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阿迪:非严谨性switch硅脂选择和温度测量>
这是一篇研究switch硬破后的温度测试,主要是硅脂的对比和温度测量。极客阿迪非专业性测量,仅供参考,谢绝盗文和转载。只是给本吧学习,讨论使用。
---------
----------------------
材料:两部switch硬破主机(一个日老,一个国续)
方案:
日老switch用信越7921,传说中pc散热的神化硅脂。60块一支。
国续switch用原厂硅脂重涂。
实施:
两部机器在硬破后同步制作系统备份,保持1小时,均使用原厂充电器补电。
成绩:
日信越7921,第一次45度,第二次42度。
国原装,第一次39度,第二次41度。
----------------------------------
差异性分析:
用过7921的人都知道,这个硅脂非常难涂,粘度较大,流动性弱,好处是在长期工作中不存在干硬的情况,在pc上50-70度温度区间下,表现良好。7921在ns上起初表现会较差,硅脂偏粘不利于新涂后的分散。温度起来后,流动性变好,硅脂第二次测试温度会下降。
原装硅脂相比之下粘度要小一下,更容易分散开来。switch的工作温度在35-60的区间。同理常温下流动性正常的普通硅脂,完全胜任switch的散热需求。
----------------------------------
关于硬破后,温度测试的结论
:
1、没有必要全信硅脂越贵越好的结论!正常的普通也可以使用。
2、硅脂涂和不涂,温度差异极大!!
但是硅脂的最好的和普通的,差异较小!(阿迪原来是PC装机主播,这点还是有心得的)
3、过于廉价的太垃圾硅脂,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4、switch后壳温度测试不超过50度,都算正常。不必过分担忧,真热了,你就关机休息下!(劳逸结合嘛)
欢迎吧友,留言讨论,也可以否定结论,毕竟是非严谨测试,也欢迎大佬提供更精准的测量数据!!
硬破焊接和指导vx:hacker-adi






这是一篇研究switch硬破后的温度测试,主要是硅脂的对比和温度测量。极客阿迪非专业性测量,仅供参考,谢绝盗文和转载。只是给本吧学习,讨论使用。
---------

材料:两部switch硬破主机(一个日老,一个国续)
方案:
日老switch用信越7921,传说中pc散热的神化硅脂。60块一支。
国续switch用原厂硅脂重涂。
实施:
两部机器在硬破后同步制作系统备份,保持1小时,均使用原厂充电器补电。
成绩:
日信越7921,第一次45度,第二次42度。
国原装,第一次39度,第二次41度。
----------------------------------
差异性分析:
用过7921的人都知道,这个硅脂非常难涂,粘度较大,流动性弱,好处是在长期工作中不存在干硬的情况,在pc上50-70度温度区间下,表现良好。7921在ns上起初表现会较差,硅脂偏粘不利于新涂后的分散。温度起来后,流动性变好,硅脂第二次测试温度会下降。
原装硅脂相比之下粘度要小一下,更容易分散开来。switch的工作温度在35-60的区间。同理常温下流动性正常的普通硅脂,完全胜任switch的散热需求。
----------------------------------
关于硬破后,温度测试的结论

1、没有必要全信硅脂越贵越好的结论!正常的普通也可以使用。
2、硅脂涂和不涂,温度差异极大!!

但是硅脂的最好的和普通的,差异较小!(阿迪原来是PC装机主播,这点还是有心得的)
3、过于廉价的太垃圾硅脂,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4、switch后壳温度测试不超过50度,都算正常。不必过分担忧,真热了,你就关机休息下!(劳逸结合嘛)
欢迎吧友,留言讨论,也可以否定结论,毕竟是非严谨测试,也欢迎大佬提供更精准的测量数据!!
硬破焊接和指导vx:hacker-a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