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24日漏签0天
盛京皇城吧 关注:283贴子:2,310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盛京皇城吧
>0< 加载中...

说说沈阳浑南俩地名:莫子山& 营盘街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DX3906
  • 自成一派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解锁沈阳老地名】
沈阳地名写多了,于是评论区就留了一堆“作业”。不是不想写,是能写的实在太多,麻烦您容我慢慢来。但凡我没明确说我知不道的,那就慢慢写,肯定都能轮到。前一阵儿粉丝朋友们都有意见啦,说,现在沈阳发展这么大,沈北浑南的,扩了这么多城区,为什么不能写一写浑南呢?这事儿,我统一回复一个哈,一个是浑南实在不算是老沈阳的主城区,所以当年的历史相对有限。
再说,当时定名沈阳的时候,就是浑河以北十里建城,所以历史浑河以北的多,正常。但是浑南的历史其实也并不是没有,也有不老少,以后排上班也说一说。今天就跟大家解锁一下沈阳浑南最有名的俩地名,一个是莫子山,一个是营盘街。

莫子山:缘起契丹部落“太子陵”?
现在浑南网红地比较多,什么动漫水幕,还有什么莫子山荧光跑道啥的,问题是,你有可能每天都会去莫子山玩,但你知道“莫子山”的来历吗?历史上,莫子山有多个名字,比如麦子山、莫石山、磨儿山等等。但最早的名字应该叫“埋子山”。资料显示,这里最早是一个契丹的部落,由于部落前首领的儿子去世,就被埋在了这里,因而称为“埋子山”。
在1952年莫子山采石期间曾经发现一个石函,有关专家对石函上的文字考证后得出:辽代时莫子山被称为卓望山。另有资料显示,明代的时候莫子山被称为麦子山。而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是“沈阳县榆树台乡麦子山保甲”,也就是说直到1948年沈阳解放前,这里还一直被称为麦子山,只是在以后因为读音变化而被称为莫子山。

莫子山被称为山,但其实也就是一组小丘陵,南面的三个山丘分别叫大南山、小南山和候家坟,北面的两个山丘叫大北山和小北山,其中最高的山丘相对高度也只有25米。这里距奥体中心六公里,距桃仙机场两公里。这里原来有一座叫莫子山的村子,2012年沈阳办全运会之前开发莫子山地区才将村子整体迁走。

在这之前,莫子山村除了传统农业,村里更多的人经营方向是开山挖石。这里的山石多为火山石,质地不是很坚硬,非常适合作为铺路的基石。据说当年在修建沈丹公路(304国道)的时候,就是从这里拉的细石作为铺路原料。1956年的时候这里曾经有过一个“砂土矿”,到了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随着山石资源渐少,开采难度加大,采石场基本结束。到了2011年时候,由于沈阳承接了全运会,于是莫子山被进行了整体搬迁和大规模的改造,被改建成为全运村和莫子山体育公园。而事实上,这里现在已经成为浑南地区居民的文余活动中心。

其实莫子山的历史已经有3000多年了,据《东陵区志》记载:莫子山在桃仙乡北,辽时称卓望山,曾经有古塔。1952年在山上找到的石函上的文字为:大契丹国,南瞻部洲,卓望山影光塔。现在此塔由于历史久远已无存。据当地老人回忆,在1948年左右沈阳解放前夕,莫子山上的国民党士兵还在这里挖了一些战壕,跟解放军负隅顽抗了一段时间呢,不过这些战壕还是没有阻碍沈阳解放的脚步。
2010年8月莫子山村整体动迁,建在莫子山村原址区域内的莫子山公园,“出于对历史的尊重,保留原有山石及沟渠,并加大现有连接沟渠,使其成为公园中湖泊水系,在公园中推土造山,做出三座小北,北山海拔103米,中山海拔87米,南山海拔99米。“莫子山公园,于2012年10月1日竣工并同时向游人开放。

营盘街:缘于教场村
沈阳地铁二号线,向南,过了奥体中心,下一站的名字,就叫作营盘街。有一些朋友会问,这个营盘这个名字咋来的呢?我得讲,这个地方原来有个村子,它叫营盘村,所以才有了现在的营盘街。可能有些人又会说了:营盘街名字来自营盘村,街以村得名。这话又是废话了,我肯定是不说。这个所谓的”营盘“,就是”军队驻扎的大营所在地“的意思,所以称为营盘。
但你在沈阳地图上搜一下,沈阳叫营盘的村还有不老少,哎,那就说明当时那里肯定是有清朝或者明朝军队驻扎的地方。这个浑南这个营盘村呢,肯定是清朝的军队啦。那你可能又要问了:浑南万达这一片儿,古时候驻这么多军队干哈呀?当然,这里驻军最主要的有守护沈阳南大门的意思,当然,还有一个关联呢,就是练兵。

这就不能不提到浑南这一片另一个地名:教场村。大家看沈阳地图上,营盘村,原来的所在地,是在天坛街以东,天成街以西,金卡路往南,银卡路往北,这一大片地区。能找到的证据,当然是这里的“营盘小区”了。那教场村,是在现在的哪呢?在浑南地图上,你先找到飞云路,飞云路和富民南街的交叉路口附近,就是原来的教场村了。
可能老沈阳比较熟悉的是,沈阳城内其实也有一个叫“教场”的地方,那就是“教场路”,这条路是在广宜街往北,令闻街西下洼一带。哎,对,那个时候清军在这块也有一个教场,所以才有个教场路。但到了乾隆四年(1739年)的时候啊,这个沈阳城内的教场啊,显小了。因为这个是清朝建立初期的教场所在地,所以得另寻一处开阔的地方“演军所用”。于是盛京礼部侍郎德福在奏疏中称:“浑河铺等处官甸,年久青草不茂,难供饲喂牲畜家长。请将此地2565垧官甸内,拨为八旗训练官兵操演枪炮教场。”

于是德福的奏章很快得到批准,教场就开始营建起来。乾隆十一年(1746年),这里已经有大厅五间、班房三间,炮房二间;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这里又添月房一间,另有大操场、炮台和点将台等设施一应俱全。清朝末期,八旗日衰,教场和营盘二地渐被废弃,光绪年间,教场和营盘二村附近渐渐开始有了住户,后来逐渐发展成村落。

现在,随着沈阳城区的不断扩大,营盘村和教场村,都已经失去原有的村落的面貌,而成为沈阳浑南城区的一部分,而且,一个驻守在沈丹公路旁边,另一个,则成为沈阳地铁二号线中的关键一站。在浑南高楼林立的背景里,在奥体中心夜晚霓虹的光影里,你是否还能感受到清末时候,这里军鼓的隆隆和军兵操演的喊杀声呢?
无论莫子山还是营盘村,都是历史长河里的一个节点,他们见证了沈阳,从一个边塞之地,再到大清陪都,再到现在一河两岸国际大都会的光景。更用这样一个个的地名,证明沈阳的历史底蕴之深,文化之浓,一如浑河的潺潺水声,呼应着浑河桥上的车流,还有地铁轰鸣,载着沈阳,奔向“国中”。

图文来源:这旮是沈阳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盛京皇城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