:第十二回合
                          苏军顺利攻下了492高地,成功地又消灭了1具龙式(美军还剩4具龙式),但不断前逼的步兵和该拉芬根城中的龙工反坦克阵地使苏军无法从高地上下来,苏军又进入了两难困境。

                          图8:第十三回合
                          最终,苏军的坦克对步兵进行了了无成效的射击,居然利用集中射击还取得了一些战果(图8圆圈内的战斗),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我计算了一下,就算此时移除所有美军,苏军也不可能在第20回合的时候完成13辆T-62穿过地图西侧的既定任务了,因此,推演又一次以苏军的失败而告终。

                          图9:最后的伤亡
                          苏军虽然只损失了9辆坦克,但时间上已经不允许其获得胜利了。
                          总结一下:
                          1.这个剧本应该是再一次地给美军的指挥官们上了一门防守课,在没有火炮参与的前提下,防守一方的优势总是会大一些的,这可能也是美军在进攻中会比较重视呼叫火力支援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2.步坦协同确实重要,至少步兵可以帮坦克打龙式,但最好用BMP将步兵往前送。
                          3.步兵的机动力确实差,但坦克在树林里的机动能力也只是1格。
                          4.坦克一定要远离步兵,如果步兵发动突击,基本上坦克就报废了。
                          5.有时候要有牺牲1到2辆坦克的决心,如此才能较快地达成某一点上的突破。
                          由于推得比较仓促,我们也没有再进行苏军其他进攻战术的推演,如果有更好的战术,也欢迎补充哈。


                          IP属地:广东13楼2020-07-17 17:23
                          收起回复
                            这个剧本完全不知道苏军怎么赢,坦克在开阔地对面对龙式实在太脆弱了


                            IP属地:北京14楼2020-07-17 20:20
                            收起回复
                              2025-08-18 04:11: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太强了,肥肠优秀的总结帖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7-19 02: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